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嬰幼兒退燒藥水2023必看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以退燒藥來說,就是要告訴身體調節體溫的中樞,是該讓溫度下降的時候了。 五度,又或是體溫三十八度、而且已經出現很疲憊、且不舒服的狀態時,其實就可以考慮使用退燒藥物。 小孩如果持續高燒不退,除了口服退燒藥之外,也有人使用退燒塞劑,也就是常聽到的「塞屁屁」。 通常口服藥和塞劑二擇一即可,除非使用口服藥兩三次之後依然高燒不退,可以接著使用塞劑,但每次用藥之間一定要間隔4-6小時,一來高燒需要時間才會消退;二來頻繁使用退燒藥可能導致體溫降太低或異常升高。 通常口服退燒藥,作用時間大概要1-2個小時,家長千萬別過度緊張頻繁使用退燒藥,強制讓體溫降到正常溫度並非好事。 嬰幼兒退燒藥水2023 另外,發燒也可以用來觀察疾病的趨勢,如果小朋友本來6個小時發燒一次,之後慢慢延長成8個小時或是12小時發燒一次,這代表病程快要結束了,反之則要小心。

如果無法一次餵喝很多水的話,也可以用小朋友們喜歡的甜甜舒跑以1:1的方式調配,讓他們比較有意願攝取大量的水分。 「發燒」是身體在告知危險的警訊,這時候很需要讓孩子培養免疫力,而不是亂使用退燒藥試圖降溫,反而會造成身體上的負擔。 與其急著讓小小孩退燒,不如先冷靜下來看看現在燒到幾度? 今早門診遇到好幾組爸媽說,因為疫情關係想幫孩子備退燒塞劑。 其實阿包醫生不反對備藥,但我還是會多問幾句,確認他們的動機與是否清楚使用方法,結果得到幾個答案...

嬰幼兒退燒藥水: 寶寶口腔有清不掉的奶垢白點,可能是鵝口瘡,有症狀嗎!

台灣一名兒科醫生分享一宗無奈事件,他稱自己在問診時遇到一名家長帶著她僅有6個月大的孩子求醫,稱孩子已經發燒3日。 這時媽媽表示,BB在第一天發燒高達39度,第二天38.8度,第三天38.6。 醫生當時感到有些奇怪,為甚麼母親面對一個只有6個月大的孩子發燒絲毫不緊張。 不過如果只有偶爾有1、2次黏液,其實也不用擔心;但如果大便次數增加合併黏液、血絲、或大便持續性狀改變,則建議看醫生,較常見是感染腸胃炎、或對副食品中的新食物過敏。

  • 他建議家長在小孩抽筋時,讓其打側躺臥,以免嘔吐物進入氣管,導致「濁親」。
  • 他接著分享小孩發燒5大處理原則,直言,「爸媽若敢用,但不知道用法,這麼用下去孩子可能會有風險」。
  • 但是發燒也會加速新陳代謝率,增加氧氣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產生,對於健康的孩子來說,或許傷害不是很大,但若是孩子有先天性疾病或體質虛弱,發燒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 養和醫院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吳國強醫生提醒家長,若小朋友確診新冠,發燒及影響睡眠和食慾等,可讓孩子適量服用「撲熱息痛」,不應服用非類固醇類藥物布洛芬及雙氯芬酸等,因副作用相對較多,兒童不宜使用。
  • IPhone10個隱藏使用技巧|大家用 iPhone 多久呢?
  • 藥水不是食物,除了少數有特別註明必須冷藏的藥物外,絕大多數只需放在室溫及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即可;冷藏低溫反而會讓藥水沉澱結晶變質,而影響濃度與藥效。

因為美林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是通過腎臟代謝的, 體液丟失的情況下容易造成腎損傷。 孩子發燒是常有的事, 但家長們也不必過于擔心, 嬰幼兒退燒藥水2023 只要時刻注意觀察孩子的溫度變化, 發燒不超過三十八度或是三十八度五, 嬰幼兒退燒藥水 并且精神面貌不差就不需要用藥, 但如果超過這個溫度就要及時服藥降溫藥了, 但是小兒退燒藥多久吃一次呢? 每種藥物都有明確的規定, 大家要按照說明書給孩子用藥。 發燒超過攝氏39℃以下是每次服用四分之一體重的CC數(例如體重為10公斤,一次服用的劑量為2.5CC),通常服用一到兩個小時內會開始出現退燒的效果,最多每六個小時可以服用一次。

