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大遷徙非洲2023必看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大遷徙非洲

非洲水牛外表看起来人畜无害,其实是非洲最危险的动物之一,它们四肢强壮,头上的弯角大而锋利,其攻击性非常强,即使是狮子、猎豹也要避让三分。 大遷徙非洲 水牛是群居动物,由牛群中最强壮的公牛统领,通常逐水而居,分布广泛,因此在行程中也很容易能够见到。 一个狮群一般由一两头雄狮和多头雌狮组成,雄狮体格较大,有长长的鬃毛,主要负责保护地盘和狮群,而狩猎工作则通常主要有雌狮们完成。 狮子的猎食对象很多,几乎任何眼前的动物都可能成为它们的美食,对于游客来说,在行程中亲眼目睹一次狮子猎食是非常难得的。 不同的人从非洲回来时,给他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动物通常不太一样,这也正是非洲之旅迷人的地方,即使你每年去一次,你看到的动物种类和数量也是不太一样的。

大遷徙非洲

搭著頂篷可撐開的遊獵車四處遊蕩「找」動物,是到肯亞旅遊一定要做的事,但動物不比固定不會動的建築物或山水,他們有自主意識,會逐水草而居,會見人就跑,或是躲在草叢,雖然肯亞有上百萬隻動物,也只是提高看到動物的機率,並不保證一定看到動物。 能親眼見證這片撼動人心的野生原始景象,也是許多旅人心所嚮往的旅途,期待終有一日體驗非洲 Safari。 大遷徙非洲 Safari,是史瓦希第語的「旅行」一詞,到肯亞旅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 Safari。

大遷徙非洲: 【10天 東非 肯雅動物大遷徙旅行團 】KK10B

上圖是動物大遷徙概略的路線,每年的路線會因為環境變動而略有不同,僅能當作參考,不過大致上還是會依循上圖時間在草原上移動,形成一個周而復始的圓。 由於大多數魚類的活動受到相對限制,因此牠們多會停留在一個地理​​區域內來過冬。 現時只有大約120種魚類,包括鮭魚,會進行長距離遷徙,有些情況下牠們更會遷徙成千上萬公里[23][24]。 大遷徙非洲 而鯡魚和毛鱗魚等覓食魚(英语:Forage fish)則會在北大西洋的大部分地區遷徙:毛鱗魚在冰島的南部和西部海岸產卵;它們的幼蟲順時針繞冰島漂移,而鯡魚向北游向揚馬延島覓食,然後返回格陵蘭東岸的冰島[25]。 大西洋鮭魚一開始會在河流中生活,並會向下游遷徙至海洋,幾年後才返回上游產卵[26]。

大遷徙非洲

馬拉河有2/3段都在賽倫蓋提國家公園境內,牛羚與斑馬過河的震撼場面一年將近9個月都是賽倫蓋提境內,而超過60%動物過河都是發生在賽倫蓋提,在這裡您可以擁有更深入自然的動物天堂 。 前往成立於1984年的地獄門國家公園,小巧可愛的國家公園內有一個壯觀的峽谷非常值得參觀,公園內您也可以自費來趟腳踏車之旅。 午後返回那瓦夏安排搭船遊覽那⽡夏湖,湖區四周圍繞著壯闊的⼭⾊,湖岸群聚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湖內更有不時抬頭探看的河⾺家族,讓這個⼤⾃然景致更加⽣動有趣,乘船漫入湖中,親⾝體驗湖光⼭⾊與動物彼此相映的和諧之美。

大遷徙非洲: 旅行照片

转角牛羚也会逐水草迁徙,但不会像角马长途跋涉,数量相比也逊色很多。 大羚羊是非洲体型最大的羚羊,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喉部有一块下垂的皮,大羚羊的背部也可以看到一些条纹。 大羚羊又分为普通大羚羊和德氏大羚羊,德氏大羚羊的颜色比较深,背部条纹也比较明显。 大羚羊也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生物,在不少古代壁画上绘有它们的身影。 瞪羚的体型较小,之所以叫瞪羚,是因为它两只眼睛特别大,眼球向外凸起,看起来就像瞪着眼一样。 目前比较常见的有葛氏瞪羚(Grant's Gazelle,又叫格兰特瞪羚)和汤氏瞪羚(Thomson's Gazelle,即汤姆逊瞪羚),两者的区别,葛氏瞪羚体型比汤氏瞪羚稍大,汤氏瞪羚侧腹有一条黑色条纹,汤氏瞪羚尾巴是黑色。

