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香港舊式遊樂場7大好處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香港舊式遊樂場

我們反而認為設計文化和遊樂場規劃的正式流程,自上世紀以來有了大幅度的發展,而現代設計須要把更多隱憂和計算納入考慮範圍。 Frost所說:「永遠都不會有一個最完美的遊樂場」,遊樂空間須不斷地發展,以滿足千變萬化的需求。 香港舊式遊樂場 香港舊式遊樂場2023 透過研究抽象遊戲地景,尤其是石籬遊樂場這案例,我們得知了比起更多功利考量的遊樂場,這類型的遊樂場有更豐富的潛力。 我們亦可在未來的遊戲地景規劃中再次注入創意和冒險的精神。

香港舊式遊樂場

近年各社區急遽發展,不少具歷史價值的舊樓老店被拆掉,換來一楝楝簇新的納米大廈,人情味也煙消雲散;憑藉舊物,也許能喚回一點昔日的生活回憶。 有地產發展商最近在太子基隆街的幾個舖位,開設「舊香港.融舊─藝術概念館」,將50至80年代的日用品重整裝置,引起公眾對於舊樓文化及保育工作的關注,周末不妨一遊。 除了這高速玩意會被責罵外,在屋苑某範圍踢足球,也算是個「高危」活動。

香港舊式遊樂場: 親子好去處2023|20. 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

而在大埔宏福苑則隱藏5條舊式鐵皮滑梯,分別設計成螺旋形、垂直式及木架搭建等。 另外,遊樂場更設有特色蝸牛攀爬架及毛毛蟲攀爬架,非常可愛。 不過,毛毛蟲攀爬架目前正在維修,暴龍哥未能一嚐當中樂趣。 沙田廣源邨裏一個小小的屋邨公園,卻設有2條鐵皮滑梯。

香港舊式遊樂場

以月球為主題,凹凸不烤的岩石包圍著一條直直的長滑梯。 香港舊式遊樂場 穿越月龍隧道可以大玩捉迷藏,來一場太空探險漫游記! 整個遊樂場以月球作為主題,甫一進門就看到像真度極高的迷你月球,表面佈滿一個個凹凸不平的圓形坑洞,瞬間使人感受到與別不同的氣氛。 香港舊式遊樂場 提起舊式鐵滑梯,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起沙田美林邨的螺旋形鐵滑梯,無他,因為像南山邨一樣,在舊屋邨背景影襯下,特別多人前來拍照。 可惜記者前往當日,螺旋形滑梯正維修,但不至於失望而回,因為給我發現了另一條更舊款的鐵滑梯,有接近一層樓高,而且滑梯呈波浪紋,瀡下去感覺更過癮。 香港舊式遊樂場 暴龍媽媽在Facebook專頁「港台混血小暴龍」分享,收集香港經過歲月洗禮的遊樂場,帶大家走入屋邨玩隱世復古懷舊遊樂場,懷緬過去外,還能了解以往的公園有何樂趣。

香港舊式遊樂場: 親子好去處2023|15. NAMCO屯門店+親子遊樂園 近10,000呎 5大園區玩滑梯樂園/波波池

這個自下而上的項目,是由一個嘗試回應啟發性遊樂空間不足這現象的人所發起。 奇怪的是,儘管這個遊樂場創新突破,但網上的討論及資訊卻是寥寥可數。 故此,我們將初步研究所得梳理成文,發表出來,藉此徵求更多相關的資訊。 香港舊式遊樂場 我們的文章相當受歡迎,並引起踴躍的回應,多達20人來信與我們分享他們的回憶。 明顯地,縱使原來的石籬遊樂場已消失至少20年,但它仍深嵌在許多人的腦海裏。

  • 京士柏遊樂場本身也頗具特式,以月球為主題,有設計成凹凸不不的小山丘、人造的恐龍化石等,除了滑梯,更有小型氹氹轉和鞦韆。
  • 他們的設計概念是建造一系列相連的雕塑,以鼓勵兒童參與群體活動、促進相互合作和激發想像力。
  • 石籬邨的重建工程大概於2000年展開,原來的石籬遊樂場可能在此前幾年已被清拆。
  • 因此政府和不同機構大舉興建遊樂場,讓兒童遠離街頭的危險,並確保他們受到看顧和善用時間。
  • 在眾多香港人所懷舊的事物當中,未必每一樣也屬於我的時代,與我的生活經驗有關連。
  • 跟隨本地人的腳步,認識充滿歷史價值的公共屋邨 —— 彩虹邨及坪石邨,透過新舊屋邨的設計、舊式店鋪、遊樂及社區等設施,比較香港人起居今昔,體驗社會變遷。

70、80年代出生的孩子,那時社會上催谷孩子讀書的氣氛還未盛行,小朋友每每放學便與三五知己到遊樂場追逐遊玩。 雖然當時遊樂場的設施簡陋,但卻是孩子們流連忘返的天堂。 親子KOL暴龍媽媽近日遊歷香港僅有的復古懷舊遊樂場,與大家一同尋找回憶。 Yum Me Play 位於沙田新城市廣場一期Play Park內精心打造的兒童體驗館結合親子互動主題式體驗、沉浸式學習和體驗式零售,進一步鞏固「寓學習於遊戲」的品牌核心。 旗艦店設有五個專區,透過一系列充滿趣味的工作坊和體驗,啟發並培養小朋友的創造力、邏輯思維、STEM教育、自我表達能力等,是一個讓小朋友追夢的教育娛樂空間。

