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港大校長公開信7大著數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港大校長公開信

去年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及梁振英,牽頭成立「香港再出發大聯盟」,過千名共同發起人中,包括10間大學校長,唯獨郭位沒有參與。 當時城大表示,按政治及教育分離原則,大學內閣集體商議郭位不加入。 同樣未有參與撐《港區國安法》聯署的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將於2023年約滿離任,他並未透露卸任原因。 業界有聲音憂慮,香港的大學管理層會漸由「紅底背景」人士接管。 學者分析,港府基本上已經間接控制校長能否續約,憂慮在現今學術環境高氣壓下,香港將來更難留得住精英的教職員及學生。 10月29日,馬斐森在接受傳媒採訪時表示同意校委會報警,認為有需要調查是否存在竊聽行為,而校委會只是交由警方決定如何調查,說浪費警力並不公允[171]。

港大校長公開信

舍堂奉行「學生自治原則」,學生於管理舍堂的過程中可學懂與人溝通,做人處世的知識。 舍堂的活動多姿多采,包括各不同類型的運動項目如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等,某些舍堂亦提供學生於中學時期較少機會接觸的球類運動如曲棍球、壘球及棍網球,合稱「New Ball Games」。 此外亦有話劇、辯論、橋牌、歌詠團等較文靜的活動供堂友選擇,亦有跳舞、團契、社會事務團、獅隊等興趣小組。 國殤之柱在1998年12月至2021年12月矗立在黃克競樓平台,背靠香港大學學生會正門,是紀念對人道肆意凌虐的雕塑,由丹麥雕塑家高志活製造,高約7米。 國殤之柱上刻有多個身軀扭曲面容痛苦的人,象徵六四事件中血腥鎮壓的死傷者,基座正面以紅字刻上楷書(簡化字)「六四屠殺」和草書「老人豈能夠殺光年輕人」,背面也有同樣的英文語句。 它原本是鐵鏽色,自2008年4月30日起,由支聯會和四五行動成員將之漆上橙色,用意回應橙色運動。

港大校長公開信: 關注我們

在衝突中倒地的盧寵茂認為,部分示威者在是次衝突中干犯刑事罪行,有多名校委會成員的人身安全遭受威脅,校方應報警;盧寵茂又把校方的處理手法與基真小學女童墮樓事件相提並論[61]。 另一名校委會成員劉麥嘉軒亦認為校方宜及早報警[61]。 多名校委會成員打算離開現場,但有示威者要求他們返回座位,接受質詢;其後,盧寵茂試圖離開現場未果,其後倒臥地上,用手抱着膝蓋[58]。 其後,李國章、梁智鴻和袁國勇三人為盧寵茂提供治理,盧寵茂亦能夠行動,最後由救護車送院[59];期間,有人試圖阻撓盧寵茂登上救護車,亦有人向他投擲水瓶[60]。 結果,校委以暗票形式表決副校長任命事項,以12比8維持「等埋首席副校長」的決定[54]。 在9時20分左右,身為校委會成員的馮敬恩以步出會議廳,聲稱要上洗手間;返回會議室時,在會議室外聚集的示威者突然衝進室內,並大叫「記者行開」,馮敬恩據說有配合示威者的行動[52]。

  • 星期一(26日),港大學生會與多個公民團體舉行記者會,呼籲推遲副校長任命。
  • 舍堂的活動多姿多采,包括各不同類型的運動項目如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等,某些舍堂亦提供學生於中學時期較少機會接觸的球類運動如曲棍球、壘球及棍網球,合稱「New Ball Games」。
  • 國際憲法協會榮休會長 Cheryl Saunders 表示,陳的著書、論文見於上乘的出版社,陳堪稱香港公法泰斗。
  • 校園電視到9月3日凌晨2時發聲明,澄清短片沒有意圖攻擊任何人,但承認剪接影片時用字不準確,願意向所有受影響人士致歉,並將短片刪除。

司警其後在其中一名疑犯家中檢獲大量現金、借據及香港身份證副本,發現借貸人全為香港居民,大多欠債逾10萬元。 3名疑犯遂被落案控以多項放高利貸及參與犯罪集團罪名並被移送檢察院及初級法院受審, 最終被定罪及判監。 梁由父親陪同到檢察院作供後乘船返港, 並表示不再踏足澳門。 梁父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兒子過往亦曾到賭場耍樂並滿載而歸,相信輸錢皆因贏錢起。 有學生表示梁時常到澳門遊玩及購買手信,並稱梁好賭,在日韓世界盃期間經常賭波[72]。 港大發言人表示因事件在校外發生, 不會作出處分, 港大校長公開信 會提供輔導[73]。