  • 在南部的阿拉伯貿易商港拉穆,這座東非最古老但保存最完善的「史瓦希第小鎮」,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具有文化遺產價值。
  • 斑鬣狗进食和消化能力极强,一次能连皮带骨吞食15千克的猎物。
  • 在2009年的一項文獻調查發現,有20多個物種曾經參與大規模遷徙[37],但在這些動物中,跳羚、白尾角馬、羚羊和土庫曼野驢的遷徙已停止[38]。
  • 結束一整天的獵遊行程後,最適合來到阿魯沙享受輕鬆的氛圍,和朋友點杯酒坐看非洲美景,絕對是個難得的體驗。
  • 长颈鹿有几个亚种,在东非肯尼亚常见的有三种,分别为罗氏长颈鹿(又称罗斯柴尔德长颈鹿或乌干达长颈鹿),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物种;还有网纹长颈鹿和马赛长颈鹿,区分它们主要看身上的网纹。
  • 薩布魯國家保護區—旱地保護區非洲5BIG(獅子、花豹、大象、犀牛、水牛) , 薩布魯國家保護區內也有5霸,只有在生態非常豐富的薩布魯,才能有機會看到其他保護區看不到的原生種〜細紋斑馬、長頸羚羊、及網紋長頸鹿、索馬利鴕鳥、南非劍羚。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动物王国,烈日常年覆盖在这片广阔的草原上,丰富的植物资源让这里成为动物们完美的居住地。 而相比这个宏大的世界,一只角马或一只狮子的生命是如此微不足道,然而正是这些渺小的个体组成了一股巨大的生命洪流,让茫茫宇宙中这颗蓝色的星球,成为最独一无二的那一个。 裂谷之上,草原在生生死死,动物在兜兜转转,一些灵长类动物学会了直立行走的新技能。 在热带稀树草原上,每年都会有旱季和雨季的交替,而这将带来草原的兴衰枯荣。 草拥有极其广泛的适应性,它们遍布除南极以外的所有大陆,甚至被人类驯化成重要的粮食。 它们体重可达200公斤,嘴中的60余颗利齿不断再生,仿佛一台活体绞肉机,静待着第一位落水的访客。

大遷徙非洲: 【動物大遷徙2023】肯雅、坦桑尼亞攻略 動物大遷徙最佳觀賞時間|附動物大遷徙旅行團推介

角馬(Wildebeest) ——是大遷徙最令人矚目的主力軍,每年都有一百多萬頭角馬浩浩蕩蕩的在草原上長途跋涉。 角馬是大型食草動物,雖然名字帶「馬」,但角馬在分類上屬於牛科,其外形也是更加像牛,角馬還有個別稱叫做「牛羚」。 斑馬(Zebra) ——是大遷徙的先頭部隊,是一類常見於非洲的馬科動物。 马拉河南岸的青草很快被消耗殆尽,狮子、花豹、猎豹等捕食者紧追不舍,河的对岸青青长草随风摇曳。

而最近一直被朋友們問到底該去肯亞還是坦尚尼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今天我就來做個深度分析。 到東非看動物大遷徙,230萬動物大軍出發,途中被吃掉160萬隻導讀。 230萬動物大軍出發,途中被吃掉160萬隻說到動物大遷徙,喜歡看《動物世界》的朋友腦海里總浮現一個畫面。 在聖經《創世紀》裡,人類因為反叛神,被詛咒:你必汗流滿面才得餬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 這註定每個人都為了生存而受苦,即使天生不用勞碌奔波,但誰也不能逃避死亡。 國慶節,9月也是旅行旺季,但不少酒店在10月開篇就立馬調價,房價回歸至平季價格,相比旺季,價格溫柔一些,所以,趁國慶長假出行,也可能遇上遷徙部隊渡河返程,性價比還很高。

大遷徙非洲: 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都有哪些有意思的看点?

