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東龍島碼頭5大著數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東龍島碼頭

除此之外,島上蘊藏香港法定古蹟—東龍石刻,是香港最早有文獻記載的石刻,行山遠足之餘,可以觀賞本地歷史文物。 這次行程我們選擇由三家村渡輪碼頭出發,船程大概30分鐘,天色晴朗下,景致宜人。 不過大家要注意,環島路線需時近四小時,出發前要預留時間,以免錯過回程船。

  • 步行前往營地大約只需20分鐘左右,路況良好,而且上坡幅度也不大,小朋友也可輕易駕馭。
  • 東龍島四周環海加上處處斷崖,路線中不少地方都能看到浪花拍岸的壯觀現象。
  • 倘若喜歡大自然又喜歡刺激的你,就可以到東龍島參與崖上空中飛索!
  • 記者在三家村碼頭上船,渡輪經過鯉魚門及將軍澳等,不消一會已看到東龍洲的輪廓。
  • 於嘉慶年間編制的《新安縣志》就有這樣的一句描述東龍洲的石刻:「石壁畫龍,在佛堂門,有龍形刻於石側」,就是指東龍洲佛堂門前、石刻之上雕有龍形圖騰。

大約半小時就到達觀景台,360度全景視野極佳,可遠望對岸將軍澳佛堂門、大廟灣,還能見到柴灣歌連臣角及大浪灣,可惜沒有座位可以坐下來欣賞美景。 因東龍島曾是軍事重地,炮台是戰時留下來的遺跡,當時是為了防禦海盜而建。 在炮台遺址可看到當年的炮台圍牆和營房,也是罕見地欣賞到香港歷史遺跡。 從西灣河港鐵站A出口步行8分鐘到筲箕灣避風塘碼頭,到達筲箕灣避風塘碼頭後乘搭船隻約1小時到達東龍島。

東龍島碼頭: 離島一日遊 3. 飽覽青馬大橋景色:珀麗灣

不過小編必須說來東龍島唯獨不可錯過「潛龍吐珠」的自然奇觀,海浪拍打岩石間的夾縫,浪花四濺,保證會讓你從此對大自然多添一份尊重與敬畏。 一家人同遊來個離島一日遊,無憂無慮,愜意釋然。 白色燈塔外型復古浪漫,位置四面環海,是熱門的打卡景點。 不過海岸有時候會掀起浪花,海浪甚至高過通往燈塔的小橋,因此也要注意安全。

島上現時只剩少數島民,因而造就島上寧靜的環境。 前往東龍島的航線只限於週末及公眾假期,而且班數不多,出發前最好先計劃郊遊路線。 東龍島碼頭2023 《香港01》旅遊記者為大家整理10大美食靚景推介,大家不妨參考。 東龍島碼頭2023 位於西貢海的吊鐘洲,因東海四大名洞之一的「吊鐘洞」而聞名。 從山上看似一條魚的尾巴,因此叫做「金魚擺尾」,從山崖底就可以看到完整的海蝕洞—吊鐘洞。

東龍島碼頭: 離島一日遊 1. 欣賞香港地質景觀:橋咀島

由於四面環海,海岸有時侯會掀起水花,甚至高過通往燈塔的小橋,因此拍攝的時侯也要注意安全。 塔門位於西貢北邊,擁有一大片草地,綠草如茵,四周都有自由自在的牛走來走去。 由於草地面積大,加上一年四季都有涼風,好多人都會選擇到草地上露營。 東龍島是香港西貢區最南端的島嶼,也是南丫島以外香港最南瑞的離島。 東龍島位於清水灣半島以南,香港島小西灣之東南。 肚臍洞是東龍島上的海蝕洞,因為長年累月的海浪侵蝕令巨石中間通空。

  • 註2:單程票可適用於以下航班,其他航班須支付來回票的費用:上午9時15分及上午10時45分由蒲台島開出;及下午3時30分及下午5時正由赤柱開出。
  • 位於西貢海的吊鐘洲,因東海四大名洞之一的「吊鐘洞」而聞名。
  • 東龍島,又叫東龍洲,東龍名字源於「通窿」的諧音,據說東龍島有天然形成的海蝕洞,因此還有村民叫東龍島做通窿洲。
  • 這邊有更多上落斜坡,但都是鋪設良好的水泥路,也不算太難行。
  • 炮台建成後,一直駐有守軍,及至十九世紀初,海盜日益猖獗,而炮台位於孤島上,補給和支援困難,遂在1810年被九龍炮台取代。
  • 但注意落崖時需要手腳並用,建議有相關經驗才進行攀爬。
  • 從油塘地鐵站 A2 出口步行約15分鐘可到達三家村碼頭。
  • 一般要涉水或游水才可到達綠蛋島,只有在大潮退的時候,就可以經沙堤步行到達。

