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冬至地基主15大好處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而冬至拜拜以上午時間為佳,通常會祭祀神明、祖先,也會有些家庭祭拜地基主,感謝神靈過去一年的辛苦護持。 供品方面,湯圓是必備菜色之一,通常會以「紅白湯圓」為主,加入糖水做成甜湯,象徵「吃甜嘴甜」。 冬至地基主2023 另外有些地區冬至時會「守冬」,類似過年守歲,為的就是替兒孫添歲、為長輩延壽。

冬至地基主

除夕、清明、端午、中元節、中秋節、冬至等重要節日可拜。 依傳統習俗來說,若因忙碌,可從中選擇三個節日(節氣)拜拜。 冬至 祭拜方式大有學問1.拜拜時間要在早上至中午前完成。 地基主則在面向客廳的位置祭祀供品有:水果、三牲、湯圓3 冬至地基主2023 ... 祭拜時間:冬至當天,國曆12月22日,農曆11月12日(每年日期有所不同,請看農民曆)。

冬至地基主: 什麼時候可以謝太歲?

許多臺灣人,遷居搬家時也會祭拜新宅、舊宅的地基主:與舊宅地基主話別是感謝其辛勞;與新宅地基主溝通則希望其保祐。 按現在地理學來說,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 冬至地基主2023 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 明天就是12月21日冬至,這天就是要應景來一碗暖呼呼的湯圓,《ETtoday新聞雲》整理出台北地區10家人氣湯圓名店讓大家參考看看。

冬至地基主

直至今日,冬至吃湯圓漸漸脫離了冬至的節慶意涵,習俗和禁忌也是知道即可,不再拘束日常生活。 反倒是每年的冬至湯圓發展出了各種新吃法,如今有許多廠商研發創意湯圓,包括抹茶湯圓、奶茶湯圓、雞蛋布丁湯圓等等,讓冬至祭祀的氛圍減少許多,湯圓的口味成為了新的矚目焦點。 至於冬至吃湯圓應盡量「成雙成對」,起因為湯圓象徵著「團圓」,若是只吃單數會增加落單的可能性。

冬至地基主: 冬至拜地基主!「供桌擺爆」獨缺飲料 她急翻…結局神展開

另外,即使沒拜地基主,祂還是會在屋內保護家中所有人,因此若沒有祭拜習慣沒關係,但不可想到時才拜。 冬至的祭祀傳統流傳許久,這是因為冬至是每年夜晚最長的一天,在冬至之後白日漸長、夜晚漸短,因此冬至被視為陰消陽長的起點。 也因為如此,冬至是二十四節氣和「歲」的開始,有著僅次於新年的重要性。 在這天會有非常多的習俗慶典,人民也會大肆慶祝,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冬至地基主 謝沅瑾指出,冬至又稱為「冬節」,是24節氣中最重要的,古代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俗諺說「冬節圓仔呷落加一歲」冬至吃湯圓象徵團圓、諸事圓滿。

冬至地基主

(記者黃秀麗台北報導) 2023年的腳步近了,CITROËN跨年派對 – 法式圓圓樂新春健診服務活動於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19日正式展開。 活動期間返廠除享車輛免費檢診服務及多項零件優惠… 全世界已有92多國遭受Delta印度變種病入侵,就連日前接種率超高、已達群體免疫、民眾可脫下口罩進行社交的以色列,近日也宣布重新帶起口罩。 近日傳出傳入國內,專家提醒務必要更加小心,否則4級警戒恐怕不遠。

冬至地基主: 冬至拜拜準備供品找ShopBack,幫你做足準備還賺現金回饋

A:三大、五大是根據拜地基主節日的不同而來;有的人拜地基主三節:除夕、端午節、中秋節,但有的人除了這三天,還會多拜清明節與中元節,才會有五個節日。 冬至地基主2023 此外,「四離」這幾天五行無法流通生財氣,所以像是搬家入厝、開工開業或是動土興建都應盡量避免在這天開始。 雖然現在還知道「四離四絕日」的人已經不多了,但若是有請擇日館幫忙「看日子」的話,通常專家、老師們都會盡量避開這八個日子,避免觸犯禁忌導致不利。 5.湯圓不能吃單數:冬至吃湯圓一定要雙數不可以是單數,若是單數代表形影孤單,來年容易孤獨寂寞;雙數代表能夠幸福圓滿,成雙成對,又可以添歲又添福。