不過相對來說,肯亞已經人滿為患,坦尚尼亞保留較原始的環境生態,旅行品質會比較好。 這段時間是觀看新生動物寶寶的好時間,大群牛羚、草原斑馬等等草食動物聚集在Serengeti草原南端和Ngorongoro保護區之間追逐食物。 因為大量寶寶出生,這段時間也有高機率目睹獅子獵殺幼仔的畫面。 馬賽馬拉的意思是「馬賽有著斑點的遼闊草原」,位在肯亞的動物禁獵區,與鄰近坦尚尼亞的賽倫蓋提,形成大型的生態保護區。 從東非的坦尚尼亞賽倫蓋蒂國家公園,往北邊的肯亞馬賽馬拉國家自然保護區前去,總長約 3000 公里,只為了尋找足夠的水源及食物。 季節性遷徙是指一年中各種物種從一種棲息地向另一種棲息地的遷移。

数百万计的食草动物,每年都将从塞伦盖蒂草原东南部一路向西、向北出发,走过草原,趟过河流,到达北边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再从东部向南折返,来回的路程超过3200公里,相当于从拉萨到沈阳的距离。 阿魯沙是一座位於坦尚尼亞東北部的城市,在吉力馬札羅山西南約90公里。 大遷徙非洲 它是坦尚尼亞阿魯沙區的首府,有人口約34萬也是東非共同體總部所在地。 阿魯沙的北部緊鄰阿魯沙國家公園,其中有梅魯火山,及位於其山腳著名的恩戈羅戈羅火山口。 動物大遷徙最精彩的部分就是上萬牛羚渡河,潛藏在水中的鱷魚不放過獵食時機,在水中發起攻擊,是鮮血淋淋卻又精采絕倫的自然界大秀。

大遷徙非洲: 非洲動物大遷徙的最佳時間

生物鐘使鳥類能夠確定何時才是合適的遷徙時間,哪個位置最能幫助他們調節新陳代謝,以及跨越陸地還是海面是最有利的[17]。 納庫魯湖國家公園排名在肯亞最小的國家公園之列,卻也是動物分布最密集的區域。 在最短的遊獵時間內,於濕地草原和刺槐林區上,可以看到所有應該要看到的動物,例如飛羚、非洲水牛、斑馬等,是來肯亞旅遊必去的景點之一。

馬拉河在馬賽馬拉地界有7個過河的渡口,這可不是人為修的,是角馬認可的渡河點,遷徙旺季也不是所有渡口每天都有過河。 一般旅遊車司機都有豐富的經驗,更何況他們車上還配有車載電台可以相互通信息,你就老實坐著等好吧,千萬別瞎攙和。 一旦開始渡河後,千軍萬馬奔騰起來了您的司機會帶著您沖向渡口,占據有利地形,讓你看個痛快。 對很多人來說,東非動物大遷徙是一生之中一定要去體驗一次的行程。

大遷徙非洲: 肯亞旅遊推薦住宿!「樹頂旅館」體驗大象在旅館下任意通過

Wellworth是一家道地的坦尚尼亞酒店連鎖店,在坦尚尼亞及其周邊地區最受歡迎的目的地中擁有並經營著一系列豪華旅館,度假村和營地。 該系列提供一系列豪華招待所,可滿足任何挑剔的旅行者/客人的喜好。 從位於坦尚尼亞海岸線白色沙灘上的Palatial Resorts到著名的Ngorongoro火山口和舉世聞名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中的豪華旅館和營地。 約300萬年前,恩格龍格龍火山爆發,產生的火山灰蓋滿了塞倫蓋堤區。 納庫魯國家公園全非洲第一個野生鳥類保護區,世界最大的紅鶴Flamingo賞鳥勝地, 也是多種鳥類的故鄉,白犀牛自然保護區。

对很多人来说,东非动物大迁徙是一生之中一定要去体验一次的行程。 当你身处茫茫大草原,看着浩浩荡荡的迁徙动物们从你身边呼啸而过时,你一定会对生命有不一样的感悟。 非洲5 big (獅子、花豹、、大象、犀牛、水牛) , 大遷徙非洲 薩布魯國家保護區內也有5霸,只有在生態非常豐富的薩布魯,才能有機會看到其他保護區看不到的原生種〜細紋斑馬、長頸羚羊、及網紋長頸鹿、索馬利鴕鳥、南非劍羚。 薩布魯國家保護區—旱地保護區非洲5BIG(獅子、花豹、大象、犀牛、水牛) , 薩布魯國家保護區內也有5霸,只有在生態非常豐富的薩布魯,才能有機會看到其他保護區看不到的原生種〜細紋斑馬、長頸羚羊、及網紋長頸鹿、索馬利鴕鳥、南非劍羚。 全日Safari:本行程獨家安排於馬賽馬拉東非大草原,早上吃完早餐後即出門遊獵,中午享用飯店提供的餐盒,傍晚再回飯店休息,讓您有最多的時間在草原中尋找非洲五霸的蹤跡。 因為肯亞相關的旅遊業發展已久,國內與非洲當地承辦的旅行業者也比坦尚尼亞多,因此在肯亞參加相關行程通常價格會比在坦尚尼亞便宜。

