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伍晃榮2023全攻略!(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他仍偶尔有主持无线的体育节目,最受瞩目是与“阿叔”林尚义合作,在2005年7月23日晚直播旁述皇家马德里对北京现代的足球表演赛。 之后他亦有主持其他体育节目,如2005年10月底之东亚运动会,亦预料会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2005年7月24日,应邀到澳门出席演讲技巧讲座;10月他的著作《波系圆嘅》讲述他入职至退休的传奇故事,并于10月30日和11月12日分别在港澳举行签名会。

即使他坦言不喜欢体育,甚至不大懂体育,但这些都不妨碍他成为一个拔尖的体育新闻报道者。 伍晃榮 就在记者拨通他电话时,他还在为“无线”做本届杯赛“巴西—法国”的评审工作。 2008年4月17日傍晚6时35分,伍晃荣因白血病感染肺炎引致器官衰竭在香港玛嘉烈医院逝世,享年67岁。

伍晃榮: 香港網絡大典

隊長接過銀盃之後,希臘同時伸出奧運之手,歡迎世人嚟到40日之後,雅典奧運開幕。 伍晃榮在《虎報》工作了四年,這段經歷成了以後“騙飯吃”的工具,他自稱這也是“讀大學的四年”。 在那四年裏,他每天面對和處理的都是“英文”,打交道的絕大多數也是外國人。 為了學好英文,伍晃榮甚至連打麻將都要講英文,“one cable”(一條)、“one bamboo”(一筒),就這樣學着説。 出身平民家庭的伍晃榮自稱“不是讀書的料”,找工作就成了他的惟一出路。

只是中五毕业的他对能去报馆工作简直是受宠若惊,《虎报》是以英文出版的,他担心胜任不了这份工作。 他开创幽默抵死的报道方式,令沉闷的球赛生色不少,他为人津津乐道的两句经典金句:“波系圆嘅”、“守门员最好嘅朋友系条门柱”。 “无线电视记者伍晃荣报道”——这句播报最近二十多年来一直萦绕在香港无线电视观众耳边,它甚至被当作每天无线电视新闻的“结束语”。

伍晃榮: 伍晃榮逝世10年 TVB前主播馮堅成慨歎:我守不住他的地盤

其後他從辦公室出來,問伍家謙「你介唔介意畀你爸爸個電話號碼我呀?」伍家謙憂心忡忡問為什麼,伍晃榮就回答:「冇,想同佢討論下你之後個去向啫,話晒你都做咗年幾咯,都係時候出去試下其他嘢啦係咪?」伍家謙給完電話號碼後,幾乎想哭。 伍家謙指自己年少輕狂,工作輕率粗疏,總被伍晃榮,起初被罵不服氣,甚至想過拍檯也想過駁嘴,後來摸熟他的脾性:罵人就是教授之時,待他心情好時,再多加提問,對方亦慷慨「塞錢入你袋」,令他獲益良多。 伍晃榮2023 伍家謙感激伍晃榮一直以來的教導,「沒有您,我一定不會是現在的我,我的人生就或許會比現在暗淡得多」。

伍晃榮

其实,TVB创台50多年来,不仅仅只是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演员、编剧和导演,也有不少优秀、敬业的记者、主持人,而伍晃荣就是其中最好的代表之一。 他从小出生在澳门,在8岁那年跟随他的父母到了香港定居和生活。 他甚至还叮嘱他的家人和朋友,希望在他离世之后,派一个人去看他一次就够了! 当年伍晃荣离世之后,被家人安葬在香港长沙湾的坟场。 每逢新年、清明以及他的祭日,除了家人会前来探访之外,仍有不少陌生人献花、祭拜。 伍晃榮 這話看似老套,卻也千真萬確;伍生,謝謝,能受教於您,是我一生都引以自豪的事情。

