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東梅古道2023詳細介紹!(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是香港大嶼山上昔日的一條山徑,連接東涌及梅窩,因而得名。 在東涌道及嶼南道落成之前,這條小徑是來往東涌及梅窩的唯一通道。 東梅古道是昔日居民來往東涌梅窩的主要道路,兼具歷史及自然價值的山徑。 2008年,政府為紀念香港協辦北京奥運馬術比賽,把古道中由白芒至梅窩的一段山徑命名為香港奥運徑,並沿途在地上鑲嵌了11種運動項目的標誌。

東梅古道以東涌的馬灣涌為起點,經過低埔後沿大嶼山北岸至白芒,然後進入內陸,經大蠔村沿大蠔河上游走,再往上走至望渡坳,再往下經銀礦灣瀑布(銀礦洞)到達梅窩。 東梅古道 由東涌出發至梅窩一段離島自然歷史徑,稱為東梅古道,是昔日村民來往東涌至梅窩的一段山路,沿途自然風景優美,包括牛牯塱、亞婆塱、銀礦洞和銀礦灣瀑布等,故成為大受歡迎的行山徑之一。 除了自然風景,古道上也保留了不少歷史古蹟,在起點不遠的白芒村,便找到70多年歷史的更樓,大可邊賞風景邊考古。

東梅古道: 大嶼山行山|東梅古道由東涌起步 經白芒行到梅窩順道探秘銀礦洞

經修整過嘅東梅古道,可以同時遊走2008年香港政府於白芒至梅窩一段建設嘅香港奧運徑,內裏鑲嵌咗11個運動項目標誌,故一道兩名。 東梅古道 由奧運徑起,途經大蠔灣、三鄉,即古老村落白芒村、牛牯塱村、大濠新村統稱,沿途綠野片片,甚有田園氣息,但見得最多嘅睇怕都係村民對政府嘅控訴。 步行約45分鐘,即可見到亞婆塱涼亭,只有少部份路段為緩緩上斜,分岔路左邊山路去愉景灣,前行則去梅窩。 東梅古道 該位置仰望一道通往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嘅巨形天橋,完美地遮擋無敵海景,而近距離亦可見一艘艘細小嘅小艇。 由香港奧運徑入口走約10分鐘,便是白芒村,村口有座70多年歷史的更樓守衞,1999年已列為法定古蹟。

從這裏開始便要走山路,幸好路途不算太斜,很快就上到小山丘,那裏有座涼亭,從山上可俯瞰牛牯塱村及對開的大蠔灣,不妨稍作休息,享受陣陣涼風。 2008年香港協辦奧運期間,白芒至梅窩一段被命名為香港奧運徑,而附近一片山林命名為奧運林,整段路面設有各種運動項目標示,如馬術、帆船、射擊等,沿路走可重溫奧運片段。 而梅窩路段其實是三鄉的所在地,所謂三鄉,是指梅窩的大蠔、白芒及牛牯塱3條古老村落,在石屎森林中長大的我們,難得來到懷舊村落,當然要藉此機會感受田園氣息。 東澳古道,又稱東大古道,是昔時往來東涌及大澳之通道。 路線途經數條鄉村與海灣,包括䃟頭、沙螺灣、䃟石灣及深屈。

東梅古道: 大嶼山行山路線|東梅古道、奧運徑輕鬆易行 必到銀礦灣瀑布打卡

建於1937年的更樓,共兩層,高約7米,牆身由花崗岩砌成,裝潢古色古香,帶點剝落的磚牆、通花鐵窗、木製天花,以及天花吊着至今仍可運作的舊式風扇,一切都懷舊得很,是難得一見的完整古蹟。 东梅古道是香港大屿山上昔日的一条山径,连接东涌及梅窝,因而得名。 在东涌道及屿南道落成之前,这条小径是来往东涌及梅窝的唯一通道。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本身係大嶼山一條山徑,曾經係連接東涌至梅窩嘅唯一通道,由馬灣涌至白芒,經大濠村到望渡坳,再下行到梅窩銀礦灣瀑布,全長逾10公里。 由呢條路線嘅起點行到終點梅窩碼頭,點對點2小時內可以完成,比起由地下鐵路站為起點,需要逾2小時先可以到達梅窩碼頭,時間更快捷方便。 東梅古道以東涌的馬灣涌為起點,經過低埔後沿大嶼山北岸至白芒,然後進入內陸,經大蠔村沿大蠔河上遊走,再往上走至望渡坳,再往下經銀礦灣瀑布(銀礦洞)到達梅窩。 古道全長約10.8公里,走畢全程約需3至3.5小時。

