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地質公園六角柱10大好處2023!內含地質公園六角柱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斷層兩邊岩層升降幅度不一,造成劇烈的摩擦,斷層上的岩石被擠壓變成碎片,形成斷層礫石帶。 最潮至型的七十年代,掀起一片優皮懷舊風,夢想成為惡霸的少年犀利哥,精心自度邪惡大計,務求加入超級壞蛋聯盟 —— 六惡人。 適逢他們踢走大佬威龍哥,天團出現空缺,犀利哥當然機不可失馬上應徵,可惜事與願違更開罪了大家。 犀利哥向威龍哥求教,終於明白到怎樣做一個成功惡人:係需要有 friend,有 plan 兼有 gang! 犀利哥 call 齊一衆迷你兵團包括加分、小小超、阿卜和箍牙新仔阿塗等等,試盡嶄新武器怪招奇法,向六惡人全力挑機...

「地質」是大自然裏的死物,岩石沒有生命,當我們不去找它們,它不會像昆蟲、雀鳥般自動找上門;然而,若你對地質有所認識,就會知道它是大自然的生命之源。 Erik(右)向團友講解火成岩的形成,這裏是西貢橋咀洲,當年位於破火山口邊緣,現時布滿火山爆發後形成的火成岩。 資深本地生態導賞員葉恆榮(Erik)特別鍾情地質研究,擔任地質公園導賞員一職,對他而言就如度身訂做般匹配。 眼前的奇岩異石雖然是遠古遺留至今,但隨着他逐一翻開地動山移的證據,彷彿也感受到億萬年前香港東岸曾發生的火熱震撼。 地質公園六角柱 同樣在北果洲南端上,這裡有兩組不同方向的裂隙,令六角岩柱沿節理先從底層外端開始滑入海中,然後再是頂層的岩石,加上受到浪侵蝕及風化,而形成迴旋的形態。

地質公園六角柱: 香港地質公園六角形火山岩柱 入選國際地質遺產

截至2019年,香港地質調查組共出版了55張不同比例的地質圖和14本隨附的地質調查報告,亦出版了一系列介紹香港地質的科普圖書。 除了研究地質和繪製地質圖之外,地質師還會協助工程師處理不同工程項目,包括跟地基、斜坡、岩洞和隧道相關地質的問題,他們在香港城市規劃、基建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角色。 如海蝕洞繼續長期受到海浪衝擊,以致洞穴貫穿,就會變成「海蝕拱」;如海蝕拱的頂部塌下,在外的岩體脫離了陸地,那就是「海蝕柱」。 就在我們熟悉的破邊洲,那沿岸的海蝕柱以近乎垂直的角度豎立海中,遠觀之下十分壯觀,盡現大自然的力量。 地質公園六角柱2023 岩石由冷卻後的岩漿、熔岩,經歷各種風化作用後形成,其主要成分就是礦物質,滋養泥土,亦是人類腳踏實地的根據,可說是萬物與文明的起源。

  • 廖迪生教授將與大家分享這些近在身邊,卻鮮為人知的鄉村歷史與文化。
  • 萬宜水庫東壩的防波堤亦是一大特色,主要昆是抵禦海岸的地基被潮水沖蝕的堤壩建築形式。
  • Erik提議,遊人到橋咀洲必須注意潮汐漲退的時間,尤其是獨自前往的人士。
  • 香港地質公園的西貢火山岩園區,擁有世界罕見的流紋質凝灰岩六角形岩柱群,遠看如一幅大型壁畫,十分雄偉壯觀,吸引很多市民前往觀賞。
  • 赤門北岸的大部分地方和黃竹角咀同樣擁有香港最古老的岩石,這些沉積岩是在約4億年前的泥盆紀時形成。

2011年9月17日,香港國家地質公園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成為中國第26個世界級地質公園,亦是罕有位於國際大都會中的世界地質公園,並更名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他更考我們一行人找出火山口:「一億四千萬年前,香港火山爆發,形成今天的獨特地貌,哪一座才是火山?」四處看了良久也找不到,原來一駛進西貢海域,由糧船灣延伸至果洲群島,火山口直徑長達10公里。 岩漿冷卻凝固,加上岩石的不同物質及風化,形成獨有的岩石及地質構造。 香港地質公園於2009年成為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於2011年獲接納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的成員。 隨著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於2015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香港地質公園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地質公園六角柱: 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一天遊