伍晃榮: 伍晃榮逝世12年│伍家謙悼念恩師 沙士期間見工給予高於要求薪酬

伍晃榮(1940年5月24日—2008年4月17日),綽號“阿盲”,是香港無線電視前資深體育新聞報導員。 2002年之後,曾多次傳出他將要退休的消息,但最後都證實這隻屬誤傳。 2005年6月30日,他報導完最後一節新聞(2005年6月30日《六點半新聞報道》)後正式退休。

伍晃榮

其中「波係圓嘅」(編註:「球是圓的」,意指比賽結果難以預測,什麼事都會發生)一句深入民心,即使是不常留意體育新聞的香港人,也必定聽過,同時成為伍晃榮的「代名句」,伍晃榮的個人自傳,亦以此為書名。 香港前行政長官曾蔭權亦曾於香港電台節目《香港家書》中以此句作主題,足見「波係圓嘅」及伍晃榮對香港人影響深遠。 伍晃榮2023 伍家謙悼念恩師的文章,勾起好多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不到23小時,近5,000人按讚,並有網民回應:「我以前以為你係佢個仔,心諗連新聞部都有黃馬褂。之後先知原來你地無血緣關係」「仲好記得06年世界盃伍先生同阿叔一齊講波」。 美國國防部表示,美軍當地時間周日(12日)派出戰​機,於接近加拿大邊境附近的休倫湖(Lake 伍晃榮2023 Huron)上空擊落了一個八角形物體。 這是隨着疑似中國間諜氣球飛入美國領空事件發生後,北美安全部隊對空中威脅保持高度警惕以來最新射擊事件,也是最近一個星期多的時間內,美國導彈在北美上空擊落的第四個不明飛行物體。

伍晃榮: 電影

外電報道,印度呼籲中國為陷入困境經濟體的貸款承擔損失,並希望中國避免給包括贊比亞和斯里蘭卡等國家獲得紓困造成障礙。 印度官員Amitabh Kant認為,中國應公開站出來,說明有哪些債務,以及如何解決,不可能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承擔損失,來解決中國的債權問題。 IMF數據顯示,約60%全球最貧窮國家處於債務危機之中,或面臨陷入債務危機的高度風險。

昨日(12日)網上流傳一段題為「巴士阿叔隻揪」的片段,其中發生口角的人物同樣為一老一青兩男子,「橋段」相當熟悉,但今次「挑釁」的原因卻非電話談話被打斷,而是年輕男子着對方戴好口罩。 在新冠疫情及防疫措施均有放緩的當下,口罩令卻仍未解除,確實容易令市民出現意見分歧,導致口角或衝突。 《滿江紅》於豆辦電影評分高達7.2分,被指為燒腦神作,預計票房仍會持續增長;不過,有網民認為如果岳飛有機會睇到電影一定死唔眼閉。

伍晃榮: 新聞資料庫

現時是香港足球總會市務及傳訊委員會成員,身高187公分(6英尺2英寸)。 一句「波係圓嘅」成為伍晃榮的報道體壇新聞的金漆招牌,亦殿定了他在球迷心目中不可取締的地位。 今天乃伍晃榮先生的死忌,當年在無綫跟隨他學師有「體育新聞王子」之稱伍家謙亦在Facebook中發文憑弔,訴述當年伍晃榮先生對他的種種恩情。

  • 昨日(17日)是前TVB體育新聞主播伍晃榮離世14周年,2008年4月17日,他因為白血病導致器官衰竭逝世,終年67歲。
  • 身在南京采访全运会的伍家谦昨闻讯后十分惊愕,但不愿响应事件。
  • 而前主播葉雅媛接受《蘋果日報》訪問時則指出,當時伍晃榮出外採訪總戴著一副深色的太陽眼鏡,工作人員見他返回錄影廠仍未將眼鏡拿下,就取笑他形似失明人士,稱他為「阿盲」或「盲佬」。
  • 就像香港知名足球解说员李德能说的那样:伍晃荣就是香港地区体育电视界的一代宗师,他的地位至今依旧无人能取代。
  • 伍家謙多年後,趁打邊爐喝啤酒時,向他重提舊事,他哈哈大笑:「唔係咁你邊識驚呀?」伍家謙文中指,在這種方式下成長,重塑了他對工作的態度:時刻小心,也要永遠力求創新。