嬰幼兒退燒藥水: 寶寶吃退燒藥沒降溫?6小時內避免重複用藥!2大常見退燒藥正確服用方式全解析

當寶寶發燒時,可先減少他們的衣服散熱,也可以考慮用物理性降溫,例如用溫水擦身體或洗澡等,並觀察有無其他症狀。 注意不要用冰枕或退熱貼降溫(無法真正降低核心體溫),也不要用酒精擦拭身體(以免太過刺激)。 我並非要父母都別讓孩子掛急診,而是建議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標準來判斷是否緊急,例如:發燒超過四十一度、意識不清(嚴重倦怠或是嗜睡)、呼吸異常急促、有痙攣或抽筋的現象、嘴唇或皮膚發紫等。 嬰幼兒退燒藥水2023 另外,如果孩子有先天性疾病、或是年紀很小的嬰兒,發燒時當然要考慮送急診。 吳醫生提示家長,若小朋友出現呼吸困難,不要讓其躺下,最好是坐起身微向前傾,期間不要餵食以免因嗆到進一步妨礙呼吸。

嬰幼兒退燒藥水

進入散熱期,會開始大冒汗,這時可以繼續補充水分,但也不能退燒,因為身體本來就在散熱,又外加一個退燒藥或是退燒方法,可能會造成身體溫度太低而失溫。 食藥署提醒,一般口服退燒藥需要1~2個小時,若未退燒,可間隔1小時以上再考慮使用第2種退燒藥,不過乙醯胺酚需間隔4小時以上,布洛芬需間隔6小時以上,以免造成體溫偏低或腸胃道出血等症狀。 幾年前美國兒科醫學會,有發表過關於兒童發燒的指引,其中一項,就是針對晚上已經睡著了,不用再叫他起來,特地吃退燒藥的說明。 除非孩子一直發抖、翻來翻去,甚至醒來說頭痛、或哭鬧,這樣就最好用適量的退燒藥讓他舒服一些。 正確來說,以體溫和活動力、症狀、本身疾病史有沒有熱痙攣病史、家族史、心臟疾病、本身免疫系統狀況和發燒可能的原因綜合來判斷,不是單單以「活動力」來判斷。

嬰幼兒退燒藥水: 兒童確診怎麼辦?兒童常備藥清單、用藥注意事項一次看

由於愈來愈多家長在市面買藥「看門口」,兒科醫生陳欣永將講解,一旦家中小朋友出現發燒症狀,家長在餵藥前應注意事項。 如前所述,發燒是寶寶的身體用來提升自己免疫反應的方法之一,而且當寶寶的身體燒到一定的高度就會自動退燒,所以其實大部分時候,不人為退燒也沒有關係。 不過,當寶寶的體溫升高到一定程度以後,會出現身體不舒服的症狀,例如頭痛、噁心、嘔吐、骨頭或肌肉痠痛等等。

嬰幼兒退燒藥水

Acetaminophen(24mg/mL)為「普拿疼」的主成分,陳俊仁指出,此類退燒藥成分會經由肝臟代謝,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藥性較溫和,對於持續高燒的幼兒來說,退燒效果較差。 臨床顯示,普通高燒患者吃了含有此成分藥物,一小時內會退燒。 嬰幼兒退燒藥水 嬰幼兒退燒藥水 嬰幼兒退燒藥水2023 「退燒需要時間等待」陳俊仁說,口服退燒藥之後,必須一至兩小時才會發揮藥效,而服用兩次退燒藥,應至少間隔六個小時,如果短於六小時,又服用第二次,就容易引發藥物中毒或副作用。

嬰幼兒退燒藥水: 使用退燒藥物的三大原則

《常春月刊》自1983年創刊,不忘初衷,與時並進,緊扣趨勢議題,把艱澀的健康醫學知識,轉化成日常淺而易懂的訊息,創造多元且權威嚴謹的內容,不道聽途說,提供最正確的觀念,成為你信賴的家庭醫師。 總結來說,是否要戴口罩其實主要就是看寶寶可以配合的程度,並找到合適尺寸,如果不行,就可以參考以上方式。 對於過度迷信藥到病除,又或完全不依賴藥物、講究自然療法這兩種極端的人,做醫師的就必須以極大的耐心來說明孩子的病症以及用藥的安全性。 他續指外國常用另一種藥物「布洛芬」(Ibuprofen),同樣有退燒、止痛的功效。 此藥物在香港須由藥劑師出售,家長可到具「Rx」標誌的藥房向註冊藥劑師查詢。

再者,有些退燒藥水屬於健保藥,現在因應疫情發展,需求量大、不易取得,若有需要的民眾可以前往診所請醫師評估開立,避免從來路不明的地方獲取藥品。 嬰幼兒退燒藥水 洪醫師也可能一次給予家屬退燒全餐,三種退燒藥都給您,使用如下圖,同樣低,也可能是先用依普芬再用安佳熱。 開封後的藥水放在室溫與避光處,通常可保存1個月,若1個月內有相同症狀可拿來應急使用,但不希望是常態,有症狀仍須就醫。 若開封超過1個月以上請狠心丟棄,未開封則要視瓶身保存期限。