沿著碼頭旁的小石階走上去,這次按指示牌的指示向右走(山路崎嶇,難度較高,選擇前必須三思!),以逆時針方向環島。 沿徑上走到達觀景台 (可依指示往山崖下走看古石刻)。 東龍島碼頭2023 往下走至分支,先右走至鹿頸灣的發射站及附近的山崖,及後返回分支向右續走。 東龍島的山徑主要由南堂碼頭連接至營地及東龍炮台。

東龍島碼頭: 下一頁:點都要到此一遊 香港10大自然勝景

記者是行山初哥,未敢挑戰這條被評為中級的行山路綫,決定只集中去島嶼北邊的景點。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偶爾出外「放風」抖氣,也要揀啱地點。 想遠離繁囂又不想人多聚集,離島東龍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由香港或九龍市區乘船只需半小時,不用舟車勞頓,島上可以輕鬆行山、野餐甚至露營,亦能進行高難度攀岩、飛索或遠足,探索這個西貢區最南小島。 最後到達碼頭附近的東龍石刻,是香港最大、最早有記載的石刻。 東龍島碼頭2023 東龍石刻是香港法定古蹟,早在1819年就有文獻記載,長2.4米、高1.8米。

島上路線清晰,而且有士多、法定古蹟景點和山水美景,更有島上獨有的自然奇觀「噴水岩」。 而且有兩條路線任勻選擇,大家可以就着到達時間和自身能力決定行程。 從東龍島地圖所見,從南堂碼頭出發,向右邊走到東龍島南端可去瞭望台、鹿頸灣和南堂頂等沿海路線景點。

東龍島碼頭: 石刻

橋咀島位於西貢古火山口邊緣,地質景觀十分豐富,橫穿島嶼的步道能讓你看到這些難得一見的火山遺跡。 橋咀島還有一條連島沙洲,隨著潮水一會兒消失,一會兒出現,想要走走這條沙洲的朋友,要先查好每天的潮汐時間,漲潮時千萬不要前往,否則就會被困在小島上。 走多兩步來到漁農自然護理署的指定露營地點,現因疫情關係而關閉,但可在涼亭休憩。 遊人主要來看法定古迹東龍炮台遺址,炮台坐落島嶼北端,可飽覽佛門堂海峽,為船隻進入香港海域的主要航道,因此在康熙年間建立炮台作防禦海盜。 記者在三家村碼頭上船,渡輪經過鯉魚門及將軍澳等,不消一會已看到東龍洲的輪廓。

東龍洲石刻是新石器時期的產物,約有6平方米,為香港現存面積最大的石刻。 於嘉慶年間編制的《新安縣志》就有這樣的一句描述東龍洲的石刻:「石壁畫龍,在佛堂門,有龍形刻於石側」,就是指東龍洲佛堂門前、石刻之上雕有龍形圖騰。 然而,光是藍天白雲就讓人流連忘返,還可以看到島上居民們晾曬的魚蝦。 不過大家都要好好留意下自己有冇騷擾到當地的牛牛,以及不要破壞環境。

東龍島碼頭: 第3步. 露營

前往時謹記遵守限聚令,暫時嚴禁露營,亦要顧己及人戴上口罩,保持衞生。 東龍洲又名東龍島,屬於西貢區最南端的島嶼,位於清水灣以南、小西灣之東南,面積約2.42平方公里。 由於東龍洲位於佛堂門以南,古時被稱為南佛堂,因此亦有南堂島的稱號。 東龍洲名氣雖不及長洲、東平洲等離島,島上遊樂設施亦不多,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風光,是一塊難得的隱藏瑰寶。 東龍島碼頭 東龍島四周環海加上處處斷崖,路線中不少地方都能看到浪花拍岸的壯觀現象。

東龍島碼頭

而且這裏更是天然攀岩勝地,假日隨時能親眼看見這款極限運動。 綠蛋島由高空看上去似一隻綠色蛋黃的荷包蛋而命名,島上四周水清沙幼,不少人因而去浮潛體驗及划獨木舟。 遊客如果要前往綠蛋島,需要由龍蝦灣或大坳門行山抵達,或自行租船前往。 一般要涉水或游水才可到達綠蛋島,只有在大潮退的時候,就可以經沙堤步行到達。 不過行山前往綠蛋島的路徑比較難行,遊客要先自行衡量風險。

東龍島碼頭: > 香港好去處搜尋

從碼頭向左邊走則是東龍島北面方向,可到達營地及燈塔、炮台和噴水岩等熱門打卡景點。 東龍石刻是香港最早有文獻記載的石刻,1819年已有記錄。 第一是從鯉魚門三家村碼頭搭船,第二是從筲箕灣避風塘碼頭搭船。 不少朋友都喜歡選擇在東龍島露營,東龍島分為政府營地與非政府營地。 非政府營地鄰近燈塔,擁有無敵大海景;政府營地則鄰近炮台,有水源和廁所。 即使不選擇露營的朋友,也建議可以到非政府營地野餐,欣賞大自然的美景。