有行山經驗人士若意猶未盡,不妨挑戰難度,攀上破邊洲一覽眾山奇景。 破邊洲是萬宜水庫對出的一個島嶼,因長年受到海水侵蝕所以與花山分離,其分布的六角岩柱排列整齊猶如大形管風琴。 前往方法之一是從東壩紀念碑出發,向後行見到上山樓梯就可以開始旅程,但山上路徑不算明顯,大家記得事前熟悉路徑才上山。 S形,不是因為時空被扭曲,只是一億四千萬年前,六角柱岩石剛形成時,剛好遇上地震,令還未冷卻凝固的岩石受壓而變成奇特的S形。 它原本和花山是一整塊的,一天,天神用斧頭狠狠地劈開了花山的一角,自此,破邊洲和花山分開了。 地質公園六角柱 所謂斧頭的痕跡,其實是海浪長年累月侵蝕花山而形成的海蝕柱。

為慶祝香港地質公園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10周年,漁農自然護理署將於2021年7月至12月期間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並推出新的遊客設施。 而香港嘅世界地質公園包括新界東北沉積岩和西貢東部火山岩兩大園區等合共8大景區,佔地5,000公頃。 世界各地的岩柱大多由含硅質較低的深灰色玄武岩構成,但萬宜地質步道岩柱卻是富含硅質的淺色流紋質凝灰岩;若再考慮其岩柱大小和幅員範圍,更是顯得珍貴無比。

地質公園六角柱: 地質公園達人

(上)除了岩石和地貌,導賞團也介紹一些海岸生物,圖中的是大木林蜘蛛,亦稱為「人面蜘蛛」。 (下)露兜樹,果實由多個房聚合而成,多生長於海岸邊,外形像菠蘿,故又稱「假菠蘿」。 乘坐西貢市中心開出的 94 號巴士或鑽石山港鐵站的 96R 巴士(僅在週末及公共假期行駛),經過北潭涌後下車。 沿大網仔路前行至岔路口,靠右沿西貢萬宜路繼續步行約 9 公里。 在糧船灣對出的橫洲,就可以看到海蝕拱,它又被稱為橫洲角洞。

  • 所謂斧頭的痕跡,其實是海浪長年累月侵蝕花山而形成的海蝕柱。
  • 遇上退潮的時間,海上會冒起一道「海面步道」,把橋咀洲與相鄰的橋頭島連接起來。
  • 火山岩常見是玄武岩地質,但在西貢園區所見的是流紋質凝灰岩六角形岩柱群,是1.4億年前火山噴發而形成的。
  • 這海蝕洞其實是由大浪侵蝕而成,但自 1978 年水庫建成後有防波堤阻擋,洞穴就不再遭受侵蝕,與昔日的形態相若。
  • 土拓署製作短片,以及以發現香港超級火山為藍本的故事書,供市民進一步了解曾經存在於香港的超級火山和香港岩石分佈。
  • 排列整齊的六角形石柱被稱為「柱狀節理」,在這裏除了感受到大自然的宏偉,更看到昔日採石場留下的洞窟挖掘痕迹。

文嘉棋博士將詳細講述這些化石的有趣故事,揭露四億年來香港的環境變遷。 吉澳文化徑以現有路徑為基礎,沿途設置27塊解說牌,貫穿島上多個重要的歷史及文化遺蹟,引領旅客探索島上不同景點,深入認識吉澳。 中環是香港商業核心,亦是文化熔爐,你會在轉角發現逾百年歷史的唐樓,忽爾遇上街頭塗鴉,再到文青蒲點參觀藝術展,或許找一個晚上,在舉杯暢飲之間體驗港式夜生活。 12日,山東青島即墨區海洋發展局證實,日照附近海域發現不明飛行物,正準備擊落,已通知附近漁民注意安全。 有人調侃道「中國憲法直接把美國包含進去不是更讚」,也有人指出中國大陸和台灣是「一邊一國,互不從屬」。

地質公園六角柱: 「香港擁有全世界最壯觀的六角柱石, 還見到一片滿是灰雲的天空,並在2011 年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可說是觀賞六 電話: 2394 1538

沙塘口洞又名蠟燭洞,本以為指附近的六角岩柱,駕船繞到後方才發現「別有洞天」,洞口原來呈蠟燭形狀,上方還有一個如火焰的小洞。 不久我們來到由沙塘口山、火石洲、橫洲組成的甕缸群島,布滿壯觀的六角柱岩群。 高24米的沙塘口洞,是香港四大海蝕拱之一,雖然洞口太窄,船無法穿過,但船隻愈駛愈近,在海蝕拱下觀賞奇石,已夠氣勢磅礡。 香港地質公園擁有壯觀的岩石地貌,這些自然景觀在攝影大師眼中又是一道怎樣的風景? 多年來足跡遍布香港地質公園的袁斯樂先生,將與大家分享這些年來的創作歷程與最喜愛的作品。 所有獎章已經換罄,多謝大家踴躍參與「地質公園達人」活動。

