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2023詳盡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於2003年通過30歲以上婦女可採用人類乳突病毒基因檢測作為子宮頸抹片檢查的輔助工具。 癌症的治療方法通常包括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還有干擾素治療。 在醫師評估風險後,無論選擇哪一種手術切除與治療方式,也因為政府在子宮頸癌的篩檢與預防觀念的推廣,使得患者在早期就能夠被發現與治療,在術後若能持續積極追蹤,子宮頸癌是具有相當高的復原率。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

子宮切除術(Hysterectomy):是治療早期子宮頸癌的常見選項。 但若病人年紀太大,超過 70 歲,或體能狀況不佳無法開刀,就得採取放射線治療。 他表示,大部分手術後不太會出血,頂多開完刀後一個月內發生,或術後接受放射線電療過程中才可能出現,但療程結束後就會明顯改善。 異常出血是最主要的症狀,九成子宮內膜癌都會發生;此外,也可能因腫瘤壓迫出現下腹痛、解尿疼痛、性交疼痛。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 免疫力低下

萬一不幸患上子宮頸癌,醫療保險(如上述的自願醫保及癌症保險計劃)可為投保人提供醫療費用保障,而危疾保險則可以為患者提供日常生活費用的保障,以支援患上危疾時休養期間的生活費,免得為家人帶來沉重的負擔。 99% 子宮頸癌個案由人類乳頭瘤狀病毒(HPV)感染誘發細胞病變而起。 其中,約 7 成的子宮頸癌由 HPV16 及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 HPV18 引致,這類病毒被稱為高危 HPV。 專家表示,早期檢測和預防是減少子宮頸癌病例數量的關鍵,這正是騰訊發起宣傳活動的初心——提高人們的意識並增加學習預防措施的機會。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

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簡稱 HPV 疫苗,又稱子宮頸癌疫苗)是一種預防性疫苗,能預防子宮頸癌及其他因感染 HPV 而引致的癌症和疾病。 在香港,約九成的子宮頸癌是由 HPV-16, 18, 31, 33, 45, 52, 58 型病毒感染而引起。 九價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能覆蓋以上七種 HPV 基因型。 抹片檢查的過程相當簡單,且不易感到疼痛,檢驗過程先將擴陰器置入陰道,再以小木棒或刷子在子宮頸上,刮取少量剝落的上皮細胞,最後塗抹於玻片上進行染色處理,透過顯微鏡檢查是否有可疑的癌細胞。 當子宮頸抹片發現異常,陰道鏡是進一步的確診方法,利用5至20倍的顯微鏡檢查子宮頸,先以生理食鹽水棉球擦拭子宮頸表面,再將3-5%的醋酸溶液塗抹於子宮頸,最後觀察顏色變化及血管增生情形。 HPV 為雙股螺旋 DNA 病毒,感染途徑以性接觸為主。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 陰道出血

根據國民健康署 108 年癌症登記報告,子宮內膜癌發生率已為三大婦癌之首,超過卵巢癌與子宮頸癌,不可不慎! 醫師提醒,早期發現能大幅提升存活率,《癌症問康健》帶你從症狀、治療到預防重點一次了解。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2023 預防子宮頸癌,需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及人類乳突病毒檢查,互相搭配評估子宮頸病變風險。 廖余姍補充,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從未做過抹片篩檢者,罹患子宮頸侵襲癌風險,是3年內曾做過抹片篩檢者3.7倍,民眾應多加注意。

Bowtie 自願醫保系列可以為子宮頸癌治療費用提供實報實銷保障,保障範圍覆蓋上文提及的切除手術、放射性治療、化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及荷爾蒙治療等。 患者在接受非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療及標靶治療等)時,可能會出現副作用如噁心、肚瀉、尿頻、疲倦、膀胱或直腸出血、陰道萎縮及硬化、損害卵巢功能,影響性生活與生育能力、血栓栓塞等,可靠藥物控制副作用的症狀及影響。 根據醫院管理局的資料,在 2020 年,香港錄得 1,186 宗子宮頸癌新症,佔女性癌症新症總數的 6.8%,為往年的雙倍有多,成為香港女性第八大常見癌症。 今年五月,騰訊SSV普惠健康實驗室與內地知名網上K歌平台「全民K歌」共同組織了這次針對預防子宮頸癌的宣傳活動。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 子宮頸抹片檢查前要注意哪些?篩檢異常怎麼辦? 子宮頸癌篩檢一次看!