嬰幼兒退燒藥水: 醫點名:6種喝水方式錯了! 嚴重恐誘發3種癌

有些家長則是孩童吃了退燒藥30分鐘後,溫度仍偏高,急忙又給了另一種退燒藥,重複用藥,以致體溫降到35度以下。 應持續觀察孩子整體情況,包括精神狀況、呼吸及血液循環情況、大小便、痾嘔肚痛、皮疹、喉嚨及耳朵痛等,並於求診時詳細告訴醫生。 小朋友腦部發展未成熟,無法應對高體溫,就會出現抽搐的情況,抽搐時會失去意識、無法作出對答、對周邊事物沒有反應,而抽搐是等同劇烈運動,長時間抽搐會引致腦長時間缺氧,影響日後腦部發展。

兒科醫生歐陽卓倫指,從兒科角度看,37.5度就算是發燒,但一般只需觀察,若體溫持續上升至38度或以上,才需要使用藥物。 有許多爸媽擔心「嬰幼兒戴口罩有可能悶死」,那麼到底要不要戴口罩呢? 柯婷蓉醫師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5歲以下不強迫戴口罩。」因為小孩年紀較小戴不住口罩、會一直扯掉;而且嬰幼兒口罩尺寸較難挑選,有可能口罩移動而不慎悶到或窒息,因此嬰幼兒配戴口罩時要隨時留意他們的狀況。

嬰幼兒退燒藥水: 兒童用量計算機

不同的是泰諾林中的有效成分是通過肝臟代謝的, 不宜使用從腎臟代謝的藥物的小兒可以選用泰諾林, 但是有肝病、肝功能不全的小兒則不宜使用。 正確的做法:每次按照正常的治療量給寶寶喂藥, 嬰幼兒退燒藥水 兩次間隔4到6個小時, 一天最多4次, 如果體溫低于38.5度, 可以停藥。 3.若過了保存期限的藥水需丟棄,切勿直接丟棄或者倒入馬桶、水槽中,藥水可能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建議可使用紙巾、咖啡渣等將藥水吸收乾淨後再丟入可燃垃圾內,若家中小朋友還有在包尿布,也可倒入用過的尿布內,使其吸收。 依環保署資料顯示,焚化爐超過850度就可以將藥品焚燒掉,而台灣幾乎各地焚化爐都有達標,因此不用擔心。 1.當寶寶與上一次看病時間很接近時,在與醫師諮詢的過程中,可跟醫師提出不久前有開過類似效果的藥物(藥袋照片或是請醫師上雲端藥歷查詢),且數量還剩餘不少,是否可以沿用之前的藥物,不要另行開藥。 此法不僅可減少家中剩餘的藥物,同時亦可降低藥物被浪費的機會。

  • 若是進一步出現嘴唇顏色發紫、發白,血氧濃度低於94%,或是有呼吸困難、胸凹現象,就必須立即送醫或撥打119求助,避免錯失寶貴的治療期。
  • 不同的體溫測量方式可能有些微的差距,不正確的體溫測量方式也可能導致錯誤的結果,所以家長應該熟悉正確測量寶寶體溫的方式。
  • 此法不僅可減少家中剩餘的藥物,同時亦可降低藥物被浪費的機會。
  • 這是普拿疼的成分,此類退燒藥成分會經由肝臟代謝,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也較溫和,但對高燒較不易退燒,通常吃完藥後1小時內會退燒,每次服用1/2體重的CC數 (如:體重是10公斤,一次服用的劑量為5CC),最多每4個小時服用1次。
  • 雖然孩子的體溫升高會令人擔憂,但發燒實際上可能是一件好事,因為它通常是身體抵抗感染的一種方式,然而,發高燒會使孩子不適並出現更嚴重問題如脫水等。

美林退燒藥主要成分是布洛芬, 是相對來說較安全有效的一種退燒藥。 一般孩子高燒不退的時候, 按說明書給孩子使用就行了, 一般6小時用一次。 算是發燒,但是因為小朋友的免疫力除了媽媽給他/她之外,還需要日後面臨病菌挑戰時,慢慢建立,因此被感染後很容易發燒。 目前已經禁止使用傳統玻璃水銀的體溫計,都是使用電子體溫計了。 身體正在啟動免疫系統,所以體溫很高,但會覺得特別冷、還會發抖。 這時候雖然量起來是有發燒的,但千萬不可以給退燒藥、或是睡冰枕,身體為了啟動免疫反應,會持續飆高溫,反而容易演變成高燒。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