地質公園六角柱

這海蝕洞其實是由大浪侵蝕而成,但自 1978 年水庫建成後有防波堤阻擋,洞穴就不再遭受侵蝕,與昔日的形態相若。 但從這斷層角礫帶中,可以推測西貢糧船灣在幾千萬年、甚至 1 億年前,曾經經歷過大型的地殼變動,相中可看到斷層兩側的岩石亦因受擠壓摩擦裂成碎塊。 Derek說,橋咀洲就是古破火山口邊緣,證據就是火山爆發形成的梭角狀碎石,掉落在火山口附近,形成火山角礫岩。 地質公園六角柱2023 岩漿從地底裂縫上升而形成的侵入岩石英二長岩,以及可見熔岩流動紋理的流紋岩,全都可以在此找到。 適逢香港地質公園十周年,明報周刊登載了一篇香港地質公園的專輯。 遊人除可閱讀文字簡介外,亦可掃描牌上的二維碼,登入吉澳文化徑語音導賞網頁,聆聽村民和地質公園導賞員親述一段段小島的故事。

地質公園六角柱: 香港地質公園六角柱 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首百個國際地科聯地質遺產地名錄於西班牙蘇瑪伊阿鎮公布,主辦單位共收到181份來自56個國家的提名,所有提名均由不少於三名國際專家評估。 內地石林喀斯特地貌、澳洲艾爾斯岩、美國大峽谷、土耳其棉花堡等均入選。 長1.2公里的「荔枝窩自然步道」,一小時內可觀賞多棵著名百年古樹,包括全港最大之一、樹齡過百歲的五指樟和空心樹等,部分更被列入古樹名冊。 這裡的紅樹林範圍雖小,卻擁有全港最多的紅樹品種,如銀葉樹、秋茄、桐花樹等,品種比米埔還要多。 地質公園六角柱2023 ‧ 乘坐西貢市中心開出的94號巴士或鑽石山港鐵站的96R巴士(僅在周末及公眾假期行駛),經過北潭涌後下車。 沿大網仔路前行至岔路口,靠右沿西貢萬宜路繼續步行約9公里。

今次參加了本地深度遊,坐船遊覽前往香港地質公園西貢火山岩園區。 現時經旅發局網站(HolidayHK.com)預訂,更可享95折優惠。 地質公園六角柱2023 西貢萬宜水庫位於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之內,六角柱石群景色壯觀,既是地質公園的標誌景點,也是行山人士打卡拍照的勝地。

地質公園六角柱: 世界級奇觀 西貢六角柱驚艷全球

從館內展示的資料可知,在遠古年代的西貢曾發生極度猛烈的火山爆發,與現在的寧靜安逸截然不同。 不過正是這種劇烈的火山活動,才讓大家現在可以欣賞到壯麗的六角形火山岩柱群。 地質公園六角柱 後來火山爆發噴出大量火山灰及熔岩,更崩塌形成破火山口,而那些火山物質在火山口內堆積後緩緩冷卻收縮,最終形成六角火山岩柱。

橋咀島最著名的是連島沙洲,島上碼頭兩年前才建成,可以上岸參觀,亦有沙灘、小食亭及洗手間可作停留。 地質公園六角柱 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於2015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香港地質公園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一眾資深地質公園導賞員將向大家推薦香港地質公園的最佳遊覽路線,並講解沿途所見地貌景觀。 糧船灣沿岸一帶佈滿排列整齊嘅六角形火山岩柱,其中以花山沿岸嘅火山岩柱最高,高達100米,堪稱「天然六角形岩柱壁畫」。

地質公園六角柱: 香港十八區景點

因為它是160萬年前火山爆發後形成的自然景象,熔岩冷卻後,形成規則排列的裂縫。 排列整齊的六角形石柱被稱為「柱狀節理」,在這裏除了感受到大自然的宏偉,更看到昔日採石場留下的洞窟挖掘痕迹。 地質公園六角柱2023 有日本專家發現玄武洞的磁性方向與地球目前的磁場相反,令人一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地質公園六角柱

