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針灸穴位圖2023詳解!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針灸穴位圖

頭面軀幹部的前後正中線分別為任脈穴和督脈穴的分布部位,是審定分布於其兩側的三陰經穴或三陽經穴的基礎。 龍頷穴、三角灸穴、大橫穴、腹結穴、胃俞穴、氣海俞穴、大腸俞穴、關元俞穴、會陽穴、關儀穴、地機穴、漏谷穴、大都穴。 針灸穴位圖2023 曲池穴、手三里穴、下廉穴、合谷穴、三間穴、二白穴、下極俞穴、下腰穴、尾窮骨穴、長強穴、陽綱穴、肓門穴、小腸俞穴、闌尾穴、下巨虛穴、解溪穴、沖陽穴、內庭穴。

針灸穴位圖

由於此穴的位置在第二掌指關節前的凹陷處,也是手陽明經脈經過的第二個穴位,所以稱為二間。 中醫認為,本穴位屬於手少陽經,與陽維(具有維繫、聯絡全身陽經的作用)脈氣相通,為陽經、陽脈通達於外的關節,故名「外關」。 按壓時應兩手同時進行並左右交替,每次約5秒鐘,反覆進行約10次。

針灸穴位圖: 定位方法

註:「一指寬」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寬度;「兩指寬」則是指食指與中指並列,第二關節(指尖算起的第二個關節)部分所量的寬度。 手指的大小、寬度,依年齡、體格、性別而有極大的不同。 以此法確定人體穴位圖解中所提及的穴道時,請以患者的指寬度來找。 針灸穴位圖 功用:這是最好的止痛穴道之一,可以緩解任何類型的疼痛,包括頭痛和肩膀與手臂的疼痛。 合谷穴是最有名的穴道之一,對於消除體內多餘熱氣很有幫助,否則體內熱氣一旦過多,就會導致流鼻血、發燒。

  • 〖主治疾病〗頭痛目眩,咽喉腫痛,牙痛,耳聾,耳鳴,咳嗽,氣喘,胸痛咳血,消渴,月經不調,失眠,健忘,遺精,陽痿,小便頻數,腰脊痛,下肢厥冷,內踝腫痛。
  • 這是指以體表骨節為主要標誌折量全身各部的長度和寬度,定出分寸,用於經穴定位的方法。
  • 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醫學帛書中有《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論述了十一條脈的循行分佈、病候表現和灸法治療等,形成了完整的經絡系統。
  • 將下肢向正中線的一側稱為"內側",是足三陰經穴分布的部位;將下肢背正中線的一側稱為"外側",下肢的後部稱為"後側",是足三陽經穴分布的部位。
  • 功用:這是最好的止痛穴道之一,可以緩解任何類型的疼痛,包括頭痛和肩膀與手臂的疼痛。
  • 採用flash動畫技術製作的互動版人體穴位圖,點擊圖片中穴位名稱會動畫提示穴位的位置。

此外,在治療忽冷忽熱、流鼻水、喉嚨癢與喉嚨痛、打噴嚏和身體疼痛等風邪入侵的疾病時,這個穴道也很有療效。 氣透過名為「經絡」的能量通道循環全身。 指壓點沿著經絡分布,這些都是針灸與指壓的重點。 只不過,針灸使用的是針,指壓用的是手指施壓,力道從輕柔到用力都有。 腧穴的主治範圍直接標註於穴位圖片之一, 更直觀明了。 更多樣式的人體穴位圖參看穴位圖主條目。

針灸穴位圖: 人體穴位圖

合谷穴還可以加強身體的防衛之氣,用來緩解過敏、鼻竇充血、感冒、打噴嚏、流鼻水、喉嚨痛、眼睛痛和牙痛。 位於大拇指及食指的會合處,屬大腸經,中醫有句話「面口合谷收」,也就是按壓合谷穴能幫助改善臉部的各種問題。 承漿有消腫止痛、提神醒腦的作用,可以改善臉部神經麻痺、牙齦腫痛、口腔潰爛,也可治療中風昏迷、休克,也有消除顏面浮腫,美化曲線的功效。 中國北京、上海、南京都有國際針灸培訓中心。 1987年成立了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簡稱"世界針聯"),是在世界衛生組織指導以下的組織,總部設於北京[30]。

針灸穴位圖

現代使用的針灸多是鋼針,而在古代多使用的是銀針[來源請求],主要是因為銀有一定的抗菌效果。 中醫師現時常用的針具大致有毫針、火針、小針刀、皮膚針/梅花針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醫師會因為不同情況而使用不同的針具。 灸灼法也稱為灸治法,是將艾絨揉成小團或長條狀,點燃後放在(或靠近)人體體表的某些固定的部位,施行熱熨或熏,從現時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太溪穴的主治病症為:腎臟病、牙痛、喉嚨腫痛、氣喘、支氣管炎、手腳冰涼、女性生理不順、關節炎、精力不濟、手腳無力、風濕痛等。 此穴位為人體足少陰腎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關此穴的治病療法有:治療手腳冰冷、穴道刺激療法治療掉發等。

