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多菜少肉2023詳細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多菜少肉

很多人以為高齡者一定要吃清淡,且要多青菜少吃肉,但是高齡者因為味覺退化,如果一味地清淡飲食對高齡者來說是非常無味更降低食慾,少吃肉也會因為蛋白質攝取不足而導致肌少症的危險,其實高齡者只要在飲食上注意以下幾個飲食原則即可。 除了均衡飲食,作息時間規律、進食三餐定時等生活習慣亦有助改善便秘症狀。 反之,適量的運動、甚至是活動例如步行,都有助促進腸道蠕動,另外,做運動亦有助減壓放鬆心情,都有助改善便秘。

  • 而為了避免損失出口市場,巴西主要大豆貿易商也自願停止在亞馬遜雨林種植大豆。
  • 三、將蔬菜加入菜湯裡一起煮:很多高齡者因為牙口不好所以很少吃蔬菜,導致纖維質攝取不足,容易有便秘的情形,將蔬菜加入菜湯內烹煮,蔬菜也容易煮軟且也不怕像燙青菜那樣的無味,高齡者的接受度較高。
  • 煮食時亦應減少「走油」,而醃肉時亦不要隨手加入生油,可盡量使用蒸、炆、焗、烚、滾、少油快炒等方法,更可用微波爐及易潔鑊來減低油量。
  • 因此,飲食過份清淡可導致油份吸收不足,都有機會帶來便秘問題。
  • 2006年,綠色和平揭露許多食品企業餵養牛、豬和雞隻的飼料,大都含有來自破壞亞馬遜雨林的大豆,而且,這些食品企業出售的肉製品,遍佈歐洲速食店和連鎖超市貨架。

若果我們飲水充足,即使腸道和纖維都吸水,大便亦不會變得乾硬,停留時間短,排便自然暢順無阻。 在國際綠色和平及多個環保組織經年來的推動下,多菜少肉對減緩氣候變化及全球暖化的作用終獲國際間更多的關注,全球14個大城市市長於上月宣佈成為「良食城市」(Good Food City),齊齊實踐以飲食救地球。 一些高油、高鹽、高糖的煮食方法會令蔬菜的健康功效減少,要盡量避免,如芝士白汁焗西蘭花、腐乳炒通菜、啫啫菜煲及天婦羅蔬菜等。 用健康植物油下鑊快炒、用上湯蒸煮或用焗爐烹調都不失為簡單及美味的健康煮食法。 調味方面可以選擇一些低鈉的調味料如黑椒或辣椒、檸檬汁、或香草/香料等等。

多菜少肉: 擔心午餐肉罐頭不健康嗎?ANEW植物午餐肉不只低熱量低脂肪 蛋白質和膳食纖維還更多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主導的一項突破性聯合研究發現,中國如改變目前嗜食肉類的飲食習慣,改為以植物性飲食為主,可減少兩成農業氨氣的排放量及每立方米6 微克微細懸浮粒子,並可避免每年75,000人因空氣污染而過早死亡。 研究團隊分析 1980年至2010 多菜少肉 年中國食品生產和消費模式的變化,並綜合電腦模型進行實驗,結果顯示中國對肉類的需求不斷增加,導致空氣質量和相關死亡率惡化。 這項跨學科研究是中大與埃克塞特大學,透過中大-埃克塞特大學環境持續與應變聯合研究中心(聯合研究中心,ENSURE)聯合進行,並且是全球首次發現,廣泛採用多菜少肉的飲食模式,可成為減輕中國嚴重空氣污染問題的對策之一。 有關研究結果最近已在國際著名的食品、農業和環境科學領域期刊《自然-食品》(Nature Food)發表。 多菜少肉2023 Jess既不是啤梨型身形,亦不是蘋果型身形,是不是就可以放心?

