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租務管制2023必看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租務管制

因為劏房住戶經濟能力有限,但租金往往貴得驚人,例如「全港關注劏房平台」於2019年發布的調查顯示,劏房住戶的平均租金與收入比例高達41%,可見高昂租金蠶食基層工資。 而且,劏房租金增幅往往高於正常單位,以「全港關注劏房平台」編制的「香港劏房租金(綜合)指數」為例,2019年的劏房租金指數高達443,較2018年上升7.7%,但同期的全港私人住宅各類單位指數增幅只有5.8%。 另外,19宗起火案中不乏因爭執及輕生而引發火警,再意外波及其他劏房住客的個案。 儘管政府和社會一般會將這類案例視之為個人原因,但情緒問題往往是一念之差,當環境狹窄,更易生摩擦,又有誰能論斷惡劣的生活環境就完全沒有加劇情緒負擔? 例如明愛社區發展服務進行的「不適切居所影響基層健康調查報告」顯示,超過九成受訪者(93.6%)的心理質素低於標準,較六年前衛生署進行的同類調查結果多出46.2%。 而從是次肇事的大埔劏房單位災後照片可見,只有約100平方呎的面積當中,除了一張碌架床之外,還有大量雜物和膠箱,根本沒有太多剩餘空間,實在難以想像疑兇及三名死者到底如何同居於此。

參考外國實施租管的經驗,租戶更是「一盤難求」,很難物色適合單位。 邱誠武在文中明言「若然今天政府莽推租管,徒屬『好心做壞事』,最終低下層市民吃虧,實非大家所樂見」。 其後,政府不時以「標準租金」的某百分比,來釐定可容許的租金升幅。 由 1947 至 1976 年,戰前住宅樓宇的最高租金增幅為 租務管制2023 55%,而就戰前非住宅樓宇而言,增幅累計為 150%。 直至 1938 年二戰,港英政府為應付另一輪來自中國大陸的難民潮,故訂立《1938年防止迫遷條例》,以限制業主收回其物業。 《業主與租客 (綜合) 條例》(“條例”)第IVA部已於2022年1月22日生效。

租務管制: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已發4000物管牌照

葵涌劏房街坊會在本月3日至23日期間,了解葵青區內劏房及天台屋在炎夏的室內氣溫,包括派發同款溫度計,讓他們每日記錄溫度和濕度。 結果發現,有受訪街坊在上周大暑前錄得室內最高氣溫39.3度。 租務管制 有住戶表示在從中午至下午,劏房有如焗爐般難以留在室內,為節省開支,不能長時間開冷氣,只能到附近商場「涼冷氣」,到晚上才回家。 祥益區域董事袁思賢表示,屯門時代廣場D座中層8室,面積583方呎,三房兩廳間隔,日前獲區內客以月租1.65萬元租入單位,呎租為28.3元。

租務管制

例如,政策规定2018年,出租的房子租金涨幅是1.8%。 所以在2017年以前,当过房东的都知道,当我们要涨房租时,一般会分为两类:1991年以前建的只能受政府租金涨幅控制,基本只能涨比通货膨胀差不多的涨幅,和1991年以后建的房子,可以随意涨。 無可否認,在短期之內,若要全面取締劏房可謂「不可能的任務」。 對此,陳帆在記者會上否認有關說法,並且重申租管不會影響政府部門按照現行法例採取的執法行動,特別是在建築物安全及消防安全方面。

租務管制: 《業主與租客 (綜合) 條例》第IVA部 網上資訊平台

另外,雙方都需要留意的是,租客會獲續租1次的權利,享有為期4年的租住權保障。 續租時的租金須參照差餉物業估價署編製和公布的私人住宅物業(所有類別)租金指數變動,加幅不高於相關期間的百分率改變,並以15%為上限,如相關改變為負數,租金亦須作出相同百分率的下調。 租住權保障主要是限制業主,除了在訂明的情況如欠租下,均不能遷走租客。 而租住權保障通常是實施加租管制的先決條件,原因是如欠缺租住權保障,業主將可藉不斷逼遷現有租客和訂立新租約獲取更多租金,從而規避租金管制。

租務管制

所以,本處樂見政府能全面落實推行計劃,惟計劃的推行及協作模式在各區有所不同,加上醫護支援人手不足,本處期望政府增撥資源,讓計劃能更有效地推展。 本處樂見政府增加資源,讓公營小學按校本需要落實「一校一社工」政策。 然而,小學社工駐校服務以「價低者得」的投標機制進行,釀成結構性問題,導致大量資深社工流失,影響服務的延續性。