子宮頸抹片可以篩檢子宮頸癌前病變,而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可以預防子宮頸癌、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其他乳突病毒相關腫瘤的發生。 接受疫苗接種後,估計可以降低百分之70左右侵襲性子宮頸癌的發生。 四價和九價子宮頸癌疫苗不僅可預防子宮頸癌 ,還可預防菜花等性傳染病。 研究指出子宮頸癌與一些癌症前期的子宮頸病變與人類乳突病毒有密切關聯,通常是經由性行為傳染,也有極少數是經由母嬰垂直感染。 根據統計女性若過早有性經驗或性伴侶較複雜等,都會增加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的機會。

  • 再來是降低感染乳突病毒的風險,應避免過早發生性行為、減少性伴侶人數、安全性行為(使用保險套)、接種子宮頸癌疫苗。
  • 免疫系統健康時,身體會有自清功能,能消滅病毒;而如果感染 HPV 後加上不正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等,就可能誘發這些被感染細胞不正常增生,發展成子宮頸癌。
  • 如果病人年紀太大、健康狀態不佳等,即使是早期子宮頸癌,便不會考慮手術,而是選擇放射線治療。
  • (2) 已懷孕者(目前為止,尚未發生HPV疫苗對母親或胎兒造成任何妊娠不良事件)。
  • 醫師解釋,有90%感染者身體的免疫細胞會自動將病毒清除掉,感染會在1年內消失,剩下「甩不掉」病毒的人,就稱為「持續性感染」。
  • 如果不適合開刀的病人,就得進行放射線治療,利用高能放射線照射癌細胞藉此抑制癌細胞生長或殺死癌細胞。

指「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是一種DNA病毒,會感染人體的表皮與黏膜組織。 它有100多型,可以分為低危險型與高危險型,是男性及女性重要的傳染病原之一。 隨著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普及,台灣發現早期子宮頸癌的比例近年逐漸提高,死亡率也逐漸下降。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 子宮頸癌如何造成的?

台灣核准的子宮頸癌疫苗有三支,分別為英國葛蘭素史克藥廠的二價疫苗「保蓓」、美國默沙東藥廠的四價疫苗「嘉喜」與九價疫苗「嘉喜9 」。 加上脂肪組織會刺激身體產生胰島素抗性,較易激發癌細胞生長,肥胖的人又經常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導致免疫反應減弱及氧化壓力增加,降低免疫系統殺死癌細胞的能力,增加癌細胞生長。 由於脂肪組織製造過多的雌激素,高濃度的雌激素會刺激子宮內膜生長,長期下來造成子宮內膜過度增生和子宮內膜癌風險。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婦癌研究中心負責人賴瓊慧指出,子宮內膜癌又可細分幾種類型,以「類內膜型腺癌」最常見,亮細胞癌、漿液細胞癌、腺肉癌則較為少見,但十分惡性。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攝護腺癌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 ... 猴痘,這是一種由猴痘病毒(Mpox virus)所引發的疾病,最早在1958年首次從研究用猴子身上被發現。 對於蔓延較廣的第二期後期與三、四期患者,因病況屬於晚期,則可選用放射治療、手術治療,同時考慮輔助性的化學治療。 患者接受治療後,體質會比較差,因此為增強體質,應該盡快恢復走動,也要適當運動,例如散步、太極等,同時要作充分休息。 飲食習慣方面,應該避免進食辛辣、具刺激性,以及肥膩或經醃製的食物;相反,要多食用高蛋白質、高維他命的食物,以及新鮮蔬果,以保持排便暢通。 依據仿單,若接種2劑者,第2劑接種時間為第6個月(距離第1劑至少5個月),但距離第1劑小於5個月則須接種3劑。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 為何要在學童階段接種HPV疫苗? 接種疫苗會鼓勵學童提早開始性行為嗎?

112年下半年提供我國國籍111年入學國中女生(98年9月2日至99年9月1日出生)接種第1劑HPV疫苗。 (3)另若學生無本國籍身分,但父母任一方具我國國籍,需備妥佐證文件(含:學生在臺灣居留證件、我國國籍家長與學生親屬關係證明文件、家長近3個月戶籍謄本以及切結書)繳送接種地所轄衛生局審核。 (4) 詳細之接種時間、地點,請洽各地方政府衛生局。 因為HPV疫苗是非活性疫苗,故可以與其他非活性或活性疫苗如A型肝炎,B型肝炎,白喉,破傷風,無細胞百日咳,非活動性小兒麻痺,腦膜炎雙球菌等疫苗一同接種。 另,依疾病管制署111年5月2日公告,接種COVID-19疫苗可與其他疫苗可同時分開不同手臂接種,亦可間隔任何時間接種,以利接種後反應之判別,請依疾病管制署最新公告為主。

(1) HPV疫苗對於性行為尚未活躍或未受到HPV感染者最有效;但有性行為經驗者仍可接種。 (2)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9-14歲女性為主要接種對象並提高接種率,若接種率達80%以上亦會降低男性感染HPV之風險。 (3) 非公費補助對象接種前可依仿單說明或至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查詢。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2023 HPV疫苗是預防性疫苗,主要是藉由「預防HPV感染來預防子宮頸癌及其他相關病變」,疫苗本身不具治療功效。 現在還有一種新式的子宮頸癌根除手術,可以幫癌友「保留子宮」。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 子宮內膜癌分期及存活率(請往右滑看完整表格內容):