之後等香燒到剩三分之一時,就可以捧著金紙,向神明拜拜,請神明笑納,接著將金紙拿到金爐化掉,再取一杯茶水,以繞圓圈的方式,倒在金爐周圍,但是不要倒完,最後將剩餘茶水倒在金爐中央。 早期向來有冬至「添歲」的說法,冬至當天吃湯圓長一歲,原因也可追溯於冬至「陰消陽長」的五行觀。 古代重視陰陽五行,認為冬至過後陽氣回歸,代表新的一年已經到來,所以吃完湯圓就帶表長了一歲,不需要等到過年。 但是買屋、租屋搬家入厝、安神位及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陽、冬至、除夕等重要年節時就需祭拜地基主。 請問冬至有拜拜的媽咪~我家沒有祖先也沒有神明這樣冬至需要拜拜嗎?

冬至地基主: 新聞留言

這是因為冬至是根據太陽運行而定,和農曆依照月亮圓缺制定不同,又因為古代盛行陰陽五行的觀念,在冬至之後白日漸長、夜晚漸短,因此冬至代表了陽氣的到來,被視為「一年之始」。 地基主又稱宅神、地主神、地主公、地靈公、厝宅公等,是住宅、房舍的守護靈,如同我們住家中真正的房東,統管家宅這片天地,拜地基主就是拜碼頭,湯鎮瑋老師這次教各位拜地基主的注意事項,這些習俗可得遵守一下。 我們如果買整棟的房子,比如(透天厝),有一派的說法是「地基主」每一樓有一個,因此若是(透天厝)要拜「地基主」時記得就一樓、一樓的全部「呼請」,請整棟樓的全請過來一起到家中的廚房一起享用。 古人認為冬至是「陰極之至」之日,因此也衍生出相關的禁忌,不過對現代人來說,這些禁忌就是信者恆信,不信者也抱持尊重的態度即可。

  • 或者應在最後一次拜地基主時,加燒一些紙錢,虔誠向地基主稟明,「因故以後不再祭祀地基主。懇請見諒。」臺灣民間傳說,因為曾經祭拜過的家戶,時間到了,地基主就會「討」祭祀。
  • 光從臺灣頭看到臺灣尾,每戶人家或公司行號拜地基主,用的供品都不盡相同,還各有堅持跟忌諱,其實也沒有什麼不能拜的,別太離譜就好,不過也只能說尊重各地不同民俗,但心誠最重要,我想沒人會反對。
  • 地基主由於身高不高,大約只有3~4尺高(大約100~120公分),祭拜時供桌請用矮桌或是矮板凳,若使用供桌或一般桌子都會太高,就會被當成在欺負牠。
  • 風水命理師謝沅瑾在臉書分享冬至習俗及拜地基主要訣指出,地基主是宅屋的守護神,住家可在初一、十五拜;商店則在初二、十六拜,上午拜土地公,下午拜地基 ...
  • 如今有許多廠商研發創意湯圓,包括抹茶湯圓、奶茶湯圓、雞蛋布丁湯圓等等,冬至祭祀的氛圍減少許多,反倒是湯圓的口味大戰成為了每年的矚目焦點。

祭拜時供桌切忌屋內朝門外拜,易惹來過路孤魂野鬼,自招麻煩。 由於冬至的日照時間短、氣溫也較為寒冷,因此古人認為這天的陰氣特別重,傳說中天狗會在這天到人間找化身,因此天黑後盡量不要在外逗留,也避免穿全黑或全白的衣服在外頭。 其次,第二個錯,是不少家戶拜地基主,常跟好兄弟啦、神明啦,混在一起拜,雖然簡單省事,卻完全不對,必須分開,以示敬重,否則恐有反效果!