東梅古道: 在〈更快到起點方法! 快閃大嶼山路線東梅古道 輕鬆由東涌行到梅窩睇銀礦灣瀑布〉中有 3 則留言

新渡輪提供往返中環6號碼頭及梅窩碼頭的渡輪,普通渡輪航程約 分鐘;高速船約 分鐘。 休後,途經望渡坳下山,經黃公田、礦洞、銀礦灣瀑布至白銀鄉,穿過白銀鄉門樓,走出鄉事會道市政大廈體育館梳洗,再到村內津津食店下午茶,小店的牛腩好吃,越南春卷也非常美味。 人齊後,四人一組起步,沿翔東路單車徑,再上接東梅古道,經奧運林下行至大蠔灣,入白芒村,經牛牯塱、田寮上亞婆塱大休。 最後一段是沿海山路,可欣賞附近一帶的山丘,離終點大澳亦已不遠。 將近到海旁的水泥路前,左方有梯級可上接至嶼北界碑(註:嶼南界碑位於狗嶺涌),而此路亦可接回水泥路往大澳。

  • 東梅古道是香港大嶼山上昔日的一條山徑,連接東涌及梅窩,因而得名。
  • 東梅古道以東涌的馬灣涌為起點,經過低埔後沿大嶼山北岸至白芒,然後進入內陸,經大蠔村沿大蠔河上游走,再往上走至望渡坳,再往下經銀礦灣瀑布(銀礦洞)到達梅窩。
  • 前行10分鐘即可到達望渡坳避雨亭、海拔240米嘅標高柱,只屬一個小丘,可俯視梅窩一帶景觀,眺望喜靈洲、長洲北。
  • 在东涌道及屿南道落成之前,这条小径是来往东涌及梅窝的唯一通道。
  • 休後,經望渡坳下黃公田、窩田村、銀礦洞、銀礦灣瀑布公園出白銀鄉,沿村路步出鄉事會路市政大樓梳洗。
  • 人齊後,四人一組起步,沿翔東路單車徑,再上接東梅古道,經奧運林下行至大蠔灣,入白芒村,經牛牯塱、田寮上亞婆塱大休。
  • 該位置仰望一道通往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嘅巨形天橋,完美地遮擋無敵海景,而近距離亦可見一艘艘細小嘅小艇。

古道全长约10.8公里,走毕全程约需3至3.5小时。 2008年,政府為紀念香港協辦北京奥運馬術比賽,把東梅古道白芒至梅窩一段山徑,命名為香港奥運徑,沿途在地上鑲嵌了11種運動項目的標誌,為幽雅的古道增添一份現代色彩。 東梅古道 停停走走,由白芒開始上山大概一個小時後就到逹此古道最高點的涼亭。 不過如果iphone的顯示正確,最高點也不過200米高,實在小丘一個。 前往方法:由白芒村出發可於東涌市中心乘大嶼山巴士,於翔東路近白芒村口下車。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大澳是觀賞日落勝地,臨走前當可在巴士站的士多旁邊吃豆腐花邊看日落景致景。 東梅古道2023 經小路而走,由迎東邨行到大濠灣,只係20分鐘腳程,比起東涌地下鐵路行到大濠灣要近1小時步程,可縮減1倍時間。 東梅古道2023 這條古道好像乏善足鋪上社交媒體的打卡位,但走着走着,突然會遇上一小片芒草地、深山中有兩條小型瀑布⋯⋯轉角遇到的未必經天動地,卻是足夠讓人回味的小幸運。

