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網上購物騙案8大分析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網上購物騙案

行騙方式繁多,有社交媒體騙局、網絡釣魚騙局,及假扮投資顧問在社交媒體唱高散貨,網上詐騙的風險不斷增加。 雖然科技發達令理財更加便捷,但亦須留意有關風險及小心提防常見的網上騙局。 騙徒可能會假扮賣家,在網上以較市價優惠的價錢以吸引買家購買貨品,然而他們多數拒絕當面交收,改而採用先收錢後發貨的交易方式,要求買家先匯款至指定戶口,最終失去聯絡。 騙徒亦可能會假扮買家,偽造自動櫃員機收據或網上銀行轉賬記錄截圖作匯款證明,或者將未能兌現的支票存入賣家戶口,營造虛假的入賬記錄,誘使受害人寄出貨物。

網上購物騙案

WhatsApp收「讓安全性更上一層樓」信息|近日不少用戶均收到報稱WhatsApp官方帳戶發出的訊息:包括「讓安全性更上一層樓」為題的短片及連結,點擊進去是一個提示用戶啟用「雙重驗證以保障帳戶的安全」的教學。 網上購物騙案2023 在各大討論區,多數參與討論網友都擔心是新型騙案,不與理會、不敢打開,甚至即時del,馬上解釋此訊息真偽及實際用途。 網上購物騙案2023 現階段調查所得,團伙在去年12月開始運作,疑犯行事謹慎,全包不同工序,包括透過不同渠道名貴手袋相片、購買單據的副本,以提高可信性。

網上購物騙案: 賣家留意:

然而,當記者翌日打算聯絡「Easy To travel」時,發現平台的專頁經已上鎖,沒法瀏覽,記者的同事同樣無法查看該專頁。 未知專頁是自我封鎖還是被檢舉至強制下架,但事情的發展讓記者覺得「Easy To travel」的營運甚有可疑。 WhatsApp 網上購物騙案 會透過官方對話帳號呈現,要辨認官方 WhatsApp對話,就要認住綠色勾號 ,而帳號亦會顯示為「官方 WhatsApp 帳號」,詳情可點擊以下文章。 「我的行動承諾」加強版是優質教育基金項目,本港中、小學校可申請最多30萬元推行媒體及資訊素養、國民教育及國家安全教育,而且不影響學校申請其他優質教育基金撥款,詳情可按此了解更多。 經初步調查,警方將3宗案件均列作「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分別交由深水埗警區刑事調查隊及油尖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暫未有人被捕。

網上購物騙案

有騙徒更會於受害人初次存款後以發放佣金來獲取受害人信任。 他建議,市民應選擇光顧官方平台或信譽良好的網店,堅持當面交收或以貨到付款方式交易,並以賣家提供的貨品圖片作「反搜尋」,核實圖片的真確性,如有任何懷疑,應立即終止交易。 最近,市民可能留意到街上、巴士站、巴士座位及網上社交平台,出現大量的「着數」廣告,吸引不少人掃碼進入網站「尋寶」。 進入網站後,隨即被連接至反詐騙協調中心預設的防騙宣傳網站,市民只須觀看網站上的防騙視頻及答中問題,便會獲得一個「領取紀念品二維碼」。 因為自己經常使用的一些網絡帳號比如Youtube、Google經常會設置安全保護,在異地登錄帳號後都會向楊先生發來驗證身分的提醒,並提供異地登錄時的IP、地點、時間等元素。 網路郵件詐騙屢見不鮮,平時酷愛網路購物的華人楊先生近日遇到了新的郵件騙局,透過類似異地登錄帳號發出安全示警郵件騙取個資,詐騙手法極其逼真,讓他幾近上當。

網上購物騙案: 農曆新年將至 警方各區高姿態巡邏反恐

行動中檢取大量電腦器材、智能手機、提款卡、銀行文件等,以協助調查。 民主黨今年10月接獲最少50宗求助,不少個案事主以轉數快、Payme等方式付款後,最終無法收到貨物。 網上購物騙案2023 騙徒收錢後失去聯絡,甚至封鎖事主帳戶,損失金額合共達4萬至5萬元。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曾軒霆交代案情指,警方於今年1月至11月共接獲5,296宗網上購物騙案的舉報,受害人累計損失達3,600萬港元。