冬至地基主: 冬至拜地基主: 冬至要拜:神明、土地公、祖先

此時只要依據本書第一章第一節擇日須知,避開方位煞方與生肖的冲、殺、回頭貢殺之「日、時」,就能夠擇一好日為用。 泉州人一般在家中正門的門口或正廳祭祀地基主,有時就用椅條(長板凳,多為餐椅)當供桌;漳州人一般會在廚房、陽臺或後門偏僻之處奉祀地基主,且會用矮桌子甚至板凳當作供桌,而不似一般神桌香案之高大。 南投縣的地基主廟神像,即與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太一避兵圖》武夷君相同。 亦有說地基主(地腳)應為固度二仙,閩客族群拜的則是地祇中的山神龍神(五祀家神)或是山神武夷君。 若作五祀家神則神格小於土地公,若作武夷山神則神格大於統境尊王及城隍。

冬至地基主

▲冬至吃湯圓的習俗起源眾說紛紜,湯圓在早期也可以用來占卜,用來預測胎兒的性別,或是預測金錢等未來的運勢。 香燒過大約 2/3 後,再用 2 個銅板扔筊問地基主吃飽了沒,只要出現 1 次聖筊(一正一反)就可以了,拿起金紙拜三拜後燒化即完成地基主拜拜流程。 冬至 在周朝時已有專門的國家祀典,在《周禮.春官》有提到:「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後在漢代冬至成為通行節日,且衍生越來 ... 以「為什麼」引起孩子的好奇心,並設定三種答案,讓孩子先想一想,再尋求解答,訓練其獨立思考能力。

冬至地基主: 什麼時候要拜地基主?祭拜時間是什麼時候?

日本朝日新聞報導,從疫情發生到2022年12月1日為止,因為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的人超過5萬,這跟年初第6波、夏天的第7波疫情,確診者大幅攀升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光只是2022年,死亡病例數就超過3萬人。 報導中指出,約有九成五的死亡病例是60歲以上,其中男性占了五成七,較女性略多。 如果不祭拜,民间信仰认为地基主就会作祟,家内就会不平安,连带会影响家族运势的发展,因此家家户户都会在每年有习惯祭拜地基主。 冬至習俗由來古人認為,隨著冬至的到來,從這一天開始白天慢慢變長,夜晚逐漸縮短,也就意味著春天快要到來了。

冬至地基主

自小即對命理、玄學感興趣,精通八字、風水、擇日、手面相和姓名學,並已累積近二十年的命理專業和實務經驗。 冬至地基主2023 他擅長用平易近人及貼近生活的方式,解讀艱澀難懂的命理學術,不但讓喜愛命理節目的觀眾眼睛為之一亮,也顛覆了一般人對命理師的刻板印象。 當香燒到一半和三分之一後,就可以拿兩個十塊擲筊,問地基公地基婆是否吃飽了? 如果擲到杯有「一正一反」,就可以請地基公地基婆跟著一起領金銀財寶。 其實只要點清香一柱,祭拜時要朝內祭拜,口中默唸下面拜地基主念法(講法),其餘話都不要說,唸完後就可以直接插香。 祭拜地基主並非只有一般家庭需要拜,連同有開店面或公司,同樣也要祭拜,能夠替公司和店面帶來更多客源和穩固市場。

冬至地基主: 冬至都要吃湯圓?節氣由來、習俗一次看:重要性僅次新年

有句老話:「孩子生了,錢財自來。」這是因為當了爸媽之後,大多數人都會想盡辦法來供養孩子,... 編按:4月1日愚人節就要到了,有的人會開開身邊朋友玩笑當成是一種趣味。 不過星座專家點名,5大星座玩笑開不得,他們特別容易當真往心裡去,... 本周即將迎來2023年過年後最長的連假-清明節兒童節連假,除了返鄉掃墓祭祖,連放5天的假期,不少人也規劃要出去走走。 交友軟體是現今認識伴侶的新興管道,每個軟體都有著自己的特色,以不同的配對規則、自我介紹頁面、交流方式等元素吸引眾多使用者,...

