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同志遊行香港2023詳細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如今越來越多人瞭解BDSM的概念,也能理解愛的多種可能性與無限性。 19歲的Max在市府前拿著黃色的看板,進行獨自一人的「Free Hug」行動。 Max說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同志遊行並發起行動,他表示自己身為同志,在生活中礙於各種原因無法自在出櫃,希望透過此活動讓更多同志朋友擁抱彼此。 本次遊行綠色大隊命名為「人權橫行」,由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香港邊城青年等民間團體組成,指出人權議題的多元性。

「同志」(即同性戀,或不同性傾向人士)團體認為,案件對香港「同志運動」起了「正面」作用,隨著香港對同志接受程度的提升,該團體認為政府和法院應該更大刀闊斧地為同志平權,無須就各項權益逐一透過法院處理。 臺彩協會理事長小鯨表示,我們期待臺灣社會能夠看見性多樣社群、理解並尊重他人的認同,讓友善落實到日常之中。 今年遊行的主題「無・限・性——解構框架,性/別無限」就是期待解構框架、解放壓迫,當中的「無限」代表著無限多種可能性,以及不受限制兩種意涵,期待任何人不再需要特地標明自己的身分,在日常生活中自在地展現自己。 其中一個反對組識「明光社」曾發表聲明指,性傾向歧視立法、同性婚姻議題在香港「極具爭議性」,「若特區政府在這個時候支持『同志運動會』,必會導致社會撕裂情況進一步惡化」。 隔岸的台灣同志遊行,藝人會憂慮「出現在現場會模糊遊行焦點」,堅持保持距離寧願拍片打氣;反觀香港,主辦單位為欲搶回傳媒報導版面,往往邀請藝人甚至學運領袖出席加強號召力。

同志遊行香港: 美國駐港總領事:LGBT相關法律是基本人權

過程中不少同運人士積極協助難民,並透過集散物資、處理捐款等方式保護烏克蘭民眾。 同志遊行香港 Olek表示,感謝台灣同志遊行邀請烏克蘭民眾共襄盛舉,也請大家持續支持烏克蘭。 最近香港的政治動盪讓 LGBTQ+ 社群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不知道他們爭取而來的承諾會不會走回頭路。 主辦單位說,今年台灣同志遊行以「無・限・性」為主題,強調每個性/別都有無限多種可能,希望台灣社會最終能成為一個無論任何身分、性別、性傾向或關係狀態的人,都能以自己喜歡的樣貌生活,盡情展現屬於自我的無限可能的地方。

主辦單位也提到,本次遊行獲Gilead、50% Fifty Percent、DIKE 雙全國際及ModelTV 影音串流平台等近50間友善企業的奧援。 遊行現場也設立彩虹市集,除了遊行官方周邊攤位外,更吸引逾40間彩虹友善商家設攤,攤商業種遍及食、衣、住、行、育、樂各面向。 同時超過20個NGO攤位共襄盛舉,關切議題包含性別、動物權、環境、出版、醫療與教育等面向。 孔明燈是熱氣球的雛形,古時用來向遠處傳遞訊息,現在有人用來祈福。 同志遊行香港 今年的同志遊行,就讓我們坐上「彩虹熱氣球」由獅子山升起,讓所有人都看見我們對自由、多元、平等和公義的渴望。

同志遊行香港: 台灣沒有神學只有造神:如果信仰的是宗教明星而非教義,與追星族何異?

