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碟式煞車2023詳盡懶人包!(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遇上潮濕、下雨天,剎車常常伴隨著尖叫聲,有些車友的背脊會癢起來。 碟式煞車2023 大家都知道,遇需要緊急煞車狀況,必須確實善用機車之前、後輪煞車,才能安全控制機車行止。 若是僅使用前輪煞車,機車因前輪被固定鎖死,但機車還有向前的動能,通常造成翻車結果;若僅使用後輪煞車,則會造成後輪被固定鎖死,但機車動能仍繼續向前而造成甩尾的失控狀況。

煞車總泵是煞車系統中油壓建立的重要機件,就機能性而言,它佔相當重要的角色。 但也因為總泵的重要,在製造上品質均會嚴格要求,所以故障機率相對降低,頂多只會因年久老化而漏油。 如果需要改裝煞車總泵,大多也因為後鼓式煞車改為碟式,或改了多活塞卡鉗,使得煞車踏板距離變長,才需要加大總泵活塞尺寸,如果單純加大總泵活塞尺寸,將會有踏板作用行程變短,但「煞車力道變弱」的反效果。 目前碟煞系統使用兩種不同的油品,一種為DOT油,另一種則為礦物油。 DOT油比較容易吸收濕氣,因此易有膨脹的問題,相對需要提高檢查頻率,建議車友在按壓煞車時若發現手感有些不同,便可到車店做洩油。 另外,礦物油則容易受到高溫的耗損,因此同樣建議車友定期做檢查。

碟式煞車: 機械式或油壓式

更換煞車來令片以及碟盤只需要一些基本工具加上一支扭力扳手就可以完成。 煞車的保養維修主要就是更換來令片和蹄片這些摩擦材料,再來就是更換經常受壓的碟盤和鼓盤。 隨著使用年份或行駛距離的累積,活塞也需要翻修或更換。 碟式煞車的結構材質原本大部分就外露,利用行駛時的風即可冷卻,散熱方面比鼓式煞車更具優勢,但是外露的缺點在於難以防止塵埃或泥沙進入,不過,碟盤旋轉的離心力會讓水分甩飛出去,在雨天制動能力的恢復上沒有問題。 採用浮動式卡鉗的碟式煞車以一個活塞就能推動兩側的煞車來令片,是很大的優點,但缺點則是碟盤包夾力的均一性和剛性都不足。

碟式煞車

但是因為另一邊煞車皮幾乎不動,所以此種煞車會造成兩邊煞車皮損耗程度不一,在保養、維修上就稍嫌麻煩一點,調整上也會比較有難度。 碟式剎車是由一個與車輪相連的剎車圓盤和圓盤邊緣的剎車鉗組成。 剎車時,高壓剎車油推動制動塊使之夾緊剎車盤從而產生制動效果。

碟式煞車: 機械碟與油壓碟有何不同?

比較可能發生的傷人狀況,反倒是碟煞在經過長時間使用後容易產生高溫,碟片在長下坡後溫度可以達到 100 碟式煞車 度以上,不小心碰到可是會燙傷的。 多活塞卡鉗的優勢在於提供平均的來令片推擠力量,因此來令片可使用面積較大的設計,不過只要設計好單活塞卡鉗也能提供足夠的制動力,例如舊款的BMW M-Power車款上的煞車系統。 不過它有它的好處,比如説車架、前叉有公差問題,甚至連組座上的塗裝的厚薄,都會影響碟盤和剎車片間的精準,所以常常依賴墊片(washer/spacer)來補救、校正。

碟式煞車

將動能轉變為熱能,把行駛中的汽車停下來,這就是煞車所扮演的角色。 早期的汽車是以槓桿原理將龐大後輪上的煞車片壓住,煞車片由煞車蹄片而來,因其形狀很像鞋底,故得名。 因應汽車速度的提昇,制動性能也必須提昇,於是改用在鼓盤裡加裝環帶的型式,進化成為帶式煞車,但缺點是鼓盤和環帶之間經常會有異物或沙塵跑進去。