  • 地基主一向被視為陰神,所以祭拜應求簡單快速,以免時間久了引來一些不好的東西。
  • 冬至最廣為流傳的習俗就是「吃湯圓」,湯圓又稱為「圓仔」,有鹹甜、大小之分。
  • 焚燒金紙前先向神明祝禱,再依序由大壽金、壽金、刈金、福金燒化,待爐火燒盡前將祭拜用的酒水以畫圓方式灑在金爐四周以代表祭典圓滿結束。
  • 地基主的祭拜,通常在午後時刻進行,最晚不過天黑以前。
  • 台灣民間習俗都會固定祭拜地基主,甚至在過年除夕當天也會有不少家庭都會準備菜餚祭拜地基主,就是能祈求全家一年內能平安又順遂。
  • 有一說法是由於冬至有小過年的意思,如果在這天陰氣旺盛也會影響來年的運勢。

古人認為,冬至當天氣溫低、陰氣重,伴侶間行房若太過操勞,恐怕會讓陽氣外洩,也會傷了自己的元氣,同理也要避免在冬至這天進行太過激烈的運動。 其實冬至又可以稱為敬老節,為人子女一定都希望父母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因此在冬至的時候,記得要買份豬腳麵線給父母吃,把麵線拉得長長的再夾到碗裡,象徵延年益壽。 同時吃豬腳麵線在傳統上,也有去除晦氣,幫不順的生活轉轉運的意思。 冬至地基主 這是起源自古代中國北方的冬至習俗,在東漢末年的某一年冬至,許多人都因氣候寒冷而生病,名醫張仲景就在餃子裡包入一些驅寒的食物來幫助人們,因此有了這樣的習俗。

冬至地基主: 祭拜地基主禁忌

在冬至祭祀的傳統已經流傳許久,直到現在許多家庭仍然會祭祀神明和祖先。 今年的冬至在國曆 12 月 22 日(四),很多人也想知道冬至這天要拜地基主嗎? 如果想拜湯圓,湯圓的數量也不能馬虎,冬至這天也有些禁忌要注意。 冬至是一年廿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氣,最主要的民俗是搓湯圓祭拜家中供奉諸神和地基主,同時也舉行祭祖。 準備完畢後,就點香向太歲星君表達謝意,然後恭送太歲星君回天庭述職,再將太歲符撕下,與金紙一起焚化。 不過現在人大多居住在集合式住宅,並不是和焚燒金紙,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將舊太歲符與金紙一起送到附近的廟中,向主神稟報後,再委由廟方人員統一處理,是最好的方式。

冬至地基主: 花1498元領詐騙包裹 內容物曝光網反喊:賺到了

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為"小年"。 圖片來源:pixabay_mickeyshih小時候是不是都聽長輩說,冬至吃湯圓就長一歲的習俗呢? 因為古代人視冬至為過年,那天吃下湯圓代表添一歲,流傳至今變化並不大,所以每逢冬至來臨,吃湯圓已經是大家過冬至的必備食物之一了! 各大甜食攤販都會湧入人潮,就是為了能帶熱呼呼的湯圓回家跟家人共享。 由於前夫的設定為日韓混血,使用的手語也是韓國手語,木村為此花費1個月苦練手語;過去在日本的戲劇作品中若有聽障角色,多由非聽障演員演出,導演深田晃司這回特別請到瘖啞藝術家砂田原子來詮釋該角色,片場也配置手語翻譯。

冬至地基主: 推薦閱讀

(擲一次即可,出現一正一反代表已經享用完畢)接著可以開始收供品,並且燒化金紙。 地基主一旦拜了,就要好好拜,繼續拜,直到沒有再在這間房子居住為止;若房子是向房東承租,不是自己的,一樣可以拜地基主。 現代人一般忙碌,若是沒有時間拜,可選擇搬新家時,在管轄住家的土地公廟拜拜,稟告土地公即可。 另外,拜地基主是依照「門牌號碼」拜,不是跟著社區大樓一起拜;若有兩戶打通的情形,就是兩個門牌的地基主都要拜。

