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愉景商場2023詳細介紹!(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愉景商場

當時計劃將愉景灣發展成旅遊勝地,包括酒店、豪華住宅及3個高爾夫球場。 1976年9月便與政府簽署正式合約,根據換地條件向政府交出660萬平方呎的新界土地權益,以換取愉景灣的土地。 後來經過多次交易,愉景灣地盤面積由原來的6,200萬平方呎擴充至7,000萬平方呎。

愉景商場

由愉景灣幅員廣濶,所以實行分區管理制度,城市管理處把整個愉景灣劃成多個分區,分區內各自擁有自己的分區管理處,大廈管理及保安設施系統均與分區及總管理處連接,方便該分區的管理。 愉景商場2023 另外渡輪服務、巴士服務、出租車服務及各會所則分別由發展商香港興業旗下的附屬公司負責營運,詳見愉景灣巴士,愉景灣航運。 而香港興業的員工宿舍(A至D座)、電話機樓、油站、巴士維修廠、污水處理設施、垃圾收集站、變電站、直升機停機坪、貨運碼頭及船廠等後勤設施則設於稔樹灣服務區內。

愉景商場: 香港巴士大典

愉景灣第三期的末段發展座落於蔚陽(海蜂徑),位於大白灣與二白灣之間的岬角外圈之上,143座花園屋沿山坡排列,所有單位眺望大白灣或二白灣。 單位分4類,即第8、9、10及11型,其中17間是5,168呎的獨立洋房位於岬角末端,三面環海。 各海景洋房均設3至4間睡房,客廳、飯廳、工人房及工作間,部分設有花園,所有洋房均設大露臺及花槽,而洋房的排列讓住戶可以享受最佳角度的海景。 由於碧濤依山而建,所以每幢洋房均採用梯級式設計,盡量使每個客飯廳面向海景,睡房望山,廳與房利用樓梯連接,每座洋房下方設空間供住客儲物之用,讓住客可停放高爾夫球車、單車、獨木舟及小艇等物件。 為避免視線受阻礙,建築師特意把層數較高的洋房安排在後排,2排洋房間建有花園和行人小徑,使住客有充裕的生活空間,碧濤的建築工程由1981年5月展開,1982年5月落成入伙。 第3款(Type 愉景商場 3)為2層半高,共設4伙,所有單位為3房2廳。

  • 同場亦設有以棄置玩具零件組成的再生玩具藝術裝置,希望令人關注社區的玩具棄置問題,使小朋友學會珍惜玩具,減少浪費。
  • 不過商場業主去信該店,以租約要求店舖裝飾需符合標準及滿足業主要求,並先獲業主書面同意為由,要求移除女神像。
  • 最近的醫院為東涌的北大嶼山醫院,從愉景灣前往只需約18分鐘(道路堵塞時需時或更長)。
  • 7座低座大廈位於高座大廈的前方,每層2伙,地下單位連花園單位,一樓為分層單位,二及三樓為複式單位,所有單位均享有無遮擋的海景,視野遠至港島維港。
  • 分為親子餐廳,商店和以攀爬繩網為主的遊戲室,該處到2022年初結業,將改為百佳fusion超市。
  • 愉景灣設計強調生活悠閒寬敞,所以廳與房的面積比例比市區的住宅大,例如530呎單位,睡房空間佔120呎,讓住客可以享受更舒適寬敞的居住環境。

低層地下為2個面積1368呎的單位,高層地下及閣樓則為2個建築面積1442呎的複式單位。 愉景商場2023 碧濤共設3款屋宇型號,第1款(Type 1)為3層高,每座共有4伙,低層地下分成2伙,建築面積為1703平方呎,並附有私家花園及後園。 高層地下及一樓分成2個複式單位,建築面積為2075呎,有3房2廳,1個書房、廚房、工人房、工作間等。 愉景灣第一期包括3個屋苑,名為碧濤、明翠台及蔚陽(朝暉徑),以及碼頭、道路網、商業中心、醫療中心、消防局、警署、水塘、電力站等基建設施,使愉景灣一應俱全,成為一個不假外求的社區。 愉景灣的康樂設施,也隨第一期落成啓用,包括高爾夫球場、康樂會、沙灘、單車徑及公園等。 而坪洲街渡有限公司則提供街渡服務從第四期蘅峰旁邊的街渡碼頭來往坪洲、梅窩及聖母神樂院。

