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陽海15大優點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陽海

至2015年4月底止,陽明海運擁有101艘營運船舶,承運能量高達606萬載重噸/ 50萬TEUS,船隊以貨櫃船為主。 2006年12月2日亞奧理事會在卡達多哈宣布,中國海陽市承辦2012年亞洲沙灘運動會。 陽海 2008年4月,亞奧理事會與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簽署了2012亞洲沙灘運動會承辦合同。 海陽市是繼印度尼西亞峇里島和阿曼馬斯喀特之後的2012年亞洲沙灘運動會舉辦地。 作為亞洲四大綜合體育賽事之一,海陽市是唯一獲得舉辦資格的中國海濱城市。 海陽市為亞洲四大體育賽事之一的亞洲沙灘運動會主辦地,是中國最大的國際沙雕藝術節所在地,也是中國沙灘排球、沙灘足球國家隊訓練基地。

陽海

愉景灣的康樂設施,也隨第一期落成啓用,包括高爾夫球場、康樂會、沙灘、單車徑及公園等。 愉景灣地處大嶼山東部,設有海陸兩路交通連接香港各處,四通八達。 海路方面,設有渡輪直達香港島的中環三號碼頭,航程約為25分鐘。

陽海: 香港麥當勞驚傳砍人案…員工哭叫救命 經理血流滿面問:幹嘛讓他走了

陽海學園屬於只有妖怪就讀的寄宿學校,被強大的結界與人界隔離,在結界內不能使用手機。 不過,除了在課室和教職員室的門牌等各處有形跡可疑的裝飾以外,校園外有枯萎、彎曲了的古木和墓石等,釀著獨特的靈異氣氛。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愉景灣 3期蔚陽海蜂徑 海蜂徑90號 共有1層,提供1個單位。

政府主要是擔當審批的機關,整個發展計劃的進展是按照正式的規劃總綱進行。 愉景灣第一期住宅於1980年推出,售價由31萬港元至260萬港元不等,卻在短短24小時內全部售罄,反映這類住宅深受市場人士歡迎;而第一期住宅於1982年開始入伙。 第一期共有高座單位504個,低座單位432個及花園洋房97間。 第十三期尚堤由5幢高座大廈共541個單位所組成,其中第3、5及6座的3、5及6樓設社區空中花園及在地下設有泳池供尚堤住戶使用。 尚堤以現代手法設計,入口大堂以Art Deco手法設計,所有單位附設露台/平台及落地大窗,單位可眺望園景、海景及迪士尼煙花景,備有1房、2房、3房及4房多元化室內間格,單位面積由663平方呎至2,382呎,部分單位主人房及浴室設觀星天窗和天台按摩浴池。 第二階段由怡山閣、峻山閣及逸山閣三幢19層高的高座樓宇組成,共342伙,部分單位可遠眺對岸港島海景,單位間隔由一房兩廳至三房兩廳連主人套房,有3款面積單位提供分別是533呎、689呎及865呎單位,全部不設窗台,迎合不同大小家庭的需要。

陽海: 花園別墅及低座洋房

其後香港興業自行發展第六及第七期,第六期位於碼頭旁部為中座住宅單位,共144個單位 ,下方設有渡假式購物商場,採用開放式設計,與原有商場連成一氣,同時重置巴士總站及廣場連接碼頭,於1991年落成,並命名為愉景廣場。 而第七期主要為高座、低座及花園洋房,分別命名為海寧居及璧如台,其中海寧居引入類似南歐地中海式設計,並影響其後的8、9、11及12期的設計,而璧如台則是採用類似東方現代式風格設計的28間花園洋房,同於1994年落成。 愉景灣前身是一個僅有數戶人家居住於沿岸的未開發小山村,前香港興業持有人王永祥在1966年投資牧牛場,名為「大興牛房」。 早於1973年5月25日,香港興業有限公司成立,目標就是發展愉景灣計劃。