冬至地基主: 冬至節氣6大禁忌

冬至 拜拜一樣是拜神明,祖先,地基主,那在供品準備上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祭拜神明的話,跟其他節慶一樣,可以準備牲禮、水果、茶水和湯圓三碗。 冬至又稱冬節,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家家戶戶都會應景吃湯圓,象徵圓滿團圓的意思,也有人會選在當天祭祖或是供奉地基主,命理師謝沅瑾就分享祭拜地基主的幾項關鍵要素,不但可以保佑闔家平安,還能讓店面生意興隆,供大家參考。 冬至 在24節氣裡最重要,又稱「冬節」,吃湯圓外, 地基主 是宅屋守護神,敬拜 地基主 能保佑住家闔家平安、店面生意興旺。 # 地基主 # 冬至 #湯圓#雞腿便當#炘 ... 除了休息、吃湯圓外,在冬至祭祖也是一大傳統,冬至之後日漸長、晚漸短,被視為「陰消陽長」、新歲數的開始,重要性幾乎僅次於新年。

而平埔族大致上為母系社會,女子是主要的財產繼承者,故此閩南人往往取得了平埔族的土地,為了對平埔族的先人表示敬意而加以祭祀,稱為地基主。 也有一說,源自於臺灣平埔族將亡故親人埋葬在床底下或住家附近的葬禮文化,因此平埔族人認為祖靈不只能庇佑族人宗親,亦是土地的保護神。 而之所以在出殯之前要停止祭拜家神,主要有兩種解釋。 家屬要專心處理往生者的身後事,可能會沒心思在祭拜家神上面,故在出殯之前,請家神見諒並暫停一切拜拜事宜,等到過世親人出殯,身後事處理告一段落之後,才回歸正常祭拜。

冬至地基主: ‧ 田馥甄深夜「突拋震撼彈」 曝光40歲重大宣布...粉一看全暴動!

冬至多出現於每年陽曆的12月22日左右,冬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各地都有自己傳統的慶祝方式。 我國北方冬至這天都要吃餃子,而在南方則有吃湯圓的習俗。 而且不只是一般住宅要拜,有開公司、經營生意、開店的店面等,如果想要經營順利,財源滾滾的話,那就更要祭拜地基主,才能開拓客源、穩固市場,所以老闆們更需要拜地基主。

紙錢燒好之後,擲筊杯(如無筊杯則以兩個硬幣代替,一正一反即為同意,稱為聖杯或允杯)詢問地基主「祭典是否圓滿,可否撤收供品?」如果不行,則應該稍待一下,再擲杯。 實在等到無可奈何,則向地基主表示「下次祭拜會增加供品或紙錢,請地基主恩賜允杯」,擲出聖杯之後即可撤收供品。 也有不擲杯者,這可能出於當地習慣,或者不太重視地基主。

拜拜的時間通常都是一大早就開始拜,不過現代人作息較不定,因此也有人是接近中午的時候拜,盡量還是不要太晚比較好。 當家裡正入新宅、安神位,或裝修、施工、動土時需要拜,但可自行決定,並非一定要拜;一旦拜了就要持續拜到搬家為止。 直至今日,冬至吃湯圓漸漸脫離了冬至的節慶意涵,湯圓成為節日的特殊食品,發展出各種新吃法。

由吳瀛濤先生著:『台灣民俗』裡稱係宅地的先住者,俗稱開基祖,因為後來宅地被別人侵占或淪落別人居住,俗信應祀拜之,始免於惹禍,於每月初一、十五日拜土地公時另拜之。 光從臺灣頭看到臺灣尾,每戶人家或公司行號拜地基主,用的供品都不盡相同,還各有堅持跟忌諱,其實也沒有什麼不能拜的,別太離譜就好,不過也只能說尊重各地不同民俗,但心誠最重要,我想沒人會反對。 準備供品:茶三杯、三牲、水果三種或五種(一般不用芭樂和釋迦)、冬至圓三碗、發粿。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