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大東山爛頭營2023詳細資料!(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大東山爛頭營

體能許可的話,鼓勵大家拾走其他垃圾,為環境出一分力。 若果人人在山上拋垃圾,未來大東山就會變成垃圾山。 建議至少帶兩升水上山,另外可再買能量補充飲品。 別要帶包薯片就上山,最好帶些高熱量的乾糧,例如朱古力。 大東山位於郊野公園之中,山上沒有營地或燒烤場,不能生火煮食的。 大東山爛頭營2023 行山人士可以在東涌港鐵站旁的巴士總站,建議乘搭3M號的大嶼山巴士。

約行10分鐘便抵達跳板石,儘管行山當日是閒日,但都有十多名行山客等候拍照,可說是大東山上最繁忙的景點。 影完跳板石後,可以沿小徑繼續上,朝大東山山頂標距柱進發。 大東山爛頭營 在869米高的大東山頂,除了可遠眺對面的鳳凰山,最美的是望機場及東涌的方向,山坡上長滿芒草。

大東山爛頭營: 大東山行山起點︰伯公坳

下山時,則要過對面馬路,因為往東涌方向的巴士站在對面,也是搭11、3M或者23號回東涌。 你要有心理準備,在秋冬周末假日的黃昏,伯公坳巴士站會大排長龍,很可能要企位,但有時會有加班巴士直接從伯公坳回東涌,看你遇不遇到。 本文主要為行山新手而寫,所以只會介紹最簡單的上山方法,由伯公坳上大東山,行到爛頭營,之後原路折返,從伯公坳離開,全長約7公里。 獅子山只是高495米,香港最高的大廈環球貿易廣場(ICC)亦只是484米高。 換言之,上一次大東山的攀升高度,是高於獅子山,也高於ICC。 若山友希望在大東山拍攝黃昏照,請必須帶備行山杖和手電筒,要知道秋冬時節日照時間較短,抹黑下山亦較危險,因此必須帶備有足夠電池的手提照明裝備才上山,以免樂極生悲。

  • 由於爛頭營獨特風光,及秋季漫山芒草的大自然美景,近年吸引大量市民和遊客前往休閒遠足,造成嚴重環境破壞,山徑被過度使用。
  • 由爛頭營落伯公坳,最好預算2小時,下午3時就好離開了,否則有機會要摸黑下山。
  • 已居港36年的英國人Mark,年輕時由倫敦開車去了澳洲、南美旅行,途中因為花盡旅費,輾轉來到香港找工作,他說當時已愛上這城市。
  • 當你發現山徑兩邊長滿芒草,便知快到了,上到一個小山坳位置。
  • 上車時可以跟司機說往伯公坳分段收費,他就會幫你調整八達通機的費用。

另一個選擇,若果想行經芒草靚位、爛頭營及漁護署觀景台,則可全程沿鳳凰徑走,能夠避開上跳板石及大東山頂的崎嶇路段。 只計步行時間都要約3小時,如果加上拍照,最好預算4至5小時,早上起步為佳。 若想行經所有芒草靚位、跳板石、大東山頂、爛頭營以及漁護署觀景台,路程較長較難,只計步行時間約4小時來回,如果加上拍照,最好預算5至6小時。 故此,想行齊景點的話,請於早上出發起步,最好10時前在東涌集合,11時前抵達起點伯公坳。 伯公坳至大東山全程沒有補給點,沒有汽水機及士多,請大家出發前要在東涌買齊所需的糧水。 山上是沒有垃圾桶的,請將所有垃圾帶走,落到山腳或者東涌丟棄。

大東山爛頭營: 芒草美景反致垃圾爲患

此外,建議大家帶多一隻哨子,以作緊急求救之用。 大東山滿山芒草,萬一你倒在其中一個草叢中,的確很難找到你;若果你吹響哨子,可以令其他山友及救援人員更容易找發現你。 建議大家用背囊盛載補給,空出雙手,盡量別要拿住手袋或者膠袋行山。

