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洪水橋獨立屋5大優勢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而離樓盤8至10分鐘步程的青山公路(洪水橋)段沿線,有輕鐵洪水橋站,巴士總站,有多條巴士 及小巴路線來往青衣、旺角、藍田、上水及元朗市中心。 居民亦可乘搭輕鐵前往屯門、朗屏和元朗等地方轉乘西鐵到港九新界各區。 特首林鄭月娥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建設「北部都會區」,當中洪水橋會興建鐵路連接「廈門」、「流浮山」再經西部通道,跟深圳「前海」接軌。 在區內持有項目的發展商也摩拳擦掌準備搶飲「頭啖湯」,其中長實在洪水橋「洪元路2號」的「#LYOS」已取得預售樓花同意書,也計劃短時間內會推盤。

  • 連串事件下,天水圍被傳媒冠以「悲情新市鎮」 的名字,香港人亦常把天水圍聯想到「綜援」及「倫常慘劇」。
  • 該校將提供12年班級,提供不少於900個學額,並主要取錄非本地學生,預計2025年啟用。
  • 當然相信配合日後轉型,區內道路會較完善時,前往時間可縮短一點。
  • 本文會一次過闡述樓盤需注意事項、周邊規劃,並在文末會詳述其揀樓攻略,以及付款辦法需知。
  • 『宅谷地產資訊網』只提供資訊媒介平台給予網絡使用者放盤或搜尋樓盤,資訊內容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宅谷地產資訊網』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
  • 「洪福邨」為9幢樓高16-24層的住宅大樓組,所以也不要預計「#LYOS」的東面可望什麼景,主要都以公屋為鄰。
  • 到2020年12月26日,天秀路公園旁的天秀臨時街市投入運作,雖然由食環署作為業主,不過管理方面由服務承辦商負責。
  • 日前播出一集介紹位於元朗洪水橋的特色戶,219平方呎的單位連露天花園,設計師善用單位挑高樓底改裝成閣樓房間。

就算成功真的貫徹相關大計,配套是否能否應付區內突然驟增的人口,這又是另一個話題。 一個「北部都會區」中的洪水橋地帶,令這一帶新增47,000-52,000個單位,屆時交通能否完全負荷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兩幅地均由新世界發展,分別在2007年及2011年批出補地價4.92億及2.4億元,每呎地價分別2,050元及3,000元呎。 其中「溱林」在2013年率先推售,為一手新例後的第三個新盤,樓盤由11座組成,合共提供236個單位,當時首批開50個單位,折算平均呎價9058元。 截至2020年10月止,樓盤入場價位約750萬元,屋苑平均呎價則為13,800元。 位於文林路上的士林橋,他的出現可是跟林爽文事件有關係呢!

洪水橋獨立屋: 天水圍文物修復保存中心

除了第1座1樓A室外,所有單位配置9至45平方呎窗台;大部份單位另設露台、工作平台。 「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站的選址,會擬議屯馬線「洪水橋站」的休憩用地,會預留 地下空間設置「洪水橋至前海」的「跨境鐵路站」,沿途會經過「廈村」接駁至「流浮山」,之後會跨境至「前海」。 另外,「#LYOS」也有51個「花園複式戶」,並命名為「層層叠趣」,單位提供地下花園、1樓平台及天台,面積由778至806呎,全部均為三房一套設計,樓層高度3.5米。 而有應公廟、神農大帝與福德寺也遷至舊街興建大廟,這個地方有水路、灌溉設施、位於唭哩岸、淡水與大稻埕的交通要道上,舊街很快地發展起來、市況熱絡,位置約莫於中正路以北、文林路以東、中山北路以西及雙溪以南的區域,現在士林「舊佳里」則為舊街轉換後的稱呼。 長實集團的洪水橋住宅項目#LYOS,昨晚(10日)次輪銷售90伙分層單位悉數沽清,套現逾4億元。

