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10大優勢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1997年之後用嘅香港特區區旗設計繼續有洋紫荊花嘅元素。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位於區徽徽面內圓中央的動態紫荊花圖案為白色,由五片花瓣組成,每片花瓣中均有一顆紅色五角星及一條紅色花蕊鑲在其間。 因特殊情況而需要不同尺度的國旗時,均按通用尺度成比例地放大或縮小。 國旗、旗桿的尺度比例應當適當,並與使用目的、周圍建築、周邊環境相適應。 詳情請參考《國旗及國徽條例》、《區旗及區徽條例》及有關規定的全文以作進一步了解。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的設計體現了文化、政治和地區等意義。 區旗的顏色有着重要的意義:紅色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喜慶的顏色,用來傳達慶祝之意及其民族色彩[6]。 此外,把紅色作為底色,使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底色相同[7],象徵後殖民的香港重新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聯繫。 區旗中紅白兩種顏色象徵着「一國兩制」的政治原則適用於這一地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香港區旗

C.3.1  將五花瓣紫荊花圖形直徑放縮至旗面高度的五分之三,並使其中心點位於旗面中心,A'B'與旗面高的中心線重合,C'D'與旗面長的中心線重合,見圖C.12。 C.2.1  以C7為圓心、紫荊花瓣的C7P連線長為半徑,作一輔助圓,並作相互垂直的兩條直徑A'B'、C'D'。 使C7P的連線和C7C'成14°的夾角,見圖C.9。 C.1.4  取消不必要的弧線,由曲線PAC7和PC1、C1C7構成一個紫荊花瓣的外形,見圖C.4。 4.4.4  旗杆套上、下兩端適當位置上允許安置與旗面、旗杆套顏色相和諧的金屬或塑料圈。

上海出世嘅何弢憶述當時一啲頗為怪異嘅設計:「有一份設計一邊有鐮刀同錘頭,另一邊就有港元標誌。」。 至於洋紫荊設計概念嘅來源,佢指留意到花瓣對稱,而且花紋迴轉富有動感,所以將佢加入區旗設計入面。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2017年9月1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國歌法》),並於同年11月4日將《國歌法》列入《基本法》附件三。 根據《基本法》第十八條的規定,凡列於《基本法》附件三的全國性法律,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在當地公布或立法實施。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香港特區區徽規格

幼稚園應考慮其校舍空間、設施、環境等因素,在條件許可下盡可能參照中小學的規定升掛國旗及區旗,及舉行升國旗儀式,讓學生從小開始認識自己國家的國旗和國歌。 教育局亦鼓勵國際學校及其他只提供非本地課程的私立中小學及幼稚園,參照中小學的規定,並按學校的實際情況,安排升掛國旗及舉行升國旗儀式,讓不同種族或國籍的學生可了解身處國家的文化及歷史。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三十六條中增加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 因特殊情況而需要不同尺度的國徽時,均按通用尺度成比例地放大或縮小,並與使用目的、所在的建築物、周邊環境相適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一條,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制度和政策,包括社會、經濟制度,有關保障居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的制度,行政管理、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制度,以及有關政策,均以本法的規定為依據。

  • 國旗、國徽、區旗或區徽或其圖案不得展示或使用於商標或廣告。
  •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 區旗同區徽嘅規格同使用方法,由1997年7月1號生效嘅《區旗及區徽條例》[4]具體訂出。
  • 幼稚園應考慮其校舍空間、設施、環境等因素,在條件許可下盡可能參照中小學的規定升掛國旗及區旗,及舉行升國旗儀式,讓學生從小開始認識自己國家的國旗和國歌。

在2020年6月4日,立法會經過三讀通過《國歌條例草案》,6月11日行政長官根據《基本法》第四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簽署《國歌條例》,翌日,即6月12日刊憲即時生效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 为了寻找灵感,何弢来到一个花园,拿起洋紫荆花,他观察到五个花瓣的对称性,以及他们的缠绕方式,给他一种动态感,这让他联想到把洋紫荆花的设计加入区旗来代表香港[6]。 这个设计于1990年4月4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通过[1]。 该旗帜在1997年7月1日午夜过后的第一时间首次正式升起在交接仪式上,标志着主权的移交,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共同升起,而英国国旗和代表香港殖民地时期的香港旗在午夜前几秒落下[5]。 底色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嘅紅色做標準[2],而洋紫荊花係香港嘅象徵。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國旗旗面通用尺度