香港近年有多宗同志平權案件,各個當事人就房屋、報稅等不同領域的福利及政策,逐一爭取平等待遇,被稱為「斬件式」平權。 他認為判決顯示法官其實承認現行制度對同性戀者構成歧視和不公,但就要求同志把政策逐一帶上法庭,形容是一個「荒謬」、「沒有勇氣」的判決。 周家明法官在岑子杰案中亦引述獨立報告稱,現在很多政策很容易受到性傾向歧視的法律挑戰,部分政策甚至可能違憲,但岑子杰嘗試透過此案去尋求海外同性伴侶完全平權,是「野心太大」,但又稱申請人有權就特定政策或法定條文提出覆核,成功視乎個別案情。 同志遊行香港2023 香港高等法院法官周家明在9月18日頒下判辭,裁定吳翰林勝訴,指香港目前的遺產繼承條例對同性伴侶及異性伴侶存在差異,因而構成歧視,並指沒有基礎說明,如果給予同志伴侶相同的利益,會有害傳統婚姻制度。 香港男同志吳翰林2017年與其同性伴侶李亦豪在英國註冊,2018年吳翰林在香港購入居屋(香港政府資助的公共房屋),但由於香港的法例不認可同性婚姻,其伴侶不能視作「配偶」而無法成為共同業主,如果單位持有人未立遺囑去世,另一半就無法繼承遺產。

受訪公眾當中,四成九表示非常同意或同意「同性伴侶擁有結婚權」,兩成八表示中立,只有兩成三受訪公眾表示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 最令人遺憾而同情的事情,是不少家庭投資了可觀資金和時間,希望取得身份,但到最後關頭,移民署才托詞國安原因而不予永久定居申請,因此被迫導「二次移民」者比比皆是。 另外,因COVID-19疫情,長期被漠視的性工作議題再次被浮上檯面。 日日春協會分別由蕭怡婷、郭姵妤、周志文接力發言,齊聲直呼由於性工作的違規,在疫情期間不只造成疫調的困難,更加深性工作者,甚至特定地區的汙名化。

同志遊行香港: 俄國 O-zine 驕傲節

任何團體或者個人決定是否支持一項活動,特別是一些有爭議性的活動,必須先了解活動的實際內容,以及有沒有一些隱藏的議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翻查這個活動過去的歷史,以及其他人的回應。 因為,支持一項活動同時是將自己或者團體的聲譽押上去,若果對方掛羊頭賣狗肉,自己就會成為賣狗肉的幫凶。 同志遊行香港2023 根據岑子杰案法官所引用,由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委托安理國際律師事務所發表的《香港法律對不同關係的承認和對待》的研究報告,目前香港有百多項福利及措施對同志有差別對待。

同志遊行運動今年20周年,每年10月最後一個周六舉辦,第20屆台灣同志遊行今天登場,主題為「無.限.性──解構框架,性/別無限 An Unlimited Future」。 《路透》週三 (1 日) 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美國正向尋求七大工業國集團 支持,如果中國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支持,美方將聯合盟友實施新制裁。 活動將於3月5日早上11點在灣仔修頓球場外集合,再遊行至政府總部,活動內容包括由不同處境的婦女發聲,以及向當局遞信。

同志遊行香港: 香港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撤映風波引發的爭議與思考

郭指出前年因一名酒店公關確診事件,前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現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下令全台酒店舞廳停業,他痛批此舉完全沒有配套措施,也毫無比例原則可言,政府仗著從業人員不敢反抗,反而強制施行此政策。 姚惠耀表示,近年也有不少性工作者轉戰線上平台,然而也可能面臨《刑法》第235條散播猥褻物罪,或者《兒少條例》第40條等規範,仍舊受到法律威脅與社會歧視,性工作者的處境仍艱辛。 「性工作是性權,也是人權,更是工作權!」姚指出當今性工作者的處境仍存在過時的法律制度,以及相關汙名、歧視等。 同志遊行香港 然而性權就是人權的一環,因此性工作其實就像一般人的工作一樣,需要受到保障,才能讓性工作者更安全、更自由從業。 來台16年、從事教育工作的美國人Jenna Cody,也與友人共襄盛舉本次遊行。

同志遊行香港

今年的同志遊行人數再創新高有近9,000人,不少人認為其中最觸目的賣點是兩位學聯正副秘書長一起撐場,不過,另一個更須留心的現象就是多了中學生有組織地出席。 由佔領行動所展現的世代矛盾、甚至撕裂,相信對不少教牧來說都已響起了警號,不過,大家千萬別以為這只是社會和政治立場的分歧。 同志遊行香港 此外,主辦單位也補充,10月1日至11月6日於松山文創園區藝巷空間舉辦「為改變而走-台灣同志遊行20週年回顧展」,展覽免費入場,並規劃三大展區,內容涵蓋回顧20年來各年度遊行主題、遊行歷史,以及重要人物與議題的故事。

