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非首次置業2023詳細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非首次置業

據按揭證券公司表示,首置人士指所有抵押人於申請時並未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 即使曾經擁有物業,但只要申請按揭時已經賣出舊有物業,同樣可稱為首次置業。 港人首次上車盤只容許未曾在香港擁有任何住宅物業且年滿18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申請,代表買須在香港居住滿7年。 同時,申請人須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限額定於高於居屋白表申請者入息和資產限額的三成,如低於下限將不合資格申請。 港人首次置業計劃(英語:"Starter Homes" Pilot Scheme for Hong Kong Residents),又稱港人首置上車盤,由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2017年提出並實行的房屋政策。 計劃為無法負擔購買私人住宅、不合資格購買居屋且未曾擁有物業的香港市民,提供低於市價的住宅物業[1]。

  • 首先,物業必須用作自用,申請人在香港沒有其他住宅物業,物業必須是現樓。
  • 銀行審批按揭申請時,會衡量申請人的「供款與入息比率」(Debt Servicing Ratio,DSR),一般要求以50%為上限,而且符合銀行壓力測試,並以壓力測試模擬加息3厘後借款人的還款能力。
  • 除此之外,由於申請按揭保險必須為自住,所以非首次買樓不能申請,如果想借到八成,則要求必須通過壓力測試。
  • 另一邊廂,男團MIRROR人氣王姜濤曾說過30歲前要買兩層樓,現年23歲的他終「上車」實踐置業的第一步,日前有市場消息指他以1,800萬元買入西環維壹一個海景單位。
  • 首置印花稅具體稅項由0.01%至4.25%不等,隨買入單位的樓價上升而有所不同。

非固定受薪的意思是收入主要為佣金或花紅,例子如地產代理、推銷業員等。 由2016年11月5日起,「從價印花稅」的第1標準稅率分為第1部及第2部稅率。 非首次置業 非首次置業 第1標準第1部稅率適用於住宅物業而第1標準第2部稅率適用於非住宅物業及某些在2013年2月23日或之後但在2016年11月5日前就取得住宅物業所簽立的文書。

非首次置業: 非首次置業是指已經買樓的人士

以購入HK$8,000,000樓為例,非首置人士須繳交HK$1,200,000從價印花稅,但首置人士只須繳交3.75%印花稅,即HK$300,000。 由1999年4月1日開始,物業轉讓印花稅將根據代價款額或價值的確實金額計算,而非用以往調高至最接近的$100後才計算的方式。 任何在2020年11月26日或以後簽立以買賣或轉讓非住宅物業的文書的「從價印花稅」將會以第2標準稅率徵收。

非首次置業

假設你購買的物業價值為700萬,你則需預留樓價的3.75%,即26.25萬作買樓印花稅之用。 從價印花稅英文是Ad Valorem Stamp Duty,簡稱AVD,是物業轉讓時必須繳交的一種物業印花稅。 其稅率會因應買家的情況而有所不同,簡單可分為首置印花稅以及非首置印花稅兩種。 非首次置業 不過如果屬於非首置人士,則要支付從價印花稅(AVD)第1標準第1部稅率15%,即90萬元($6,000,000 x 15%),所以買第二層樓時,必須留意身份這個問題。 不論是否屬於香港買家,首次購買還是非首次購買非住宅項目,印花稅也不會出現任何變化,賣出的時候也不會受額外印花稅影響。

非首次置業: 【首次置業】甚麼是「首次置業」?誰才是首次置業人士?

在香港,所有銀行受到金管局的監管所以準買家申請按揭都必須通過壓力測試。 2022年3月政府公佈了新按揭保險計劃放寬了對買家的借貸要求,如果準買家是以首置人士的身份提交申請就可以跳過壓力測試的關卡而依然可以藉到最高90%按揭成數的貸款。 非首次置業 其次,在現時按揭保險計劃下,首置人士購入800萬元以下現樓,可申請最高9成按揭,首期不需太多便可上車。

非首次置業

Citibank 提供高達9成按揭,大大減輕您的首期負擔與利息支出,輕鬆實現首次置業! 非首次置業2023 在批核申請按揭的程序上,通常會由銀行初步完成批出按揭後,再把申請文件轉交給按揭證券公司作第二次批核。 以上印花稅小知識可作為物業交易基本參考,惟置業及賣樓經常出現不同狀況,如對稅項有任何疑問,可諮詢稅務顧問或稅務局,計算自己的實際買樓或賣樓的額外開支。 若你是香港永久居民同時名下並無任何住宅物業,你就能以相對低的稅率支付從價印花稅AVD(從價印花稅計算方式)。

非首次置業: YAS 保險一撳即保!啟用+索償教學:最快 2 分鐘完成 Claim 保險程序!

