Yoana Wong Yoana Wong

貧富懸殊12大分析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貧富懸殊

二是每10年的人口普查及兩次普查之間的中期人口統計,基於有關資料分析香港住戶收入分布的情況。 將香港與美國大城市及新加坡作比較,便知香港的貧窮及貧富差距是大都會普遍存在的現象。 2015年美國整體堅尼系數介入前是0.51,介入後0.39;國際金融中心的曼克頓是0.6,整個紐約市是0.54;波士頓是0.54,洛杉磯是0.53。 貧富懸殊2023 亞洲的新加坡有介入前後的數據:2011年新加坡介入前堅尼系數是0.482,介入後是0.452(再分配比香港更少)。

貧富懸殊

2018年,樂施會發表《香港不平等報告》,同時展開「公平咩」倡議及公眾教育活動,創造了名字叫「公平咩」的一頭羊角色,她代入市民身分,引領公眾認識及思考「不公平」的負面影響。 我們希望透過一系列網上創作及活動,提高公眾對「不平等」體制的了解;再邀請大家加入樂施會行列,積極回應及抵抗,不讓貧富差距及其他不公平政策持續惡化。 疫情嚴峻期間,貧窮住戶持續停工及失業,只可節衣縮食減輕經濟負擔,長遠影響基層學童的營養攝取及健康成長。

貧富懸殊: 經濟趨勢

而在那些教育資源相對充足的城市,大量家長又不得不為孩子的課外培訓費用發愁,深陷無休無止的內卷化競爭中。 烏克蘭西部,除首都基輔以服務業為主導外,經濟以農業生產為大宗;烏克蘭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葵花籽油生產國,也是小麥、穀物和糖等其他農產品的主要出口國。 另一方面,烏克蘭的工業重心在東半部,烏克蘭大多數的鋼鐵和武器都在該地區生產,同時烏克蘭目前也是這兩個領域的全球主要出口國之一;其他較高附加值的行業,包括汽車和航天產業,也主要位於東部。 由於這些能源密集型工廠都會消耗大量電力,東烏克蘭需從俄羅斯進口大量天然氣,而西烏克蘭的能源需求則相對低得多[2]。

他説:「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句話包含兩層含義,第一層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在於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與鄧小平經常説的「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一脈相承。 貧富懸殊2023 貧富懸殊2023 這兩層含義合在一起,即鄧小平構想的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達到共同富裕。 就算政府找更多土地,建更多房屋,房屋階梯還是不夠高爬上去。

貧富懸殊: 財富分佈愈不均,貧窮對健康的影響愈大?

樂施會發表《香港不平等報告》報告,指在2016年香港的堅尼系數是0.539,是45年來的新高,遠比起其他已發展經濟體如新加坡(0.417)、美國(0.411)等更高。 而堅尼系數是量度貧富懸殊的指數,由0至1,數值愈高代表貧富懸殊愈嚴重。 去年持續近4個月的封鎖令,使印度陷入了罕見的經濟衰退,今年新冠病毒Delta變種肆虐,使病例飆破3000多萬之後,該國今年5月的失業人數暴增,失業率接近先前的最高紀錄。 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柯克哈爾(Rakesh Kochhar)預計,疫情使印度每天收入不超過2美元(約新台幣56元)的極度貧困人口增加約7500萬,占全球極度貧困人口增加的近6成。 在此機制下,每所院校需預留4至6%的首年學士學位課程學額,交由教資會按院校表現及學術發展建議書重新分配,非人力規劃範疇的醫科、護理、教育等學科的學額可豁免。 當然具體政策執行障礙重重,各國政府亦嘗試不同的政策,製造誘因及規範,推動可持續發展。