HPV第6、11型是最常見的低危險型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可能引起菜花(生殖器疣),致癌機率相對小。 子宮頸癌愈早治療,癌細胞的轉移性愈小,可選擇的治療方法愈多,根除的機會愈大。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2023 治療方式以手術治療或放射線治療為主,化學治療則較偏向輔助性或緩解性療法;另外對於少數放射治療無效或復發的病患,有轉移到其他臟器時,則考慮實施臟器摘除術。 除了用體外機器打入放射線來消除癌細胞,子宮頸癌的正規治療中還會運用體內放療,即所謂的「近接治療」。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

若手術後發現骨盆腔淋巴結有轉移情況時,就須附加化學治療。 子宮位於腹部正中間,下方連接陰道,是女性發生月經與孕育胎兒的器官。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2023 子宮是個壁厚、中空的肌肉器官,上端寬大的部分稱為子宮底,中間稱為子宮體,下端突出於陰道的部份稱為子宮頸。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 預防子宮頸癌需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人類乳突病毒檢查

若非疫苗接種之禁忌症,建議可接種HPV疫苗,惟應列入醫師問診事項,於接種時使用23號或直徑更小的針頭,施打後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是否仍有出血或血腫情形。 因目前追蹤受試者的時限最長為約12年,所以尚無法證實接種HPV疫苗後可維持多長的保護效期。 最新資料顯示「保蓓Cervarix」保護力至少11年,「嘉喜(四價)Gardasil」保護力至少12年,「嘉喜(九價)Gardasil」保護力至少8年,但長期保護力仍須持續觀察方能確定。

目前尚無藥物可以治療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但對於子宮頸癌和生殖器疣,可以施以局部治療。 子宮頸抹片檢查過程簡單,大多不會感到疼痛,採檢過程,係將擴陰器置入陰道,再以小木棒或小刷子在子宮頸上, 輕輕刮取少量剝落的上皮細胞,塗抹於玻片上,經過染色後,透過顯微鏡檢查是否有可疑性的癌細胞存在。 子宮頸抹片檢查之目的即是要找出癌前病變給予適當治療後,從而阻斷癌症的發生。 ◎ 檢查前注意事項 (一)不要沖洗陰道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 子宮頸癌分期為何?各分期危險度有多大?

按每十萬女性人口計算,香港子宮頸癌的粗死亡率為 3.9,而按每十萬標準人口計算的年齡標準化死亡率則為 2.1。 HPV疫苗的效力最少可維持5年,目前不建議接種加强針,但日後是否需要注射加強針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數據。 當抹片檢查結果為異常,並不代表一定就是癌症,必須進一步了解檢驗結果的意義。 常見的異常狀態名稱有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2023 ASCUS、SIL、CIN,接下來將個別解說其意義。 它是一種常見的傳染病,任何曾有性生活的男或女都有機會感染,但大多數受感染沒有任何症狀,不會會影響健康,而且可以不經治療而自行消失,所以很多感染者不知道自己受到感染。 另外,由於吸煙習慣也是引致子宮頸癌的其中一項高危因素,本身是有吸煙習慣的女性應盡早戒煙,減低患病風險。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

如果病人年紀太大、健康狀態不佳等,即使是早期子宮頸癌,便不會考慮手術,而是選擇放射線治療。 至於 2B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 期以後的子宮頸癌,由於侵襲範圍較廣,原則上會給予放射線治療。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 一般健康的女性在受到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後,有八到九成能在自行排除病毒後痊癒 ,如無法達到清除人類乳突病毒的作用,子宮頸在不斷受到刺激的情況下,容易造成細胞出現異常變異,如中途都沒有發現、處理,最後便演變為子宮頸癌。 不論年齡大小,若是已有性經驗的婦女,都應每年接受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若連續三年檢驗結果皆正常,可以延長為每2-3年一次,抹片檢查同時也應接受骨盆腔檢查。 若為子宮頸癌的高危險群,因感染 HPV 病毒的機率較高,更必須特別注意。 凡是有性經驗的婦女,特別是初次性交的年齡比較早、有多個性伴侶、生育子女多,這些族群有較高的機率感染乳突病毒,須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若出現癌前病變才能及早治療。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 子宮頸癌發病及死亡統計

(1) 目前國民健康署建議30歲以上的婦女,至少每3年做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若是未滿30歲但已有性行為3年以上的年輕女性,可考慮選擇自費檢查,以確保健康。 未曾做過抹片檢查和長期未接受檢查的婦女,更應該儘快至醫療院所接受抹片檢查。 因此,透過子宮頸抹片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相當重要,國健署表示,目前國健署有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服務,呼籲30歲以上婦女至少每3年應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預防子宮頸癌有哪些方式

由2001年至2016年間,每年確診子宮頸癌的新症數目在大約400宗至500宗之間,沒有明顯的上升趨勢。 (1)國民健康署提供符合公費接種之對象,依照仿單完成接種服務。 (2)國民健康署於112年上半年提供具我國國籍之110年入學國中女生(97年9月2日至98年9月1日)接種第2劑HPV疫苗。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