洪水橋獨立屋

不要輕易相信「無需經驗、學歷」,「人工高、福利好」的招聘廣告,應留意空缺工資與所需條件是否合乎現實和市場水平。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洪水橋獨立屋: 地產博客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 1999年香港政府提議將洪水橋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環境保護概念的環保城,然而因為收地進度緩慢,加上當時樓市瞬息萬變,對於住宅的需求明顯地減低,計畫於2003年擱置。
  • 結果天水圍北人口急增至10萬人,公屋居民比例達85%,其中天水圍北的屋邨在2001年起入伙後,不少家庭屬新移民家庭,其妻兒本在內地、隨後獲准家庭團聚來港,也有不少是老夫少妻,男方收入也屬低下層,結果衍生出不少社會問題。
  • 1992年時,當時的九鐵曾以租約形式租用該址作車廠,後來覺得地皮有發展住宅潛力,曾於1995年跟長實和黃達成合作協議,打算興建洪水橋輕鐵站上蓋,但因收到不成,建屋計劃在2002年告吹。
  • 1980年代發展之前,天水圍新市鎮原址為一大片紅樹林池塘,其後於1987年至2000年池塘分階段被填去。
  • 發展商表示項目可望於日內取得售樓紙,於農曆年後開賣,可能首推3房及4房單位,首批的4房單位有機會低至$700萬元。
  • 根據規劃,將會提供約6萬個新住宅單位,容納約218,000人,首批居民預計於2024年入住。
  • 換言之,居民不論使用路面交通或鐵路交通,無可避免要花費大量時間於交通上。

而天水圍的自殺求助個案也冠絕全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05至06年的資料指該區個案多達70多宗。 政府發展天水圍北初期,原本規劃區內會有一所警署,但因特區政府當時面臨財赤危機,建立警署的計劃因此取消,區內亦長期缺乏公園等基本設施。 另外在2012年,設在港鐵天水圍站附近的屏山天水圍文化康樂大樓啟用,大樓內設室內游泳池、體育館、會議室和休憩處。 2013年初,主要圖書館——屏山天水圍公共圖書館及自修室啟用。 雖然這些設施是為新市鎮居民而設,但它們並非位於天水圍內,實際上位於屏山。 洪水橋獨立屋2023 不過由於領展壟斷天水圍的街市,令物價高昂,加上附近只有超級市場,有天水圍居民表示蔬菜昂貴得買不起。

洪水橋獨立屋: 物業助理

新鴻基地產於2019年11月28日首度公佈濕地公園路9號的首期項目名稱為Wetland 洪水橋獨立屋2023 Seasons Park。 2006年10月,輕鐵761線的總站遭縮短至天逸,令天恆邨、天晴邨和天悅邨居民非常不滿。 天水圍公園旁的+WOO 嘉湖(前稱嘉湖銀座及置富嘉湖)及嘉湖海逸酒店,是天水圍新市鎮最大的購物中心,也是天水圍新市鎮最繁榮的中心地帶。 該處有名為「天水圍市中心」的巴士總站,但遠離該區的交通樞紐——天水圍站,原因是天水圍新市鎮規劃初期西鐵終點站原定設於該處,即輕鐵天水圍總站(今改名天榮站)旁邊;但其後西鐵走線更改,故此該站變得遠離購物商場,因此人流亦不如其他新市鎮的市中心商場。 項目是新世界發展的洋房及分層住宅樓盤,位於新界元朗青山公路洪水橋段512號及516號,於2015年2月入伙。 香港地少人多,無論哪一區即將有新盤落成開售,都會立即成為市場焦點,紛紛討論新盤的投資價值,如該區的社區配套、交通規劃、其他值得入手的筍盤及日後發展潛力等。

洪水橋獨立屋

康橋88獨立屋建築面積2,100平方呎,總共有4房3套房,花園1,188平方呎。 分體式冷氣機的喉位全部內置,令牆身的外觀更整齊、企理。 採用中空設計的大廳,樓底高,空間大,兩層樓皆使用落地式玻璃,廳內、一樓全部注入自然光。 撇除面積等缺點,最大問題是單位並未設有洗衣機,住戶需以手洗或者拿到洗衣店代理。

洪水橋獨立屋: 發展

「#LYOS」的特色單位共有兩類,一類為數量只有58個的「前庭花園戶」,實情就是1座及2座的地下單位,最細由 呎開放式,合共18個單位;另設有22個 呎1房、以及18個 呎的2房。 至於當初為何接受政府委任,出身牙醫的他提到,自己在2003年成為商界環保協會董事,並在2009年起擔任7年的商界環保協會主席,「環保係我現時喺香港⋯⋯一個幾有代表性嘅項目、公職」。 他續指,會內委員均為專業人士,包括大學教授、商人、綠色組織人士,形容「代表性都好高」。

