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海達邨巴士總站5大著數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隨著近年觀塘道及彩虹一帶有更快捷前往沙田市中心的88及88X線,本線客量開始流失,班次及客量亦不復當初。 再者港鐵屯馬綫一期於2020年2月14日通車後,客量再度流失,九巴及運輸署或會計劃再度削減本線班次。 預視將來可能增加的客量,適逢大老山隧道於1991年中通車,九巴重組來往沙田與九龍東的巴士路線時,增設了一條途經該隧道的路線89X線,起訖點為沙田火車站,以減低本線來自沙田市中心的客量帶來的壓力。 深水埗區議會則於臨近改動前始爭取復辦來往觀塘市中心的全日巴士線,惟兩年過後仍未果,期間九巴只在實施前述改動後11星期再增設2A、6D與11B、11D之八達通轉乘優惠,總車資為2A、6D線之車資。 麗港城開經:茶果嶺道、偉業街、觀塘碼頭通道、觀塘碼頭巴士總站、偉業街、敬業街、成業街、茶果嶺道、鯉魚門道、觀塘道、彩虹交匯處、龍翔道、呈祥道、蝴蝶谷道、荔枝角道、長茂街、長順街、長荔街、長沙灣道、荔枝角道、葵涌道、青山公路(葵涌段、荃灣段)、海興路及海安路。 現時除往返青衣站的68A線外,所有途經青荃橋的九巴路線來回程(如為雙向或循環線)均停靠此站,使長安邨巴士總站成為青衣島巴士服務樞紐。

  • 2011年7月5日因應九龍專線小巴10A及10M停辦,更改路線為來往海麗邨及又一城。
  • 駕駛人士可將車輛停泊在可預約本地停車場,然後前往旅檢大樓完成相關的離境程序,再轉乘穿梭巴士往返珠海/澳門口岸。
  • 圍邊鋸齒形巴士總站主要建於乘客流量最多的層數,對比平行巴士總站,它改善了後者每條車坑只可供一條路線使用的缺點,以及巴士須停在車坑內等待開出,阻礙其他巴士駛過。
  • B2層 (抵港大堂)(高度限制2.2米)則設車站停車場,包括上客區及約500個私家車車位供公眾使用。

此站最終於2015年9月22日起停用,使用此站的巴士及小巴路線當日起分散到白雲街兩旁設站,其中2E線改以「白田邨澤田樓」站為臨時總站,104線遷往「白田邨昌田樓」站,而702A線的臨時總站則位於「白田邨第9座」站,為期約4年。 當局又決定耗資港幣1億820萬元在2016年,興建室內鋸齒形環狀公共運輸交匯處替代此站,選址於第7、8期重建(康、健、詠、心四座)基座。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開辦九巴第40A號(特別班次) (葵興站 - 觀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交通通告],2017年11月24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九巴第40號路線更改 (荃灣(海安路) - 麗港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交通通告],2017年2月1日。 巴士總站前部分,在行人通道左邊的車坑(1a)為專營巴士中途站,龍運路線往東涌以及九巴路線往青衣方向在此設站,並與後部分的專綫小巴站及的士站(1b-2b)連接,而3b為行車通道,因此這部分容許專營巴士、專綫小巴及市區的士駛入。

海達邨巴士總站: 九巴命名

採用圍邊鋸齒形設計的巴士總站,總站內三面連接行人路邊緣的位置設有乘客候車月台及巴士停車灣,並以淺鋸齒形(Shallow sawtooth)排列,中央是可供巴士停泊的停車處及行車通道。 這種設計可為乘客提供更佳的候車環境,並容納更多巴士路線設站,令站內空間得以善用,例如青衣站公共運輸交匯處、逸東邨總站、大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等。 307P線是首條主要服務港島東區,而新界總站位於沙田區以北的繁忙時間專利過海巴士路線(第2條為678線)。

海達邨巴士總站

由本路線往耀東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半內轉乘106線往小西灣(藍灣半島)方向,或由106線往黃大仙方向轉乘本線往彩雲方向,第二程免費。 白田邨經過重建,部份樓宇拆卸及改建新型房屋,巴士總站亦出現重大變動,最初的巴士總站位於現時澤田樓與昌田樓對出的位置,於1982年因應此總站的啓用而併入,直至1990年代初,此總站需要重建,當時僅有的九巴2E線和過海隧巴104線遷回澤田樓站作臨時總站,直至1994年重建完成,新坑狀總站於同年8月7日啟用為止。 如使用八達通,在轉乘次程車程前,必須確保八達通卡之餘額為正數,設有自動增值系統之八達通卡則不受影響。 由上述路線往銅鑼灣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本路線往會展站方向,或由本路線往荃灣方向互轉上述路線往荃灣方向,第二程免費。