大遷徙非洲: 肯亞旅遊不只有動物大遷徙!前進東非最古老的史瓦希第小鎮

拉穆推估約建於西元12世紀,由當地班圖人和外來的商人合力打造,商人有的來自阿拉伯半島,有的來自波斯灣和遠東地區。 這個新興城鎮擔任起內陸和海運的中間人角色,對外輸出象牙、木材,對內運進衣服、陶瓷、香料等工業製品,很快地在13世紀時於東非海岸的獨立城邦中竄起。 非洲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鸟类,也是世界上现存鸟类中唯一的二趾鸟类,成鸟身高可达2 .5米,雄鸵鸟体重可达150千克。 鸵鸟的龙骨突不发达,所以不能飞行,但其后肢粗壮有力,适于奔走,最高时速可达70公里。

大遷徙非洲

與此同時,摩爾人(包含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卻成功越過直布羅陀海峽取道伊比利亞半島侵入了歐洲,並在西班牙成立了倭馬亞王朝。 這些戰鬥為後面的一千多年劃分了基督教世界和穆斯林世界的邊界。 在此後的多個世紀,穆斯林們節節勝利,最終於902年從基督徒手中奪取了西西里的大部分地區(英語:History of Islam in southern Italy)。 日耳曼諸族最早定居於斯堪地那維亞南部和德意志北部[9][10],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通過兩波主要的移民潮逐步南遷到易北河和奧得河之間的土地上。 屬於東非大裂谷區的淡水湖之一,在這裡可以預見水羚羊、河馬、魚鷹,還有將近 400 多種的鳥類棲息於此地。

大遷徙非洲: 動物遷徙

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活動精彩是值得多停留一晚的,因為 Discover、Knowledge與國家地理頻道珍貴的畫面皆從Masai Mara 大遷徙非洲 攝取,亦是動物大遷徙必經之地。 今天的巡獵活動讓您值回票價,永生難忘,傍晚回到旅館休憩,紓解一天的勞頓,迎接嶄新的明天。 一年一度動物千里壯闊旅程7月至9月是肯亞旅遊的旺季,全球大自然愛好者前來,到馬塞馬拉國家公園看大遷徙,國際各大生態頻道,也會駐地觀察攝影。 東非動物大遷徙,指的是每年在肯亞馬賽馬拉保護區及坦尚尼亞賽倫蓋提國家公園一帶周而復始年復一年的大遷徙活動。 每年乾季來臨,動物因為糧草不足,開始陸續往北,到達馬賽馬拉保護區覓食。

如果体力不错的话,可以去攀登一下非洲的屋脊,乞力马扎罗山,乞力马扎罗山每年的1月-3月和7月-9月是最佳的攀登时间,想要攀登的游客,建议你提前规划好时间。 游客除了在塞伦盖蒂草原safari,其它的国家公园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马尼亚拉湖国家公园能看到火烈鸟和水里密密麻麻的河马。 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里面最出名的就是有火山的生态系统,这里不仅有世界奇迹,也被大家称为非洲伊甸园。 纳特龙湖有300万只小红鹤和5万只大红鹤,纳特龙湖就是它们的家园。 Safari的时候,一般选择住宿地点都是在公园内部,这里有三种住宿方式,固定酒店、帐篷式酒店,公共露营酒店等,其实帐篷式酒店是这里的特色,可以随着动物大迁徙而移动,而且里面的配套设施,正在不断和正规酒店看齐,所以选择的人还是蛮多的。 公共露营地是国家公园自己开辟的,这里只是一个公共的露营地,并配有公共厨房,卫生间,淋浴等,游客需要携带帐篷,睡袋,防潮垫等。

大遷徙非洲: 坦尚尼亞Tanzania

帶領著百萬動物大軍的,是愛吃長草的草原斑馬(Common zebra)。 憑著牠們鋒利的牙齒,把草莖頂部切割下來慢慢咀嚼,剩下草的底部給隨後愛吃短草的牛羚。 牛羚吃飽離開後,草地上露出剛剛長出的嫩草,正好是走在後面的瞪羚的美食。