  • 橫過足球場(即侯王宮及戶外康樂營側)後方的鐵橋,沿清晰的水泥路行走便可到達散頭。
  • 而梅窩路段其實是三鄉的所在地,所謂三鄉,是指梅窩的大蠔、白芒及牛牯塱3條古老村落,在石屎森林中長大的我們,難得來到懷舊村落,當然要藉此機會感受田園氣息。
  • 由東涌逸東邨起步 (若由東涌港鐵站開始,需行走約半小時至逸東邨),在福逸樓引水道旁的小徑往海邊方向走行。
  • 東澳古道,又稱東大古道,是昔時往來東涌及大澳之通道。

橫過足球場(即侯王宮及戶外康樂營側)後方的鐵橋,沿清晰的水泥路行走便可到達散頭。 再往前走,在支路左轉往古色古香的沙螺灣村及新村(右方可往渡輪碼頭)。 聽說這條村落是雙村長制,而其中一名還是外籍人士;而深石村亦建有不少房舍。 村屋外的擺設甚有西方味道,相信有不少外籍人士居住此處。 以前香港係漁農社會,交通不便,村落與村落,村落與城墟之間,要倚賴山路連接。 這些山路,到了現在就成為了古道,部份更深受行山友歡迎。

東梅古道: 更快到起點方法! 快閃大嶼山路線東梅古道 輕鬆由東涌行到梅窩睇銀礦灣瀑布

接近梅窩了,會聽到流水潺潺,皆因著名的銀礦灣瀑布便在這裏,瀑布區已成為瀑布公園,中央設有中式涼亭讓遊客休息,在春夏季節瀑布流水量較多,景觀亦最宏偉。 往瀑布旁邊的小路走,可找到銀礦洞下洞的入口,不過入口卻是一個長滿浮萍的水潭,感覺有點詭異,還是站在外面觀看好了。 东梅古道以东涌的马湾涌为起点,经过低埔后沿大屿山北岸至白芒,然后进入内陆,经大蚝村沿大蚝河上游走,再往上走至望渡坳,再往下经银矿湾瀑布(银矿洞)到达梅窝。

剛離開銀礦洞不久,就聽聽隆隆的流水聲,原來不遠處正是銀礦灣瀑布公園。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 — 從東涌到梅窩,捉緊當下每個微細的小確幸

休後,經望渡坳下黃公田、窩田村、銀礦洞、銀礦灣瀑布公園出白銀鄉,沿村路步出鄉事會路市政大樓梳洗。 梳洗後,隊友到碼頭附近午膳,呀喵在街市旁搭車回東涌,今日輕鬆走約10公里,4個小時走完。 前行10分鐘即可到達望渡坳避雨亭、海拔240米嘅標高柱,只屬一個小丘,可俯視梅窩一帶景觀,眺望喜靈洲、長洲北。 中段可見山腰藏有一片無人草原,再步行15分鐘,經黃公田即可見到享負盛名嘅銀礦灣瀑布、銀礦洞,至於人流多與少,就要睇自己運氣,加上識唔識揀日子去啦。 由瀑布下行,經過梅窩白銀鄉、文武廟,25分鐘可返回梅窩市中心、梅窩碼頭。 近年流行行山,所以好多古道都被人搵出嚟學古人咁行返轉。

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顧名思義就係連結東涌同梅窩既古道(估通你以為條路有冬梅食咩~)呢條路唔多聽朋友提,但其實政府無厘頭地在2008年京奧時將呢條路由白芒至梅窩一段改左名做「香港奧運徑」,沿途仲砌左11種運動項目既標記。 繼續往前走,不久便到達亞婆塱,過了木製涼亭便是下山路,這裏比前段的上山路易走得多,當大家見到用石屎建造的望渡坳避雨亭,就知道終點梅窩在望了。 在這裏眺望梅窩、銀灣邨及碼頭的景色,一望無際,感覺是這麼近又那麼遠,因還需要多走半小時路程才可到達梅窩。 由東涌逸東邨起步 東梅古道 (若由東涌港鐵站開始,需行走約半小時至逸東邨),在福逸樓引水道旁的小徑往海邊方向走行。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