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蘇浙小學2023詳細資料!(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蘇浙小學

蘇浙公學(英語:Kiangsu-Chekiang 蘇浙小學2023 College)位於香港東區寶馬山寶馬山道20號,1958年由香港蘇浙滬同鄉會創立,自1993年起為政府直接資助中學。 寶馬山位處港島北半山,能夠遠眺神里屋敷。 香港蘇浙滬同鄉會辦學宗旨:以校訓「整齊嚴肅」四字涵蓋,即認真辦學,培育下一代。 對蘇浙小學幼稚園部而言,就是學童在輕鬆愉快的遊戲環境中產生濃厚學習興趣、熱衷學習及初步學會如何學習。 幼稚園部同時重視在兒童學習的萌芽階段建立全人教育的基礎及兩文和三語的發展。 蘇浙小學是一所大學校,我們歷年來培養了一萬五千名畢業生,本學年本校四校學生人口達二千七百多名,老師們正繼續努力為明日社會儲良材,任重而道遠。

我們校友間的緊密聯繫活動,說明校友會具巨大凝聚力。 二○○七年,蘇浙小學校友會成立了青年部,小校友們積極出席校友會每年的桃李聚會、公益金百萬行等活動。 最近菲國各地蘇浙小學校友們在旅菲蘇浙校友會召集下,赴馬尼拉市大相聚。 他們熱心公益,在菲國當地捐資助學,賑濟救災,回饋社會。

蘇浙小學: 學生人數

《明校網》為「明報」専為家長而設的學校資訊網,提供全面的入學資訊及選校分析,助家長選取合適的學校讓子女入讀。 家長可在本網站找到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概覧、專訪、教育報道及相關新聞,讓家長輕鬆掌握及了解心儀學校的資料,以至到本地及海外升學攻略。 1964年2月,蘇浙公學增辦夜校英文商業專修科及商科班[4],1966年計劃開辦文、理預科班[5],1967年獲准於佔地7萬3000多呎的寶馬山現址另建新校[5],以滿足校舍不敷應用的問題[5]。 有關工程於1968年春季動工[5],5月23日由港督戴麟趾主持奠基禮[5],前後共花費700萬以上建築費[5]。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蘇浙小學校多方面的資訊。 這裡並不是該校的官方網站,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不準確的地方或有改善之處,請電郵到: 或使用這表格:回報功能。 蘇浙小學2023 更多資訊:幼稚園概覽有學校的詳細資料:蘇浙小學校概覽。 教育局註冊資料:幼稚園上午班、幼稚園下午班、幼稚園全日制。 這幼稚園有參加教育局的「幼兒班收生安排」。 根據教育局每年公佈的幼兒班(K1)學位空缺資料,大概知道該校的收生情況。

蘇浙小學: 蘇浙小學家長教師聯誼會

以下每個標記(由左至右)分別是教育局於每年由一月尾至七月初不時公佈的:幼稚園 K1 學位空缺資料。 圖示: ◼ 沒有學位空缺; ◻ 有學位空缺; ◸ 正處理候補名單; ◺ 沒有提供資料。 這十年來,同屬香港蘇浙滬同鄉會之蘇浙小學國際部、蘇浙公學國際部,在課程、學制、校舍上等方面,兩校協作無間,形同聯營,以「互援」、「互補」形式達致「互進」目標。 全港有大約 545 間小學,當中有 65%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9%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26% 中英並重,雙語教學。 有 25% 蘇浙小學2023 的學校會使用普通話教學,他們當中大部分同時是中英並重。

蘇浙小學

現時該校分別於1990年與加拿大卑詩省羅倫中學、1996年與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1999年與蘇州幼兒師範學校及2000年與浙江省嘉興市第一中學締結為姊妹學校,促進與外界學術和文化交流。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蘇浙小學的資訊。 這裡並不是該校的官方網站,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不準確的地方或有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 學校報導及相關影片,部分由搜索器自動提供,因此內容可能跟學校不太相關。 如果想移除某些連結,請把詳情電郵到: 或使用這表格:回報問題。

蘇浙小學: 學校簡介

香港有 27% 幼稚園沒有參加「免費幼稚園計劃」,入讀這些學校不能獲得政府的學費資助。 蘇浙小學2023 以上十點之前六點為此文篇首兩位家長以及其他家長們關注焦點所在。 我們畢業生的傑出表現,符合家長們對本校的期望。