港大校長公開信: 校長推薦入學計劃

正當校務委員會要跟徐立之校長討論第三任的合約前夕,2011年8月當港大舉行百周年慶典期間,發生了818事件,令時任國家副總理的李克強到港大出席慶祝活動時蒙上污點,港大政治風波不絕。 徐立之像鄭耀宗一樣自動辭職,留任至新校長上場為止,前後做了12年。 2011年底港大啟動遴選新校長的機制,但與過去的做法不大一樣,校務委員會決定採用一個可以更廣泛諮詢的遴選三級機制,成立三個委員會:諮詢委員會、物色委員會及遴選委員會。

港大校長公開信

諮詢委員會向港大的不同持份者做了幾次交流會,收集各種觀點,擬定出新一任校長須要具備的條件,包括國際學術地位、領導才能、個人條件等。 物色委員會由港大幾位具學術地位的資深教授組成,由大學司庫周文耀擔任主席,根據獵頭公司的推薦名單到歐美名牌大學與各學者見面,這個過程長達一年半。 當時透過海外招聘,最後入圍的兩位候選人都來自北美洲,分別是加州大學三藩市醫學院分子生物學權威、港大校友簡悅威教授和擔任過特拉華州副州長的吳仙標教授,前者學術水平高,後者從政經驗厚,各有千秋。 由於他們親臨港大與各持份者見面,所以身份一早就外泄了,沒有什麼保密可言。 沒想到最後兩位候選人都未能符合要求,港大遴選委員會最終從香港城市大學挖走鄭耀宗校長接替王賡武教授,1996年上任。

港大校長公開信: 大學級院校

一名一年級學生懷疑在宿舍被高年級學生欺凌並被拍下影片,影片所見一名身穿港大化學系衛衣的男性學生僅穿內褲並掏出陽具,向另一名男人的頭部拍打,有關影片在網上被瘋傳。 舍堂學生會幹事會就有關學生不當行為發表聲明,認為不涉及欺凌,但已暫停有關學生的宿籍,並向公眾致歉。 身兼港大校董的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質疑學生淡化事件嚴重性,促請校方徹查。 港大校長公開信 2009年1月24日,消息傳出津巴布韋共和國總統穆加貝之女,波納‧穆加貝正就讀於香港大學。 香港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表示,如她的開支是犧牲辛巴威普通國民而來的,香港便應參與制裁。 [76]穆加貝在辛巴威長期實行獨裁統治,國內人權狀況惡劣,並透過選舉舞弊多次連選連任,使美國和歐盟正向穆加貝實施制裁,包括冻结他的資產和禁止他外遊。

港大校長公開信

11月25日,再有疑似9月29日校委會會議錄音於批踢踢討論區流出。 港大校長公開信 有人發表題為「[爆卦] 港大校長公開信 夢到港大黑幕」的貼文,附有音檔及文字記錄,發言者據指是黃景強、廖長江、盧寵茂和馬斐森。 [216]根據音檔,疑似黃景強指出,港大被過份分化,需要有人讓他們團結起來,而陳文敏這一人選有着爭議,故不支持任命。

港大校長公開信: 香港浸會大學

他問馬斐森作為物色委員會主席,會否考慮之後發生的事,包括陳文敏公開自稱候選人、違反保密原則、批評校委會沒有做正確的事,以及對校委會及教職員的安全不表示關注。 他亦提到,擔憂有人把政治論調帶進大學,並指包括陳文敏在內,所有人都把他標籤成「梁粉」,無論他遭受什麼都是活該。 馬回應指,盧以甚為個人的角度看待事情,認為應緊貼實質討論和遴選目的。 他稱職務描述沒要求候選人需慰問受傷的人,盧是把事件後的事實置入特定情境討論。 自5月27日物色委員會報告完成後,已有很多意見,而他傾向緊跟事實。

香港大學建於1910年2月26日,其中歷史最悠久的建築就是本部大樓,大樓已列入香港法定古蹟。 大樓以文藝復興時期建築模式的花崗石柱廊所支撐,頂部則建有一座高塔和四座角塔,具有典型西方建築風格。 港大校長公開信 本部大樓自港大開校至2012年都是文學院的大本營,張愛玲便曾於1939年在這裡的文學院就讀。 港大校長公開信2023 港大校長公開信2023 典雅的建築也令本部大樓成為港大學生拍攝畢業照的首選地。 港大校園本部座落於香港島西部的薄扶林[註 2],校園範圍為薄扶林道以東、般咸道以南、列堤頓道和巴丙頓道以西、大學道以北,佔地約16公頃。

港大校長公開信: 校友

港大學生會下午4時半在校委會召開前,到大學鈕魯詩樓外向教務長曾詠詩遞交請願信,並發起靜坐行動,促校方召開盡職調查並延後任命、公開遴選準則及要求申作軍以書面形式作政治申報。 港大遴選委員會早前推薦美籍內地學者張翔任新校長的消息,在校方尚未正式公佈前,已被傳媒引述消息報道。 身兼教育界立法會議員的葉建源深夜回覆《香港01》記者查詢時表示,未有收到有關訊息,而由於校委會會議保密,他無從知悉或證實,亦無法作出評論。