同志遊行香港: 香港同志遊行2020宣佈舉辦日期 多個區議會成為支持機構

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表示歡迎,指同志運動會宗旨是其舉辦的活動無分你我,不論性傾向、性別、種族、宗教、政治理念,都可以一同參與。 實際上,香港同志在生活及社會福利等方面均乏支援及保障;民間組織提供的服務,停留在吹水會、聯誼派對、愛滋病測試服務等;近來才有社福組織提供的青少年、家庭及家暴等的外展服務。 二十多年後的今日,仍未能確立酒吧或三溫暖(桑拿)以外,能供同志自由出入的社交場所。 現時香港只設有限的性別友善設施,使變性人士及第三性人士使用公共洗手間或更衣室時面臨兩難的尷尬局。

  • 這次遊行主題為「平權開綠燈,衝破關卡,我要表態」,他們以綠色作打扮,象徵著為同志權利開綠燈,以表示對同志的接納和爭取他們免受歧視的自由。
  • 至於同運最需要的人力資源,近年雖有大專生組織及藝團冒起,也更積極把運動伸延至更廣泛的性別平權運動。
  • 同樣推動性別教育相關的還有「台灣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理事長陳儀提到,聯盟成立宗旨即是希望跟教師一起學習如何教小孩,讓孩童從小瞭解身體、性器官、身體界線以及身體自主權等概念。
  • 每年9月舉行的「香港同志影展」今年將迎來第33屆,除了搜羅來自世界各地、不同題材的優秀同志電影外,亦會頒發「玲瓏大獎」給對LGBTQ社群有貢獻的人士。

每年9月舉行的「香港同志影展」今年將迎來第33屆,除了搜羅來自世界各地、不同題材的優秀同志電影外,亦會頒發「玲瓏大獎」給對LGBTQ社群有貢獻的人士。 這等於是將香港視為已經淪陷的「匪區」,亦是滲透台灣的「前進基地」,所以要嚴密設防。 陸委會明白指出,依據新規定,香港或澳門居民申請在台灣居留,如有「危害國家利益風險」,申請不會獲批。

同志遊行香港: Oct 10 第20屆臺灣同志遊行 遊行路線暨彩虹大使公布

今年「香港同志遊行」的主題圖案是「衝關牛」,象徵同志爭取平權時要堅定踏步向前。 一年一度的香港同志遊行,下午由維園出發遊行至金鐘添馬公園,今年遊行的主題是「喚醒平等 擁抱不一樣」。 大會於下午2時在維園集合,現場設置了一條彩虹布條,不少參與人士都響應大會衣著主題,穿上黃色衣服,指黃色在同志平權的六色彩虹之中,象徵陽光。 主辦機構表示,今次遊行希望喚醒大家,去擁抱一下身邊跟你完全不一樣的人, 發現不尋常的人並不可怕;歧視、偏見、憎恨,要將異己排除於社會的想法,才會帶來傷害。 最近有多個區議會通過成為今年11月同志遊行的支持機構,相信他們好有可能都是被同志遊行的表面訴求所誤導。

同志遊行香港

他表示知道今次集會目的是要爭取爭權,但希望將中大多日發生的事告訴因交通而未能進入中大的市民。 他認為中大學生非暴徒,冀和理非支持,又呼籲市民可幫忙清潔校園和回收物資,並多多關注其他大學情況。 然而,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情感上能被誰所吸引,會呈現在其建立的關係之中。 當主流普遍將性視作親密關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有的人更以性生活的多寡斷定戀愛關係是否美滿之時,無性戀者不論要向其他人出櫃,還是與伴侶協商性關係就因此變得更不容易。