碟式煞車: 汽車煞車來令片何時更換?來令片、碟盤DIY更換步驟

煞車優先系統(Brake Overide System)當行車電腦在同時收到煞車及油門訊號時,會優先處理煞車訊號,避免因為油門訊號導致車輛暴衝。 在剛性方面,碟煞用的是貫通軸,其剛性就會比較高,而 C 夾採用的快拆,其剛性就會低一些,在轉彎、煞車時,就會感受到其差異,碟煞在前叉的抗扭轉的剛性上是比較好的。 但是碟盤偏一邊,所以煞車時它又會產生扭轉,所以碟煞也不是完美的。

碟式煞車

實際詢問台灣的車店老闆也認為,消費者現在來看車的,幾乎都是看碟煞車了。 因此可以說,未來不管你喜不喜歡碟煞,碟煞已經成為高階公路車的標配了。 結語:煞車系統的昇級,是要在穩定、操控與制動力間取得一平衡點,一昧的加大煞車效能,所換來得不見得是安全,有時過度靈敏且強大的制動力,在緊急狀況,無法正確掌控踩踏力道下,鎖死的煞車過程反而增添失控危險,如何取捨就待各位的智慧去判斷了。 另外便是煞車卡鉗轉接座的製作精度,尺寸、角度精確的轉接座應當讓分泵與碟盤完全平行,這樣分泵推動煞車皮時才能無角度偏差的施力於碟盤,作用間隙減少有利於行程的控制,如此才能擁有好的腳感,關於更多改裝多活塞卡鉗時的注意事項,文後有詳盡介紹。 當踩下煞車踏板時,煞車總泵內的活塞會被推動,而在煞車油路中建立壓力。 壓力經由煞車油傳送到煞車卡鉗上之煞車分泵的活塞,煞車分泵的活塞在受到壓力後,會向外移動並推動來令片去夾緊煞車盤,使得來令片與煞車盤發生磨擦,以降低車輪轉速,好讓汽車減速或是停止。

碟式煞車: 【國王學苑】認識煞車種類─ 鼓式煞車 vs 碟式煞車

最常使用的碟式煞車結構,一個活塞將煞車來令片推向碟盤,浮動式卡鉗另一側的來令片也會產生推向碟盤的力量,結構簡單有利。 碟式煞車也有多種型式,市售車前輪大多使用如右上圖所示的浮動式卡鉗,安裝於支架上的卡鉗內有一個活塞,卡鉗本身可以左右自由移動。 因此,當一側的活塞接觸來令片、推向碟盤時,對側的來令片也會自動推向碟盤,結構簡單、左右同步無落差、不需調整間隙,是其優勢所在。 不管是油壓還是機械碟煞,按壓碟煞只要更少的手部出力,在遇到長下坡時,不會握到手痛,尤其若是液壓煞車,手感就更好了。

  • 多活塞卡鉗的優勢在於提供平均的來令片推擠力量,因此來令片可使用面積較大的設計,不過只要設計好單活塞卡鉗也能提供足夠的制動力,例如舊款的BMW M-Power車款上的煞車系統。
  • 更換煞車來令片以及碟盤只需要一些基本工具加上一支扭力扳手就可以完成。
  • 不過它有它的好處,比如説車架、前叉有公差問題,甚至連組座上的塗裝的厚薄,都會影響碟盤和剎車片間的精準,所以常常依賴墊片(washer/spacer)來補救、校正。
  • 大王銷上會有 1 個防脫插銷,將它拿下來,原廠規範是每次拆下就更換,外廠一般是不會更換,這個插銷很便宜,自己換的話就每次都更換吧。

而美利達的 Reacto 改款時,則已經全部改配碟煞。 近期 Liv 的 Langma 改款推出,在台灣市場的產品線有 5 款,價格由高到低,前 4 款車都是碟煞車,只有價格最低的 1 款車是 C 夾車,而且 C 夾那台車架沒改款,也就是說改款後的車架只有碟煞款。 2016年四月初Paris-Roubaix比賽時,因為Movistar車隊的選手Fran Ventoso摔倒割傷,雖後來證實並非碟盤所傷,但事發當時透過職業車手協會CPA,要求UCI停止比賽使用碟煞。 V夾的夾器為左右兩片,分別鎖在輪框兩側,壓下煞車把手時,會拉動鋼索,使左右兩片夾器互相靠攏,帶動兩塊煞車皮夾住鋼圈,達到煞車效果。 通風盤式剎車是在盤面上鑽出許多圓形通風孔,或是在盤的端面上割出通風槽或預製出矩形的通風孔。