港大校長公開信

他稱副校長一職需審查人事及升等,若陳文敏沒有相當的學術地位,候選人還可以反過來挑戰其履歷。 他提到,馬斐森之前說因為陳文敏已獲升等為教授、任命為學院院長,於是認為陳肯定能擔任副校長。 他希望馬斐森在聽取其論點後能重新考慮,因他不認為這是沒什麼關係的事。 接着疑似馬斐森回應,物色委員會的觀點是陳的學歷經過考慮,是合適的,並指針對陳的論文發表數量的意見是完全不相關,因這不是職務描述中所要求的,且醫學和法律方面對論文發表的要求也不同。 盧之後轉為提及陳文敏公開表達意見的問題,他指在校委會衝擊事件後,沒看到陳文敏對校委會成員表示過慰問,比如他本人。 他指陳文敏一直宣稱這是校委會的過錯,包括在《香港家書》也這樣告訴公眾。

港大校長公開信: 香港大學

城大發新聞稿指,校方收到外界意見,「反對校長參加欠缺新論又無討論氣氛的公開論壇」。 港大校長公開信2023 城大其後發稿指,郭位曾與學生代表會面,惟城大學生會其後出聲明,稱邀請事出突然,對校方將見面包裝為正式官方會面,並刊發大學通告表示極度遺憾。 在2014年11月26日時,《文匯報》已引述大學內部消息指陳文敏有可能擔任副校長。 2015年1月26日,《文匯報》率先披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研究評審工作2014》報告,而教資會於27日才公佈該報告。

疑似廖長江稱,曾查過陳文敏學術著述被引用的情形,發現其著述只被人google(搜尋)過4次,並且沒有引用紀錄。 港大校長公開信2023 疑似盧寵茂提到,有點後悔加入了校委會,因他過去幾個月內遭受的源自於此,所受的痛苦比陳文敏更甚。 他說到,跌倒一事令他被揶揄為做戲、插水,對此他感到很難過,但依然對傳媒表示不追究學生。

港大校長公開信: 香港中文大學

港大學生會10月25日發起聯署,提出三大訴求,包括要求校委會延後兩位副校長委任;公開是次遴選委員會的成員名單及遴選準則;以及要求申作軍以書面形式向學生以及公眾作政治申報。 截至26日晚上8時,已有逾2,100名港大師生及校友簽署聯署。 近日有報導指中聯辦要求整頓香港司法、教育、社福界「三座大山」。 港媒消息指,港大校長張翔領導的遴選委員會,推薦了清華大學學者申作軍以及宮鵬,分別出任港大副校長(研究)以及副校長(學術發展)。 港大校委會將於星期二(10月27日)開會表決有關任命,若獲通過,兩人最快於明年1月履新,任期為5年。

港大欲委任「黨委」和「千人計劃」學者為副校長,引起香港學術界高度關注。 星期一(26日),港大學生會與多個公民團體舉行記者會,呼籲推遲副校長任命。 他們質疑有關任命嚴重影響港大院校自主及學術聲譽,加劇中共資金及人事在港監控。 他們又擔憂教育界日後會否執行現有管理層不願執行的政治任務,包括在院校中推動《國安法》,甚至由中共黨委成管理層全面接管校園。 6月30日,校委會舉行例會,通過接納及公開佔中捐款調查報告。

港大校長公開信: 香港恒生大學

段教授2001年受聘於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關節炎和肌肉與骨骼和皮膚病國家學院內部研究計劃,任職新設立的軟骨生物學及骨科分部主管。 2002年7月16日, 一名20歲姓梁港大醫科二年級男生獨自攜9萬元現金到澳門葡京賭場博殺,輸掉所有金錢後利用信用咭提取約3萬元再賭,迅即又告輸光。 在場之高利貸集團便上前游說梁向他們借錢,梁禁不住誘惑借了20萬元再賭,不久又全部清袋,高利貸集團抽取了10萬元利息,連本帶利梁總共須償還30萬元。

他指出在香港及港大,不尊重保密制的情況已達致可怕地步,類似事件在近年不斷發生,比如教資會研究報告外洩一事[172]。 他說違反保密原則的情況在馮敬恩擔任校委前已出現,因此並非針對個人[173]。 馮敬恩於2016年7月20日晚上在荃灣梨木樹邨的家中被警方拘捕,被指於衝擊校委會一事中刑事恐嚇、刑事毀壞、在公眾地方行為不檢和企圖強行進入[156][157][158]。