近年騙案種類愈來愈多,騙徒的詐騙方法層出不窮,網上世界亦成為騙徒們張牙舞爪之處。 讀者何太上星期向本媒爆料,表示自己遇上疑似詐騙訂購平台。 事主透露,為慶祝丈夫生日,她於Facebook上搜尋與酒店住宿、餐飲相關的優惠。 期間,她發現訂購平台「Easy To 網上購物騙案 travel」正推出多間本地酒店的「優惠」,當中包含九龍香格里拉大酒店,平台顯示每人只需$600便能入住該酒店一晚,更能享用該酒店的早餐及自助晚餐。 袁海文表示,不少個案事主透過轉數快、Payme等方式付款,買家一般會承諾以郵寄方式將貨物寄給事主,但一經付款,事主最終無法收到貨物,騙徒更加失去聯絡,甚至封鎖事主帳戶。

網上購物騙案: 警方傍晚灣仔區巡查 9人違防疫規例被票控

騙徒透過不法途徑取得你的社交媒體(如即時通訊軟件)的個人賬戶資料包括登人名稱及密碼,然後冒認你,向你的朋友行騙。 另外,新冠疫情下不少餐廳會利用二維碼點餐,黑客亦嘗試誘騙食客登入惡意網站,以竊取受害者資料及嵌入惡意軟件,要求受害人付款至黑客帳戶。 他表示,假如市民不幸被勒索軟件入侵電腦,應斷開網絡連接和外部硬盤,以避免進一步感染,也不要嘗試在不知名網站下載解密器。 曾雅詩解釋,測試最大目的是讓大部分以為「自己唔會俾人呃」的市民,以第一身感受騙局是無處不在,並且提醒身邊親友小心防騙。

記者自己用了WhatsApp多年,都是第一次收到所謂「官方戶口」傳來的訊息;有感追加電話卡實名制後,Whatsapp垃圾訊息變得更氾濫,難怪多數網民都表示擔心是新型騙案,不與理會、不敢打開,甚至即時del,老人家會向仔女,又或是上網向網友求救。 行動中,警方亦成功鎖定一個活躍的網購詐騙集團,拘捕7人,包括4男3女,涉嫌「以行騙手段取得財產」、「洗黑錢」。 7名被捕人士中,有一人為集團的主腦,其餘6人為集團成員及銀行戶口持有人,協助清洗黑錢及收取黑錢。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高級警司羅越榮指,近年網上騙案有上升趨勢,今年1至11月警方接獲1,920宗網上購物騙案,比去年同期的1,449宗上升了32%,而涉案金額為3,990萬,比去年同期的1,620萬上升了142%。 而2016年及2017年分別有1,188宗及1,562宗騙案,牽涉金額為1,290萬及1,780萬。

網上購物騙案: 買家留意:

她於是透過網上方式向警方報案,但未有警員聯絡她錄取口供。 網上購物騙案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推行「青少年科技罪行防治服務」,主要涵蓋預防教育及輔導支援兩個層面。 在預防教育方面,本中心為全港小學、中學及大專院校的學生、教職員和家長提供講座及工作坊,以及到各公司機構的職青工作間提供培訓講座。 在輔導與支援方面,本中心設立了「青少年科技罪行防治機制」,透過這轉介機制,由專責社工跟進涉及科技罪案的受害或犯事青少年,提供危機評估、輔導及支援服務。 社交媒體上有很多以投資股票或「股票教室」為主題的群組,讓股民交流炒股心得和資訊。

市民應盡可能去信譽良好的商戶或到官方網站購物,交易時亦可選擇貨到付款或當面交收,交易後亦應保留對方紀錄。 騙徒的帳戶啟用時間不長,但短時間內多次改名,以此掩人耳目,避免被人發現曾經行騙;2. 網上購物騙案 騙徒提供的產品圖片,多數並非自己拍攝的,而且從網上下載,假扮是其商店的產品;3. 騙徒的帳戶運作一段時間後,便會限制留言,甚至將留言區關閉,令受害人無法留言提醒其他人士。 網罪科聯同各警區於11月24日至12月30日進行今年第四浪「鐵將」行動。