建議每公斤體重要喝30cc的白開水,例如50公斤者要喝1500cc的白開水,高齡者建議白天將所需要的水分喝足,避免夜間喝水造成夜尿多,導致睡眠品質不佳。 除蔬菜外,其實亦應食更多水溶性纖維,達致兩種纖維的平衡,兩者對排便決一不可。 多菜少肉2023 水溶性纖維同樣需要水分,它像海綿一樣吸水後會形成「啫喱」狀,能夠軟化大便,有助排便更順暢。

多菜少肉: 中大證實抑鬱症與快速眼動睡眠期行為障礙共病患者的直系親屬更易出現腦退化徵狀 研究發現為促進精準精神醫學和預防腦退化疾病提供新見解

現時許多蔬果於四季也幾乎可以找到,但非時令食物一般需要由較遠地區進口,無形增加了碳足迹。 食用本地食材,可大大縮短運輸路線和運輸費用,絕對是減碳而經濟的良方。 現代人與地球不一定「相愛很難」,小至每餐決定點什麼菜,也可以選擇多菜少肉,或日行一「素」,救救地球,減緩氣候危機,也拯救自己身體與健康。 工業化農業規模龐大,創造了新的經濟模式,不斷加速飼養及屠宰動物,以最大化企業獲取的利潤。

多菜少肉

為了放牧及生產農作物飼料,許多鳥類及哺乳類動物生命因而受到威脅。 天氣風險預報員林孝儒3日表示,卡努3日深夜逐漸遠離台灣,有望解除陸警,但颱風帶動西南風,南部地區要提高警覺提防豪雨。 氣象專家賈新興表示,如果條件足夠,颱風蘭恩將於9日至10日,恐成颱風接力賽。 每個食譜的肉類份量不多,以菜蔬為主,配合多樣化的蔬食,煮出惹味的多菜少肉靚(食送)。

多菜少肉: 蔬果食得唔好嘥

若想減少醬汁的脂肪及鈉質,翻煮盆菜時應添加水分避免醬汁濃縮,減少鈉質及脂肪吸收。 多菜少肉 相信大家都知道Go Green吃素可以減碳,因為畜牧業是全球暖化的最大元兇,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高於所有交通工具總和,因此Go Green不單對自己健康,也可以替地球降溫,更可以保護水源、減少消耗糧食、減少伐林開墾等。 腸道內的益生菌不但有助消化,還可以幫人體製造營養素,增強加免疫力甚至抗癌,由於蔬果含大量纖維,有利益生菌生長;肉類缺乏纖維,反而會滋長壞菌,令身體製造更多毒素。 2006年,綠色和平揭露許多食品企業餵養牛、豬和雞隻的飼料,大都含有來自破壞亞馬遜雨林的大豆,而且,這些食品企業出售的肉製品,遍佈歐洲速食店和連鎖超市貨架。 反對在亞馬遜種植大豆的浪潮愈來愈洶湧,連鎖速食店企業如麥當勞率先表明,停用亞馬遜出產大豆飼養的雞肉食品。 而為了避免損失出口市場,巴西主要大豆貿易商也自願停止在亞馬遜雨林種植大豆。

  • 糖尿病也是都市殺手之一,其中二型糖尿病多數由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引起,大量食肉尤其紅肉和加工肉類會提高風險,美國羅馬林達大學的一項長期醫學研究指出,蔬食者患上二型糖尿病的比例,比起雜食者低一半有多。
  • 廣東人喜愛湯水,當中的蔬菜可以一起進食,蔬菜滾湯更比較肉骨老火湯健康。
  • 牛、豬及羊放一個屁,打一個嗝,可能比想像中更重要,對氣候的影響日久見「真章」?
  • 白開水喝不夠時,體內的廢物排除很低,導致體內的廢物濃度高,毒素產生則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故多喝水增加體內廢物的排泄可促進身體健康。
  • 企業的工廠式農場,仍無法滿足許多人對牛排、漢堡有如無止境的口腹之欲,可是,家畜的排泄物,會排放二氧化碳,還有甲烷和氧化亞氮(nitrous oxide),都影響氣候。
  • 最終,Nike不再購買來自亞馬遜的皮革,也阻止世界銀行借貸美金9,000萬元給巴西牛肉皮革龍頭Bertin。
  • 反對在亞馬遜種植大豆的浪潮愈來愈洶湧,連鎖速食店企業如麥當勞率先表明,停用亞馬遜出產大豆飼養的雞肉食品。
  • 便秘會增加毒素或致癌物質停留於腸道的時間,長期積聚不僅會導致有口氣、暗瘡等問題,更可引發痔瘡、直腸出血、甚至大腸癌等嚴重問題。