一反平時開放式廚房貼近洗手間牆身,這裡佔據了客廳一大幅牆身。 由於開放式單位的面數大細,僅跟攤分公用面積多寡有關,故應盡量「選細不選大」,避免買入多餘面積。 特首林鄭月娥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出了「北部都會區」的鴻圖大計,當中洪水橋成為了其中一個發展重心,也令洪水橋的前景被看高一線。 根據《施政報告》以及《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文件,政府計劃在把洪水橋及廈村的定位,提升為核心商務區,透過加建連接「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加強與前海在金融、物流及科技發展,並計劃在前海實施一地兩檢。

洪水橋獨立屋: 天水圍公營街市

報告又建議,檢討現時處理虐偶個案的程序,提出修例讓法庭接受被虐者書面作供避免因為要出庭而不敢指控配偶。 報告又促請政府定期檢討城市規劃的機制、儘早制訂緊貼人口增長的地區福利計劃。 然而,事隔3年後,小組提出防範家庭悲劇的24小時社署輔導熱線仍未全面落實。 按照香港樓房規定,居屋單位對每戶人口限制較為寬鬆,但公屋必須容納更多人。 結果天水圍北人口急增至10萬人,公屋居民比例達85%,其中天水圍北的屋邨在2001年起入伙後,不少家庭屬新移民家庭,其妻兒本在內地、隨後獲准家庭團聚來港,也有不少是老夫少妻,男方收入也屬低下層,結果衍生出不少社會問題。 香港賽馬會於天水圍+WOO 嘉湖(前稱嘉湖銀座)設有一投注站;天恆邨多層停車場亦有賽馬會投注及辦公中心(天水圍電話投注中心)。

洪水橋獨立屋

水務署在天水圍天祥路與天柏路交界一個面積約3400平方米一座新大樓。 該座新大樓樓高七層,合共提供約12900平方米建築樓面面積。 新大樓將會安裝節約用水設施,包括洗盥污水回用及雨水集蓄系統亦會為水資源教育中心的訪客示範如何使用這些節約用水設施。 2006年6月,面對居民對社區設施的需求,房屋署改建部分使用率偏低的停車場成為社區康樂設施。

洪水橋獨立屋: 元朗最大型屋苑曉門下覆式

自2001年天水圍北部多個屋邨入伙後,區內發生了一些嚴重的家庭問題,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天水圍的形象變得較為負面。 洪水橋獨立屋 洪水橋獨立屋 2006年7月時任政府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林鄭月娥稱天水圍是個「悲情城市」,結果被傳媒批評發表太遲,落藥不夠重。 到2014年10月23日,天業路公園啟用,佔地逾25,000平方米。 園內設供首個大型人造草地球場、人造沙灘球場,同時設有緩跑徑及階梯式園景休憩處。 1980年代發展之前,天水圍新市鎮原址為一大片紅樹林池塘,其後於1987年至2000年池塘分階段被填去。

另外樓梯櫃的設計較為「奇特」,有些櫃子較深,正常人未能觸及櫃底難以置物或清潔。 花園方面於角落有一棵由發展商所附近的樹,需要保留不能移走,同時由於分體式冷氣的排熱機處於花園地上,佔位置之餘其製造的熱氣亦頗為擾人。 由於街市擬建位置位於天水圍南部邊緣,未能惠及北部居民,是「重南輕北」。 北部居民前往天水圍站需時24至28分鐘,亦要付出車資,與跨區無異。 天水圍的地區組織提出於北部另建一個公營街市以平衡各方需要。 區內唯一的政府診所位於天水圍南,使用量在2000年代中期已經飽和。

洪水橋獨立屋: 村屋富豪生活 獨立屋

島上擬興建19萬至21萬伙單位,可住50至55萬人,工程料由2025年開始,橫跨20年。 開放式廚房設有L形工作枱、廚櫃,而且家電爐具齊備,配有電蒸氣焗爐、煮食爐、抽油煙機、雪櫃、洗衣機。 值得留意的是,廚房雖為開放式設計,但有窗,有助通風、分隔油煙,與近年其他新盤不同。 二樓的主人房設有獨立的衣帽間,洗澡間則備有雙洗手盤、企缸和浴缸。 還有主人書房及廚房,主人可選擇在二樓輕鬆煮食,在外加一個浪漫主人紅酒櫃。