海達邨巴士總站: 九龍巴士2E線

907C大埔頭開經:大埔頭路、汀太路、汀角路、安慈路、大埔中心巴士總站、安埔路、南運路、大埔公路-元州仔段、吐露港公路、大埔公路-沙田段、青沙公路(大圍隧道、沙田嶺隧道、尖山隧道)、荔寶路、連翔道、西九龍公路、西區海底隧道、干諾道西、干諾道中、林士街、德輔道中、遮打道、美利道、金鐘道、軒尼詩道及菲林明道。 乘客亦可使用AlipayHK「易乘碼」、支付寶或雲閃付「乘車碼」、具有感應式支付功能的JCB卡(只適用於九巴班次)、VISA、Mastercard及銀聯卡,以及Apple 海達邨巴士總站2023 Pay、Google Pay及Samsung Pay流動支付平台繳付車資。 九巴班次的乘客使用上述付款方式,將只可享有與其他九巴路線/聯營路線九巴班次之轉乘優惠;城巴/新巴班次的乘客使用上述付款方式,將只可享有與其他城巴/新巴獨營路線或聯營線城巴/新巴班次之轉乘優惠。

307P線是首條取道西灣河來往鰂魚涌以西地方的東隧專利過海巴士路線(第2條為302A線,第3條為678線,第4條為682C線)。 在2020年11月調查中,907C回程平均載客率約八成;相反307同時段往大埔載客率只有約五成半,因此運輸署於2021年建議調撥兩班307資源往907C,以配合乘客需求。 運作方式是九巴及城巴梅花間竹地開出,由於九巴和城巴派車廠分別設於大埔、柴灣及屯門,導致部分巴士需要「私牌」過海出廠及回廠。 2005年6月11日:往大埔方向改經告士打道,不再經夏愨道、分域碼頭街及港灣道,配合告士打道天橋重建工程。

海達邨巴士總站: 途經之公共交通服務

另外,由於橫跨西九龍公路的一段興華街西屬橋道,而荔盈街及興華街西交界一段屬地面路段,所有出入此總站的路線均需於九巴荔枝角車廠對開的迴旋處掉頭。 海盈邨(Hoi Ying Estate,城巴新巴地點代號為HOY)巴士總站,位於九龍深水埗區西九龍填海區(長沙灣)荔盈街凱樂苑凱碧閣及凱曈閣外,鄰近海盈邨,乃一路邊巴士總站。 海麗邨在2005年初陸續入伙,邨內的公共運輸交匯處由房屋署負責建造,工程於3月底竣工,並於5月啟用。 新巴702線及九龍專綫小巴81K線率先於5月9日進駐此總站,新巴701線與九龍專綫小巴44A線則分別於6月14日及8月13日進駐此站。

海達邨巴士總站

40A平田開經:安田街、平田街、安田街、藍田(北)巴士總站、德田街、啟田道、鯉魚門道、觀塘道、觀塘道下通道、觀塘道、彩虹交匯處、龍翔道、呈祥道、蝴蝶谷道、荔枝角道、長茂街、長順街、長荔街、長沙灣道、荔枝角道、葵涌道、葵益道、興芳路及葵興站通道。 往機場方向之乘客享用「九巴路線之間的轉乘優惠」後,緊接轉乘的一程龍運巴士A線仍可享用此轉乘優惠,折扣額為第二程九巴路線扣除優惠後的車費與$6.0中的較低者,故此如第二程九巴路線是免費轉車,則不會享有此轉乘優惠。 持有「九巴月票」之乘客在車票有效期內,每日可享最多10程任何九龍巴士路線(包括本路線,以及聯營過海線的九龍巴士提供的班次);而B1線及B9線則分別每日可享最多各2程(不會計算每天10次合資格車程)。 1968年5月9日:投入服務,來往觀塘碼頭及荃灣碼頭,是首條觀塘區往來新界區的路線,初期只沿青山上路往返荃灣。

海達邨巴士總站: 方向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開辦701A號線服務海盈邨至旺角〉[新聞稿],2019年2月1日。 海達邨巴士總站 2021年5月,九巴擬在海盈邨總站旁的行人路擺放一個面積約8呎乘5呎的組合屋式車長休息室,街坊當時以阻礙出入、有礙觀瞻為由表示反對,當區的時任民主黨區議員鄒穎恒亦「順應民情」表態反對。 九巴因受群眾壓力而只好暫停工程,並將原本已經造好的水泥地基移走。 但另一邊廂,鄒議員在社交網站就事件的帖文,引起大批巴士車長「猛烈炮轟」,認為其無視車長的作息需要。