全球14個包括首爾、東京、巴黎、倫敦等的大城市承諾成為「良食城市」,減少公共機構提供的肉食數量,以飲食改革、多菜少肉應對全球氣候緊急情況。 都市人工作繁忙,每每下班後到街市、超市都已經很晚,難以買到新鮮蔬菜。 其實可以選擇於假日先購入一些急凍蔬菜或是乾貨等,如急凍西蘭花、青豆或猴頭菇、雲耳、冬菇乾等。 這些蔬菜也能為我們提供足夠的營養及膳食纖維,把新鮮蔬菜放入冰箱冷藏,更可使其保存期限增長,足夠幾天的食用。

多菜少肉: 多菜少肉無難度?

如果在2050年前,我們能把肉類及奶類製品消耗及生產降低50%,我們可把農業生產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64%。 綠色和平「食物安全及永續農業」專案團隊,研究全球工業化畜牧業問題,陸續推出相關計劃。 包括在土耳其,推動當地雞肉類製品業邁向永續發展,拒絕來自非洲的進口飼料與基改飼料。 在紐西蘭,揭露密集式乳製品產業對當地河流及水資源的影響,試圖阻止地方議會與紐西蘭政府,資助一個為乳製品產業供水的水壩計劃。 的確,多進食高纖食物一般都是預防便秘的方法,尤其非水溶性纖維。 此類纖維的主要來源是蔬菜、全麥類、紅糙米,由於不能被消化,吸收水分後會發大,增加大便的體積,刺激腸壁蠕動,促進排便。

故糙米、胚芽米、小麥胚芽及堅果類都有豐富地維生素B群建議可以多選用。 你也許會認為個人行為微不足道,但這種力量一旦累積,將感染更多的人,促成更大的改變! 亞馬遜地區的養牛業,一直與掠奪土地、盜竊原住民領土等惡行息息相關,此外還會牽涉到強迫勞動和砍伐森林等破壞人權、環境的行為。 每年都有數十億禽畜被餵養及飼養,砍伐森林飼養禽畜和作放牧,現已成為常態。 伐林的影響十分廣泛,深深影響原住民的生活、生物多樣性及自然環境。

多菜少肉: 飲食產業奧斯卡獎「2023食創獎」徵件開跑!展現你在韌性食代的創新方案 最高100萬得主就是你!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弗萊舍博士(Dr. Katrin Fleischer)警告,有些地區已經出現土壤中缺磷現象。 但要注意,配搭沙律的醬汁最好選擇低脂低糖如黑醋、果醋或低脂乳酪,相反高脂高糖的千島醬或凱撒醬汁則少食唯妙。

多菜少肉

作者更特別設計了16款無肉食譜,完全讓腸胃吸收菜蔬菇菌果仁的高營養。 多吃蔬菜、少吃肉,Feliz Chan為你的(食送)菜注入新靈感,選用味鮮的蝦乾、章魚或瑤柱煮成湯汁,為高纖蔬菜加點味,肉類份量不多,卻依然惹味好吃。 無論是熱辣小炒、烤焗或涼拌小菜,煮法多變,加上實用的煮食竅門及材料價錢作參考,家傭絕對煮出健康好菜。

多菜少肉: 台灣過半河流已遭污染!從強化廢污水處理到再利用 達到水資源永續

六、限制油脂攝取種類:高齡者應多選用植物油,避免動物性油脂(豬油、雞油等)。 少吃甜點糕餅類,多選用多元不飽和脂肪(玉米油、葵花油)及單元不飽和脂肪(橄欖油、花生油),避免高血脂症。 腸胃道內的消化酵素及消化液分泌減少、腸胃道蠕動變慢、吸收功能變差,造成腸胃不適,容易有消化不良、胃酸逆流、脹氣、便秘等問題。 然而,砍伐森林和不良農耕習慣可以破壞土壤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最終,Nike不再購買來自亞馬遜的皮革,也阻止世界銀行借貸美金9,000萬元給巴西牛肉皮革龍頭Bertin。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台灣社會高齡化的速度愈來愈快,但對於老後該怎麼吃得健康又營養,相關的知識卻不見得有跟上。