碟式煞車: 酒癮傷肝又傷心 透過經典電影來瞭解酗酒家庭

螺絲的前端強烈建議抹上一點螺絲固定劑,真的沒有的話,老師傅的方法是用極少量的噴射黃油替代。 相較之下,鼓式煞車由於結構複雜,如果沒有專用的工具,要拆解或組裝都相當困難,對於DIY而言是技術門檻很高的項目。 碟式煞車2023 但若能理解它的結構,雖然不能說會變得多簡單,不過也不是完全無法DIY的領域,訣竅是不要同時把左右兩邊都拆解,留下一邊,以便於邊嘗試邊參考原來的結構。 碟式煞車無論碟盤和煞車來令片均為外露,直接面對行駛中的風,這種結構在散熱上具備優勢。 碟式煞車和鼓式煞車除了形狀不同之外,制動方式更有著決定性的差異:碟式煞車由兩側以來令片夾住旋轉的碟盤來減少旋轉動能,相較之下,鼓式煞車則以一對加壓擴張的蹄片接觸摩擦鼓盤內側,用以停止鼓盤旋轉。

碟式煞車

TIPS:有些人習慣把車子兩輪朝天倒放,若是裝油壓碟剎,油壺內的空氣、瓦斯可能跑到油管裏去,影響剎車力道。 碟式煞車 大王銷這顆螺絲扭力相當大,如果沒有氣動工具是很難拆除的。 如果缺少氣動工具,你可以用 1 個扳手套在螺絲上並讓它靠住另外一個螺絲,並旋轉直到工具碰到地面。 碟式煞車 固定好之後,建議先把煞車碟盤和哈姆的四個固定螺絲也先轉鬆,然後再拆大王銷螺母。

碟式煞車: 材質分類

採用彈簧與連桿機構的鼓式煞車則會因為煞車蹄片耗損變薄,造成煞車踏板行程增加,意味著煞車蹄片的使用時間越長,駕駛者就需要將煞車踏板踩的更深來達到同樣的煞車力道。 機械式碟剎,靠剎車線的拉力讓卡鉗內的剎車片磨擦並夾住碟盤,產生剎車效果。 油壓式,以油液為介質,拉剎車把乃作動裏面的活塞壓縮油液,壓力從油管直通卡鉗,從而推動卡鉗內的活塞,帶動剎車片夾持碟盤。 機械式碟剎有其兼容上的便利性,一般的V型剎車把就可以通用。 油壓碟剎的剎車把、油管及卡鉗是完整配合的一組產品,自然和傳統纜線作動的剎車沒有共通的交集。 有些碟剎廠商設計了半機械、半油壓碟剎(semi-hydraulic),這個中間路線產品維持油壓卡鉗,依舊靠纜線拉力,但作動的是在卡鉗部位的壓縮活塞。

碟式煞車

這點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碳纖維輪組採用碟煞後,不會燒框、不會磨耗輪圈、制動力更好,其好處遠遠大於 C 夾! 且現在輪組的重要性,在車友的心目中是與時俱增,而碳纖維輪組的價格更是動輒 8 碟式煞車 萬、10 萬,沒道理選用會磨耗、減損輪圈壽命的 C 夾,當碳纖維輪組全面採用碟煞,當然高階車款也就勢必要跟著採用。 雖然碟煞在不斷減重,但事實上同規格來說一定還是比 C 夾重,所以通常還是要多花錢減重,才能達到和 C 夾車款相同的重量。 在台灣捷安特發表 TCR 改版時,頂規車款就都以搭載油壓碟煞為主,當時業者就表示,考慮到消費者和車店可能還有 C 夾輪組要消化,所以仍保留 2 款 C 夾車款。