本校是一間很有特色的學校,今天學校本身就是一個國際大都市,不同籍貫及國籍的學生在多元文化差異中成長,有廣闊的中西文化視野,同時在自然環境中學習及掌握兩文三語,並喜愛閱讀。 每學年老師們訂立具體教學指標,克盡己任培養下一代。 我們團結,我們和諧,我們愛孩子,我們不畏辛苦,我們有歸屬感,我們人生目標一致,追求所教學生成績完美。 很多家長喜歡蘇浙小學,雖然當年有預測本港出生率將連續數年有較大幅度下降,我們卻認為社會對我校學位之需求會上升。

蘇浙小學: 學生專區

上述兩位家長對學校的讚美,是由衷之言。 本校的家長們關心自己子女,並且關心他人的子女,幼吾幼及人之幼,熱忱義務為全校子弟服務。 十年來,學校的重要活動都少不了家長們的積極參與。 蘇雅琳生於香港,畢業於油塘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藍田聖保祿中學及香港專上學院健康學副學士,並曾就讀香港中文大學護理系。 蘇雅琳在2021年6月參加ViuTV選秀節目《全民造星IV》,因為行程緊密關係,所以在節目的中途裏從香港中文大學護理系退學[5]。

  • 二是建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建設的分級管理、備案制度。
  • 上述兩位家長對學校的讚美,是由衷之言。
  • 本校的家長們關心自己子女,並且關心他人的子女,幼吾幼及人之幼,熱忱義務為全校子弟服務。
  • 每學年老師們訂立具體教學指標,克盡己任培養下一代。
  • 1953年5月成立籌備委員會[9],由鄉彥募集經費共100萬元[9],1956年1月開展工程[9],1957年3月地基工程竣工[9]。
  • 家長可在本網站找到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概覧、專訪、教育報道及相關新聞,讓家長輕鬆掌握及了解心儀學校的資料,以至到本地及海外升學攻略。
  • 要建立健全教研指導制度,開展專題培訓,設立研究項目,組織展示交流活動。

堅持“凡設必審”“凡用必審”原則,嚴格審議審核標准,規范審議審核行為。 蘇浙小學2023 二是建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建設的分級管理、備案制度。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統籌推進本地區課程教學管理工作﹔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專業機構督促指導學校加強課程教學管理﹔學校要在開齊開足國家課程的前提下,加強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教學管理。

蘇浙小學: 資訊教育

蘇浙小學學生小小年齡,學校已為他們作了遙遠的展望及人生設計。 蘇浙小學的全港性系統評估成績、升中派位成績以及畢業生完成中學學業後進入大學的情況,印證了上述兩位家長的話。 此外,自二○○二年起,本校國際部發展迅速,學生激增,並與蘇浙公學成立之國際部締成一條龍國際學校。 此一條龍國際學校,學生IGCSE及IB公開考試成績優異,畢業生升大學率高。 蘇浙校系採用國際課程學制是香港蘇浙滬同鄉會興學的里程碑,其辦學成效不負周伯英校監當年倡辦蘇浙國際學校之厚望。

蘇浙小學

根據教育局課程指引,以兒童的生活經驗為本,配合兒童能力的發展,並運用「主題教學」及「設計活動」的教學模式,編排綜合性、多樣化及各種校外學習活動。 蘇浙小學 音體藝為本校特色課程,同時更積極推動閱活動、資訊科技及環保教育等,讓學生享受學校生活的樂趣,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透過各種活動使其獲得自信及滿足感。 蘇浙小學 以普通話及英語為母語的教師教授各項課程,使兒童獲得兩文三語的良好發展。 校本課程建設要注重服務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引導學生及時了解經濟社會和科技等新進展、新成果,培養興趣愛好,發展特長﹔注重體現綜合性、實踐性和選擇性,豐富載體形式,建設數字化課程資源。