在升旗過程中,旗杆一定要到達頂端,而在降落過程中,區旗不可接觸地面。 [12]香港區旗一旦被毀壞、污損、褪色或不合規格,就不能再展示或使用[13]。 洋紫荊圖案、花蕊用五粒星表示,再次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上嘅五星相對應,有中國同香港唔可以分開嘅關係。 香港特區區旗設計喺1990年2月16號定案,1990年4月4號喺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中通過[3],1996年8月10日由特區籌委會通過使用暫行辦法。 1997年7月1號嘅香港主權移交典禮上,特區區旗第一次正式飄揚,取代主權移交以前用嘅香港旗。 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各花瓣圍繞旗面中心點順時針平均排列,在每片花瓣中均有一顆紅色五角星及一條紅色花蕊,紫荊花中心點位於旗面中心,旗杆套為白色。 4.4.1  旗面紅色、五星紅色、花蕊紅色:用化學纖維織物、絲綢製作的區旗旗面中的紅色分別以GB 12983中化學纖維織物、絲綢製作的國旗顏色標準樣品的紅色為準。 根據《基本法》第十條,香港嘅區旗係「五星花蕊嘅『紫荊花』紅旗」。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禁止使用和亵渎

生長於香港的洋紫荊花在區旗中的風格化渲染,標誌着兩地的和諧[6]。 區旗的花瓣上,也複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中代表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的四大階級(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五顆星。 主權移交前舉辦過區旗設計比賽,畀香港人參與特區區旗嘅設計。 共收到7000份參賽設計,當中嘅作品有「HK」字母、幾粒代表「東方之珠」嘅圓珠,象徵金融中心嘅金錢圖案、白鴿等,作品嚟自美術界、農民、演員、戰士、軍官等。 當中有唔少作品用洋紫荊做設計,但同市政局嘅標誌相似,因版權問題被淘汰。 由政治人物組成嘅評審團選出其中六份,但中國方面最後否決全部設計,並另外邀請三名設計師(當時香港正形設計學校校長韓秉華、當時嘅基本法諮詢委員文樓同建築師何弢)重新設計。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各花瓣圍繞區旗旗面中心點順時針平均排列,在每片花瓣中均有一顆紅色五角星及一條紅色花蕊,紫荊花中心點位於區旗旗面中心,旗桿套為白色。 此外,國旗或其圖案不得展示或使用於私人喪事活 ,國徽或其圖案不得展示或使用於日常生活的陳設或布置私人慶弔活動任何人違反這些條文即屬違法。 破損、污損、褪色或不合規格的國旗、國徽、區旗或區徽,須交到指定回收點,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定期統一處理。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國歌

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條例、附屬立法和習慣法,除同本法相抵觸或經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 7.1  每面區旗應單獨包裝,其包裝上應註明產品名稱、規格、材質、生產企業的名稱和地址、商標、執行國家標準的編號。 5.6  區旗旗面外觀評定試驗應在明亮的自然光下距離旗面1m~1.2m,用目視進行判斷;採用燈光檢驗時需用日光色熒光燈,照度不低於750lx。 《義勇軍進行曲》原是抗日救國為主題的電影《風雲兒女》(1935)的主題曲,由劇作家田漢作詞,著名音樂家聶耳作曲(參見附註)。 《風雲兒女》最初的故事由田漢創作,這部電影描寫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期,青年人為拯救祖國,奔赴抗日前線的英勇故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國徽是國家的標誌,也是國家和國家主權的象徵。 《基本法》規定香港特區除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國徽外,還可使用區旗和區徽,兩者是香港特區的象徵和標誌。 一切個人和組織都有責任讓國旗、國徽、區旗及區徽在有尊嚴和體面的情況下展示。 就此,本頁面參考了《國旗及國徽條例》、《區旗及區徽條例》、行政長官公布的規定、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行政指引,提供一些與展示國旗、國徽、區旗及區徽相關的一般資料。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附錄 C(規範性附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製作解析圖