對外交通方面,目前以公共巴士服務為主,設有路線來往港九新界以至機場;政府同時落實興建屯馬綫洪水橋站,初步預計2021年動工,2024年通車啟用,日後往返市區就更加方便快捷。 洪水橋獨立屋2023 現時區內雖然未有購物商場、電影院等商業配套及圖書館、體育館、大會堂、游泳池等文娛康樂設施,但基本民生所需如街市、超市、餐廳、藥房等都一應俱全;選擇搭乘輕鐵前往配套較為齊全的天水圍或元朗,車程都不過10至15分鐘。 元朗可以說是香港十八區之中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自元朝末年起,已有不少人在元朗聚居,發展至今時今日集城鄉、新舊、中外文化於一身。 元朗已發展區域大致被東面和南面的元朗公路、西面的朗天路、西北面媽橫路及北面的元朗安樂路包圍,即西至元朗公園及水邊圍邨,北達朗屏站,東臨雞地及元朗站一帶。 元朗市內的樓宇以唐樓、單幢式住宅、兩至四幢住宅組成的屋苑及村屋為主,樓齡相對較舊,唯部分早期落成的私人屋苑亦有會所、游泳池、球場等住客專用設施,如朗景臺、雍翠豪園及御庭居等。

洪水橋獨立屋: 樓盤以西及北 (單位: 1C座A-G室、2A座G-M室、2B座A-F室)

與近年其他新盤不用,這個單位客飯廳並無外連露台,但配有落地玻璃窗,有助通風、採光。 項目將分三期依山而建,首批單位預計於2030年入伙,當中逾七成單位將用作出租公屋之用,涉及逾5,200個單位,其餘則屬資助出售房屋,料可作綠置或居屋出售。 地下大廳包納三廳:飯廳、客廳和偏廳,偏廳可做酒吧或擺放茶具。 項目為洪水橋最大型屋苑,鄰近屋苑不多,環境寧靜,而附近商舖不太多,但有惠康、便利店等,也足夠生活所需。

洪水橋獨立屋: 環諮會傾「明日大嶼」 委員多關注「發展」倡增密度:將軍澳受年青人歡迎

早於1980年代初長江實業及新鴻基地產開始在洪水橋發展物業,包括長江實業於1984年落成的雅樂花園,新鴻基地產於1988年至1995年落成的翠珊園、玉桂園、雅珊園、麗珊園、錦珊園及菁雅居等,皆為中等密度住宅。 嘉里建設於1996年落成的朗峰園和長江實業於2000年落成的瑞豐華庭,其中由長江實業發展的尚城涉及單位達734伙,為過去逾10多年以來洪水橋最大型的新樓盤。 洪水橋新發展區佔盡地理優勢,既可與鄰近的屯門、元朗及天水圍新市鎮的發展有所協調,將來更擁有連接市區、香港國際機場、新界西北及深圳灣口岸的交通網絡,樓價升值潛力不容小覷,有興趣的投資者不妨把握機會趁早入市。 別以為住元朗交通就一定不方便,區內有輕鐵連接天水圍、屯門,另設有專線巴士及小巴往返深圳灣口岸及落馬洲口岸,車程不過15至20分鐘。 至於對外交通方面,元朗與市區的交通主要依靠大欖隧道,區內有多條巴士線直達港九新界以至機場,再配合港鐵西鐵線,從元朗到紅磡只需26分鐘,往來市區非常方便。 文件指,將興建7幢樓高50至60層的公屋樓宇,預計可提供約7,250個單位,相較舊方案的6,720伙多出530伙;單位平均面積約471平方呎,而非住宅部份約35.9萬平方呎,包括食肆、商店等用途,項目亦提供1,464個各類車位。

洪水橋獨立屋: 市中心

長實(01113)旗下洪水橋新盤#LYOS,開放示範單位予傳媒參觀。 示範單位參考第1A座3樓M室搭建,是經改動連裝修設計,實用面積462平方呎,不設露台及工作平台,原則為兩房間隔,現改為一房間隔。 城規會文件顯示,項目位於元朗丹桂村南食水配水庫旁一幅政府土地,現時用途為綠化地及寮屋,地盤面積約524,916平方呎,該地段近年已被改劃為「住宅(甲類)2」用途。