此機制早已為人詬病,教資會不單沒有增加撥款,院校反因自身發展方向與教資會所想的不符而被削學額及撥款,造成院校間的惡性競爭,繼而對學系發展造成打擊,如浸大一度停辦物理系的學士課程。 據往績,回撥後的學額多落於綜合型大學袋中,用於開辦一些功能性強、與經濟發展相關的學位,而與首次實施機制時相比,嶺大已被削減約100個學額。 正如皮格提(Thomas Piketty)在其經典著作《21世紀資本論》(Capital 貧富懸殊 in the 21st Century)中指出,回顧西方國家數百年的經驗,歸納出當平均資產回報高於經濟增長率,當代甚至跨代貧富不均就會增加。 要有效收窄兒童貧富的能力差距必須從早期發展階段入手,港大醫學院兒童及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葉柏強指出,研究最標誌性的發現在於,家庭社經環境之所以影響兒童的發展能力,是分別基於家庭親子互動及幼兒學前教育這兩大因素。 當這批K3學童升至小三,兩組學童能力差距更明顯,低社經地位家庭學童的中文及數學成績,比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學生差近3成,具行為問題的風險徵狀,如過度活躍症亦多近三成,反映出貧窮家庭學童的智能發展,並未能透過小學教育就追上經濟條件較佳的學童。

貧富懸殊: 建議津貼僱主聘中高齡失業者

「光是打開的那瞬間,看到Vero外包裝的可愛插畫和內部包裝材質,就讓我們覺得它很不一樣,有種溫度。」Hao說。 Hao&Yang藉此重新審視空氣與生活的關聯性,也萌生購買空氣清淨機的念頭。 不過,市面上多數產品鮮少講究永續,與兩人極簡環保的生活哲學相互牴觸,讓他們難以找到打從心底滿意的產品。 而這次試用Acerpure Pro Vero環保空氣清淨機後,徹底打破了他們對空氣清淨機笨重、耗能的既定印象。 這次我們邀請到以「環保」概念活出嶄新生活品味的環保系Youtuber「找蔬食 Traveggo」,請Hao&Yang來與我們分享,他們究竟是如何將「不要給地球添麻煩」的永續哲學,如呼吸一般落實於日常,用心活出「為地球加分」的生活格局。 貧富懸殊 繼早前批評Omakase笨蛋事件後,蔡瀾最近又在社交平台分享日記,自己進出餐廳時頗有感受,更提起香港貧富懸殊現象,可以從餐飲界生態窺探一二,「香港的貧富懸殊,可以由出入餐廳看到很明顯的分化」。

貧富懸殊

這顯示最低工資未有令僱主為了節省成本而刻意扣減工時,可見以上指控並無事實根據。 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6月公布的全球財富報告顯示,印度去年嚴格的禁足令對富豪一點影響都沒有,到年底時,該國前1%富裕人口的資產占全國財富百分比竟上升到40.5%,比2000年時增加了7%。 大學疲於奔命應付教資會佈下的競爭遊戲,那麼遊戲的目的是什麼? 解決本港的貧富懸殊問題,應先從房屋一環入手,這在社會上已有共識,但坊間較少討論的,是香港經濟未來發展及轉型的問題。 筆者曾在報章上多次發文強調,任何經濟體,從工業轉型到服務業以後,經濟政策的方向應在於帶動可持續性經濟增長,並以創造多元化職位為本。

貧富懸殊: 香港政府將重推「23條」:與《國安法》有何差異?

長者生活津貼的政策是在上屆行政長官在參選時的承諾,期後他在上任後第一次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宣布落實。 到2017年,長生津讓14.2萬人脫貧及降低整體貧窮率2.0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香港的經濟發展持續向好,最新的統計數字顯示,今年8月至10月的失業率降低至3%,就業不足率為1.1%,為自1998年年初后所見最低水平。 上兩個星期網誌的討論基本上沒有涉及扶貧政策,亦沒有與政府扶貧政策有任何直接關係。 每年10月17日是「國際滅貧日」,樂施會希望藉着這別具意義的日子,喚起公眾對貧窮的關注,加入扶貧的行列。 貧窮問題複雜而多樣,扶貧方式亦不只一種,樂施會新一年的「貧窮說」公眾教育活動以「Together Empower!」為主題,代表樂施會與夥伴團體一起結合力量,一起為貧窮人建立面對逆境的能力,讓扶貧效果持久深遠。