愉景商場: 巴士站位數目

而第13、14及15期,分別命名為尚堤,津堤及悅堤;尚堤及津堤分別由5幢及3幢高座組成,分別於2006及2013年入伙。

愉景商場

愉景灣碼頭是區內交通樞紐,位於愉景廣場和D'Deck臨海美食區旁邊,絕大部份區內巴士路線均於該巴士總站開出;六條對外巴士路線之中,3條從該站出發。 香港興業近年將發展重心轉移至二白灣一帶,興建了DB(北)商業中心(現稱愉景北商場),附設巴士總站,現時DB02A及DB03P線均從該處始發。 愉景商場2023 愉景商場 受惠於政府建造新機場並順帶發展北大嶼山,使東涌市中心逐漸興旺起來。 愉景灣發展商自資興建行車隧道連接北部二白灣與小蠔灣翔東路,愉景灣隧道於2000年5月27日通車,成為全港首條私營行車隧道,只准前往送貨的貨車、學校巴士與居民巴士使用,獲當局批准的兩條新居民巴士路線DB01R與DB02R亦同步投入服務。

愉景商場: 花園別墅及低座洋房

寶峰高座樓宇呈Y字型單向設計,令100%單位可以享有海景,面積由432-1,274平方呎,其中寶峰更設有開放式單位的設計,單位內並附設開放式廚房及入牆櫃。 愉景商場2023 畔峰包括5座相連高座大廈,為提供最多的海景單位,5座Y字型及T字型大廈平排而建,樓高17至21層,外型逐級而上,與後方的山勢和諧呼應。 在中間兩座下方,預留一個3層高的空廊,可以把後方的山延伸至大廈前方形成一個視覺焦點。 住宅單位設有大窗戶可以俯瞰四周景緻,全個發展共313伙,提供由52平方米的開放式單位、77平方米的兩房兩廳單位及130平方米三房兩廳的大單位,頂層更設有複式單位。 第2款(Type 2)為4層高洋房,每座有8伙,低層地下及高層地下各有單位2個,建築面積分別為1357及1037平方呎,同為3房2廳設計。

愉景灣所有住宅單位一旦落成後,就會推出市場發售,發展商只保留商業用地及會所的擁有權。 按政府的租地條款及大廈公契規定,香港興業有限公司須管理整個愉景灣發展計劃及提供來往港島至愉景灣的渡輪服務。 明翠台(英語:Park Ridge)由4座21層高第4款(Type 4)高座住宅大廈所組成,位於大白灣及二白灣間的山脊,可看見整個大白灣的海景。 大廈以Y字型設計,Y字2翼角度為120度,避免單位互望之餘,亦令各單位擁有最佳角度的海景。 而升降機、樓梯及屋宇裝備設施則集中在樓宇中部,方便住客使用及節省空間,2017年曾進行樓宇大翻新工程。 1至21樓每層6伙,有4個建築面積713呎的兩房兩廳兩廁單位;另外2個則為530呎的一房兩廳的單位,大單位全部向海,細單位則主要向山。

愉景商場: 【第五波疫情】愉景廣場出現傳播 商場須關閉清潔消毒

第十三期尚堤由5幢高座大廈共541個單位所組成,其中第3、5及6座的3、5及6樓設社區空中花園及在地下設有泳池供尚堤住戶使用。 尚堤以現代手法設計,入口大堂以Art Deco手法設計,所有單位附設露台/平台及落地大窗,單位可眺望園景、海景及迪士尼煙花景,備有1房、2房、3房及4房多元化室內間格,單位面積由663平方呎至2,382呎,部分單位主人房及浴室設觀星天窗和天台按摩浴池。 第三期包括4個屋苑,分別為寶峰、康慧台、明蔚徑及蔚陽(海蜂徑),由香港興業有限公司及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聯合發展,總共提供882個面積介乎432至5168呎的住宅單位,全部第三期單位均不設窗台。 在發展第四及五期時,香港興業則把發展權全盤售予新世界,作價2.54億港元,條件訂明香港興業可獲35%分帳,樓價不能低於每呎650港元;該兩期主要為高座大廈及低座洋房,總建築面積分別為140萬平方呎及100萬平方呎。 第四期分6個階段進行,而第5期則分3個階段進行,於1990年中至1996年間分多個階段落成入伙,屋苑分別命名為蘅峰、倚濤軒、碧濤軒及頤峰。

愉景商場

海澄湖畔一段共有298個單位,面積由648至2,575平方呎,備有一房、兩房、三房及三房複式設計,部分花園洋房更附設超過三千平方呎花園,大部分單位附設露台/平台。 第九期海藍居位於半山海寧居再上,面向稔樹灣及大白灣,以地中海式設計,屋苑中央有偌大的歐陸式倒映池及流層式瀑布。 海藍居由10幢低座洋房及1座高座單位組成,面積由595-1,680平方呎,備有1、2、3房及3房複式單位,大部分單位設有露台。 愉景商場 第二階段由怡山閣、峻山閣及逸山閣三幢19層高的高座樓宇組成,共342伙,部分單位可遠眺對岸港島海景,單位間隔由一房兩廳至三房兩廳連主人套房,有3款面積單位提供分別是533呎、689呎及865呎單位,全部不設窗台,迎合不同大小家庭的需要。