在各大網上討論區,經常有巴士迷流傳當局批准開辦新巴士路線與否,與巴士總站剩餘車坑是否足夠有著必然關係。 工程期間採用新技術,能夠一日夜間完成接合,減低對公路交通的影響。 到2013年3月,政府提出興建5幢39層高公屋的方案,提供2,798個單位,可容納8,600多人,較2010年初建議增加近600個單位。 但在最終方案當中,巴士站位置的兩幢樓宇合併為一幢,提供單位數目再增加至3,323個。 如心廣場取名自已故前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的名字,而英文名稱Nina Tower和Teddy Tower則分別取名自她與她的丈夫王德輝的英文名字。 規劃興建如心廣場時,其高度需要降低以遷就飛機航道,即使如此,它仍是新界區最高的大廈。

海達邨巴士總站: 新界西

部分巴士總站因所處的位置進行道路或其他工程而暫時封閉,因而需要在鄰近位置設置臨時巴士總站,盡量減低對原有乘客的影響,故此臨時巴士總站多為路邊車站,例如沙田禾輋豐順街北行;有些在巴士總站展開的工程,可能要歷時數年才能完成,而須另覓用地闢建臨時總站,例如佐敦(匯翔道)與渡華路。 個別地區礙於土地不足,沒有空間闢建傳統巴士總站,由於當區居民或出入該區的市民對巴士服務需求甚殷,當局在區內行車流量不多的道路旁邊設置巴士總站,稱為「路邊巴士總站」(On-Street Bus 海達邨巴士總站2023 Terminus)。 巴士總站(Bus Terminus),俗稱「站頭」,是巴士路線的起點站或終點站,規模無分大小,理論上只要不阻礙交通,任何一處道路路旁也可以設置巴士總站。 ),是香港房屋委員會在深水埗區的公共屋邨之一,房屋署項目編號為KL85,佔地1.8公頃,為「西北九龍填海區六號地盤」中的公營房屋建設項目。 307P線是第2條及現時唯一一條提供服務的P字尾300系列過海隧道線(首條為已取消的373P)。

海達邨巴士總站

2020年6月22日起延伸至海盈邨,同年7月27日起取消下午班次,由702B線取代。 於1973年7月16日投入服務,途經荃灣、油柑頭、汀九、深井、青龍頭、大欖涌、小欖、黃金海岸、青山灣、新墟、虎地、藍地、洪水橋、天水圍、屏山及元朗,設有多項雙向分段收費,2019年4月回歸本站。 由本路線往會展站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或由上述路線轉乘本路線往荃灣方向,第二程可獲 $1.50 的折扣優惠。 2017年12月15日,配合輕軌媽閣站前期建造工程,西灣湖景大馬路近“媽閣總站”實施有限度通車。 由於施工需佔用部分巴士站,為理順巴士運作,5、5AX路線臨時停靠此站供乘客落車。 新福利5AX、32T路線以該站為終點站,新福利9A、26、32及澳巴18、18B、23路線停靠此站。

海達邨巴士總站: 總站路線資料(專線小巴)

2007年7月16日起往機場方向改經深旺道及荔寶路,以方便西九龍新區居民前往機場。 海達邨巴士總站2023 由於本路線途經九龍市區及多間酒店,因此會有很多遊客乘搭往來機場及酒店區。 海達邨巴士總站2023 在九巴12線還未延長至海麗邨之前,由於選擇不多,該帶居民會利用此線作來往油尖旺區,因此城巴在該帶設置往紅磡站的單向分段收費。 為向乘客提供更多服務資訊,專營巴士公司已於個別巴士總站及公共交通交匯處裝置實時巴士服務資訊顯示屏,目前大部分的顯示屏由九巴及龍運巴士提供;而城巴及嶼巴已承諾在分別於2016年6月及2017年3月開展的新專營權下,分階段在已設有上蓋及供電設施的巴士總站安裝約100個電子顯示屏,顯示實時巴士服務資訊。

主線是自1933年6月11日因巴士地區專營權生效,中巴撤出九龍市區及新界巴士服務,導致其原有營辦的大埔區16線交由九巴接辦超過半世紀以來,該公司首條以及唯一一條於大埔區營運的專利巴士路線,但這是與九巴聯營的過海隧道路線,並且在其營運期間只限繁忙時間服務,亦因此成為大埔區首條聯營巴士路線。 2020年1月20日:本系列路線進行以下重組:307B線改組為907B線,並改由廣福球場開出,經運頭塘、大埔墟街市、寶鄉街、太和後經青沙公路及西區海底隧道前往上環、中環、金鐘及灣仔,並以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為終點站。 過海隧道巴士907C線,逢星期一至五上午由大埔頭開往灣仔(會議展覽中心),下午由金鐘站開往大埔頭,途經大埔中心、廣福邨、青沙公路、西區海底隧道、上環、中環及金鐘。 過海隧道巴士907B線,逢星期一至五上午由大埔(廣福球場)單向開往灣仔(會議展覽中心),途經運頭塘邨、大埔墟、太和邨、青沙公路、西區海底隧道、上環、中環及金鐘。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