租務管制: 條例第 IVA 部次期租賃租金的計算機(*於2023年10月起提供)

立法會秘書處就租管的研究報告亦指出,自1980年代末開始,英格蘭、威爾斯和新加坡等地相繼逐步撤銷租管。 《1963 條例》原定於 1965 年 6 月 30 日自動失效,但由於當時租金水平仍然高企,該條例的適用期限獲延長一年。 其後,因應房屋供求情況得到改善[9]和租務管制被認為會窒礙新落成私人住宅單位的供應,政府決定該項管制應於 1966 年 6 月 30 日失效。 政府已委託非政府機構設立六支區域服務隊,協助差估署在地區層面宣傳就實施分間單位租務管制的新法例,幫助業主和租客認識根據條例雙方各自的權利和義務,並處理一般查詢。 長者的2元乘車優惠計劃已實施多年,實有助推動長者走出社區及促進社交發展。 本處期待政府盡快放寬申請門檻,由65歲調低至60歲,以惠及更多基層長者。

  • 不少居於「劏房」的少數族裔人士因言語障礙及不懂法律而遭受剝削,建議政府在制定租務管制條例時考慮少數族裔人士的需要,例如提供租務文件翻譯範本/翻譯服務,或為居於「劏房」的少數族裔人士設立支援平台。
  •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社會不能漠視劏房戶面對的困難,修例後可保障劏房租戶免受任意加租等情況。
  • 港置高級聯席董事林軒霆透露,西九龍維港匯3B座高層B室,面積約308方呎,屬1房間隔,業主以約1.98萬元放租2星期後吸引區外客洽詢,雙方經議價後以1.95萬元租出,呎租約63.3元。
  • 而由於經濟環境轉差,空置率上升,因此港英政府認為有關管制已非必要,故容許《1921 年租務條例》自動失效。
  • 本處樂見政府大幅增加「到校學前康復服務」名額,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童,但現時業界正面對專業人員不足、缺乏專業支援及硬件配套。

另外,方案規定,在「2+2」租約年期中,首2年的租期完結後,續租時容許業主加租,但加幅不可超出差估署的私人住宅租金指數的百分率變化,以15%「封頂」。 陳帆表示,起始租金必須要有基礎,並要先有客觀、科學化、透明的數據庫,當中需要花時間處理,「唔係唔可以做,而係需要有方法、需要有過程去做。」他又指,不希望有業主乘人之危。 今次方案不採納起始租金,而當「2+2」的4年租約完結後(即在2年的租期完結後,租客有權續租一次),業主亦能重新擬定新租約,當中的加租幅度不受規管。 相關修例將於周五(9日)刊憲,本月14日首讀及二讀辯論。 政府預料,若立法會可以在本年度通過,會在憲報刊登當日起計的3個月後實施,料最快年底或明年初落實,並由差估署執行條例。 每年,对于已经出租的房子来说,房租只能按照政府规定比例上涨,这个比例通常少于通货膨胀率。

租務管制: 租務管制 是否好心腸累街坊?

而現時輪候衛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評估,約需一年多,不單令輪候的家長焦慮萬分,亦容易令有需要接受訓練的兒童錯過訓練的黃金時期。 本處建議政府應增加衛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的評估名額,或考慮提供津貼予低收入家庭尋找受監管的私人評估服務,盡快讓有需要兒童得到專業可靠的評估,繼而提供適切的訓練。 本處贊成於地區康健中心設立公私營協作先導計劃,以提供更全面的資助醫療服務。 本處亦樂見「關愛基金」下的「長者牙科服務資助」計劃資助範圍得以擴大。 然而,面對香港人口急速老化,長者對牙科服務需求日增,政府須檢視及提升目前政府牙科門診服務,包括:增加每區門診名額、擴大服務內容至補牙、洗牙服務等,務求達至全面支援長者的齒科健康的目標。 政府可考慮為承辦「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計劃」的機構提供營運場地和倉儲資助,讓承辦機構有較多空間以增資服務名額。