貧富懸殊

富豪可以輕鬆應對股價漲跌、單日數十億美元的損失,而印度大部分地區民眾光是適應收入減少就相當辛苦,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貧富懸殊 Center)數據,受疫情打擊經濟影響,去年印度的中產階級人數整整減少了3200萬人。 「大學要有收入,當然要做到政府想你做的事,因此大學取向是要配合教資會要求,反抗餘地很少。」陳效能慨嘆,八大院校的校董多以社會賢達及商業人士為主,往往只想追求學術及研究卓越,以相似的管理思維看待大學教育,最終用錢去主導大學的發展方向。 「父親大把錢,但扣你零用錢,是為你好,是有其他目的,還是想控制你?我會給你錢,但我要你做這些事,你不做就沒有啦!」她打趣地說。 當小組於6月發表中期諮詢報告時,便有高等教育界團體反映,雖然研究經費增加,但憂慮增加撥款後,會令個別研究範疇更容易得到經費,而非讓大部分研究範疇均得到支持。 此外,教資會的研究資助政策加入競逐成分的做法早令高教界出現惡性循環,競爭文化對士氣、人事變動以致教學質素造成嚴重負面影響,過程中又製造大量行政工作和支出,與推動優質研究的目標相違背。 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多國央行特別是美國聯邦儲備局,持續多年推行量化寬鬆政策,營造低息環境,並大量購買股票及其他高風險高回報投資產品,直接推高資產市場包括房地產價格。

貧富懸殊: 服務業

另外,由於QE前提是在利率接近零的時候推出,利率或會進一步向下,甚至出現負利率情況,簡單而言是放在銀行的錢會減少。 印度可能在2023年間成為人口最多的國家,預計將在2030年代擁有人口紅利,潛力巨大,不過其人均收入依然處於發展中國家水平。 印度是世界第四大汽車工業國[31][32],並且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電子商務市場之一[33]。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職津除了協助有需要人士脫貧外,兼有「防貧」的作用,有助減低收入不均的情況。 解決貧窮問題不應只限於福利政策,政府應該認真分析貧窮的原因,以及貧富懸殊的原因,對症下藥,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問題,給社會帶來新的希望。 當我們討論宏觀政策時,社會福利一般廣義地包括教育、醫療、房屋、社會保障及社會服務(如安老、復康、家庭服務等);但當我們討論到香港的政策範圍時,我們便會用上教育、醫療、房屋及社會福利,而這個便是狹義的社會福利,只包括社會保障及社會服務。 我在網誌中,便會用福利作為廣義的社會福利,而當我用社會福利一詞時,便是指狹義的社會福利。 樂施會一直促請政府建立「酷熱指數」或其他客觀指標作為停止戶外工作的標準,以減輕工友中暑的風險。 現屆政府於2022年施政報告内提出,將根據香港暑熱指數制訂指引,要求僱主按照訂明的準則採取預防措施,保護僱員免在工作時中暑。

貧富懸殊: 巧用收納 改善劏房住戶家居

貧窮線是描述性、分析性工具,但扶貧、滅貧工作是規範性,帶有社會價值傾向。 富裕社會的貧窮基本是在生活方式層次,且貧窮及貧富懸殊問題是國際大城市普遍存在,並不構成革命、社會長期動亂的基礎,但不表示沒有改善空間。 以香港的經濟成就、特區政府的財政能力,對低下階層多點同理心還應有一定的空間。 若不要資方出錢,尤其非現金轉移的社會服務,他們亦得益。 這是為社會穩定付出的成本而已,要看社會長期穩定和諧的「大數」。

不少親本土派KOL大肆批評劉細良,質疑他如此「疊水」,其網台何需要求網民「課金」訂閱,又形容劉細良是「捉鬼大師」,指控不同社運人士是「鬼」,現在乘著過去兩年社會政治氣氛,累積大量財富。 貧富懸殊 劉細良支持者則反斥批評者「眼紅」,反問搞抗爭是否要「賣身家」。 專欄作家陶傑表示,香港社會現時仍在社運過後的療傷期,發生如此事件或在情感上令人不快。 他指,不會評論劉細良與其他KOL之間的恩恩怨怨,但認為劉需要自行向支持者交代。

貧富懸殊: 條目 貧富懸殊

這是因為信實集團2020年表現強勁,獲得谷歌(Google)和臉書(Facebook)等矽谷巨頭捧錢投資數十億美元,押注信實集團旗下電信子公司Jio平台(Jio Platforms)能拿下印度這個全球最有潛力的網路市場。 印度港口之王、「阿達尼集團」(Adani Group)創辦人阿達尼(Guadam Adani)的財富累積緊追其後,總資產在一年之內由130億美元(約新台幣3629億元)暴增到現在的55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5353億元),躋升為亞洲第四名富豪。 這兩個人的身價甚至超過了一些國家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與印度大眾的命運天差地別,體現貧富差距不斷擴大。 有關香港經濟如何在疫後及中美持續角力下重新出發,需要社會各界集思廣益,筆者過往已集中在不同媒體作多番解釋,高端工業對支持香港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以及解決產學研生態圈中的短板,促進創新科技發展、科研市場化及產業多元化。 至於應先行推動哪些行業,由於篇幅所限,日後在本欄再談。