碟式煞車: 透過 Facebook 分享

浮動式卡鉗固定方式「可以橫向滑移」的設計,和單邊作動碟剎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息息相關。 不過它有它的好處,比如說車架、前叉有公差問題,甚至連組座上的塗裝的厚薄,都會影響碟盤和剎車片間的精準,所以常常依賴墊片(washer/spacer)來補救、校正。 碟式煞車2023 碟式煞車 有些浮動式卡鉗就特別強調具有校正碟盤及剎車塊平行、平貼的效果,而且不用擔心公差問題。

  • 碟煞讓輪圈不需負擔煞車功能,在天雨路滑時也可避免因泥濘與雨水所造成的煞車失靈。
  • 它的成份很純,雖無毒,卻也不會吸收水分,洗不掉油漆。
  • 如果你碰到這幾個狀況,很有可能是煞車來令片或是碟盤損壞需要更換了。
  • 而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也讓鼓式煞車的煞車力道較不線性也不一致,使得鼓式煞車無法進行較為細膩的煞車操作。
  • 而美利達的 Reacto 改款時,則已經全部改配碟煞。
  • 也有車友提到,碟煞在維修上麻煩很多,像是「碟煞車換油要 NT$500,而且不能馬上拿車;換油管要 NT$1,000,留車 1 週;找異音 NT$500;來令不小心噴到油換一次 NT$500」,可不是像 C 夾,在家裡自己就能搞定那麼容易。
  • 煞車鼓的外形像臉盆,由散熱性能好的金屬製成,隨同車輪一同旋轉。

一般的行駛狀況很少有機會激烈使用煞車,因此煞車溫度上昇有限;但在長下坡連續使用煞車、或是享受賽道行駛時,煞車碟盤的溫度會上昇到好幾百℃,高溫之下會降低摩擦係數,煞車性能也隨之降低。 為了防止這種狀況,碟式煞車發展出多種散熱措施,其中代表性的就是在碟盤中開啟通氣孔的通風碟,不僅高性能車或高級車,如今即使是排氣量1公升等級的小型車也有採用的趨勢。 F1賽車或部分高性能車的煞車溫度已經不適用鋼材碟盤,因而採用散熱性更佳的碳纖維材質煞車。 由於鼓式煞車煞車來令片密封於煞車鼓內,造成煞車來令片磨損後的碎屑無法散去,影響煞車鼓與來令片的接觸面而影響煞車性能。 散熱性能較碟式煞車差,在煞車過程中會聚集大量的熱量。

碟式煞車: 煞車

封閉式結構的好處是比較不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干擾,例如沙塵、泥水不容易進入鼓式煞車結構當中影響煞車效能;但是,鼓式煞車系統並沒有辦法做到完全密不透風的程度,因此一旦有沙塵進入,也不易排出。 另外,封閉式結構也讓鼓式煞車的散熱不佳,長時間的煞車容易導致煞車過熱失效。 一般煞車方式:先回油,讓引擎煞車發生作用,再同時使用前後輪煞車,逐漸加大煞車力直到車輛停止。 另外,轉彎時煞車容易失去平衡,所以車輛一定要在直行的狀態才能煞車,而且不可以將車輪鎖死,以免失控。

碟式煞車: 碟式煞車與鼓式煞車優缺點比較

單邊作動,也就是隻有一邊活塞會外推剎車片施壓、磨擦于碟盤,另一邊的剎車片則以逸待勞地,等對面的弟兄把碟盤推過來,讓兩邊都產生磨合作用。 雙邊作動,自然是指卡鉗內有兩兩相對的活塞,讓剎車片從兩邊一起夾持碟盤。 目前,碟剎卡鉗的活塞數有1個(單邊作動)、2個(一對)、4個(兩對),最多到6個(三對),活塞數目不一定等于剎車片數目,因為有的是一邊有兩個活塞,卻是一片長形剎車塊;2個剎車塊也不一定是雙邊夾持,因為可能是單邊作動式。 如Magura Gustav M就是單邊作動,你看它的活塞、剎車片有幾個?