陽海

愉景灣巴士總站已於2019年4月13日完成重建重新開放啟用,並搬上愉景廣場一樓,並重新投入服務。 愉景灣服務管理有限公司已經把大部分住宅的24小時保安及巡邏服務外判給予正誠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給負責,少部份則由衛達保安有限公司負責。 愉景灣居民長期投訴區內蟑螂和老鼠為患嚴重,但不獲管理公司正視,至今問題仍然嚴重。 此外愉景灣內不少樹木存在安全風險,例如大量樹木被砍頂,導致樹木結構不良和威脅健康,增加塌樹風險。

陽海: 設計風格

面積由5087至6833平方呎,大宅內設由4睡房至6睡房不等,部份單位內設家庭室、書房、健身室等空間,其中A,B及F屋屋內更自設升降機,全部單位皆設有私家花園及私人泳池。 陽海 第十二期海澄湖畔二段由8幢花園洋房、18幢低座洋房及4座高座大廈組成,以南歐式設計,樓宇隨著山勢排列,令住戶享有最佳角度的海景。 海澄湖畔二段共有757個單位,面積由553至2,180平方呎,備有一房至四房設計,並提供罕有的一及二房設計的低座洋房,部分單位附設達1,200平方呎的私家花園,部分低座洋房更有四千平方呎私家花園,大部分單位附設歐陸式露台/平台。 第九期海藍居位於半山海寧居再上,面向稔樹灣及大白灣,以地中海式設計,屋苑中央有偌大的歐陸式倒映池及流層式瀑布。

  • 愉景灣商場2樓設有醫療中心,為區內住戶提供醫療及牙醫服務,每日定期診症。
  • 愉景灣地處大嶼山東部,設有海陸兩路交通連接香港各處,四通八達。
  • 至2015年4月底止,陽明海運擁有101艘營運船舶,承運能量高達606萬載重噸/ 50萬TEUS,船隊以貨櫃船為主。
  • 海阳市总面积1886.84平方公里,总人口69万,地处黄海之滨、胶东半岛南翼,东经120°50至121°29,北纬36°16至37°10之间,位于青岛、威海和烟台的中心地带,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愉景灣第1期發展,以歐洲渡假式住宅為藍本,有別墅、低座洋房及高座大廈,並提供一切生活必需的基建設施。 陽海2023 第2至5期則以後現代風格設計;第6期以渡假式商場及Art Deco手法設計,半月型的廣場也成為了愉景灣的地標;第7期的璧如台則是以東方現代手法設計的別墅。 愉景灣第7至9,11及12期的發展,以富地中海風情的低密度渡假式住宅區為主題,而第10,13至18期以時尚的手法設計,以吸引年青或心境年青的住客入住。 為第一期發展項目之一,位於愉景灣南部山上,設有27個洞的標準高爾夫球場,乃由著名的加拿大高爾夫球場設計師 Robert Trent Jones Jr. 所設計,並於星期一及二開放予非會員,也可預訂作為企業活動或公開比賽之用。 高爾夫球會會所大樓內設有運動員大堂、儲物櫃,並設有一間高爾夫球用品專門店,更提供高爾夫球具修理服務。

陽海: 設施

低層地下住戶擁有私家花園和後園;而高層地下的客廳則設1個大露台。 陽海2023 一樓的2個單位面積同是1037平方呎,同樣是3房2廳,而2樓及閣樓則為2個複式單位,面積為1133平方呎,3房2廳,主人房則設於閣樓,套房與廳均設相連大露台。 除特別許可外[12],其他車輛(包括私家車、區外巴士等)一律禁止進入愉景灣。 由於愉景灣是收費隧道,而且對通行車輛及時間有較多限制,所以絕大部分物流公司都會對往來愉景灣的送貨服務向客戶加收附加費,故此由區外到區內物流費用,例如運送傢俱,都非常高昂,成為居民生活的一大負擔。 愉景灣區內的道路網系統以愉景灣道、愉景山道及海澄湖畔路為主幹,另設有支路連接區內各處,包括水塘、消防局、社區會堂、各屋苑等,支路的命名與附近屋苑或地理環境相配合(如:愉峰道、堤畔徑、璧如徑、海蜂徑、蘅欣徑等),整個道路網系統可還以透過愉景灣隧道與區外道路網聯接。 區內道路均為私家路,屬發展商香港興業有限公司私人擁有,只限獲授權之車輛行駛,隧道及主幹道限速50公里/小時,支路則限速30公里/小時。