爛頭營22間石屋中有19間是住宅,另外一間是飯堂(大本營)和其附設的小屋,一個是給當時守營人、苦力等人住的宿舍,另外更建了泳池(天池)、儲水池等公共設施。 這些是散佈大東山路旁的石屋俗稱為「爛頭營」,源自該營地的英文名稱Lantau Mountain Camp。 營地建於1922年,最初為傳教士避暑度假屋,當年原選址於大帽山,惟木製棚舍遭強風吹倒。 傳教士遂改用石頭於大東山築成石屋,惟隨傳教士離開日漸荒廢。

大東山爛頭營: 大東山睇芒草須注意難度 附推介路線、交通、攝影攻略|行山

多年來,爛頭營業主成謎,但不時有行山人士偶遇石屋住戶。 上山途中會見到一些支路,大多是遊人去打卡拍照行出來的小路,但只要跟住最闊的大路走,便不會迷路。 大東山爛頭營2023 隨海拔上升,山路兩旁的芒草會愈來愈多,影相時要小心其他行山人士,別要阻塞道路。 數香港近年最熱門的郊外美景,除大東山芒草外,便是元朗大棠紅葉。 請謹記,大棠看紅葉全程行馬路,但上大東山是全程行山路,而攀升程度更加不能相比。

當年陳奕迅的唱片《Taste the Atmosphere》都在這裡拍攝的,自然有著某種吸引力。 大東山爛頭營2023 山友可以先搭港鐵到東涌站,那裡有三條巴士路線可乘搭,分別是前往梅窩3M、前往大澳的11號,以及前往昂坪的23號。 離開行山徑,接上馬路,轉左行,之後就會出到嶼南道。 在嶼南道的路口轉左行,再過對面馬路,就會到巴士站,可以乘坐3M巴士回東涌。

大東山爛頭營: 大東山

對於以打卡為先的朋友來說,可能行到這個觀景台已經足夠。 營地主要建築是由孟候,孟光兄弟二人負責建築造,聘用周伙保,黃福生及林華樹為看更,厨師就由王就祿主理。 營舍不論大小事務,包括聘請橋夫,挑夫,背小孩上山婦人等都是交由三利主管曾大(曾志誠)負責統籌辨理。 當時工資橋夫每次$24元、挑夫$10元、背小孩每次$3.50元。

到馬路最高點後落斜少許,便發現左方有樓級路口,轉左上樓級,就到達一個郊遊位置。 該位置有打卡位、涼亭、廁所、野餐桌等設施,行山人士可以在此整理裝備,例如塗防曬、開行山杖。 很多山客以為石屋已荒廢,多年來謠傳過這裡曾是軍營、被日軍佔領過,其實石屋群依然有人使用、居住及保育。 自疫情爆發以來,不同行山路線都聚滿人群,今午大東山亦處處見人蹤,惟未見有人攀上爛頭營屋頂,行山人士大多坐在爛頭營旁休憩。

大東山爛頭營: 大東山爛頭營 – 解開大東山石屋之謎!山友偶遇住客

而且大東山遊客甚多,大家應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可帶定垃圾袋,至下山時才放進垃圾桶。 已居港36年的英國人Mark,年輕時由倫敦開車去了澳洲、南美旅行,途中因為花盡旅費,輾轉來到香港找工作,他說當時已愛上這城市。 大東山爛頭營 即使結婚後曾跟太太去新西蘭定居,最後還是捨不得,搬回香港定居在貝澳。 90年代在大東山行山時,跟現在山客一樣以為石屋已荒廢,後來有機會去過一位跟教會有聯繫的朋友的石屋,才聽到它背後的故事。

他指15年前買下該爛頭營,自此每年均會上山度假兩次。 起初,屋內並無自來水,Fred得與朋友步行數百米覓水。 直至三個月前,他成功從鄰屋水井接駁水喉,屋內始成功有水。 不過,對於爛頭營加鐵閘一事,Fred並不知情。

大東山爛頭營: 大東山必做事情【2】看日落

就算沒有行山鞋,也請穿運動鞋,真的別要穿高跟鞋。 這次修復的石屋,以前為擔當爛頭營「看守者」的宿舍。 重建計劃由團隊與居民共同構思,希望通過參與行動,為爛頭營及其周邊地區共創全面而可持續的保育措施。