  • 美國量寬使到美元供應增加,其中一部分美元就流入香港買港元,原因之一是港元的利率並不像美元那樣跌至零。
  • 樂施會透過政策研究,了解本港貧窮現象背後的問題,並針對問題推出先導項目;並且運用研究結果,盡力為工友向相關部門爭取更多工作保障。
  • 烏克蘭西部,除首都基輔以服務業為主導外,經濟以農業生產為大宗;烏克蘭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葵花籽油生產國,也是小麥、穀物和糖等其他農產品的主要出口國。
  • 上星期網誌的主題是影響收入分配的政策,今天的主題是收入再分配。
  • 胡潤研究院發布的富豪排行榜顯示,去年中國有2398人的財富超過20億,人數較去年同期增加32%。

不過,我們留意到在過往的調查,如在於2018年的調查中,居於沒有領取綜援住戶而被界為貧窮的長者,有80.6%表示沒有經濟需要12。 這或反映貧窮線是由於只考慮收入,便會將那些可能是有資產但沒有穩定收入的長者界定為貧窮。 公共年金的設立,目標之一便是協助退休長者將部分資產轉變成穩定的收入。 另外,貧窮人士亦須面對財政、精神上的壓力,連帶出現家庭問題,而貧窮人士亦會增加政府的財政負擔。 除此之外,窮者愈窮、富者愈富,亦會衍生跨代貧窮的問題,即是一個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將來亦會繼續其貧窮的命運,並會在不同的世代持續下去。 這樣的話,社會便會愈來愈不和諧,因為基層市民在社會欠缺向上流動的機會,他們不滿的情緒也會愈來愈高漲。

貧富懸殊: 香港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認為,香港今天遇到問題不是房屋問題,而是貧富懸殊的問題;這不是供應問題,而是購買資金不足的問題。

這樣的聯繫,除了某些在上位者會質疑外(註),相信普羅大眾並不會反對。 但這個故事並非只止步於個人的貧窮,原來社會整體的財富分佈愈不均,貧窮對低下階層的健康影響就愈大。 根據扶貧委員會去年11月發表的《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2020年香港貧窮人口達165.3萬人,貧窮率達23.6%,較2019年增加16.2萬人,創自2009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每4人就有1人為貧窮人口。

貧富懸殊

樓房和資產亦較集中於高收入家庭身上,這些財富產生出來的收入於過去幾年大幅跑贏勞工收入。 另外,高收入人士透過手上的資產作為抵押,以獲取大量資金,為自己創造更多財富,但更重要的是高收入家庭較低收入家庭容易從貸款市場取得資金,這分别令這些家庭在聚積財富方面更具優勢。 養老更是如此,因為公共養老體系的不健全,體制外的多數人尤其是農村居民,養老只能靠自己和孩子,一旦年邁喪失賺錢能力或孩子不孝,老人的晚年必然無比貧困和心酸。 2020年在中國輿論場轟動一時,令人髮指的陝西坑埋母親案,就暴露出了農村養老困境。 貧富懸殊2023 住房難同樣非常嚴峻,在機會多、生活條件好、年輕人蜂擁而至的大城市,房價高企,年輕人普遍難以負擔,大量家庭被迫掏空家底給孩子購房,許多年輕人淪為房奴。 伴隨着貧富分化的加劇,海內外有不少聲音質疑今天中國還是不是社會主義,諸如「中國已經變質為資本主義」、「中國是權貴資本主義」之類的質疑,屢見不鮮。