網上購物騙案: 行動中瓦解一個網購詐騙集團 拘捕7人​

由騙徒開立的炒股群組,其實並不是為了與股民交流,而是為了營運「唱高散貨」騙局。 為了增加說服力,他們會訛稱是專家提供的獨家貼士,甚至是內幕消息。 提防網上所謂的投資專家,不要輕信他們所提供的投資貼士及先查証資料來源。 我們會就部分卡及銀行交易發送短訊/電郵通知至你於本行登記的流動電話號碼/電子郵箱。 如有任何疑問,請致電信用卡背面的24小時客户服務專線查詢。

民主黨消費者權益政策發言人袁海文表示,今年10月接獲最少50宗求助,全部事主透過Facebook專頁購物後被詐騙,損失金額由200元至2,600元不等,總損失額達4至5萬元。 其中涉及一個名為「Food Tribe」專頁的相關求助更達20宗,涉款14,176元。 事主經過深思後,決定向九龍香格里拉大酒店查詢,店方表示沒有與「Easy To travel」合作。 雖當刻仍未知「Easy To travel」的資料是否只是出錯,但事主有幸未有繳費而沒有任何損失。

網上購物騙案: 網上求職騙案

為持續有效打擊網上購物騙案,警方訂立一系列策略,包括定期舉行代號為「鐵將」的反網上購物騙案行動。 另外,郭指出,俗稱「殺豬盤」的投資騙案及網上情緣騙案成為近年騙徒的常見手法,騙徒會在社交媒體包裝自己為高富帥,與受害人建立網戀關係,再以甜言蜜語誘騙受害人在虛假投資平台投資。 網上購物騙案 網上購物騙案2023 當受害人投入更多金錢後,騙徒便會聲稱投資失利,令受害人蒙受巨額損失;他提醒市民應利用搜尋器核實網上對象的身分,查看對方帳戶的朋友圈有否異常,以及提防回報高得不切實際的投資計劃。 警方提醒市民在網購時,如留意對方使用的社交媒體帳戶有以上三項特徵,便要「停一停,諗一諗」,考慮對方是否可靠的商戶。

  • 切勿回覆要求你前往某個網站並更新及輸入個人資料的電郵。
  • 警方偵破的354宗案件中,包括網罪科於今年10月中瓦解的一個以出售名牌手袋為名,實際是網上購物騙案的集團。
  • 因為自己經常使用的一些網絡帳號比如Youtube、Google經常會設置安全保護,在異地登錄帳號後都會向楊先生發來驗證身分的提醒,並提供異地登錄時的IP、地點、時間等元素。
  • 記者今日向九龍香格里拉大酒店的訂房部門查詢,職員於翻查資料後透露酒店並沒有跟「Easy To travel」合作,亦提到欲入住酒店的人士可於酒店官方網站、官方應用程式、Booking.com以及攜程預訂房間。
  • 國人喜歡赴日旅遊,然而日本的觀光神卡「西瓜卡(Suica)」,最近傳出被詐騙集團用來透過儲值盜刷金額的方式洗錢。
  • 現階段調查所得,團伙在去年12月開始運作,疑犯行事謹慎,全包不同工序,包括透過不同渠道名貴手袋相片、購買單據的副本,以提高可信性。

當取得受害人信任後,騙徒會加大交易金額,當貨款存入其戶口後,便不翼而飛。 警方昨日表示,今年首三季接獲詐騙案有19,444宗,主要涉電話騙案、求職騙案、網上情緣騙案及網購騙案四大類。 「重災區」為求職騙案,首三季錄得2,252宗及損失3.37億元,較去年同期690宗及損失4,600萬元,大幅上升226%及634%,當中「刷單賺佣」佔求職騙案宗數90%,主要原因與疫情持續影響經濟有關。 另值得注意,網上情緣騙案雖然宗數錄得下跌5%,但因案件加入投資詐騙元素,整體損失金額錄得5.12億元上升16%。 有見及此,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於12月3日至14日,展開一項代號為「天翔」的打擊網上購物騙案行動,搜查全港逾百個地方,拘捕64人,分別為34名男子、30名女子,年齡介乎15至77歲,涉及金款為156萬元,牽涉的案件為317宗,共有317名受害人。