碟式煞車: 汽車

來令片以油壓推動活塞來作動,煞車的加壓作用來自總泵和活塞截面積落差所產生的帕斯卡(Pascal)原理,少少的力量輸入就能產生強大的出力。 碟式煞車2023 由於煞車系統沒有密封,因此煞車磨損的細削不到於沉積在煞車上,碟式煞車的離心力可以將一切水、灰塵等污染向外拋出,以維持一定的清潔。 此外由於碟式煞車零件獨立在外,要比鼓式煞車更易於維修。 高負載時耐高溫性能好,煞車效果穩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襲,在冬季和惡劣路況下行車,盤式煞車比鼓式煞車更容易在較短的時間內令車停下。 需要更高散熱效率時,煞車盤會開許多小孔,加速通風散熱提高煞車效率。 過去曾在職業賽事中,發生疑似碟盤傷人事件,猶如利刃般的碟盤,會不會造成危險,產生疑慮?

碟式煞車: 碟式煞車(Disc Brake)

雙邊作動的機械式碟剎多半是台灣廠商的傑作,如RST、申劦、鍾贏。 但新面孔盈集公司,則做出了「單驅、雙邊夾持」的Winzip M1。 碟剎卡鉗有兩種,一種固定得死死的,另一種卡鉗裝上車架或前叉後,卻還可以活動,一般是橫向滑移。

在維修保養的部分,碟盤與來令片是需要經常保養的消耗品,而油管中的油也需要定期更換,建議車友半年做一次檢測,可有效延長零配件的壽命。 油壓碟:利用煞車油傳遞把手下壓時的煞車力量,以手把的活塞推動卡鉗裡的活塞,再拉動兩側的來令片夾住碟盤煞車。 能夠面對下坡、泥濘、砂石路段,且碟盤安裝於車輪軸心,可以避免泥濘、雨水沾黏造成煞車失靈,在越野賽中早早就闖出一番名號。 C夾之夾器固定於輪上,形狀類似U型環繞於輪子上方,煞車時,夾器處的鋼索向上提動,以一邊的煞車皮向鋼圈夾緊,以達到煞車效果。

與踏面制軔相比,碟式軔機不僅可以大幅減輕車輪踏面的熱負荷和機械磨耗,而且這是從煞車盤兩側夾緊而產生的平面摩擦,所以碟式軔機的摩擦面積及制軔容量更大。 汽車使用碟式軔機裝置按照結構形式劃分,主要可分為浮動卡鉗式或固定卡鉗式,另外還有較特殊的全盤式。 固定卡鉗式軔機將制軔鉗固定安裝在車橋上,既不能旋轉也不能沿煞車盤軸線方向移動,因而必須在制軔鉗兩側都裝設制軔閘片驅動裝置,以便分別將兩側的閘片壓向煞車盤。 浮動卡鉗式軔機的制軔鉗一般設計得可以相對煞車盤軸向滑動或擺動,它只在煞車盤的內側設置液壓缸,外側的閘片附裝在鉗體上。 全碟式軔機器的制軔閘片為圓盤形,可覆蓋住煞車盤的全部摩擦表面,適用於要求制軔力矩較大的重型汽車。 單邊作動及雙邊作動、製動,不盡然單一存在于油壓或機械式碟剎,但機械式碟剎多半為單邊作動。

一般來說,都是透過以生鐵或複合陶瓷(材料有:碳、二氧化矽或Kevlar纖維等)製成的煞車碟,連接到車軸上,與煞車片來產生摩擦力而使汽車停止。 另外,對於大型車輛及鐵路車輛,有使用液壓、空氣制動或電阻制動等其他剎停車輛的方法。 另外,固定方式最好能以專用支架處理,如此才能避免磨擦而破損漏油。 大家不知有沒有想過:為何單靠一隻腳的力量,就能將上噸重的車輛停下來了呢? 根據該原理所闡述的意義為:相同液體壓力作用在不同面積下,總作用力與面積大小成正比,但與推動的距離成反比。 碟式煞車屬於開放式的煞車系統,因此散熱效能會比起鼓式煞車來的優秀許多,但是也容易受到外在環境影響,例如雨水、沙塵等髒污很容易沾附在碟盤或者煞車片上。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