  • 而A至E屋已分別於2020年5月22日至6月3日期間,透過公司內部轉讓形式售出。
  • 第四期第三階段位於蘅欣徑,名為曦欣閣(英語:Twilight Court),共1幢樓高17層的高座大廈,備有電梯直達。
  • 第十期時峰位於愉景灣隧道旁,由2座23及25層高的高座大廈組成,對象為年輕或心境年青的住客,採用現代美學概念設計,以富時代感的手法表達出來。
  • 海陽市總面積1886.84平方公里,總人口69萬,地處黃海之濱、膠東半島南翼,東經120°50至121°29,北緯36°16至37°10之間,位於青島、威海和煙臺的中心地帶,東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
  • 第8型(Type 8)洋房為3層高獨立式洋房,屋宇面積5168呎,位於岬角末端,地下入口大堂裝設落地天窗,充份利用天然光,大堂入口及客廳樓底特高;而客廳及主人房設有壁爐。

單位面積由496呎至859呎,設有窗台,每層8伙,共136伙。 愉景灣第三期的末段發展座落於蔚陽(海蜂徑),位於大白灣與二白灣之間的岬角外圈之上,143座花園屋沿山坡排列,所有單位眺望大白灣或二白灣。 單位分4類,即第8、9、10及11型,其中17間是5,168呎的獨立洋房位於岬角末端,三面環海。 各海景洋房均設3至4間睡房,客廳、飯廳、工人房及工作間,部分設有花園,所有洋房均設大露臺及花槽,而洋房的排列讓住戶可以享受最佳角度的海景。 第3款(Type 3)為2層半高,共設4伙,所有單位為3房2廳。 低層地下為2個面積1368呎的單位,高層地下及閣樓則為2個建築面積1442呎的複式單位。

陽海: 第一期樓宇(碧濤)

愉景灣內每一個住宅區的建築設計,均以盡量發揮附近天然環境優點為主。 而區內除有各項管理服務外,更設有兒童遊樂場及休憩花園,供住戶享用。 1994年初,香港興業有限公司由兩間香港上市公司對半持有,分別是查氏家族控制的香港興業國際及中信泰富有限公司。 而第8及第9期於90年代陸續展開,第8期鄰近碼頭,主要為花園洋房、低座洋房及高座單位,命名為海堤居,1995年落成;愉景灣商務中心則於1998年落成,而第9期則位於第7期海寧居之上,主要是中座單位及低座洋房組成,名為海藍居, 於2000年落成。

陽海

在發展第四及五期時,香港興業則把發展權全盤售予新世界,作價2.54億港元,條件訂明香港興業可獲35%分帳,樓價不能低於每呎650港元;該兩期主要為高座大廈及低座洋房,總建築面積分別為140萬平方呎及100萬平方呎。 第四期分6個階段進行,而第5期則分3個階段進行,於1990年中至1996年間分多個階段落成入伙,屋苑分別命名為蘅峰、倚濤軒、碧濤軒及頤峰。 第十七期位於愉景灣高爾夫球場的山上的愉峰道,由6組單層及兩層花園洋房組成,每組洋房由1間大宅連同3-4間小屋組成,洋房以北美式大宅設計,樓宇隨著山勢排列,令住戶享有最佳角度的海景。

陽海: 海陽市

單位面積由472呎至814呎,不設窗台,每層8伙,共272伙。 第三期第三階段發展為明蔚徑上的7座4層高的低座洋房,鄰近明翠台及蔚陽,1,259-1,356平方呎,為三房兩廳連工人房設計,全部單位向海,部分房間更設有轉角玻璃窗設計。 為配合愉景灣巴士總站提升工程,所有巴士站已於2017年2月25日凌晨起,遷往愉景灣道沿途各個臨時巴士站及臨時巴士總站,部份巴士路線已進行重組及合併,班次亦會有所調動。

早期策略是在新界向原居民大量收購乙種換地權益書,藉此向政府交換在大嶼山愉景灣度假屋計劃的發展權。 當時計劃將愉景灣發展成旅遊勝地,包括酒店、豪華住宅及3個高爾夫球場。 1976年9月便與政府簽署正式合約,根據換地條件向政府交出660萬平方呎的新界土地權益,以換取愉景灣的土地。 後來經過多次交易,愉景灣地盤面積由原來的6,200萬平方呎擴充至7,000萬平方呎。