港大校長公開信: 學生行為偏差問題

港大需要物色一位有學術地位、具領導風範、執行力強、親和力足、熱愛香港、認識中國、放眼國際,這樣的人選不論在海外或是本地能找得到嗎?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 而透過兼讀制且透過教學職位入學的話,就必需取得現時任教的學校,所發出的校長同意信,拿到後,就應該可以到學校實習。 張翔於2017年獲委任港大校長,2018年7月正式上任,接替於2018年1月離任的馬斐森,任期5年,直至2023年。

港大校長公開信

10月19日至10月23日,香港大學舉行校委會研究生代表的補選。 這次選舉沿用以往網上投票的方式,但有碩士和研究生關注組質疑是違反了校委會根據《香港大學條例》和規程制定的規例,沒有遵從「秘密投票」和實體投票站的方式進行選舉。 多個關注組擔心這會間接變成「記名投票」,而且校方無法核查投票者身份,或會導致種票。 有關注組在補選的第一天便向校方遞信,抗議相關事宜,並要求中止選舉、依法重啟程序。

港大校長公開信: 副校長

所以,申作軍一旦獲委任,將是首次有具中共黨員身份人士擔任港大管理層。 事件被曝光後,清華大學網頁立即刪除了有關資料,但透過網頁庫存紀錄仍然可以查到。 戴嘉平在記者會上表示,獲校方告知上訴失敗,受罰學生維持原判,包括要完成國安法測驗、遞交反思文章,以及禁止參與大學一切委員會及學生組織的管理工作。 他們不滿有關結果,希望校方撤回,並公開DQ的調查報告。

李國章在信中讚揚張翔在過去3年領導港大發展更上一層樓、應對危機;同時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令教職員及學生充滿挑戰,但大學在其研究和教學方面仍表現出色。 趙明明教授憑藉其研究項目「偵測社交媒體上四種語言的COVID-19 假資訊:追隨者、情緒、關係與確定性」, 獲得研究資助局二零二二/二三年度「高級研究學者計劃」撥款... 香港電台電視劇《賭海迷徒 懸崖上的尖子》根據此事件改編,由狄易達飾演涉事學生, 戴志偉及魏秋樺飾演其父母[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嘉道理生物科學大樓曾榮膺2001年世界建築大獎亞洲區最佳建築設計獎[58],原因是其高科技設計足以與香港滙豐銀行大廈分庭抗禮。 這座十層高的大樓由8組、每組4支排列成倒金字塔形、高10米的支柱支撐,而在對稱的鋼質弧形屋頂之下,是大樓的核心部分──擁有高科技含量的實驗室。

港大校長公開信: 香港中學文憑試

翻查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生態學教研所的教師名單,一名叫「徐冰」的教授,其履歷與上述文章中的徐冰幾乎完全脗合。 自2020年浸大學生會「斷莊」後,「滄溟」原本是3年來浸大首次有幹事會候選內閣就任。 「滄溟」本月初在社交平台發表的帖文提到,「學生會的力量來自於學生,會員人數減少的同時,學生會的收入、話語權亦今非昔比;當壓迫從未停止或減弱,當選後亦絲毫未敢怠慢,上任只是一個開始」等言論。 已總辭的「滄溟」成員周四(8日)召開記者會,指公開錄音希望提高校方及社會關注,惟至今校方未有任何跟進,只是提醒過他們要「小心啲講嘢」,他們在記者會上促請希望校方認真看待。

港大校長公開信: 學術泛論

傅景華說:因為院長的權力,現在校內很大部份決定都由院長做。 當然是校長委任,但過往決策過程都有員工及學生參與,但如果完全撇除這方面,影響深遠。 所以我認為今日之後,校方一定要交代清楚為何這樣做,並聽其他持份者的看法。 她認為院長會接觸很多教學問題,正正需要學生代表發表意見,她估計今次港大校長張翔希望作出修改是想中央集權。

衝進會議室的示威者數量有爭議,有報章指40至50名示威者闖進會議室[52],亦有報導認為示威者有大約100人[55]。 港大校長公開信2023 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李國章今日(3日)向港大師生及校友發信,指經諮詢教務委員會後,一致決定現任校長張翔將獲續任校長5年,2023年7月起生效,意即其原於2023年結束的5年校長任期,將延長至2028年完結。 2015年2月9日至13日,於香港大學舉行了一連五日全民投票,其中的第四號議案「香港大學學生會應退出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獲得通過。 選舉委員會於2月14日點算票數後公佈是次投票有2522票贊成、2278票反對,1293票棄權,公投退聯的議案獲得通過。 「舍堂」(Hall)是香港大學為學生(尤其是本科生)提供共同生活的地方,希望透過學生自行組織活動、彼此學習,達致課堂和學術以外的「全人教育」。 「舍堂教育」的概念源自英國劍橋牛津等大學的「學院制」,但港大的舍堂從一開始就不具備學院的學術教學及獨立招生功能,而衍化為只保留社交和課外教育功能的「舍堂」。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