在市政局和區域市政局及兩個市政總署一併解散以前,兩局也要展示香港特區區徽(而此模式已漸漸應用於食環署和康文署)。 而現時特區政府的重要文件,如施政報告和諮詢文件等等,在封面都會置有特區區徽。 另外,在殖民地時期,港督坐駕的車牌會印上一個皇冠,但主權移交後則以特區區徽所取代。 目前,行政長官官邸、禮賓府、政府總部、香港特區的口岸管制及檢查站、香港國際機場及金紫荊廣場,每日均展示國旗和區旗。 如欲瀏覽在政府建築物展示國旗和區旗的地點名單,請按這裡。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2018年11月,列根號航空母艦訪港,並排展示同樣大小之美國國旗與香港特區區旗,香港特區區旗在美國國旗右邊,而同時沒有展示五星红旗[15]。 在香港主權移交之前,香港的代表旗幟是殖民地的藍船旗,殖民地時期的香港旗在過去一個半世紀經歷了一些變化。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2023 2018年11月,列根號航空母艦訪港,並排展示同樣大小之美國國旗與香港特區區旗,香港特區區旗在美國國旗右邊,而同時沒有展示五星紅旗[1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照本法的規定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5.4.3  化學纖維織物的耐洗色牢度試驗按GB/T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3921.3中的規定進行,絲綢的耐洗色牢度的試驗按GB/T 3921.1中的規定進行。 在標準的修訂中增加了規範性引用文件GB/T 17392《國旗用織物》,並對區旗縫製、區旗染色牢度的部分技術要求作了修訂。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设计

1931年,在日本軍國主義下,日本皇軍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中國東北地區,激起中國人民奮勇抵抗。 民間興起各種抗戰活動,並以不同方式宣揚共赴國難、抗日救國的訊息。 其中,田漢和聶耳創作的《義勇軍進行曲》,節奏鮮明,曲調高昂,雄壯有力,表現了中華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 當發生不幸事件導致重大傷亡的或者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傷亡,中央人民政府向行政長官建議下半旗或者行政長官認為適合這樣做時會降半旗[13]。 升半旗時,首先要升到旗杆的頂部,然後下降至離杆頂約佔全杆的三分之一處[12]。

考慮到香港的普通法法律制度,以及香港的實際情況,香港特區政府決定以本地立法形式在香港實施《國歌法》。 經立法會通過後,《國歌條例》於2020年6月12日正式生效。 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在全國施行。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增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條例。 同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宣布會根據《基本法》第十八條,透過本地立法工作,以符合香港特區的憲制和法律框架的方式,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香港法例》第2602章《區旗及區徽條例》訂明,區旗係指1996年8月10號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嘅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第一份設計嘅洋紫荊花瓣弧度由於難以繪製,主權移交前曾作出適度修改。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由於特區區旗設計曾經改過,而區旗亦間唔中會出現錯體區旗同埋調轉掛嘅情況;好似2004年雅典奧運會奧運選手村入面,大會準備嘅區旗就唔合乎規格[5]。 匯豐銀行2011年版本嘅100蚊紙嘅設計更出現倒掛區旗嘅錯誤,喺推出市面前及時改返啱[6]。 根據《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在1987年5月成立了一個11人區旗、區徽評選委員會,同年5月20日至1988年3月31日期間,在海內外徵集特區區旗和區徽設計,結果共收到7,147份稿件。 評選委員會在1989年希望選出一套區旗、區徽圖案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投票,惟全部作品在《基本法》起草委員會中都得不到過半數支持而遭否決。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旗嘅底色係紅色,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嘅底色一樣,象徵香港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嘅一部份。 同時,中華文化將紅色視為喜慶嘅顏色,因此紅色亦有慶祝同埋愛國嘅意思。 凡國旗、國徽、區旗或區徽於某活動中使用,主辦方須在活動結束後,把經使用的國旗、國徽、區旗或區徽保存或重用。 就經使用而破損、污損、褪色或不合規格的國旗、國徽、區旗或區徽,須交到上述指定回收點作定期統一處理。 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的土地和自然資源屬於國家所有,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負責管理、使用、開發、出租或批給個人、法人或團體使用或開發,其收入全歸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支配。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試驗方法

外包裝上應註明:產品名稱、規格、材質、數量、生產企業的名稱和地址、商標、外型尺寸、重量、安全運輸標誌。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2023 本標適用於以化學纖維織物(不含人造纖維織物)、絲綢為材質製作的區旗,也適用於以棉、毛、麻織物為材質製作的區旗。 以紙張、塑料等材質製作的區旗的外觀質量控制亦應參照本標準。 國徽之塗色為金紅二色:麥稻、五星、天安門、齒輪為金色,圓環內之底子及垂綬為紅色;紅色同於國旗,金為大赤金(淡色而有光澤之金) 。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揭開現代中國歷史中的抗日戰爭的序幕,整個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