多菜少肉: 多菜少肉的好處

梁永雄醫生說不論肥瘦,其實都需要有良好的飲食、運動和睡眠習慣。 多菜少肉2023 梁永雄醫生看看Jess在烹調的各樣蔬菜食物,雖然每款都健康有營,但如果為了保持瘦削而刻意節食,其實未必對心血管有益。 近年來也有許多名人、運動員提倡吃植物性飲食,增加飲食中膳食纖維、營養素的攝取,也能幫助改善心血管疾病、降低罹癌風險,不僅有益健康、友善動物,也是保護地球環境的表現。 而康寶總部與世界自然基金會的保護組職(WWF)共同創建一個「F50F」(Future 50 Foods)的概念,挑選50種應多吃的植物性食物,而影片中也提到在台灣容易取得的優質食材,它們的營養豐富、味道佳且對地球影響較小。

雖然這些蔬菜健康又有營養,但蔬菜的選擇還包括了洋蔥、蕃茄、青瓜、三色椒、菇菌類及豆類等。 因此有一些菜式,如蒜蓉蒸茄子、番茄豬柳、西芹腰果雞丁、三色椒蝦仁等,都可以計算當中的蔬果為每天的進食量,不失為「有肉有菜」的好選擇。 多菜少肉2023 自1970年以來,地球上已有一半的野生動物死亡,但禽畜的數量卻增加了兩倍。 在工業肉類生產過程中,許多禽畜的生活環境密封且不衛生,並缺乏活動空間。

多菜少肉: 相關標籤:

減肥期間較容易便秘,其中一個常見的原因原來是與油份有關。 很多人會覺得減肥時想達到減脂,就必然不可食額外的油份,全部用白烚或清蒸等煮法,如灼菜、烚雞胸、烚蛋,以加快進度。 減少油份攝取無疑可降低整體的熱量吸收,預防體脂增加;但是,其實人體亦需要一定的脂肪,維持正常的運作,例如保暖、保護內臟器官、幫助吸收脂溶性維他命、製造膽汁及荷爾蒙等等。

多菜少肉

「每天3+2」是政府多年來推行的健康飲食概念(三份蔬菜和兩份生果)。 多菜少肉2023 以我們常用的飯碗作計算,一份蔬菜的份量就是半碗已煮熟的蔬菜或一碗未經煮熟的蔬菜。 以大約計算,一碗蔬菜只是四兩菜,一日內進食三份蔬菜並沒有想像般困難。 根據衞生署防護中心於2016年進行的行為風險因素調查發現,大約只有三成香港人有每天進食三份以上蔬菜的習慣。 無論是不飽和脂肪或是飽和脂肪,所含的熱量都是相等的,多吃同樣會使人發胖,所以選擇食物時要小心食物中的「隱藏」及「半隱藏」脂肪,如排骨、鴨、鵝、芝士,雪糕、朱古力、各式沙律醬、堅果及花生。 建議每天攝取脂肪所提供的熱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百分之三十; 而飽和脂肪提供熱量更應在百分之十以下。

多菜少肉: 面對生態危機從微小地方做起!復育微生物群落 有助於提升植物生長率64%

如有吞嚥困難的長輩,也建議要請語言治療師評估可以進食的食物質地,避免嗆咳的危險。 「很多人忽略了米飯的卡路里,而且飲食亦不是唯一影響生活健康的因素。」梁永雄醫生看到Jess的煮食枱上一款款不同健康材料,告訴她生活習慣其實亦是影響人體健康的重大因素。 「我當然知道,不過瘦點一定比肥胖好吧?我以前拍劇都經常為自己製作健康餐單減肥。」Jess對自己的勻稱身型十分自豪。 除此之外,從飲食攝取適量的脂肪後,油份有助軟化大便,有潤滑腸道的作用,而且在消化的過程中,油會刺激膽囊分泌膽汁,加快腸道蠕動、帶來便意。 因此,飲食過份清淡可導致油份吸收不足,都有機會帶來便秘問題。

多菜少肉

食物的碳足迹隨着從陸路、海路,以至航空路線進口而遞增,香港人在飲食上對碳足迹的「貢獻」,更可想而知。 多菜少肉 廣東人喜愛湯水,當中的蔬菜可以一起進食,蔬菜滾湯更比較肉骨老火湯健康。 工業化畜牧業現今消耗和污染水源的情況,則危害著地球這個最寶貴的資源。 特別是我們對牛肉的需求,繼續膨漲下去,只會繼續蠶食生物多樣性。