貧富懸殊: 主要原因

不少公共經濟學實證論文指出,高收入住戶(或富有家庭)的子女入讀大學率遠高於低收入住戶(或貧窮家庭) 的子女,造成「機會不均」。 此外,勞動經濟學的文獻也表示,這三個因素對在低收入家庭成長的兒童確實產生負面影響,並減低他們上流能力,最終令政府難以解決貧富懸殊問題。 由於收集住戶的財富統計資料並不容易,準確度亦十分低,財富組成部分的數字亦不穩定,分分秒秒都在變化中,所以現時香港只有收集住戶收入的資料。 因此,在貧富懸殊的分析中,我們主要是處理「收入不均」的現象,而沒有處理「財富不均」的現象。

貧富懸殊

因此,2009年的量化寬鬆的確挽救了當時的全球經濟,這就是量化寬鬆帶來的正面經濟影響。 量化寬鬆措施可以直接有效地刺激經濟,很多時都有直接快速的效果,例如直接導致資產價格增加,形成股樓皆升的局面;熱錢增加亦可以帶動投資及消費,有間接振興經濟的作用。 據聯合國的專家定義,貧民窟是一個在不同程度上顯現以下特徵的地區:安全用水不足、衛生設施和其他基礎設施不足、住房建築結構差、人口過密、居住權沒有保障。 火災發生前不久的8月下旬,大興區政府首腦剛剛對全區的火災隱患做過「調研指導」,對農村出租房的整頓已經開始,不幸的是這些並沒有能阻止大火的發生。 印度的生物技术部门分为生物制药、生物工业、生物农业、生物信息技术和生物服务。

貧富懸殊: 香港貧窮現況與政策回應

前者屬財政司司長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的政策範圍;後者則涉及多個政策範圍,最主要包括教育、醫療、房屋及社會福利等1。 至於收入分配與勞工政策及一些會影響勞工供求的社會政策之間的關係,便足以寫多份論文,才可以說得清楚,在這裏只可以點出幾個較受到關注的例子。 簡單來說,很多社會政策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勞工的供求,繼而影響收入分配。

另一邊廂,Stella看新聞知道,有基層家庭無法負責孩子興趣班費用,報讀非牟利機構開辦的課堂又爆滿要抽籤,最終落空僅在自己上格床的小角落畫畫。 2013年11月開始的乌克兰亲欧盟示威运动使得衝突迅速升級[7],隔年發生2014年烏克蘭革命[8],其後亦發生一系列的俄烏衝突,包括克里米亞危機、頓巴斯戰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等。 美國南部針對黑人社區的有組織犯罪,以及長久以來一些對黑人社區貸款方面的不利政策和行動等都是其中因素。 MoneyHero或本網站關於證券、投資、稅務,會計或法律意見的內容,都不會構成任何買賣投資要約、招攬、建議或意見,亦不涉及任何公司、證券或基金的產品代言、推許或贊助。 MoneyHero.com.hk之內容僅屬一般參考,並非個人化的投資建議,也不構成買賣證券的誘因。

貧富懸殊: 貧富懸殊「超歐趕美」 中國何以自證是社會主義國家?

除了環保的材質與包裝,「節能」與「效能」也是消費者最重視的部分。 如此一來,不用到感覺空氣變差,才要手動調整強度;也不會因為一時沒注意而開到過強的模式,造成能源的浪費。 貧富懸殊2023 對Hao&Yang而言,避免製造不必要的垃圾是生活最基本的原則。 報告指出,印度的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由2000年的0.747一路飆升,去年來到0.823。 貧富懸殊 吉​​尼係數為衡量不平等程度的指標,範圍由0到1,係數愈大,表示所得分配不均程度愈高。 上文節錄自第129期《香港01》周報(2018年9月17日)《競爭當道 研究先行 大學撥款機制問題叢生》。

貧富懸殊: 中國今年GDP增長有望達9% 高債務、 失業、消費疲軟仍是問題

該年11月25日投票日前夕,「城寨」fb專頁分享一則支持泛民候選人李卓人的貼文,留言指:「白票焦土丶泛民霸道等歪理,都是借口,目標就是保送共黨候選人陳凱欣當選」,言論引起眾多本土派支持者反感。 Stella是其中一組自願者,夥拍本身做環境保護的敏怡,以及兩個工師程女生業餘設計全港首個議題實境遊戲。 她們這組以荃灣為主題,源於本身住在這區的Stella和Helen,去年看畢「01社區」兩篇關於荃灣規劃不均的報導後,才得知與自己數街之隔的鄰居,生活環境原來差天共地。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