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香港綠色建築例子11大好處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香港綠色建築例子

多數人會覺得城市環境建設的責任落在建築商,或應由政府立法規管。 其實不然,建築物是應人而生,市民大眾亦有權參與提出需求,為香港的未來環境出謀獻策。 為推動更多私人企業來港利用我們的市場進行綠色融資,我們推出一個為期三年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 這個計劃將吸引更多金融機構、專業服務公司和外部評審機構在香港設立其營運據點,有助我們建立綠色金融的整全生態圈。

香港綠色建築例子

為進一步方便市民挑選具能源效益的器具及提升市民對節約能源的意識,政府現正透過《能源效益(產品標籤)條例》(第598章) 推行強制性能源效益標籤計劃。 透過在環保建築物內設置廢物分類設施(例如收集箱或收集架),以及向業戶進行推廣和宣傳,有助收集更多物料以供循環再造,及減少須要棄置的廢物。 這種就業增長源於對建築日益增長的需求,這種建築能夠應對多種挑戰:實現艱巨的氣候變化目標;能源成本上升、水資源短缺以及極端天氣條件風險增加。 這推動了一場 「綠色建築」(green building)運動。

香港綠色建築例子: 綠色建築 融入社區

博物館的設計融會貫通綠色建築概念,包括自然採光、遮陽隔熱裝置、節約能源及使用再生能源等。 香港綠色建築例子 它們在設計、建造、翻新、營運和再使用方面,會透過生態學和資源節約的方法,以達到特定目標。 這些目標包括保障使用者的健康、改善僱員的生產力、善用能源、水和其他資源,以及減輕對環境的整體影響。 綠建環評是香港本地研發的一套建築環境評估制度,涵蓋廣泛的可持續發展議題及完整建築生命週期。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為頒授認證的機構,並由建築環保評估協會執行綠色建築的評估。 另一方面,由於香港製造業已經式微,所以本港大部分用電均來自居所、辦公室、商場等日常建築物。

此外,我們留意到在港進行綠色融資的私人企業較多為房地產公司,相信資助計劃亦有助鼓勵更多其他行業的公司開拓綠色融資的新渠道。 除了政府帶頭參與外,私人企業在綠色金融市場的參與亦非常重要。 香港的綠色金融市場已經甚具規模,2020年,在香港安排和發行的綠色債務(包括債券和貸款)總額達120億美元,截至2020年年底的累計額則超過380億美元。 在所有2020年的發行人中,三分之一都是首次在港發行,說明不少發行人都是初次參與香港綠色金融市場,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地域方面,近60%皆為內地發行人,也顯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協助國家推動綠色轉型上的貢獻。

香港綠色建築例子: 環保建築

為了強調她的觀點,威利斯指出了她辦公室裏另一個視覺上非常綠色的特徵——一面牆上覆蓋著植物,有助於清潔建築內部的空氣。 「比如我們會發現市場很需要排放顧問之類的人,他們可以評估建築中產品的碳影響並幫助降低碳排放,」威利斯說。 5月28日及6月4日的導賞將參觀港大工程學院研發的沉浸式虛擬現實模擬系統imseCAVE,大家可透過高度逼真的立體場景畫面,體驗建築工程的實際運作。

有了減碳的目標及路線圖後,金融就可以發揮其資本配置的功能,推動各種各樣綠色項目的推出和發展。 政府亦已經親身參與綠色金融市場,發行總值35億美元的綠色債券,投放於我們的綠色工務工程項目。 政府綠債計劃深受環球投資者歡迎,最新一輪發行的25億美元綠債,其30年期部分獲得近七倍超額認購,也創下亞洲區政府發行綠色債券中年期最長的紀錄。