2008年4月17日,伍晃榮在瑪嘉烈醫院病逝,終年67歲。 伍家謙表示希望大家會記得香港有一個出色的新聞報道員叫伍晃榮,亦指自己成長路上遇到他非常幸運,無論多過幾年,還是想好好說一句「感謝」。 當上爸爸的伍家謙表示稍後會帶一對子女探恩師,並會告訴他們,沒有這位叔叔的話,爸爸就不會是今天的爸爸。

伍晃榮: 生活訊息

就像香港知名足球解说员李德能说的那样:伍晃荣就是香港地区体育电视界的一代宗师,他的地位至今依旧无人能取代。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伍晃荣也如愿地踏入了传媒行业。 早年除了在香港多家电视台做过记者、担任主持人之外,伍晃荣曾经还在某知名大学担当新闻学的教师。 回憶舊事,想起當時正值沙士之後,廿載後又同處疫症之中;其時初出茅廬,如今已年逾不惑。

其獨特的體育新聞旁述,源於1990年代無綫新聞部管理層的人事變動,伍晃榮鬱鬱不得志,遂把失望和怒火寄情在稿件之上,逐漸形成另類的報道手法。 伍晃榮2023 雖然伍晃榮的報導手法曾經惹起無綫內部及觀眾的批評,幸而得到前高層黃應士及鄧慧筠力挺,而且漸為觀眾受落。 沒有讀過大學,連預科也沒唸上,憑一份勇於嘗試的精神,中五畢業四個多月,伍晃榮當上《英文虎報》的體育記者。

伍晃榮: 伍晃榮人物生平

曾主持過的節目有《六點半新聞報道》、《新聞提要》、《晚間新聞》、《特別新聞報道》(2002年6月世界盃中國隊出線)。 為了想在退休前有一個新經驗,體驗一下教師的滋味,於是在2002年答應在珠海書院新聞系任教。 於2002年6月傳出“退休”的消息,一度令無數觀眾失望,引起多份報章雜誌採訪,及後證實與無線續約一年。

伍晃榮

不過即使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賭,再環顧今日香港,上位者犧牲下方利益求存,屢見不鮮,就更懂感激伍生在那段歲月給我灌輸的觀念,等閒不敢造次。 「波係圓嘅」這句金句相信不是球迷也聽過,伍晃榮的神級,就是能將短短三數分鐘的體育報導,說得出神入化,很難想像平時每句都笑死人的他,鬧人時的樣子。 伍家謙覺得每次與伍晃榮吃下午茶和宵夜,對方都在為自己上課,雖然自己當時未有深刻的體會,但後來他開設了自己的製作公司,有機會做管理的工作,就會想起恩師的話。

伍晃榮: 新聞人物

香港資深體育新聞記者伍晃榮在上月18日因血癌逝世,前日(13日)在香港殯儀館設靈,昨日舉行安息儀式,遺體即日移送九龍長沙灣天主教墳場安葬。 多名由他培養的體育記者如伍家謙、李俊傑及林定勤等,在舉行亦有到場打點。 为了想在退休前有一个新经验,体验一下教师的滋味,于是在2002年答应在珠海书院新闻系任教。 于2002年6月传出“退休”的消息,一度令无数观众失望,引起多份报章杂志采访,及后证实与无线续约一年。

伍晃榮: 伍晃榮逝世十周年 回顧經典金句

2005年6月30日,伍晃榮退休前完成最後一次主持《六點半新聞報道》,例外的由他說出結尾對白「呢節新聞報道完畢,再會」(這節新聞報道完畢,再會)。 此時主播邱文華新聞結束時一完了之後主動跟著他伍氏退休後握手,這畫面亦有播出。 此節目後結束前無線新聞部舊同事先曾在錄影廠為他的舉行送別退休晚宴酒會(在其著作《波係圓嘅》中刊有照片)。

