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龍鼓灘填海8大優點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龍鼓灘填海

研究文件仍透露區內同時亦有另外17項工程項目同期施工及運作,會與項目產生的累計性影響。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建議龍鼓灘填海闢出220至250公頃土地,配合內河碼頭重置計劃,以重置周邊的污染工業及全港棕土。 換言之,填海計劃一旦落實,與龍鼓灘村一條馬路之隔的沙灘將變成特殊工業區。 民建聯新界西北立法會議員周浩鼎在港台《千禧年代》表示,原有方案擬填海逾200公頃,涉及範圍太大,位置亦不理想,他歡迎局方採納居民意見,縮小填海範圍,亦有顧及景觀需要。

龍鼓灘填海

前年的《施政報告》重提屯門龍鼓灘填海及重新規劃屯門西地區的研究。 至於重新規劃屯門西地區的研究,則建議在內河碼頭內港填海造地40公頃,連同周邊的土地,可發展土地合共為143公頃,將會發展以住宅為主的社區,該區鄰近的公眾填料庫等將會停用,並遷至龍鼓灘重置。 當局擬在今年第三季展開填海研究,結果有望在2026年初出爐。 曾經有地區人士提出興建貫通屯門藍地至堆填區行車隧道,以紓緩當地空氣質素。 目前龍鼓灘路為通往堆填區的主要幹道,劉村長指當年落實擴展堆填區時,政府曾承諾興建一條由藍地康寶路通往堆填區的隧道,以分流垃圾車,減低空氣污染。

龍鼓灘填海: 研究報告:填海後龍鼓灘以南空氣超標 不宜人居

遇上潮退時,遊人能蹲在濕潤的黑土上,拍攝屬於自己的「天空之鏡」。 若運氣夠好的話,偶爾甚至能遇上罕見的中華白海豚在遠方跳躍。

龍鼓灘填海

B廠則於1986年至1989年間分階段投產,共有4台較大型的發電機組,其後合併成為青山發電廠,現為全球最大的燃煤發電廠之一,總裝機容量大約為4,108兆瓦。 龍鼓灘填海2023 另一座則為龍鼓灘發電廠,現由中電控股及中國南方電網共同擁有,發電廠佔地46公頃,為全港首間採用天然氣為燃料的發電廠,後備燃料為柴油。 龍鼓灘初期指當地的一個海灘,其黑色沙粒在香港並不常見;得名起源自對開的龍鼓洲,因正好位置上對望,及後延伸指鄰近一帶地區。

龍鼓灘填海: 交通

龍鼓灘地理上在出海後就很快可到達中國大陸,雖有車路但人煙稀少,有不少鋌而走險者在此以快艇走私貨物。 龍鼓灘填海2023 龍鼓灘填海 龍鼓灘填海 因應水警女高級督察林婉儀在2021年9月25日在沙洲一帶追截走私快艇墮海殉職,10月4日,警方、食環署等在龍鼓灘一個貨櫃場檢獲1700噸懷疑用作走私的凍肉及兩艘改裝快艇,檢獲的凍肉初步相信市值逾5億元。 警方又在現場發現兩隻分別安裝4及5個舷外引擎的快艇,相信用作走私之用[21]。

  • 隨歷時數月的土地大辯論於昨日(26日)正式結束,龍鼓灘村村民、攝影愛好者、遊客、白海豚以至蝴蝶在屯門西邊海灣的記憶,或將全部埋在填土之下。
  • 惟當局會將龍鼓灘附近65公頃的棕地,一併納入研究範圍,與填海同時規劃,以將可發展土地增至約210公頃。
  • 但許小姐補充如有補償方案,如在原址建海濱長廊等,則會考慮接受。
  • 然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香港分會預計,填海後中華白海豚數目將會減少。
  • 2014年6月18日上午11時許,龍鼓灘青山發電廠對開海面有人報警指發現男性浮屍。