網上購物騙案: 網購受騙八成苦主無報警

行動中,警方共偵破354宗網上購物騙案,分別發生於2018年12月至今年12月期間,涉案總金額達280萬元,並以涉嫌「串謀詐騙」或「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拘捕80人,包括45男35女,年齡介乎15至59歲,同時檢獲一批手提電話、手提電腦及銀行提款卡等。 網上購物騙案2023 在疫情和社會隔離措施的影響下,人們將更多的時間花在社交媒體上,並在網上進行各種理財活動,例如銀行和投資。 隨著電子商務和網上投資活動不斷增長,騙徒便積極趁機進行欺詐活動 。

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發現,網上購物騙案有上升趨勢,於是在本月一連多日進行打擊網上購物騙案行動,拘捕64名人士,涉及317宗騙案,損失金額為156萬元。 此外,警方昨晚約9時接獲一名35歲姓吳男子報案,指早前回應陌生人發出的社交平台招聘信息,對方聲稱充當網上點評員,在網上廣告平台點擊提高銷售量來賺取佣金。 受害人按指示將約7萬元存入至對方指定的4個戶口作評級之用。 為獲取受害者信任,騙徒聲稱每完成一筆交易都會向事主發放佣金。

網上購物騙案: 相關新聞

另由12月1日至3日,會有5輛「全民反詐大測試」宣傳車,走訪全港不同地點向市民派發防騙宣傳品,同時讓獲得「領取紀念品二維碼」市民換領口罩或爆谷禮品;宣傳車的位置及開放時間,市民可登入反詐騙協調中心網站瀏覽。 被害人柯姓婦人表示,幸好警方即時查獲詐欺犯嫌,保住提款卡內金錢,也避免提款卡遭詐欺集團使用,否則她真的在「卡努颱風天」變成「卡奴」,她也笑稱,詐騙犯嫌被警察當場抓到,真的就要「停班停課了」,同時十分感謝警方颱風期間的努力,讓她沒有遭受財務損失。 記者今日向九龍香格里拉大酒店的訂房部門查詢,職員於翻查資料後透露酒店並沒有跟「Easy To travel」合作,亦提到欲入住酒店的人士可於酒店官方網站、官方應用程式、Booking.com以及攜程預訂房間。 另外,職員建議若客人想進一步受保障,可選擇於酒店官方網站或官方應用程式作預訂。 記者接到讀者爆料後,嘗試查核「Easy To travel」是否正當訂購平台。 記者發現自己的帳號仍然能登入「Easy To travel」的專頁。

儘管近日傳出Suica因晶片荒停賣,但銀行主管表示,停賣是指實體卡,但民眾想用Suica,若是iPhone用戶,只要在內建的錢包App就可下載,並不受停賣影響,詐團恐怕還是會利用這個管道,把盜刷金額用儲值方式洗錢。 銀行業者透露,集結交通票證及小額支付於一身的Suica,被詐騙集團利用來詐取受害者的Apple Pay盜刷儲值金額存入Suica,直接在海外洗錢,國內多家中大型銀行已發函日本Suica公司,強調台灣已有數千,甚至上萬人受害。 國人喜歡赴日旅遊,然而日本的觀光神卡「西瓜卡(Suica)」,最近傳出被詐騙集團用來透過儲值盜刷金額的方式洗錢。 1|開啟「雙重認證」後,使用者可追加電郵地址,日後如果忘記了PIN碼甚至被人搶走戶口,都可以透過電子郵件發送重設連結,保障你的帳戶難以被奪去。 最後,講座亦與教師探討如何裝備自己,包括認識最近興起的人工智能科技和時下學生們經常接觸的各個社交媒體,以及運用人工智能於日常教學中。 講座由《香港01》編輯主任蕭輝浩主持,現時上網已經是學生必需掌握的技能,但網上資訊並不完全可靠,因此學生有需要學習媒體與資訊素養,以及學生相關學習內容,例如要有效及符合道德地運用資訊及擁有資訊素養能力等。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