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西沙公路擴闊工程2023詳細資料!(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西沙公路擴闊工程

住宅單位總數亦擬增至9,500個,即增加4,570個單位,平均單位面積為56.65平方米,即約600平方呎。 西沙公路擴闊工程2023 第二期由企嶺下老圍至泥涌,1972年5月10日起動工,1973年通車。 馬鞍山新市鎮開始開發後,西沙路於1982年延長至現馬鞍山路的交界處。

西沙公路擴闊工程

西沙路(英語:Sai Sha 西沙公路擴闊工程 Road)是一條來往香港新界東西貢區西貢及沙田區馬鞍山的主要道路,東起西貢大網仔路麥邊迴旋處,北行途經企嶺下、十四鄉、烏溪沙,轉西南經馬鞍山市中心,早期到頌安邨連接恆康街止,其後伸延到大水坑至恒德街。 西沙路(英語:Sai Sha Road)是一條來往香港新界東西貢區西貢及沙田區馬鞍山的主要道路,東起西貢大網仔路麥邊迴旋處,北行途經企嶺下、十四鄉、烏溪沙,轉西南經馬鞍山市中心,早期到頌安邨連接恆康街止,其後伸延到大水坑至恆德街。 《香港01》獲悉於新界持大量農地的新鴻基地產,與政府達成西貢十四鄉補地價協議,補地價金額高達159億,創史上新高。 涉地76.4公頃的地皮,坐擁一流海景,未來料提供約5,000伙豪宅單位,堪稱新界「貝沙灣」。

西沙公路擴闊工程: 工程項目

不過有環團擔心,隨著發展的推土機逐步靠近,或威脅附近生態價值較高的紅樹林;有居住在該區的村民則認為,現時僅靠西沙路出入,交通已出現逼爆情況,料逾萬名居民遷入時,勢必造成交通癱瘓。 有區議員表示,政府計劃只擴闊部分路段,日後會出現「樽頸」,要求將整條西沙路擴濶。 西沙路馬鞍山市中心的一段(恆康街至恆安站)時速限制為70公里,西貢大網仔路交匯處起至泥涌帝琴灣迴旋處止的一段則為50公里,其後帝琴灣外一段放寬至80公里[3] 。 西沙公路擴闊工程2023 九巴99線及299X線均行經此路,分別以馬鞍山恆安邨及沙田市中心為總站前往西貢。 文件亦提及新地須進行西沙路擴闊工程 ,將介乎西澳村與大洞村之間的一段西沙路,由一條雙線行車道擴闊為雙程雙線行車道。

同時,由於新修訂涉及新增樓面面積,故倘城規會通過方案,會再與政府商討補地價金額。 除增加住宅樓面面積外,亦申請增加商業總樓面面積達3成,由9,290平方米增至12,077平方米,當中包括教堂、小學及幼稚園。 住宅會所樓面面積亦增加近5成,由8,957平方米增至13,446平方米。

西沙公路擴闊工程: 連接道路 (東至西)

《香港01》獲悉政府上半年已批出補地價,新地其後上訴後,雙方最終達成共識,以159億成交,每呎樓面地價3,195元,補地價創歷史新高,正式敲定十四鄉未來的發展藍圖。 西沙路項目早於1990年代獲批興建住宅,惟發展商新地因補地價問題,令該地地皮「曬太陽」多年,項目近日終有突破性發展。 西沙公路擴闊工程 新地發言人表示,考慮到社會對住屋的殷切需求,因應時代發展趨勢,決定申請修訂規劃許可。 在修訂後的發展藍圖下,單位平均面積減細,而單位數目增加,令整體房屋供應量上升,亦能切合普羅市民及年輕家庭對中小型單位的需求。

西沙公路擴闊工程

其他環保措施包括,收集井水和雨水,作沖廁、通路灑水和灌溉之用;以DfMA方式建造排水設施,減少水泥和鋼筋費料,相等於減少碳排放約45噸。 為配合新鴻基地產的西沙路十四鄉項目,道路由2018年第3季起進行擴闊工程。 工程包括由雙線雙程行車加闊至四線雙程行車、加建單車徑、安裝隔音屏障、建造三座行人天橋及全面的污水設施(包括兩個泵水站),並利用隧道鑽挖機建造長約2.1公里的排污渠,向北伸延至馬鞍山地區。 新鴻基地產去年與政府就馬鞍山西沙公路超大型住宅項目(西貢十四鄉項目)達成補地價協議,金額高達159億元港幣,涉及76.4公頃的地皮,惹起公眾關注。 西沙公路擴闊工程2023 發展商向城規會提交申請,建議增加住用樓面面積,當中住宅單位總數由原本的4,930個,增加至9,500個,大幅提高近1倍。