伍晃榮: 電視

(球是圆的!)”这句地球人都知道的废话,却成了伍晃荣的经典名句。 伍晃榮2023 伍晃榮2023 他的经典名句很多,诸如“守门员最好的朋友是门柱”等,深得香港观众爱戴,不仅成就了他风趣幽默的报道风格,亦影响了整个香港广播界报导体育新闻的方式。 伍家謙的報道手法是以輕鬆搞笑為主,風格與曾為他上司的已故知名體育主播伍晃榮相同。

伍晃榮: 伍晃榮不經不覺離開咗十年,但他報道體育新聞的精采金句不少,依家就等我哋一齊回顧一下!

書中亦披露了他曾因公司高層變動而被貶離新聞部,「苟且偷生」了一段時間後,開創了他獨有的報道風格,及後再度歸位,有他在陣的六點半新聞報道,不但擁有一定收視率,更有Fans為他建立了一個網頁。 他表示,若沒有伍晃榮的教導,難以成就今天的自己,因此非常敬重他。 有關帖文發出17小時,獲得逾2萬個讚好,不少網民都留言稱讚「阿盲」(伍晃榮綽號)是一位好上司。 據聞伍晃榮在年輕的時候講球賽時常常認錯人名,所以被部分同事戲稱爲「阿盲」。 伍晃榮在其回憶錄憶述,他的綽號並非因為他常認錯球員名字,而是他在1960年初入行時,為了避免談話內容被第三者得知,便跟同事以隆都話傾談,中山的隆都話「明天」與粵語「盲光」音近,被其他同行聽到,便取笑他為「盲佬」,老友叫「阿盲」。 而前主播葉雅媛接受《蘋果日報》訪問時則指出,當時伍晃榮出外採訪總戴著一副深色的太陽眼鏡,工作人員見他返回錄影廠仍未將眼鏡拿下,就取笑他形似失明人士,稱他為「阿盲」或「盲佬」。

伍晃榮: 伍晃榮人物軼事

正當無綫電視於2008年4月17日《六點半新聞報道》,公佈伍晃榮之死訊後,隨即於香港網絡界引起極大迴響,多個討論區(如高登、迷你論壇及香港討論區等)在新聞報導後同時間出現大量哀悼伍晃榮的帖子,大量網民都感到十分驚訝及難過 。 更有網友認為,伍晃榮的離去,就如失去了一個老朋友一樣。 另外亦有部份網民要求無綫電視,應該為伍晃榮製作紀念特輯。 前TVB資深體育主播伍晃榮於2008年4月17日因血癌逝世,同為前TVB體育主播的伍家謙每年都會在這一天於社交平台發文悼念,並分享與恩師之間相處的小事。 伍晃榮2023 雖然伍家謙剛為人父才一個星期,在忙於照顧一雙龍鳳胎之際,仍不忘每年這個約定。 伍晃榮 簡介:《綜藝玩很大》是三立電視與台灣電視公司聯合監制及首播的外景節目,2014年7月19日起於台視主頻、台視HD台首播,2014年7月20日起於三立都會台首播,主持人為吳宗憲及Kid。

伍晃榮: 節目主持

其中「波係圓嘅」(意即「球是圓的」,指比賽中甚麼賽果也會發生,難以預測)以及「守門員最好嘅朋友係條門柱」(意即「守門員最好的朋友是門柱」)便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其中兩條經典口白。 「作爲專業記者,盡量將事實呈現出來。我對自己的約束:我不會玩弄政治。」去年,世界盃足球外圍賽球迷兩度噓國歌,他先做一個單純的體育賽事報導,再以詳細跟進噓國歌事件,有各方意見,方為全面報導。 那時正在TVB新聞部實習的他,完成採訪後回到公司,胸有成竹的模樣。 他以為自己「好叻仔」,對新聞事業充滿熱血,可他拍回來的片段,完全沒有聲音,「原來我連條線插邊度都唔知」。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