陽海: 住宅部份

大廈以Y字型設計,Y字2翼角度為120度,避免單位互望之餘,亦令各單位擁有最佳角度的海景。 而升降機、樓梯及屋宇裝備設施則集中在樓宇中部,方便住客使用及節省空間,2017年曾進行樓宇大翻新工程。 1至21樓每層6伙,有4個建築面積713呎的兩房兩廳兩廁單位;另外2個則為530呎的一房兩廳的單位,大單位全部向海,細單位則主要向山。

陽海

愉景灣設計強調生活悠閒寬敞,所以廳與房的面積比例比市區的住宅大,例如530呎單位,睡房空間佔120呎,讓住客可以享受更舒適寬敞的居住環境。 陸路方面,從2000年起則有愉景灣隧道把愉景灣與青嶼幹線及本港的道路網接通,來往機場、九龍及新界各地區,而港珠澳大橋落橋位位於愉景灣隧道收費廣場附近,乘客可乘愉景灣巴士前往欣澳轉乘城巴B5線前往該大橋的香港口岸。 愉景灣交通服務有限公司同時提供穿梭巴士來往愉景灣至香港國際機場、港鐵東涌綫東涌西站(預計2023年動工,2029年竣工)、東涌站、東涌東站(預計2023年動工,2029年竣工)及欣澳站。 在二零二零年曾發生懷疑沒有得到運輸處同意的情況下,擅自減少巴士班次,令區內居民極為不滿。 香港興業在愉景灣興建私家水塘,存水量為350萬立方米,按25000人使用的標準去設計,規模名列全港第8,而且是全港同類型及同等規模水塘中首個屬私人擁有。

陽海: 發展歷史

寶峰高座樓宇呈Y字型單向設計,令100%單位可以享有海景,面積由432-1,274平方呎,其中寶峰更設有開放式單位的設計,單位內並附設開放式廚房及入牆櫃。 第三期包括4個屋苑,分別為寶峰、康慧台、明蔚徑及蔚陽(海蜂徑),由香港興業有限公司及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聯合發展,總共提供882個面積介乎432至5168呎的住宅單位,全部第三期單位均不設窗台。 7座低座大廈位於高座大廈的前方,每層2伙,地下單位連花園單位,一樓為分層單位,二及三樓為複式單位,所有單位均享有無遮擋的海景,視野遠至港島維港。

為獲取政府的批給土地,香港興業須分十年繳付支付6,150萬港元地價及1份不少於6億港元的建築契約[2],香港興業當時積極籌劃在愉景灣發展一個自給自足的渡假村。 可惜不久之後,王氏陷入財政困難,令愉景灣的業權險些落入債權銀行蘇聯的莫斯科人民銀行新加坡分行手中。 第三期次階段發展計劃為康慧台,位於愉景灣消防局旁,鄰近愉景灣碼頭及愉景廣場,由3幢21層高高座大樓組成,大廈設計為X字型,盡量提供最多海景單位,面積472-919平方呎;其中472呎單位是附有開放式廚房設計,而919呎三房單位更附設3個露台。 第十期時峰位於愉景灣隧道旁,由2座23及25層高的高座大廈組成,對象為年輕或心境年青的住客,採用現代美學概念設計,以富時代感的手法表達出來。 兩座樓宇高低有致,當中的18-22樓為空中花園俯瞰整個二白灣海景及後面山景。

陽海: 主要人物

低座單位面積由150平方米至複式的190平方米(1614至2045平方呎),共提供68伙住宅單位。 畔峰包括5座相連高座大廈,為提供最多的海景單位,5座Y字型及T字型大廈平排而建,樓高17至21層,外型逐級而上,與後方的山勢和諧呼應。 在中間兩座下方,預留一個3層高的空廊,可以把後方的山延伸至大廈前方形成一個視覺焦點。 住宅單位設有大窗戶可以俯瞰四周景緻,全個發展共313伙,提供由52平方米的開放式單位、77平方米的兩房兩廳單位及130平方米三房兩廳的大單位,頂層更設有複式單位。 明翠台(英語:Park Ridge)由4座21層高第4款(Type 4)高座住宅大廈所組成,位於大白灣及二白灣間的山脊,可看見整個大白灣的海景。