至於濕地及濕地緩衝區,政府頃向保育濕地,而濕地緩衝區則頃向納入發展區作規劃。 環保觸覺於2020年12月30日與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港大理學會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學會召開記者會,呼籲市民關注及反對在北大嶼山填海以興建P1公路及龍鼓灘填海。 帶同兩隻小狗散步的容小姐,得悉填港後質疑:「元朗都有好多廢棄地,點解唔用嗰啲地先?」她表示政府有能力且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不應該填海犧牲當地居民。

龍鼓灘填海: 交通流量3年升近24%

政府曾計劃在附近興建垃圾發電廠,但遭村民的強烈反對,亦受后海灣隔岸的深圳蛇口居民關注。 歷史建築方面,龍鼓灘村內建有一所富歷史意義的天后廟,採兩進式設計。 據村民口傳廟約建於清朝初葉或中葉,光緒年間重修至現有規模。

龍鼓灘填海

龍子維預計,隨填海後的交通流量上升,及轉移其他污染工業,料龍鼓灘的空氣質素將會惡化。 「好似一個本身已經好污糟嘅水桶,你再加顏色落去就會滿瀉。」環保署回覆《01社區》查詢時指,土木署已就龍鼓灘填海建議進行技術性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透過適當規劃填海區的土地用途,並配合緩解措施,不會出現空氣質素不達標的情況。

龍鼓灘填海: 村民測NO2 超標7倍

對漁民而言,曾是捕魚大敵的中華白海豚,目前已瀕臨滅絕。 據漁護署公佈的《中華白海豚監察報告》,在本港水域出沒的中華白海豚目前只剩下47條。 「唔係好嘢嚟㗎,啲白忌一出嚟就食晒所有魚」,在龍鼓灘經營士多的前漁民劉先生憶述當年的天敵,「不過都幾十年冇見過」。 龍鼓灘填海 2014年6月18日上午11時許,龍鼓灘青山發電廠對開海面有人報警指發現男性浮屍。 消防員及水警接報到場把屍體撈起後,發現左手手腕一條附有鎖頭的鐵鏈,鐵鏈用鎖頭鎖上並連着一個啞鈴。 1991年10月1日,行政局再通過再批爛角咀的地皮予中華電力興建新電廠,引發龍鼓灘村居民擔心環境變差[13];龍鼓灘發電廠1996年投入使用。

龍鼓灘填海

龍鼓灘過往曾有不少考古發現,統稱為沙堤遺址,該帶的形成始於約距今6000年前,沙堤長度約100米,自1989年4月首次發現,在1993年龍鼓灘發電廠興建前,學者便曾多次在該帶進行搶救斟察。 容小姐指龍鼓灘為目前少數容許寵物耍樂的沙灘,屯門區內沙灘如黃金海岸等,並不准狗隻進入。 「好多沙灘都唔俾小狗入㗎!」同行的小朋友詩晴在旁附和。 每日多條航線均會頻繁使用龍鼓水道,包括進出廣州港和蛇口貨櫃碼頭的遠洋輪船、運送貨物到內河碼頭的內河船以及由維港和赤鱲角前往珠三角的快速船。 龍鼓灘位處香港西陲,交通並不發達,公共交通方面亦只有2條港鐵巴士路綫和2條九巴特別路線來往龍鼓灘。 龍鼓灘填海 2021年5月30日下午71歲釣魚翁尹光輝失蹤,最後一次是在當日晚上10時許在曾咀靈灰安置所外一防波堤釣魚。