東龍島碼頭

肚臍洞是東龍島的著名行山打卡位,在洞裏從不同角度影相可以影到不同形狀。 不過前往肚臍洞的行山路線比較危險,建議有經驗行山友才來挑戰。 東龍島碼頭 東龍島從前是軍事重地,因此島上仍有不少戰期的遺跡。 東龍洲炮台是康熙年間為了防禦海盜而建,現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跡之一。 據說東龍之名源於天然形成的海蝕洞,村民稱作通窿洲,後來才改稱東龍洲[1]。 現時東龍島已成為燒烤、露營、攀崖及放風箏勝地。

東龍島碼頭: 離島一日遊 5. 全港最美大海:蒲台島

非蒲台島居民單程每次$25.0 (註1)來回票$50.0 (即日回程) (註2)註1: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可購買單程票。 註2:單程票可適用於以下航班,其他航班須支付來回票的費用:上午9時15分及上午10時45分由蒲台島開出;及下午3時30分及下午5時正由赤柱開出。 註3:三歲以下小童須有成人陪同及不佔座位方可免費。 東龍島長期受海浪侵蝕,形成怪石嶙峋及海蝕洞、海蝕平台等景觀,所以也有「通窿洲」之稱。 景點如潛龍吐珠、噴水岩及鬼洞,也在營地附近,不過大部分位於懸崖之下,沒有經驗者不建議前往。 另一條山路可通往肚臍洞、南堂頂、鹿頸灣,是需要手腳並用、半攀半行的碎石路,甚為崎嶇,不易挑戰。

東龍島碼頭

此石刻高約1.8米,長約2.4米,為現時香港境內所知最大的石刻。 全白色的崖壁在香港都非常少見,就像鋪上了一層白雪,很漂亮。 東龍島碼頭 不過要注意落崖都幾危險,白崖岩石上有灰粉,所以特別跣,想去記得要穿上富抓地力的行山鞋,落崖都多加注意,步步小心。

東龍島碼頭: 東平洲 離島船期表

若繼續前行是陡峭山路,須手腳並用才能下山,如果行山經驗不夠,不建議行此路,免生意外,請量力而為,朝原路折返。 山路陡峭,好多石頭都是三尖八角,須小心翼翼地落山,落到去平地,再穿過草叢,落山往返東龍島公眾碼頭,坐船返三家村。 石刻紋路複雜,但龍形清晰可見,如古代甲骨文般的幾何曲綫,與香港青銅時代出土的文物相似,因此推斷可能有接近3,000年歷史。 石刻沒有用鐵籠或膠箱包圍保護,看得清清楚楚,非常難得。

東龍島碼頭

蒲台島是一個比較大的島嶼,面積將近四平方公里,但居住人口只有不到兩百人。 小島由被風蝕的花崗岩構成,無數風蝕景觀使小島上遍布有趣的石頭:靈龜上山、佛手岩和僧人石等等,無不唯妙唯肖。 東龍島碼頭 在觀景台不回程,自覺仍能應付者,可繼續登上鹿頸灣,在高處欣賞鬼氹灣景致,亦能走往接近山頂的直升機坪。

東龍島碼頭: 📍 假日士多

對歷史有興趣的朋友應該會很喜歡這個炮台遺址,這裡留下了戰時的遺跡。 東龍島曾是軍事重地,東龍洲炮台是為了防禦海盜而建。 這邊有更多上落斜坡,但都是鋪設良好的水泥路,也不算太難行。

佛堂門燈塔屹立於南堂頂尾端位置,至今逾百年歷史,昔日主要用作海上防衛,現時則為東龍島其中一個重點打卡勝地,坐擁開揚海峽景致。 溫提:由於前往燈塔的路途較為崎嶇難走,建議大家還是要安全至上。 若然你對石刻、舊直升機等東龍島一日遊景點景致缺缺也OK,將東龍島視作行山露營的好去處亦無妨。

東龍島碼頭: 西貢被不少離島環繞,如果想趁天氣好,外出郊遊的話,小編就推介大家5個西貢靚景的離島,包括綠蛋島、東龍島、橋咀島、吊鐘洲及塔門,環境優美之餘,遊客可以進行浮潛、划獨木舟、玩飛索、野餐、露營等體驗。不過記得郊遊都要保持社交距離,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但亦有資料記載,炮台為兩廣總督楊琳於任內(即1719至1724年)下令建造。 東龍島碼頭2023 炮台呈長方形,外牆長33.5米,闊22.5米,圍牆高度約為3米,入口設於北牆。 炮台建成後,一直駐有守軍,及至十九世紀初,海盜日益猖獗,而炮台位於孤島上,補給和支援困難,遂在1810年被九龍炮台取代。 王崇熙於1819年編制的《新安縣志》有「石壁畫龍,在佛堂門,有龍形刻於石側」的記載。

東龍島碼頭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