香港綠色建築例子: 建築廢料指數

建造業議會大埔訓練場為建造業議會轄下的其中一個訓練場,為多個建造業工種提供工藝訓練及測試(如起重機操作)。 政府力爭在2035年或之前把 可再生能源在發電燃料組合中所佔的比例,由現時不多於1%,提升至7.5%至 10%,並在2050年之前進一步提升至15%。 一直以來,政府透過與兩間電力公司簽訂《管制計劃協議》(《協議》)規管香港的電力市場。 香港綠色建築例子 香港綠色建築例子 《協議》列明電力公司的責任、電力公司股東的回報,以及政府監察電力公司與電力有關的財務事宜的安排。 為了在香港提倡能源效益,政府推出了一項自願性能源效益標籤計劃。 你可在此查閱此計劃的內容、所涵蓋的電器及器材種類,以及有關產品的登記名冊。

  • 綠色生活館位於屯門,透過定期舉辦綠色工作坊、講座、展覽及研討等,推動全區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及永續發展,促進社區人士合力建設屯門成為綠活新城鄉。
  • 在中國,作為其五年計劃的一部分,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要求所有新建城市建築中有50%必須通過綠色認證。
  • 透過在環保建築物內設置廢物分類設施(例如收集箱或收集架),以及向業戶進行推廣和宣傳,有助收集更多物料以供循環再造,及減少須要棄置的廢物。
  • 在未來幾十年,該行業將成為綠色就業增長第二快的行業,僅次於能源行業。
  • 因應市場情況及需求,在未來五年我們會繼續定期發行等值1,755億港元的綠色債券,亦將首次發行零售綠色政府債券,及研究拓展至以人民幣計價發行。

「零碳天地」位於九龍灣,採用太陽能光伏板吸收能源發電,並以導光管把陽光引入室內。 參加者將遊走港大百周年校園及銅鑼灣社區,參觀綠色建築的同時探索如何於保存歷史文化、保護環境與發展之間取得平衡。 香港綠色建築例子 建造業議會屯門訓練場為建造業議會轄下的其中一個訓練場,為多個建造業工種提供工藝訓練及測試(如負荷物移動機械操作)。

香港綠色建築例子: 採用預製建築組件

政府亦會向有關處所發出室內空氣質素檢定標籤,以供展示在顯眼位置,表彰這項成就。 國際勞工組織預測,生態設計師——他們設計的產品更有效率——以及能源效率專家等角色將在中國和印度等建設蓬勃發展的地區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香港綠色建築例子2023 2009年至今,全港已有逾285幢建築物獲得綠建環評認證,其中43幢建築物獲得「鉑金」評級,包括建造業議會地標「零碳天地」。 該校科技學院院長何建宗負責領導建築設計項目,他指環保建築是全球大勢所趨,雖然成本增加,但長遠可節省用電,減少碳排放。

每逢夏天,相信大家也會感受到天氣炎熱的日子愈來愈多,可見氣候變化關乎人類未來,而實現碳中和對於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尤關重要。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0年 9 月 宣佈中國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而特首林鄭月娥去年11月發布新一份《施政報告》,終於承諾香港會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 零碳天地於 2017 香港綠色建築例子 年重新定位,成為一個展示關於政府與業界應對氣候變化及智慧城市科技的平台。 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全新平台,讓不同參觀者體驗他們的最新科技,並且提升參觀者對氣候變化及智慧城市的認知。 可再生能源證書計劃是現行《管制計劃協議》下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新措施。 香港綠色建築例子 該計劃藉以把由可再生能源生產的電力出售;而透過購買可再生能源證書,買家可向外展示其營運或活動不會帶來碳排放。

香港綠色建築例子: 建築綠色化的趨勢: 生態屋頂與環保建築

學院位於何文田,採用創新的環保意念,設計出色,最近獲「綠建環評」(BEAM Plus)最高的「鉑金」評級,是首座獲此評級的大專建築物。 由香港建築中心帶大家漫步銅鑼灣,重溫其不斷演化的面貌,探索這個社區如何做到可持續發展。 導賞期間將會參觀區內地標希慎廣場,了解這現代綠色建築的特色。 「綠在沙田」是環境保護署首個「綠在區區」的項目,提供物流支援及推動乾淨回收,擔任社區環保教育的角色,從多角度把綠色生活文化注入社區,從而推動綠色社區所需的行為改變,是沙田環保新地標。