針灸穴位圖: 腧穴相關條目

功效分類法,即根據腧穴功效而排列腧穴的方法。 將十四正經的全部腧穴和常用經外奇穴根據其主要功效加以分類,分別歸屬於等17項類別之下,便於根據辨證結果選擇恰當腧穴。 針灸穴位圖 此分類法,不僅可供針灸等專業人員參考,還特別適用於其他專業的臨床醫生根據中醫辯證的結果而選用相應的腧穴,使其能夠快捷、便利、準確地掌握針灸、按摩等手段治療疾病。 穴位(acupoint),學名腧穴(腧讀shù), 是臟腑、經絡氣血輸注出入的特殊部位,也是針灸、推拿等療法主要的施術部位。 多為神經末梢密集或較粗的神經纖維經過的地方。 十四經脈穴位全圖一套共14張,每條經脈一張。

腧穴雖然處於體表,但具有溝通上下內外的作用。 人體有十四經361穴、經外奇穴和阿是穴。 腧穴是針灸施術的部位,刺激這些穴位可以調節臟腑經絡功能,增進體質。 學習針灸時,不單要熟記每條經的循行路線以及主治概要等,還須掌握腧穴的定位和主治,尤其是特定穴。

針灸穴位圖: 治療方法

由於國家政治領導層的變化以及對理性主義或西藥的優先使用,針灸在中國的流行程度有所波動。 針灸在公元6世紀首先傳播到韓國,然後通過醫療傳教士傳播到日本[22],然後從法國開始傳播到歐洲。 針灸穴位圖 20世紀,隨着針灸傳播到美國和西方國家,與西方信仰相衝突的針灸精神元素有時被摒棄,取而代之的是簡單地將針刺入穴位[20][23]。 針刺法也稱針治法,是運用一定的操作手法,把金屬製成的、形體細長而尖的針刺入人體的某一固定的部位(穴位),使接受針刺才發生酸、麻、脹、重等感覺,從而產生治療疾病的作用。 中醫施針的穴位,按深度分為天、人、地三層,當針灸到達每一層時,均有「針感」,患者會感到酸、脹、麻,而施術的醫生則有粘針的感覺。

針灸穴位圖

中醫認為人體中的經絡系統負責輸送全身的「氣」、「血」及「血液」[38],這些輸送物質在體內循環,使身體中的各個組織與器官保持平衡與穩定。 然而當經絡系統出現阻塞不通的情況時,則影響了這些物質的輸送,使「邪氣」(各種產生病變的因子)侵入,此時人體就會開始出現異常病變。 當針插進人體之後,會引起人體自身的反應,加強氣血循環,克服經絡的阻塞,使經絡系統恢復正常,病症因此得以治癒。 2013年的一項系統評價發現,可供分析的RCT的數量和質量太低,無法就針灸治療癌症相關疲勞的有效性得出有效結論。 針灸穴位圖 2015 年Cochrane的一項綜述發現,沒有足夠的證據來確定針灸是否是治療成人癌症疼痛的有效方法[34]。

針灸穴位圖: 人體穴位功能說明圖

在具體取穴時,應當在骨度折量定位法的基礎上,參照被取穴對象自身的手指進行比量,並結合一些簡便的活動標誌取穴方法,以確定經穴的標準部位。 穴位可以分成不同的種類,如按其功能作用,可分為解表穴、清熱穴、益氣壯陽穴等;按經脈可分成經穴、經外穴。 2010年11月16日,在肯雅內羅畢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中國申報項目《中醫針灸》,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 中國政府承諾將致力保護作為文化遺產的針灸這個瀕臨滅絕的文化現象[52]。

將下肢向正中線的一側稱為"內側",是足三陰經穴分布的部位;將下肢背正中線的一側稱為"外側",下肢的後部稱為"後側",是足三陽經穴分布的部位。 全身腧穴在分經分部的基礎上,還有一些具有特定名稱和特殊作用的穴位。 這些穴位是按照它們位置和功能特點而分為不同類別,在四肢部有五輸穴、原穴、合穴、郄穴、下合穴、八脈交會穴;在軀幹部有背腧和腹募穴。 這些都是古人選穴配方的經驗累積,在十四經穴中佔有相當的比例,對臨床應用十分重要。 中國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們祖先就已經知道人體皮膚上有著許多特殊的感覺點。 全身的經穴,督脈和任脈位於正中線,它們的穴位較易確定,因此任督脈的穴位常可作為兩旁經穴定位的參考依據。

針灸穴位圖: 治療工具

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和脛神經,前方有脛後動、靜脈。 主治咽喉腫痛,齒痛齦腫,耳聾耳鳴,視力減退,咳嗽,氣喘,咯血,消渴,不寐,遺精,陽痿,月經不調,小便頻數,腰背痛,足跟痛等。 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五輸穴數量多、療效高、主治規律性強及運用範疇廣泛,為歷代醫家所重視。

針灸穴位圖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