當中最大筆開支會是首期及印花稅,其餘開支理應負擔不大,但實際支出則因人而異,例如選擇不同的律師樓,或你是否有固定收入人士都有影響。 首先,首次置業在買樓的世界中,不一定要求買家或借款人從來未擁有過物業。 非首次置業 一般未買過樓的人當然自然地被定義為首次置業人士,但如果你是曾經有買過樓但現在已經放售,或是本來聯名買過樓,但自身的業權已經賣給另一業主,而手上再沒有其他物業的話,同樣也是被定義為首次置業人士。 如果物業價值 600 萬元或以下,而現有貸款額為 480 萬元或以下,可以透過「套現再融資按揭保險計劃」申請轉按,達致轉按套現。 業界人士認為,市價八折賣樓的要求,勢令地價下調,有測量師隨即把地價估算大劈四成,市場就油柑頭用地的最新估值介乎26.2億至36.6億元。 以董建華物業的成交價1.6億為例,由於他為首次置業,他只需要支付4.5%的稅率,即約680萬稅項,但如果已經有住宅物業在手,便需要支付15%印花稅,即約2400萬稅項,足足相距1720萬。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非首次置業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如以上表4所做的計算和對比,非首次置業人士需要支出15%印花稅對比首次置業的第二標準稅率,所需要支付的印花稅大幅減少,減輕買家的財務壓力。

非首次置業: 【樓市新辣招】住宅物業印花稅增至15% 首次置業可豁免

這也就是為甚麼,新香港人/港漂會在獲得永久居民的身份證後,立刻買樓;而永久居民如果想要買第二層樓,也會想方設法自製首次置業資格或首次置業條件,特別是首次置業夫婦。 不過如果打算選擇居屋一類資助房屋,房委會等部門對「首置」定義會更會嚴謹。 貨比三家找出最佳利率:銀行提供的按揭利率由2.375 %至2.625%不等。

非首次置業

目前,本港住宅物業的從價印花稅的稅率劃一為15%,有關稅率適用於個人及公司購買住宅物業之交易,而獲豁免人士則僅需按照第二標準稅率繳交印花稅。 首先,物業必須用作自用,申請人在香港沒有其他住宅物業,物業必須是現樓。 政府於前年10月推出放寬按揭成數保險措施,務求令更多首次置業人士「上車」。 在政府修訂的措施下,最高九成按揭由400萬元樓價上限放寬至800萬元,最高八成按揭則由600萬元樓價上限,提升至1,000萬元。 非首次置業2023 人稱大劉的華人置業(0127)前主席劉鑾雄向前女友呂麗君(現名呂姵霖),購入灣仔壹環頂層特色單位。

非首次置業: 香港證券的轉讓

非住宅物業成交量在過去一段時間顯著回落,2020 年施政報告宣佈撤銷非住宅的雙倍印花稅,並於 2020 年 11 月 26 日起,沿用「首置印花稅」的稅率,適用於所有個人或公司購買非住宅物業的交易。 過往因物業市場炒風過熱,政府認為有必要遏抑非住宅物業 (包括車位) 需求 ,於是在 2013 年引入雙倍印花稅,把第2標準稅率提高一倍。 由於即使是夫婦,亦可享有兩次首次置業名額,於是現在許多夫婦購入新居時,都會考慮只登記其中一人為業主,又或把早已聯名買入的物業歸到其中一人名下。

根據香港法例中的《印花稅條例》,當你在香港買賣不動產時就會被政府徵收一定金額的印花稅,否則有關文件將不具法律效力,特別是當文件牽涉法律訴訟時,文件將不獲法庭受理。 物業交易的印花稅一般分為從價印花稅 (AVD)、額外印花稅 非首次置業2023 (SSD)與買家印花稅 (BSD),分別對應不同交易情況。 有意「上車」嘅你,了解完按揭計算、成數及壓力測試之後,是時候比較按揭計劃了。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