每年一度的「香港綠色建築週」今年亦將與「2017年度香港可持續建築環境全球會議」同步舉行。 屆時將有為公眾而設的主題導賞團及定點綠建參觀活動,讓市民更認識及善用區內的綠色建築。 詳情快將於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網頁及Facebook專頁公布。 相近觀念為自然建築,是指正常用於較小的比例,並偏向集中於使用當地所可取用的材料。 為提升建築物能源效益,政府已制定《建築物能源效益條例》。 在條例下,某些訂明類別的建築物必須遵行《建築物能源效益守則》和/或《建築物能源審核守則》。

香港綠色建築例子: 香港的獨特環境

已評估的綠建環評新建建築項目,預計每年節省8.8億度電及1,900萬平方米食水及廢水,合共為香港減少每年約62萬噸碳排放,相等於種植2,700萬棵樹。 自1998年起,機電工程署一直推行自願性的香港建築物能源效益註冊計劃,以提昇建築物的能源效益。 2005年,政府發出了一份技術通告,為所有基本工程和小型工程在採用能源效益屋宇裝備裝置和可再生能源裝置上提供技術指引。 為了進一步提昇建築物的能源效益,政府正擬立例,強制指定類別的新建及現有樓宇實施建築物能源效益守則。 鄰近的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是全球第一所以氣候變化為主題的博物館,提供有關氣候變化的展品和多媒體互動展覽,讓公眾緊貼及掌握可持續發展的趨勢,凝聚環保力量。

香港綠色建築例子

自《建築物能源效益條例》(下稱《條例》)全面實全面實施以來,所有受《條例》規管的訂名建築物均已達到法定《建築物能源效益守則》(下稱《守則》)中的最低能源效益要求。 為繼續鼓勵及推動本港樓宇進一步提升能源效益,自願性《香港建築物能源效益註冊計劃》(註冊計劃)對達到比法定要求更佳表現的建築物將加以確認。 有見及此,政府已在本港的指定地區推行了一個非住宅樓宇水冷式空調系統使用淡水冷卻塔的計劃。 如樓宇位於指定地區以外,我們也歡迎淡水冷塔裝置申請參與該計劃,我們會就申請個案該區的淡水供應是否足夠以作出考慮。 事實上,香港建築物用電量佔全港九成,而用電產生的碳排放就佔全港六成,其實只要能讓建築物減少耗電,就能減少碳排放。 近年愈來愈多香港企業重視社會責任,通過各種方式節能減排,綠色建築近年也在香港應運而生。

香港綠色建築例子: 設計原則

因應市場情況及需求,在未來五年我們會繼續定期發行等值1,755億港元的綠色債券,亦將首次發行零售綠色政府債券,及研究拓展至以人民幣計價發行。 「綠建環評」由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認可,是一套由本地建築界創立的環保建築指標和評估系統,評估用地與室外環境、能源使用、室內環境質素、用材、用水和創新等六大範疇。 第三期亦以「生活實驗室」為概念,建築設計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其設計元素可分為節能、高效能和產能三大類別,幫助使用者更充分利用天然資源。 「科學園。綠里程」展示其中17個綠色建築設計特色,在欣賞園區綠化景致的同時,亦可探索創新科技如何融入現代建築設計。 市建局制定了一套全面的環保政策,包涵六大環保綱領,應用於市建局的發展項目,以締造一個優質的生活環境,亦令香港的環境得以持續發展。 直至2017年3月,市建局共有14個發展項目的可持續建築設計獲得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的環評級別鉑金級証書。