大東山爛頭營

這次介紹的路線是最簡單的方法,所以在爛頭營止步,轉頭行鳳凰徑,往伯公坳方向落山。 由爛頭營落伯公坳,最好預算2小時,下午3時就好離開了,否則有機會要摸黑下山。 在途中,會經過另一個漁護署新建的觀景台,相信也是觀看南大嶼的景色。 由山頂前往爛頭營的都是小徑,狹窄並以泥面為主,如果行山當日有霧及潮濕,這種地面會較滑。

大東山爛頭營: 大東山行山路線交通

石級大小不一,又凹凸不平,定要看清楚下一步的落腳點,否則很易扭傷。 回到去「大東山一號觀景台」,如果天氣好,可能會有驚喜,見到夕陽從鳳凰山那邊映照芒草,散發金光。 如果大家約朋友的話,可以約在東涌鐵路站B出口等,之後行去東薈城下的東涌市中心巴士站,乘搭往梅窩的3M大嶼山巴士。 3M有雙層巴士服務,可以承載更多遊人,而且提供分段收費。

大東山爛頭營

由於爛頭營獨特風光,及秋季漫山芒草的大自然美景,近年吸引大量市民和遊客前往休閒遠足,造成嚴重環境破壞,山徑被過度使用。 這段路幾好行,不久就會來到二東山及蓮花山之間的雙東坳,轉左是往蓮花山的小徑,右邊落山的樓級則是鳳凰徑,此處有路牌指示。 如果剛才在爛頭營未影夠芒草的話,不妨在雙東坳再影,回望二東山的山坡,芒草就在夕陽前散發金光。 在山頂休息片刻,便經剛才上頂的路離開,沿山脊行,往爛頭營的方向走。 當你見到十多間小石屋散落在高原上的景色時,山徑開始向下。

大東山爛頭營: 大東山賞芒草攻略|早出發連走跳板石爛頭營 晏晝短行也可享靚景

大東山上,除了遍野芒草以及爛頭營的石屋外,尚有一個荒廢了的泳池,行山界稱之為「天池」。 這次行山路線由伯公坳出發,登上高869米的大東山頂,之後落爛頭營,再沿隱蔽小路到天池探秘,最後逆走鳳凰徑,至南山離開。 伯公坳逆走鳳凰徑2段最容易及交通方便,其他大東山路線包括南山經鳳凰徑2段、東涌黃龍坑郊遊徑、南大嶼郊遊徑青龍脊,各有難度。 伯公坳有巴士之助,已為340米左右,相對140米的南山可少登近200米海拔。 如果是下午才出發的朋友,上到第一個觀景台可能已是下午2時後,那麼就不宜再上山了,最好就此止步。

大東山爛頭營

這間小屋現時係由一位外國女士幫手看管,我哋同佢傾咗一輪之後發現,好多行山友嘅行為破壞咗呢啲小屋同埋周圍嘅環境! 佢試過貼標語但竟然被人撕走當冇件事,同時因為要保護間屋仔,所以又唔可以將啲標語釘喺屋嘅牆身。 除飽覽沿路優美的景致和野生植物外,還可親身感受足下漫山遍野芒草的溫柔。 大東山多年前已是行山熱點,至陳奕迅的EP《Taste the Atmosphere》封面照一出,自此「陳奕迅山」人氣維持多年至今。 芒草的數量、密度、範圍都是全港前列,因此不少人特意到大東山看日出或日落。 秋冬乾燥,芒草易燃,星星之火,足以燒毀整個山頭。

大東山爛頭營: 香港梅窩酒店

沿鳳凰徑的大路走,也會經過郊野公園的觀景台,繞大東山頂而行,左邊山坡有芒草,右邊則是大嶼山南海岸的壯麗景色。 大東山爛頭營2023 香港秋冬不太冷,而且上山熱,可能不需要穿外套。 不過,每升1000米氣溫就會低6度,大東山上氣溫會比山下低,而且上到山後野餐拍照,你的運動量會下降,容易著涼,加上山上肯定大風,不斷帶走你的體溫。 行上到山脊,大致完成上山的路,遙望左方,盡頭是大東山山頂的三角測量站。