相信大家对迪士尼电影《狮子王》都不陌生,狮子是非洲大草原名副其实的王者。 大遷徙非洲 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狮子的踪影,因此在行程中看到它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上周,就在上周根今年的遷徙大軍已經進入馬賽馬拉這一時間跟往常相比整整提早了半個多月遊客A:啊呀,那我定的8月肯亞行程豈不是看不成大遷徙了。 7-8月,是動物大遷徙的高潮,成千上萬頭角馬趕著渡河,經驗豐富的黑導也會把握時機,搶占觀賞「機位」,此時是旅遊旺季,費用自然不會低,特別是受歡迎的酒店,往往需要提前半年,甚至一年,預定房間。

大遷徙非洲: 民族大遷徙與歐洲文明

无数生命在这里生生死死,奔腾不息,年复一年遵循着这颗星球上的“天地法则”。 新生的小角马、小斑马呱呱坠地,用以分钟计数的时间学习着奔跑,只有如此才能活下来,并跟上几个月后迁徙的队伍。 角马和斑马组成的大军,每天消耗6000多吨青草,同时产生3800多吨粪便。 刚被啃食一空的草原在肥料滋养下,再次长出星星点点的嫩芽。

無論匈人來源為何,在其入侵歐洲後,包括東哥德人、西哥德人、汪達爾人、勃艮第人、倫巴底人、法蘭克人、盎格魯薩克遜人和其他日耳曼人及斯拉夫等民族相繼西遷,導致羅馬帝國對領地的控制力不斷下降,最終導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中古歐洲的誕生。 只要是 7 ~ 9 月造訪的話,當地都會有許多的遊獵行程可以選擇,若想要進一步跟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可以入住「塞倫蓋蒂馬圖托帳篷營」,還可以體驗當地傳統生活。 哥洛哥洛自然保護區(Ngorongoro Crater)位於塞倫蓋堅國家公園內的一個火山口, 面積約8,300平方公里,可以看到數以萬計的斑馬、長頸鹿和其他草原動物的壯觀遷徙。

大遷徙非洲: 肯亞旅遊11日動物大遷徙,行程、行前準備攻略

由於資源可用性会根據季節波動而變化,遷移模式會因而影響。 某些物種如太平洋鮭魚等會為了繁殖而進行遷移,它們每年会游向上游進行交配,然後返回海洋[14]。 溫度也是遷移的因素之一,它取決於一年中的時間,為了享有更舒適的環境條件生活,許多物種,尤其是鳥類,会在冬季遷移到溫暖的地方[15]。 此外,每當一个地區可能發生飢荒或局部地區的動物數量過剩的情況下,動物遷徙的周期便會变得不規則[13]。

若運氣夠好,說不定能親眼目睹水牛與獅子對峙的局面,而鹿死誰手沒人敢斷定。 遊獵少則一個半小時,長則三個小時,在國家公園/保護區的期間是不可能下車上廁所的,而且一旦出遊,要折返花的時間會更長,千萬記得出發前不要喝咖啡,或是先去上廁所,否則真的會憋出毛病來。 在非洲旅行是经常会看到一棵树上有大型的复合鸟巢,这些就是织巢鸟的杰作。 常以草茎、草叶、柳树纤维等编织成悬垂在枝头的椭圆形鸟巢,鸟巢不断拼接,非常壮观。

你的腦海中是不是已經浮現出這樣的場景:百萬角馬、斑馬大軍嗚嗚泱泱準備橫渡馬拉河,河邊獅子虎視眈眈,河中鱷魚翹首以盼。 這個地方生生不息,成為大地上最大群野生動物最後的棲息地,這個地方就是坦尚尼亞大草原。 不同動物一起抱團遷徙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發揮各自的優勢,斑馬的視覺和聽覺比角馬好,能夠及時發現危險,並發出警報;而角馬的嗅覺比較靈敏,他們能夠通過嗅覺知道哪裡有水源,哪裡草比較茂盛,因此跟著角馬有草吃。 5月中后期,随着旱季来临,动物向塞伦盖蒂大草原的西北面迁徙,追赶青草和水源;6月是动物哺乳期,大量草食性动物的后代在迁徙路上降生。 每年5月的东非大草原上,大迁徙的序幕准时拉开,一场场残酷的杀戮如期上演。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