西沙公路擴闊工程: 金門於「香港環境卓越大獎」榮獲兩個主要獎項

大埔區議員區鎮樺表示,擴闊工程僅限於個別路段,擔心會做成交通樽頸位,無助舒緩擠塞問題,「如果只係擴闊一小段路,最終只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他續稱如政府不將整條西沙路擴闊,未來近5000伙豪宅落成後,問題將進一步惡化。 西貢十四鄉項目坐擁無敵海景,於去年以補地價金額159億成交,創歷史新高。 項目靠近多條村落,當時有居民擔心會為區來交通帶來負擔;加上鄰近馬鞍山郊野公園,有環保團體亦擔心發展項目破壞生態環境。 根據發展商向城規會提交的發展規範文件,發展商申請將住用總樓面面積增加近2成,由448,576平方米提高至538,213平方米。 建築物高度亦擬增至最高31層,比原先發展的最多24層稍高。

西沙公路擴闊工程

由金門新輝建築聯營有限公司承建的十四鄉綜合發展項目–西沙路擴闊工程,榮獲「2020香港環境卓越大獎–建造業金獎」。 西沙路擴闊工程涉及全長兩公里的䌓忙路段,項目團隊需與眾多持份者緊密合作,務求盡量減少工程對附近交通和環境的影響。 為降低整個項目的碳足跡,地盤早在施工初期已接駁電能,並以「供製造和裝配的設計(DfMA)」方案舖設排水和太陽能光伏系統。 混融實境平台(HRP)和三維模型數據平台,讓團隊能更周詳地規劃施工和工程方案,同時有助評估環境風險,強化整個項目的可持續建築原則。 另一項全港首創的措施,是安裝49kWp太陽能光伏系統,並參與中電的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 (FiT) 西沙公路擴闊工程2023 計劃,為香港的供電減碳目標出一份力。

西沙公路擴闊工程: 項目臨海 環團憂威脅SSSI

1992年,延長至新填海的恆康街交界處,1990年代後期隨填海工程完竣接駁至連接馬鞍山路的高架橋。 西沙公路擴闊工程2023 項目靠近多條村落,包括輋下、井頭、泥涌及馬牯纜,記者於上月底赴發展範圍視察,該區暫時僅靠西沙路連接市中心,平日只得兩架巴士及小巴,來回烏溪沙地鐵站和大學站,如要乘坐巴士出入沙田、尖沙咀和柴灣,則要步行至泥涌的巴士總站。 發展商稱,發展計劃根據毗鄰馬鞍山現有高密度住宅發展擬定,為配合政府增加房屋供應,及善用土地發展潛力的政策;同時為滿足社會住屋需求,希望為社區帶來更多增益。 西沙公路擴闊工程2023 西沙公路擴闊工程 馬鞍山市中心一段已預留中央空間於2001年10月興建馬鞍山鐵路(今港鐵屯馬綫),而西沙路更進一步連接馬鞍山繞道直通各行車隧道。

  • 涉地76.4公頃的地皮,坐擁一流海景,未來料提供約5,000伙豪宅單位,堪稱新界「貝沙灣」。
  • 西沙路擴闊工程涉及全長兩公里的䌓忙路段,項目團隊需與眾多持份者緊密合作,務求盡量減少工程對附近交通和環境的影響。
  • 1992年,延長至新填海的恆康街交界處,1990年代後期隨填海工程完竣接駁至連接馬鞍山路的高架橋。
  • 住宅會所樓面面積亦增加近5成,由8,957平方米增至13,446平方米。
  • 馬鞍山市中心一段已預留中央空間於2001年10月興建馬鞍山鐵路(今港鐵屯馬綫),而西沙路更進一步連接馬鞍山繞道直通各行車隧道。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