大東山爛頭營

當你發現山徑兩邊長滿芒草,便知快到了,上到一個小山坳位置。 那裏是著名拍卡點,回望上山路,可見芒草夾道而生,並遠眺鳳凰山。 轉個視野角度,則可以望到貝澳及芝麻灣半島的景色,那位置有分岔口,轉右行幾級樓級,就可以抵達漁護署新建的觀景台。

大東山爛頭營: 大東山景點推介【2】爛頭營

漁護署近年沿鳳凰徑加建觀景台,也是俯瞰南大嶼美景的絕佳位置! 記者在10月28日上山看,認為芒草尚未到最金黃的日子,相信到11月中賞芒會更佳。 大東山長久以來以芒草及「爛頭營」聞名,故成為行山勝地,但常有行山人士不聽勸告,攀上歷史悠久的爛頭營屋頂「打卡」留念。 大東山爛頭營2023 網上流傳照片可見,近日其中一間爛頭營的業主裝了鐵閘,並拉起鐵線圍封,以防有人闖入。

該項目將透過修復歷史建築群、保護生態環境、及培養遊客尊重居民私隱和愛護環境的意識,推動爛頭營及其周邊地區的長遠保育與關懷。 落到尾聲,會來到一個分岔路,前方是一條樓級,而據路牌指示,鳳凰徑的正路就是要上樓級! 相信這個時候,沒有幾多人還想上樓級,故可以選行右邊的山路,也可以去到南山的終點。

沿路上,盡看嶼南景色,由芝麻灣半島的老人山起,接貝澳的鄉村及海灘,到長沙連綿不盡的沙灘,至水口的泥灘。 觀賞芒草的最佳時間在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這段期間前往大東山及二東山會非常擠迫。 前往欣賞芒草和拍照時,切勿另闢新路及踐踏芒草。 登遊大東山,一般可由伯公坳逆走鳳凰徑第二段上攀,或由南山經第一段上爬。 長線也可由東涌黃龍坑郊遊徑上攀、由白芒行走小徑繞經蓮花山,甚或經由禾寮墩等地前往。

這個岔口約780米高,是沒有路牌的,因為左邊的小徑並非漁護署維護的山徑。 對體能技術沒有信心的朋友,可以選擇沿鳳凰徑直去,都一樣去到爛頭營。 上跳板石的山路很斜,部分是碎石路,建議穿行山鞋去行,可能部分位置需要用手扶一扶。

就是黃龍坑郊遊徑的路口及指示牌,如果是打算回伯公坳落山,請於這個位置就好回頭。 回頭下山的路,全跟鳳凰徑走,不用再上大東山頂。 見到黃龍坑郊遊徑的路口,可能有人會心動想直接行落東涌,但「包你行到腳軟」,一定非常辛苦。 大東山風景優美,山上有芒草,有奇石,有石屋,還有天池,而在山上往外看,既可賞鳳凰山,也可觀嶼南海岸,景色美不勝收。 不過,總結而言,大東山並非一座輕鬆上到的山,雖然路程只是8公里,但上落多,而且路況多碎石、大石,需要一定體能,行山人士要量力而為,知難而退。 若應付不到登頂陡峭的小徑,不如就放棄登頂,沿鳳凰行;若果時間不早,嫌落南山路遠,不如就行回頭路,回伯公坳落山。

大東山爛頭營: 大東山 (伯公坳 – 南山)

另外電的頭燈或電筒同樣是必備,即使電話內置電筒,但一來光度不足、二來失足時電話或受損。 其他建議裝備包括︰1.5-2公升水、乾糧、行山鞋、防曬用品、外套、行山杖、尿袋。 大東山爛頭營2023 約40分鐘到大東山一號觀景台,兩旁芒草最密,以鳳凰山作背景是常見的大東山拍照構圖,是大東山最靚及易到的景點,向海可見長沙、貝澳、芝麻灣半島、石鼓洲。 若體力不繼、糧水短缺,在此拍照後原路折返落山為上策。 芒草要在陽光充足下逆光拍攝到金黃色,是否影到靚相要問個天。 沿徑繞大東山山腰走,拾級而下,石級很大級,輪到挑戰小腿的肌肉,有需要要用行山杖吧!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