同志遊行香港: 第20屆臺灣同志遊行 遊行路線暨彩虹大使公布

大陸出生的香港居民移台成功率更是近乎於零,其實他們最需台灣身份。 一些港人基於自由民主理念起而抗爭,如今移居台灣,卻被蔡政府懷疑為中共同路人,真是情何以堪。 此外,針對今年投票年齡下修18歲的修憲複決案,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的毓庭則是指出,18歲青年被刑法視為成年但仍無法擁有投票權利,無法參與公共事務的決策。 除了性產業與性工作的污名化帶來的問題,HIV/AIDS議題亦有類似的困境,不僅影響感染者的日常生活,更阻礙其就醫。 羅一鈞醫師表示,即使醫療技術進步全世界對愛滋仍有許多恐懼,感染者還是有許多壓力,希望大家相信科學與實證,並由政府來帶頭拆除這些枷鎖,讓感染者得以正常生活。

  • 「Planet Ally」負責人赫普沃斯(Bess Hepworth)表示,社會存在不同族群,卻也因不同而美麗(difference is beautiful)。
  • 今年遊行的主題「無・限・性——解構框架,性/別無限」就是期待解構框架、解放壓迫,當中的「無限」代表著無限多種可能性,以及不受限制兩種意涵,期待任何人不再需要特地標明自己的身分,在日常生活中自在地展現自己。
  • 同志遊行的參與人數由2008年的 1,000名升至昨去年的10,000名;遊行人士亦不再只是同志,不少非同志亦參與支持愛的權利與同志平權,以及同性戀親友。
  • 在目前全球多個同婚合法化的地區,一些地方以「民事結合」取代「婚姻」一詞,避開了針對「婚姻是一男一女」的定義,給予性小眾大部分同等待遇,但在領養權等涉及傳統家庭組成方面的權利,部分地區仍然會差別對待同性戀者。
  • 日日春協會分別由蕭怡婷、郭姵妤、周志文接力發言,齊聲直呼由於性工作的違規,在疫情期間不只造成疫調的困難,更加深性工作者,甚至特定地區的汙名化。
  • 由林奕華、博偉達於1989年創辦的「香港同志影展」旨在通過電影藝術宣揚平等機會的重要性,並消除對不同性向人士及社群的歧視和誤解。

下屆同運會將於明年八月舉行,由法國巴黎主辦,將設有36項競賽運動項目,預計會有來自70個國家的約1.5萬名運動員參與。 同志運動會每四年舉行一次,於1982年假三藩市首度舉行,至今已有超過30年歷史。 過往主辦的城市大部份在美國,包括三藩市(兩次)、紐約、芝加哥及克利夫蘭,其他曾主辦的城市包括加拿大溫哥華、荷蘭阿姆斯特丹、澳大利亞悉尼和德國科隆。 負責申辦的組織預計,活動將會有約1.5萬名運動員參與,並為香港吸引約四萬名遊客,為香港帶來十億港幣的經濟收益。 若想在產業迭代、技術革新的未來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開拓藍海商機、改寫產業運作規則的領先者,那您絕對不能錯過這次簡短卻精華的「AWS Web3.0 快速上手基礎課程」。

同志遊行香港: 教育與知識

Louis小時候家中規矩甚嚴,父母注重他的學業,只有很少時間玩電腦,流連虛擬世界。 他沒聽過同性戀一詞,對性傾向毫無概念,只知道初中看AV時,對床上的男人有性興奮。 同志遊行香港2023 讓心繼續跳,就是要記住我們內心的呼喊聲,記得我們還有站出來的權利,可以告訴社會我們在此,明白我們是值得被看見的。

同志遊行香港: 香港名導杜琪峯出席柏林影展:怒轟極權壓迫自由,同時表示現在的電影越來越差

被問及「禁蒙面法」會否同步取消,李家超回應指,「口罩令」與「反蒙面法」是兩回事,「口罩令」是處理公共衞生問題,特區政府會適時檢討「禁止蒙面規例」,但現階段不作處理。 香港3月1日起正始撤銷實施兩年多的口罩令,除醫院和老人院等高風險地方,包括公共交通工具在內都不用再戴口罩。 同志遊行香港 香港名媛蔡天鳳(Abby Choi)為人親切、善良,每年捐千萬港幣照顧流浪動物,近日卻遭殺害、烹屍,噩耗震驚港台。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