龍鼓灘填海: 生態及旅遊

記者早前到龍鼓灘街訪遊人,發現慕夕陽而至的人潮大多不知道眼前的半月形海灣將被填平。 許小姐偕丈夫到龍鼓灘拍攝日落,她稱不知道龍鼓灘填海計劃。 到訪龍鼓灘不下十次的她表示反對填海,「應該留多啲自然空間」。 但許小姐補充如有補償方案,如在原址建海濱長廊等,則會考慮接受。 然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香港分會預計,填海後中華白海豚數目將會減少。 WWF香港分會副總監(海洋保育)李美華接受《01社區專題》訪問時解釋,海豚喜與陸地留有緩衝帶,加上填海永久失去龍鼓灘的天然淺灘致漁獲減少,料填海後海豚會向外遷移,佔用更多龍鼓水道,增加中華白海豚被高速船撞死的風險。

  • 龍鼓灘是新界西北部海岸線最邊陲的地方,其海灘狹長、呈半月形狀,水質混濁,沒有救生員駐守,亦缺乏防鯊網,不適合游泳。
  • 另一座則為龍鼓灘發電廠,現由中電控股及中國南方電網共同擁有,發電廠佔地46公頃,為全港首間採用天然氣為燃料的發電廠,後備燃料為柴油。
  • 1987年11月18日32歲居蝴蝶邨的的士司機黃世偉(前警員,已婚,育有一子)被落案控告兩項謀殺罪,19日在屯門裁判署提堂。
  • 不過,方案一直被龍鼓灘村民反對,由於研究撥款尚未獲立法會工務小組通過,故一直未能開展研究。

至於內河碼頭,文件稱碼頭近年的貨物處理量正下降,且接近屯門市中心及現有策略性交通基建,建議配合龍鼓灘填海契機,重新檢視內河碼頭需要,以及調配周邊不同用地的作業,以提升屯門西地區作發展住宅或其他用途的潛力 。 另外,環境局亦會精簡及優化新自然保育政策下公私營界別合作的安排,兼顧發展和保育。 北大嶼山水域沒有空間再討論更多的填海工程,尤其是靠近白海豚生態敏感區。 最合乎邏輯的做法只有先等待所有保育措施落實並有效地令海豚回來,才可以檢視計劃嘅填海工程對海豚有何影響。 任何偏離原有計劃嘅做法都會造成災難性嘅影響,而且將會嚴重阻礙白海豚運用北大嶼山水域。 擬建嘅 P1 公路還將會完全破壞用來「補償」海豚大片棲息地損失而設嘅海岸公園。

龍鼓灘填海: 蝴蝶天堂或隨填海萎縮

按政府統計處2016年數字,龍鼓灘一帶人口約為1,892人,當中13%為65歲以上長者,12.3%為15歲以下兒童。 《01社區》曾就填海用地規劃查詢規劃署,署方回覆指暫未有該填海用地的規劃藍圖,若決定推展填海建議,署方會先進行詳細研究及影響評估以釐定發展建議及土地用途。 據政府提交文件顯示,「龍鼓灘填海和重新規劃屯門西地區的規劃及工程研究 」將研究擬訂填海範圍、土地用途及發展方案,並進行相關影響評估及環評。 政府早前表明,將推展龍鼓灘填海計劃,並會重新規劃屯門西部包括內河碼頭及其沿海地帶 。 據發展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當局建議將有關計劃的相關研究提升為甲級 ,估計共需申領1.79億元。 龍鼓灘填海 發展局表示,若撥款日後獲財委會通過,計劃在2020年下半年展開研究,料 30個月內完成。

當時研究曾推算空氣污染對本地「生命價值(Value of Statistical Life)」的影響。 CAN協助推算是次測試的生命價值影響,龍鼓灘每年有4人可因空氣污染致命,直接醫療成本約97,927港元,累計健康生命價值損失(Loss of Healthy Life Value)近6,930萬港元。 龍鼓灘填海2023 龍鼓灘填海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今日(28日)通過龍鼓灘填海規劃和工程研究,涉款1.79億元,項目將交由工務小組審議。 同時,政府亦建議使用環保填海方法,盡量保留現有天然海岸線,研究沿天然海岸線建造綠化水道,以及於人造海岸建造生態海岸線。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