洪水橋獨立屋: 物業地圖

除此之外,為應付八萬五建屋計劃的指標,房署每年需要提供50,000個公屋單位,天水圍北於是額外增加了7,000個公屋單位。 天城路旁的康文設施於1993年至1994年期間落成,包括天水圍運動場、天水圍體育館和天水圍游泳池。 除天水圍體育館外,天愛苑附近還有新建成的天瑞體育館(於2007年6月24日啟用)。

洪水橋獨立屋: 洪水橋 熱門屋苑

主要街道包括洪水橋田心村、洪水橋丹桂村、洪水橋新生村、屏山新慶村。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尚城,菁雅居,溱林,泉薈,丹桂村路65-89號。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4,430,年齡中位數為 41.8歲。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面積最大單位為1號洋房,實用面積達2,622平方呎,配置233平方呎平台、336平方呎花園、433平方呎車位及604平方呎天台。 油塘「朗譽」首批開出了128個單位,即供平均呎價17,938元,開放式單位折算414萬元,又能否抵銷了長樓花期的缺陷? 我們會透過一文剖析「朗譽」的特色,其景觀、交通等優劣,並就樓盤開則提供揀樓建議。

有調查顯示,有85.4%區內居民會跨區至屯門、元朗,甚至北上深圳東門、蛇口、落馬洲等地買餸。 即使地區人士多年來爭取在天水圍開設食環署街市,但政府卻一直未有正視。 在天逸邨旁,鄰近天秀路公園的土地於2013年2月起設天秀墟,由東華三院營運,但人流不多。 僅設10伙,位於各座1樓,樓底高度為3.13至3.5米,實用面積介乎353至861平方呎,戶戶配置39至590平方呎平台;部份單位另設22至25平方呎露台、16平方呎工作平台。 單位的實用面積介乎353至976平方呎,樓底高度為3.13至3.5米,間隔由一至三房不等,戶戶採用獨立式廚房設計。

洪水橋獨立屋: 項目背景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天水圍以公營房屋為主,加上本港短期私人住宅地皮供應嚴重不足,檢視該地皮景觀及規劃特徵後,認為適合發展私人住宅,為區內提供更多房屋選擇。 而政府隨即將兩幅土地用作發展私人住宅用地,可提供2,200伙單位。 天水圍社區發展陣線批評,房協於12月9日將兩幅土地歸還政府後,政府無重新諮詢天水圍居民,便放入賣地表建私宅,令天水圍失去1500個昔日發展長者屋項目帶來的就業職位,嚴重違反當年施政承諾。 該組織質疑政府將土地用作發展私人地產項目,變相加劇天水圍的地產霸權,促政府停賣區內兩地,於區內重新展開地區諮詢,收集區內市民意願。

洪水橋獨立屋: 項目的設施、交通、生活配套及社區康體設施

今次申請旨在將地積比率由6.5倍調高至7.2倍,高度限制增加至主水平基準以上235米至240米。 『宅谷地產資訊網』只提供資訊媒介平台給予網絡使用者放盤或搜尋樓盤,資訊內容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宅谷地產資訊網』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 本網頁中涉及任何人士、產品或服務的資訊,不得視為『宅谷地產資訊網』推薦或認可。

洪水橋獨立屋: 天水圍西鐵站(樂京花園)700呎2房連車位

由李尚正及盧頌恩(妹頭)主持的節目《夠細奇則》近日於香港開電視播出,帶觀眾參觀香港各個「納米單位」改裝。 日前播出一集介紹位於元朗洪水橋的特色戶,219平方呎的單位連露天花園,設計師善用單位挑高樓底改裝成閣樓房間。 港鐵擁有的天榮站物業項目自2011年起被鄰近居民、學校學生以至地區人士批評。 不滿港鐵未有全面諮詢公眾,敷衍反對意見,計劃在輕鐵天榮站上蓋興建屏風樓。 洪水橋獨立屋2023 項目於2013年1月18日起招收意向書,1月24日下午2時截止。 港鐵發言人表示,項目不設限呎及限量條款,目前正與政府商討補地價事宜。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