此外,我們期望政府改善幼稚園及兒童之家在資訊科技方面的軟硬件配套,增聘資訊科技員,並發放資訊科技專項津貼予幼稚園及兒童之家。 本處亦期望「支援有經濟需要學生上網學習補充津貼」應按疫情需要持續發放,並涵蓋幼兒園/幼兒學校學生及弱勢兒童與青年(例如居於兒童之家的兒童)。 此外,多元文化外展隊的成立實有助及早辨識有需要的少數族裔人士,並加強他們與地區主流服務的連繫,以獲取適切的支援服務。 本處期望相關部門能進一步訂定具體推展策略,帶動不同主流公共及福利服務單位作出準備和配合,令外展隊服務能達至最佳效能,讓少數族裔人士脾益。 本處樂見政府增撥資源開設越南語服務和增加人手配套,以落實2018年施政報告中提及加強少數族裔語言服務一項。 然而,政府至今仍未就相關的傳譯與翻譯教育和培訓作長遠規劃,故本處建議政府應進行諮詢,以落實推行有關政策,如推行資歷認證,以提升服務質素。

租務管制: 租賃印花稅

而且,立法租金管制必須與租住權保障兩項條例並行,避免業主以狂加租金至租客未能負擔而變相迫遷。 由於香港房屋供應量嚴重不足,近年不少團體提議重啟租務管制,但特首林鄭月娥在發表施政報告時已表態拒絕,並指在房屋供應不足下重設租管,只會刺激租金上升,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加供應。 運輸及房屋局主任(特別職務)陳嘉信表示,若業主加租時,幅度高於上述法例規定的上限,租客可以作出投訴。 而條款列明,若業主出現相關情況,租約會自動跟照首兩年的條款,包括租金,即業主反而無法加租。 換言之,租管尚有一段時間才實施,坊間有不少人擔心出現「空窗期」,不少業主會趁實施租管前加租。

租務管制

今日為小組進行首次公眾論壇,本會聯同一眾劏房居民出席與委員交流意見。 租務管制 而論壇前亦進行請願要求政府恢復租務管制,重推租住權保障及設立恆常租金津貼。 現金津貼計劃早在本年初「十項民生措施」中提出,當時已有人批評措施不能惠及輪候公屋未足三年及非長者單身人士。 此外,現金津貼要到明年7月才發放,無法紓解市民的燃眉之急。 為此,本處建議政府修訂相關措施以惠及更多有需要人士,並加快執行速度,盡快為基層市民提供援助。 他續指,修例會於刊憲日起計3個月後,即1月下旬起實施,差餉物業估價署會成立一個50人的新小組,處理相關事宜。

租務管制: 劏房租管|運房局:不影響拆分間單位等執法 租賃處理待業主租客商討 (23:

同時,《1973 年住宅樓宇租住權保障和租金凍結條例》亦獲通過,暫時凍結租金六個月,並為所有當時不被納入租務管制法例下的戰後住宅樓宇提供六個月的租務管制#租住權保障,直至立法局制訂較長期的管制措施為止。 規管分間單位租賃的《2021年業主與租客(綜合)(修訂)條例》本月22日生效,訂明租期、租金、租住權保障等規定。 差餉物業估價署負責條例執行工作,該署成立的新小組會協助公眾認識規管制度。 本處樂見政府大幅增加「到校學前康復服務」名額,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童,但現時業界正面對專業人員不足、缺乏專業支援及硬件配套。

租務管制

有關的管制措施是由當時的華民政務司署(即現在的民政事務總署)轄下的租務調查處負責執行。 《1921 年租務條例》原訂於 1922 年 6 月 30 日失效,及後被延至 1926 年 6 月 30 日。 而由於經濟環境轉差,空置率上升,因此港英政府認為有關管制已非必要,故容許《1921 租務管制 年租務條例》自動失效。 港英政府為保障中國難民和香港居民的住屋利益,在 1921 年至 1926 年、 1938 年至 1941 年香港淪陷、 1945 年至1998年及1952年至2004年多次推出租金管制及居住權保障。

租務管制: 業主的權利及責任

另一方面,妥善草擬的租約,亦應闡明業主對結構性維修保養的責任,當在業主知悉該等結構性損毁後方始產生。 租務管制2023 既然業主並無佔用有關物業,當然不能強求業主就其並不知悉或控制的損毁或問題負上責任。 規管除適用於住宅大廈內的劏房,也適用於工商大廈又或天台屋、平台屋等臨時構築物的劏房。

租務管制

可是在有關管制取消之後,業主可以隨意大幅加租,同時又有權在租約期滿後收回物業,換言之租戶的權益遭到大幅削減。 同時,租住保障權應規定,在死約期間,除非能提供合理原因:如業主收回物業自 住、擬重建有關物業、租客欠租等,否則不能收樓。 而在租約期滿,如租客能負擔租金,業主必須續租,讓租客可享有優先續租權。 對於方案不設起始租金,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成員吳堃廉表示,由於在條例生效前簽訂的租約將不受規管,他擔心於條例生效後,業主於過渡至新租約時會加租。 觀塘劏房居民關注組組織者陳穎彤亦批評,政府並未聽取民意,仍然將加租上限設立在15%,擔心基層難以負擔。