香港舊式遊樂場: 荃灣區

例如,於1988年啟用的沙田中央公園,結合中式城堡和進口設施,是一個有趣的在地化實驗;約於1985年落成的彩蒲苑,其假山組合遊樂設施「土炮味」甚濃,反映設計師在各種限制下,盡力創造經濟實惠又趣味十足的遊樂場。 此作品其後遍佈於多個1960至1980年代落成的香港屋邨,雖未知是否原廠正貨,但此遊樂設施已成為香港城市景觀的重要一環,更是香港人集體回憶的一部分。 隨着年代的變遷,不少公共遊樂場已經改為以塑膠為主要物料,地下鋪着安全墊,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出生的人眼中這些玩意千篇一律,並不刺激。 近年的遊樂場都安全第一,設施用塑膠製造,地上也鋪滿軟墊,數米高的爬梯已不復見。

京士柏遊樂場本身也頗具特式,以月球為主題,有設計成凹凸不不的小山丘、人造的恐龍化石等,除了滑梯,更有小型氹氹轉和鞦韆。 交通:九巴 71K、九巴 73 X 暴龍媽媽提醒,由於懷舊遊樂場的安全設計不及現今的遊樂場,地板較硬,玩耍時要注意安全。 知多點:前身平山石礦場,出產花崗岩,早於上世紀70年代中停產,故現時公園以岩石公園為主題,保存不少天然花崗岩,豎立資訊板簡介岩石知識。

香港舊式遊樂場: 親子好去處2023|8. 沙田Kiztopia室內遊樂場 15大遊樂體驗區+4米高刺激長滑梯

在眾多香港人所懷舊的事物當中,未必每一樣也屬於我的時代,與我的生活經驗有關連。 唯每當讀到關於舊遊樂設施的資料時,卻不斷湧出兒時於遊樂場的生活片段,更挑起了複雜的情緒,有點感動,卻也惋惜,還帶點憤怒及無助。 據我們猜測,這是設計師對傳統園林中風景如畫的廢墟的現代詮釋。 1975年,慈善團體半島青年商會舉辦了一個兒童新天地遊樂場設計比賽。 獲獎者是來自香港大學的建築系學生團隊及他們的朋友,一位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的年輕設計師。 史靈卓(Paul Selinger)於1950年代末至1961年間先後在柏克萊加州大學和三藩市藝術學院修讀藝術,他約於1960年代初期至中期移居香港,並在香港大學校外進修部教授雕塑。

香港舊式遊樂場

他用「遊戲地景」一詞來概括形容各種不同類型的遊樂場,包括傳統遊樂場、探奇遊樂場、創意遊樂場及共融遊樂場。 香港舊式遊樂場2023 香港舊式遊樂場 除了鞦韆、滑梯等基本遊樂設施外,香港的遊樂場亦有採用一些較獨特的設計,這跟「遊戲雕塑」(play sculpture)的潮流不無關係。 1930到1970年代間,不少歐美藝術家和設計師創作可兼作遊樂設施的雕塑。 香港舊式遊樂場 他們認為抽象且無預設玩法的遊戲雕塑,比傳統設施更能激發創意。

香港舊式遊樂場: 親子好去處2023|19. 香港太空館

屯門Kingdom樂園佔地近九千呎的超大室內親子遊樂場。 樂園內設有8個玩樂區域,包括充氣跳彈床區、兩層繩網障礙滑梯放電區、大型彈床區、陶瓷沙池、超市廚房、牙醫診所角色扮演區、大風吹氣球波波池和開讀區。 在王國遊樂場,我們為孩子們特設了化妝間,讓他們能夠換上自己喜愛的王子、公主造型或超市、廚房和醫院的角色扮演服裝,體驗遊戲的快樂同時拍照打卡留下美好回憶。

香港舊式遊樂場

不論是活在哪個年代的孩子,都一樣有「玩」的需要。 這年代的小孩也許多數都以打遊戲機、玩玩具(甚至 香港舊式遊樂場2023 iPad)為娛樂,但在大概 100 年前,還未發明電腦遊戲、物資又沒現在豐盛的時代,小孩的最大娛樂就是在公共遊樂場跑跑跳跳了。 這系列 20 世紀初的珍貴歷史照片展示了美國兒童遊樂場的實況,可以見到一些現在看來十分危險,但當時小孩都玩得不亦樂乎的設施,例如數米高的鋼架、木梯和吊環。 荃灣海濱公園的兒童遊樂場中的鐵滑梯建在行人樓梯的中間,一共有兩條,小朋友可以與其他小朋友一起比賽增加刺激,從而提高社交體驗。

香港舊式遊樂場: 荃灣|香港浩海立方探游館

謾罵當中的憤怒,顯示出懷舊背後,其實承載著香港人十分在意的事情。 其中一位受訪者劉宏達(Lau Wang-tat)先生,他今天也有在座。 更以自己在石籬遊樂場的美好回憶為靈感,創作繪畫和陶瓷雕塑。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