上網電價計劃是現行《管制計劃協議》下推動社區參與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新措施,提供財政誘因鼓勵市民在其處所安裝太陽能或風力發電系統。 除了能源效益標籤計劃外,自願參與性質的《 香港建築物能源效益註冊計劃》 將繼續鼓勵及推動本港樓宇進一步提升能源效益,並對達到比法定要求更佳表現的建築物加以確認。 除了致力興建高環保標準的樓宇外,市建局提倡將「智慧」理念引入設計、環境、資訊、管理及家居便利等方面,以締造「智慧」生活模式。 在項目建造時,以「智慧」元素制訂家居用電及用水量系統、家居保健系統、智能顯示屏、家居廢物管理系統、建築信息模型以及樓宇管理系統等。 早於九十年代初,綠色建築理念在香港逐漸成勢,1996年業界研發出針對本地環境的綠色建築評估工具,按樓宇的整體環保表現進行評級,就似在建築物上加上綠色標籤。 發展至今,評估工具涵蓋建築物的生命周期並適用於不同類型的項目,亦加入發展項目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的考量,例如微氣候因素、公共空間的創造,人和環境的共融等。

香港綠色建築例子: 政府如何推廣環保建築

政府今年5月公布「香港都市節能藍圖」,為新建政府建築物訂下環保目標,凡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的須達「金級」或以上,地標建築物更須達到最高的「鉑金級」。 換言之,綠色建築在設計上試圖從人造建築與自然環境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 這需要設計團隊、建築師、工程師以及客戶在專案的各階段中緊密合作。 而綠色建築的實作擴充並補足古典建築設計對於經濟效益、實用性、耐用度以及舒適度方面的不足。 議會位於九龍灣的BIM中心自2016年開始投入服務,至今已開辦多項BIM課程,並與專業學會及大專院校合作舉辦各種講座及研討會,向建造業持分者及公眾推廣BIM技術。

今年六月,三年一度的「可持續建築環境全球會議」將於香港舉行,屆時將聚集世界領先的綠色智慧城市包括新加坡、日本、瑞典及德國等代表來港。 他們有望成為推動香港綠色建設的重要催化劑,加快為香港創造可持續建築環境,讓市民能真正生活與一個低碳大都市當中。 基於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在進行公眾參與活動後所提出的建議,政府檢討了現行為改善樓宇的宜居環境而讓私人樓宇增加樓面面積以引進環保及完善生活設施的政策。 現決定收緊這項政策,包括取消部分設施的寬免,降低停車場、露台、工作平台和住客康樂設施的寬免,並為多項仍享有寬免的設施加設百分之十的整體寬免上限。

香港綠色建築例子: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

2022年ESG報告首次展示特靈科技的淨零排放路線圖,並詳細介紹了特靈科技如何實現或超額完成公司2030年可持續發展承諾的年度目標。 良好的通風和足夠的天然光線,可以減低空調、通風和照明方面的耗電量。 很多可再生能源都是免費和用之不竭,為我們提供了更環保及經濟的資源選擇。

香港綠色建築例子

建築師將多個中空地帶設置為空中花園,把大廈設計成一個漏斗,把銅鑼灣的風流加速,帶走市區的污染物,優化周遭環境。 另外,預計於2020年落成的深水埗長發街西居屋項目,則採用人車分隔的屋苑設計,居民在屋苑內可享無車戶外空間,提升空氣質素及宜行空間(walkability)。 這都要利用建築物提升環境容量,增加與社區市民的互動的例子。 講到環保,很多時大家都會先從個人角度出發,如何改變生活習慣做到減廢、慳電節能等等,對於身邊的「環保綠色建築」了解有限。

香港綠色建築例子: 發展綠色金融 提升樞紐地位

新建樓宇如要取得寬免,先決條件是加入樓宇分隔或增加建築物的通透度、樓宇後移和綠化等可持續發展設計元素,以及提供樓宇的環保和耗能資料。 香港綠色建築例子2023 這套修訂方案,一方面可顧及樓宇的環保及舒適要求,另一方面盡量避免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力求在兩者之間取得適當平衡,並能確保本港建築物的設計有展示創意的空間。 政府帶頭推動節能,鼓勵綠色建築,提升政府建築物、公共房屋和公營機構的綠色表現。 根據新訂目標,所有新政府建築物均須達到「綠建環評」中的「金級」甚至最高的「鉑金級」,以減排節能,與社會一起為環保出力。 行政長官在今年的施政報告公布一系列發展綠色金融的重要舉措。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