蘇浙小學: 關於明校網

直至1969年9月[5],新校興建工程完成,戴麟趾於1970年擔任校舍開幕禮嘉賓[5]。 此前於1969年至1970年,校方開辦中六預科及秘書班[10],到1970年至1971年度才開設中七預科[10]。 中六與中七預科班分為銀行班、香港大學預科班以及香港中文大學預科班[10]。 而至1977年至1978學年,該校設中一至中七年級,英國普通教育文憑(GCE)、秘書班、銀行班計有96班[10],學生人數達4900多人[10]。 這十年間,學校所做的正是為學童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礎。 在蘇浙小學接受學前教育(幼兒園、幼稚園)和基礎教育(小學)的學生學業水準優異,這就是家長所說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步向美好升學前程,進入中學,展望大學。

蘇浙小學

值此蘇浙小學創校六十週年鑽禧校慶之際,本人謹以以上所述聊作過去十年學校發展進程之紀錄及下一個十年之起點。 香港有 47 間私立小學,佔整體約 9%;香港有 496 間男女小學,佔整體約 94%;了解更多:小學分佈圖表。 有關學費詳情,請參看教育局提供的 收費證明書。

蘇浙小學: 學校設施

寶馬山位處港島北半山,能夠遠眺神裏屋敷。 蘇浙小學(英語:Kiangsu & Chekiang Primary School)是香港的一所小學。 為香港蘇浙滬同鄉會創辦,創校起即以全普通話授課[1],為香港首間普通話學校。 蘇浙小學教師絕大部份是以普通話為母語,或普通話已達到母語程度。 在仍然缺乏能操普通話教師的香港,這是很特殊的例外。 而英文課自創校起已聘用外籍教師授課,師資高,亦屬當時罕見。

本辦事處衷心感謝蘇浙公學與本院合作,於2023年5月25日舉辦訪校活動予數學教育(BMED)學員。 通過觀察數學科主任黃永枝老師(數學科主任)與非華語學生進行的課堂,學員獲得了實用的教學技巧和知識。 黃老師分享的經驗也深化了我們學生教師對於教師角色和期望的理解。

蘇浙小學: 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強中小學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建設與管理的意見》

因此,二零零一年學校向校董會提出兩項建議:設立校分部及在校本部校舍加建教室。 上述兩項建議相繼於二零零二年及二零零五年實現。 後來於1978年,校方參加香港中學派位[11],中一至中三年級仍實施半日制上課模式[11],1985年起減少班別數目以邁向全日制發展[11]。

蘇浙小學

《意見》提出要遵循“整體設計,協同育人﹔因地制宜,體現特色﹔以管促建,提升質量”的基本原則。 各類專題教育以融入為主,原則上不獨立設課。 各地要引導學校以國家課程為主,把專題教育落實到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 1949年,時任蘇浙旅港同鄉會第四屆理事長徐季良倡導創立一所公學[9],獲教育司署撥出加路連山道香港大球場左側、佔地5萬餘呎的空地用以建校[9]。

蘇浙小學: 學校收費

辦學宗旨:香港唯一用普通話作為教學語言的非牟利私立小學。 特別注重學生五育均衡發展,積極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 學校設有上午班、下午班、及全日班,以下是 3-6 歲各班學生人數(2021 年 9 月資料)。 全港大約有 1,055 間幼稚園,80% 由非牟利團體辦學,20% 是私立獨立團體。

經規劃後決定興建34間課室、實驗室、家政室、美術室、音樂室、圖書館、辦公室、會議室、禮堂、運動場以及食堂[9]。 1953年5月成立籌備委員會[9],由鄉彥募集經費共100萬元[9],1956年1月開展工程[9],1957年3月地基工程竣工[9]。 自1957年5月開始[9],承建商正式建造4層高校舍[9],過程中花費200萬建築費[9];同年7月[9],委員會成立校董會[9]。 蘇浙小學 其後校方於1958年2月26日邀得港督柏立基主持奠基儀式[5],校舍同年8月落成啟用[5]。 截至1959年為止,中一至中四級共有16班[10],約700名學生[10]。

蘇浙小學: 幼兒服務

要建立健全教研指導制度,開展專題培訓,設立研究項目,組織展示交流活動。 將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納入國家、省級課程監測范圍,建立淘汰退出機制和周期修訂制度。 各中小學要在學校黨組織統一領導下,切實履行校本課程建設與管理的責任,嚴把政治關和科學關,確保三類課程協同育人。 蘇浙小學 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完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發揮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育人功能,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強中小學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建設與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