租務管制: 業主會對方案「無眼睇」

除了面對惡劣的居住環境,不少也受到業主不斷加租的威脅,但由於經濟和議價能力有限,他們的居住選擇其實並不多,只能劏房搬劏房,不是越搬越差,就是越搬越貴,或者兩者皆是。 其次,路透社放出這消息後,港交所當晚亦發表新聞稿,指會就一系列措施放寬香港第二上市的有關要求進行諮詢。 港交所準備迎接已經在海外地方上市的公司,再回來香港上市。

租務管制

政府提出的修例草案中,建議為租客提供「2+2」的4年租住權保障,並列明禁止業主向租客濫收水電費等。 當局早前又接納議員建議,提出修正案將續租加租上限由原定15%,下調至10%。 必須指出,上述條文是保障較能負擔租金的租客,對於經濟拮据的租客,草案只能說是聊勝於無。 政府始終沒有順應民間要求,維持續租時租金加幅上限為15%,而且既不設起始租金,又不就未來幾個月的空窗期就加租設限。

租務管制: 政府就劏房租務管制將提法案

不管哪一種做法,你均須在簽訂租賃前向準租客提供準確的物業資料。 如你選擇委託地產代理,則須在簽訂地產代理協議前跟代理澄清有關的委託詳情,例如佣金數額及繳付期限。 社區法網提供的資料只供初步參考,而有關資料並非正式法律意見。

無論雙方所同意的權利和責任如何,業主也可以出於善意和維護與租客的關係,自願進行維修和保養工程。 事實上,由於本港大部分租約都是短的,任何因缺陷而年久失修或造成的損害,從長遠來看,都很可能損害業主的利益。 在此基礎上,業主往往同意支付費用,對物業中的缺陷作出補救(例如修補損壞的牆壁、更換有故障的冷氣機雪櫃及注射驅蟲劑等)。

租務管制: 相關內容

一是保障租客續租權,租期滿兩年後租客可以續租一次;二是租約必須是書面協議而且要經差餉物業估價署「打釐印」,租客遇上糾紛也有據可依;三是禁止業主濫收租客水電煤費用。 政府宣布就劏房租務管制向立法會提交草案,於下周三(14日)首讀,預計最快年底實施,但當局表示草案仍將維持15%續租加幅上限,表示住戶仍然要捱貴租。 租務管制2023 現時住房短缺,租客欠缺議價能力,立法只能說是稍為縮窄業主租客的權力差距。 為了保護劏房租客免受業主任意加租,以及減輕租客租金負擔,續租時,租金加幅不得超逾差餉物業估價署發布的私人住宅租金指數(所有類別)於相關期間的百分率變動或15%,以較低者為準。 假如租金指數的相關變動為負數,續租租金須至少作出相同百分率的下調。

  • 規管除適用於住宅大廈內的劏房,也適用於工商大廈又或天台屋、平台屋等臨時構築物的劏房。
  • 本處贊成於地區康健中心設立公私營協作先導計劃,以提供更全面的資助醫療服務。
  • 實施「劏房」租務管制的《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第7章)第IVA部(《條例》)於2022年1月22日生效。
  • 他們也要求電力公司可以檢討及改善「燃料費資助計劃」,「恆常化」每年派發資助及增加津貼金額。
  • 部分酒店甚至在疫情下將房間變成月租,部分租金還低過劏房。
  • 閣下如欲就任何法律事項取得更詳盡的資料或支援服務,須諮詢閣下的律師。
  • 如果租客不合作,業主甚至可以向法庭申請緊急臨時禁制令,以行使該權利,甚至因此而終止租約。
  • 同時期望,立法會審議法例時,可考慮降低10% 的加租上限。

即使成功遷出,他們大多亦因時間倉促而不得不遷到居住環境較原先單位更差及租金超出其負擔能力的單位,「愈搬愈細」及「愈搬愈貴」的情況屢見不鮮。 劏房住戶大多從事基層工作,其工資升幅大多未能追上租金升幅。 在本會 2018 年進行的《劏房租金指數研究》中發現有近八成受訪者在過去 2 年曾被加租。 在這些曾被加租的住戶中,有六成的住戶被加租的金額超過 200 元。 值得留意的是, 當中被一次性加租的最高金額為 850 元。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