這種有趣的海岸地形,是因為海浪把沙石帶到靠近島嶼的邊沿,慢慢沉積後形成一個由礫石鋪成的「連島沙洲」。 此外,橋咀洲的流紋岩亦值得一看,那是高矽質的淺色火山岩,內含非常細小的礦物顆粒,那些熔岩流動的紋理,正正就是當年火山噴發、岩漿流動的證據。 在另一西貢島嶼橋咀洲,就是當年的破火山口邊緣,布滿火山爆發後所形成的火成岩,包括二長岩、流紋岩及火山角礫岩等。 Erick說,當中有外貌如「菠蘿包」的石英二長岩,是岩漿由地殼湧入火山四周裂縫,再冷卻形成的岩石,經過海水侵蝕及冷縮熱脹,岩石裂開,外層更如洋葱般一片片剝落,形成了如「菠蘿包」般的奇異外貌。 地質公園六角柱 人工木橋的盡頭處是海蝕洞的入口,Erik說,以往地質學者必須沿着岩壁攀越(又稱綑邊行),才能近距離觀看海蝕洞內的岩石地貌。 而海蝕洞的形成並不複雜,就是因為海浪長年衝擊海岸岩石,遇到節理較多的脆弱地帶,岩石就會逐漸剝落,形成了這個海蝕洞。

地質公園六角柱: 遊客中心、地質教育中心及博物館

三門仔沿岸的青山綠水和漁船令人舒服平和,四周瀰漫一陣舊日漁村氣息。 村民一直以捕魚為生,自給自足之餘,村裡一些食店和海鮮菜館,亦供應海鮮和漁民特色菜。 沒想過香港彈丸之地,竟然擁有逾億年歷史的自然遺產——六角形岩柱。 全長1.4公里、平坦易行的萬宜水庫東壩萬宜地質步道,是觀察六角形岩柱群的最佳地點,絕對值得一去再去。 今日的西貢既是郊遊熱點,同時亦是滋味的美食版圖,原來一億四千多萬年前,有一座直徑約20公里的巨型火山,坐落於現今的西貢一帶。

地質公園六角柱: 圖片

而獨特之處是世界其他的六角形岩柱 主要是由深灰色的玄武岩形成,而香港則是較淺色的酸性火山岩。 原來香港在 1.4 億年前,曾經歷了一次極度猛烈的火山爆發,正是因這一系列的火山活動,形成圖中壯麗的六角岩柱群,只要沿步道往下走,就可以近距離賞岩,走到盡頭更可近觀海蝕洞。 甕缸群島景區由橫洲、火石洲、沙塘口山及吊鐘洲的金鐘岩組成。

地質公園六角柱: 西貢六角岩柱群 入選世界百大地質遺產

橋咀洲位於西貢市中心東南約2公里,遊客可從西貢碼頭乘坐街渡前往,船程約十五分鐘。 橋咀洲擁有多種火成岩,包括火山角礫岩、流紋岩、凝灰岩和石英二長岩,是欣賞和學習火成岩的好地方。 連接橋咀洲與橋頭是一條由礫石構成的連島沙洲,每當退潮時,便會露出水面,遊客可沿著連島沙洲步行前往橋頭,一覽清水灣半島與西貢牛尾海的美景。 在漲潮時,連島沙洲會被海水浸沒,因此出發前請先查閱天文台的潮汐資料。

乘搭新界專線小巴 9A 號,來往西貢北潭涌與萬宜水庫東壩。 服務時間為逢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下午 3 時至 6 時,每 20 至 25 分鐘一班,收費為 11.3 港元。 破邊洲原為花山的一部份,卻因為侵蝕作用,最終從花山分裂了出來,成為了一座獨立的小島。 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大紀元媒體集團創辦於2000年,在全球30多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發行5大洲,網絡版本有21種語言,是海外最大的中文媒體。

香港攀總(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山藝科的文章提醒大家,近海的石景並非穩固,千萬不可忽視安全。 萬宜水庫是香港最大的儲水水庫,由兩道大壩組成,分為 東壩 及西壩。 大壩下游朝向太平洋,工程師為了防禦洶湧的海濤和鞏固建築結構, 加建了一道由7000塊錨形石拼合而成巨大錨形石防波堤,而工程更被列作「香港十大傑出工程項目」之一。 不過要到此宏偉東壩參觀只准許的士及特定小巴通行,亦可選擇徒步郊遊。 署方指,位於西貢沿岸及附近多個海島的六角形火山岩柱數量多、體積大、保存完好,而且分布範圍廣,是全球罕見且最具代表性的地質奇觀,今次入選代表其國際重要性獲得認可。 【大公報訊】漁農自然護理署昨日宣布,香港地質公園的早白堊世流紋質岩柱群(即六角形火山岩柱),入選為首百個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地質遺產地。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