陽海

第10期時峰,只有2座樓宇,全為高座單位,在2座中間的18樓設有一個空中花園,第10期於2000年落成。 隨着政府1989年起開展《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包括赤鱲角新機場、鐵路及青嶼幹線等的各項基建於 年間陸續落成,把大嶼山及市區連接,加上2000年起愉景灣隧道通車接通青馬大橋及機場,進一步縮短愉景灣與機場及市區距離,而發展商亦趁機發展愉景灣北部,使愉景灣人口大增,增加區內負荷。 1982年4月離島區議會成立,當時由於大嶼山人口稀少,故處於第1期入伙初期的愉景灣涵蓋於大嶼山及鄰島選區中。 1985年隨著大嶼山人口增加,愉景灣被歸入為由大嶼山分拆成兩半的梅窩及離島選區。

陽海: 單位數目

第十一期海澄湖畔一段由21幢花園洋房、23幢低座洋房及兩幢中座大廈組成,採用南歐風格設計,依山而建,高低有序,樓宇圍繞著人工湖---海澄湖而排列;住戶可以透過單位內的落地玻璃窗,把遼闊景緻一覽無遺。 陽海 海澄湖畔一段共有298個單位,面積由648至2,575平方呎,備有一房、兩房、三房及三房複式設計,部分花園洋房更附設超過三千平方呎花園,大部分單位附設露台/平台。 海寧居位於海寧徑半山之上,依山望海,建築物高低有致,使用地中海式南歐設計,由11幢低座洋房及1座高座大廈組成,面積由490-1,286平方呎,設有一、二、三房及三房複式間格設計,園林設計同樣以地中海式為主題。

碧濤共設3款屋宇型號,第1款(Type 1)為3層高,每座共有4伙,低層地下分成2伙,建築面積為1703平方呎,並附有私家花園及後園。 高層地下及一樓分成2個複式單位,建築面積為2075呎,有3房2廳,1個書房、廚房、工人房、工作間等。 愉景灣商場2樓設有醫療中心,為區內住戶提供醫療及牙醫服務,每日定期診症。 而愉景灣居民亦可選擇乘船/車到大嶼山的梅窩或東涌的政府診所或北大嶼山醫院就醫。 發展商繼續開拓新的住宅用地,尤其在愉景灣北部(簡稱:愉景北)一帶,並著手興建配套基建,如通往小蠔灣的愉景灣隧道。 隧道於2000年5月27日通車,是香港首條由發展商自行興建的收費行車隧道,費用非常高昂。

陽海: 第一季

時峰共有211個1至3房的住宅單位,面積由576-1,055平方呎,另有8個頂層複式單位,面積由1,448-1,668平方呎。 大部分單位客廳設廣角落地觀景窗,複式單位更內置私家樓梯直達天台,上層複式單位走廊更設大窗,引入天然光;部分單位更設對流窗,使單位光猛通爽。 陽海 有別於香港其他大型發展項目,愉景灣所有工程都由私人建設,包括私人水塘,初期當地沒有道路,亦無水電,工程技術難度高,工程需要龐大資金的投入,使開發風險很高。 愉景灣各項公共建設,甚至政府使用的消防局、警崗、政府資助的本地小學及民政事務總署的社區會堂等,均委託發展商按各部門要求興建,落成後交付使用。

滙豐銀行在愉景灣設有愉景灣分行提供各類全面的銀行服務及24小時自動櫃員機服務;中國銀行也在愉景灣設小型支行,但只有2間洽談室及自助銀行終端機,且不設櫃位,只能提供有限度服務。 愉景灣內設有消防局、警崗及救護車提供24小時緊急服務,遇有傷重情况可安排經直昇機/快船/陸路運送傷者就醫。 最近的醫院為東涌的北大嶼山醫院,從愉景灣前往只需約18分鐘(道路堵塞時需時或更長)。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