愉景商場: 發展商尋求出售商場

低座單位面積由150平方米至複式的190平方米(1614至2045平方呎),共提供68伙住宅單位。 愉景商場2023 愉景灣內各區域之分佈,皆依照住宅、教育、商業及康樂各種不同用途劃分,務使各住戶能享受到最舒適、寧靜及安逸的生活。 愉景灣內每一個住宅區的建築設計,均以盡量發揮附近天然環境優點為主。 而區內除有各項管理服務外,更設有兒童遊樂場及休憩花園,供住戶享用。 2016年初,愉景灣發展商香港興業推出「愉景灣提升計劃」,其中一項工程把原有愉景灣碼頭巴士總站擴建為愉景廣場,並於頂層部份興建新總站[19]。 在總站重建期間,承建商於康慧台與愉景灣消防局間的空地、及遊艇徑街渡碼頭外各興建一個臨時巴士總站,用作安置部份區內線及所有對外線;其餘路線則合併成數條編號以T字開首的臨時路線,作為總站重建期內的臨時安排[20][21]。

愉景商場

其後香港興業自行發展第六及第七期,第六期位於碼頭旁部為中座住宅單位,共144個單位 ,下方設有渡假式購物商場,採用開放式設計,與原有商場連成一氣,同時重置巴士總站及廣場連接碼頭,於1991年落成,並命名為愉景廣場。 而第七期主要為高座、低座及花園洋房,分別命名為海寧居及璧如台,其中海寧居引入類似南歐地中海式設計,並影響其後的8、9、11及12期的設計,而璧如台則是採用類似東方現代式風格設計的28間花園洋房,同於1994年落成。 有別於香港其他大型發展項目,愉景灣所有工程都由私人建設,包括私人水塘,初期當地沒有道路,亦無水電,工程技術難度高,工程需要龐大資金的投入,使開發風險很高。

愉景商場: 第一期樓宇(碧濤)

愉景灣第7至9,11及12期的發展,以富地中海風情的低密度渡假式住宅區為主題,而第10,13至18期以時尚的手法設計,以吸引年青或心境年青的住客入住。 當時乃美蘇冷戰的高峰期,中國國務院及港英政府也不希望香港最大片私有土地落入蘇聯相關組織手上。 查濟民接管愉景灣發展計劃後,修改原有構想,違規發展為一個可容約25,000人的市鎮,提高整項計劃的可行性,並與香港政府達成協議,斥資30億港元,建立1個設備完善住宅區,供喜歡接近大自然的人長期居住,同時亦為本港其他市民及遊客提供康樂及渡假勝地,名為愉景灣,並逐步發展成一個社區。 自此香港興業大力發展愉景灣北,海澄湖畔路是北部主要道路,主要連接海澄湖畔一及二段、香港愉景灣酒店與愉景北商場,當中香港愉景灣酒店以北一段更是愉景灣內僅有可供市區的士、大嶼山的士及旅遊巴士駛入的路段。

中華電力有限公司在區內設電力分站,利用地下輸用網為各區內用戶供電。 時任蜆殼石油有限公司旗下的特爾高能源有限公司(現改由DCC集團(英语:DCC 愉景商場 plc))為愉景灣石油氣供應商,利用區內中央石油氣系統的地下管道為區內用戶供應石油氣。 第17期則為6間獨立大宅項目,位於愉景灣哥爾夫球會旁,其中A至E屋已於2018年8月獲發佔用許可證,F屋則於2020年獲發佔用許可證。 而A至E屋已分別於2020年5月22日至6月3日期間,透過公司內部轉讓形式售出。

愉景商場: 發展歷史

為配合愉景灣巴士總站提升工程,所有巴士站已於2017年2月25日凌晨起,遷往愉景灣道沿途各個臨時巴士站及臨時巴士總站,部份巴士路線已進行重組及合併,班次亦會有所調動。 愉景商場 愉景灣巴士總站已於2019年4月13日完成重建重新開放啟用,並搬上愉景廣場一樓,並重新投入服務。 愉景灣商場2樓設有醫療中心,為區內住戶提供醫療及牙醫服務,每日定期診症。 而愉景灣居民亦可選擇乘船/車到大嶼山的梅窩或東涌的政府診所或北大嶼山醫院就醫。 發展商繼續開拓新的住宅用地,尤其在愉景灣北部(簡稱:愉景北)一帶,並著手興建配套基建,如通往小蠔灣的愉景灣隧道。

愉景商場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