多菜少肉: 飲食質地

在中國較發達的省份,人們經濟上較能負擔以肉類為主的飲食方式,他們或會面臨由偏重肉食帶來的直接健康風險,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 然而,在較貧窮的農業地區,人們雖較少吃肉,其健康卻更受富裕地區多肉飲食引致的空氣質素下降所影響。 是次研究首次發現,不僅那些較富裕、吃肉較多的人會面對健康風險,高肉類消費會導致空氣污染惡化,對每個人的健康都構成風險。 四、每天兩份水果:我常常在做門診的時候遇到大多數的高齡者,他們都很少吃水果,第一是牙口不佳、第二是沒有習慣、第三是擔心血糖高。 建議每天應攝取兩份水果,約等於兩顆拳頭大小,也等於兩平碗(240cc)的量,維持腸胃道健康。

只要每一個人的點滴改變,聚集起來,就能減輕對地球的負荷。 九、白天多補充水分:這點是我認為最重要且高齡者最不容易做到的一點,高齡者年輕時沒有健康的概念,並沒有覺得喝水很重要,而且現在的年輕人也很不愛喝水愛喝飲料,這實在是一大隱憂。 白開水喝不夠時,體內的廢物排除很低,導致體內的廢物濃度高,毒素產生則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故多喝水增加體內廢物的排泄可促進身體健康。

然而,若減肥時為提升飽肚感而突然進食大量蔬菜,腸道難以適應,同時擾亂了正常攝取的纖維比例,反而有機會產生腸胃不適、多氣放屁、肚漲而便秘的情況。 除了醬汁是一大陷阱,為了取好意頭過肥年,盆菜均以大魚大肉招徠。 仁安醫院註冊營養師方敏琪指,盆菜以肉類為主,如切雞、燒鵝、腩肉、豬手等,而且均保留皮層及肥膏,飽和脂肪高,多吃或影響心血管健康。

多菜少肉: 蔬果攝取不足 易致糖尿心血管病

心臟病和中風是香港最常見的致命疾病,兩者都與跟膽固醇有關,而膽固醇水平則與飽和脂肪掛勾。 蔬果的飽和脂肪比例多數偏低,有研究甚至發現,素食的可降低體內壞膽固醇水平達35%,效果跟藥物不相伯仲。 中大地球系統科學課程副教授兼項目負責人戴沛權教授(中)、生命科學學院卓敏生命科學教授兼論文合著者林漢明教授(右),以及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兼中大-埃克塞特大學環境持續與應變聯合研究中心聯席所長李成業教授。 五、補充維生素B群:研究顯示,高齡者維生素B群缺乏與罹患心血管疾病、 腎臟病、白內障、腦部功能退化(認知、記憶力)及精神健康都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多菜少肉: 聯合國報告:少吃肉多吃菜有助於治理氣候變暖

顏啟華說,很多人想靠吃蛋白質食物增肌、減重,例如吃肉減肥法,事實上只有吃肉,沒有足夠的熱量,吃下去的肉就會變成熱量燃燒,不但產生的熱量少,而且蛋白質燃燒後的廢物會堆積體內,如同拆房子當材燒,不是好的做法。 正確做法是均衡飲食一定要做到,其中澱粉(熱量)要夠, 每公斤體重應維持30大卡熱量,換算每餐吃約一個手掌大的量。 惟仁安醫院註冊營養師李向明指,素盆菜內有不少精製食物,如素豬肉、素鹹魚、素牛丸等,當中含防腐劑;而為增加口感,不少素豆品均經油炸,脂肪含量大增,即使素盆菜也不一定健康。 盆菜是新年餐桌上的常客,寓意盆滿鉢滿,當中不乏好意頭菜式,還離不開香濃醬汁。 仁安醫院註冊營養師李向明指,傳統盆菜常以南乳調味,或用豬骨熬成湯汁,高脂高鈉;加上不少人會隔天翻煮吃不完的盆菜,翻煮會令醬汁水分變少,醬汁的鈉質及脂肪濃度相對較高。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