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讀書免稅好唔好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讀書免稅

<在機場> 讀書免稅 4)出示護照 購買的紀錄資訊會利用電子化方式顯示給海關人員確認,在機場時只要記得出示護照給海關人員確認即可。 就算已申索了已婚人士免稅額、子女免稅額、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長者住宿照顧開支扣除或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等免稅項目,大家仍可另行享受這項傷殘受養人免稅額的。 此外,申報供養同住父母的納税人,須提供父母和他在有關年度住在同一地址的證明,例如銀行月結單。 税務局會核對納税人提供的資料是否與税務局的電腦紀錄相符。

受制「搵食導向」要求,基本上所有興趣班均不符合申請要求。 不過市場上最熱門的專業課程,均可以解讀為與事業發展有關的進修部署。 例如長青的管理學課程,不論是行政人員修讀,又或裝備自己晉身管理人的年輕打工仔修讀,均符合申請扣稅要求。 又例如一名平面設計師修讀攝影課程,亦較有把握說服稅局批准扣稅申請。 你可以登入「稅務易」帳戶,在螢幕左方列表選擇「聯絡我們」,然後點選「2021 /22 課稅年度報稅表的補充資料」一欄,再在「查詢詳情」內清楚註明需要更正或補充資料事項的詳情,之後按「完成」即可。 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可於 2021/2022 的報稅表內,填寫預計 2022/23 年的租金開支,以供評稅,上限為 HK$10 萬元。

讀書免稅: 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額外免稅額

在覆核申索時,税務局可能會要求申索人提交證據以證明受養人 符合申索政府傷殘津貼的資格。 如果受養人有向社會福利署申領 傷殘津貼的話,納税人可提供申領津貼的檔案編號以資證明。 讀書免稅2023 而税務局也會接受該份醫療評核報告作為符合免税額的證明。 較上個課稅年度增加$8,000,現最高扣除限額為$100,000。

就《税務條例》而言,「婚姻」一詞指香港法例或結婚當地的法例所承認的合法婚姻。 在供養父母免税額的規定下,居住單位的業權,並不是釐定是否同住的因素。 你雖與你父母同住,但要享有供養父母免税額及額外免税額,你須符合供養的申請規定。 如你父母與你同住至少連續 6 個月而無須付出十足有值代價,你便可享有供養父母免税額。 如你父母與你全年同住而無須付出十足有值代價,你便可享有額外免税額。 如你的受養父母遷移內地定居後,只是間中回港探親,他們不是通常居住於香港,因此不符合申索條件。

讀書免稅: 23 及其#後課稅年度「免稅額」列表

本文將介紹 Curve 卡的特點、收費、申請條件、流程和使用方法,讓你能輕鬆申請 Curve 卡。 本出版物提供的資訊僅供參考,並不涵蓋所涉及主題的所有層面,也不是你應該依賴的建議。 在根據本出版物的內容採取或不採取任何行動之前,你必須徵求專業人士或專家的意見。 本出版物中的資訊並不構成來自Wise Payments Limited或其夥伴的任何法律、稅務或其他專業建議。

如你的受養父親有資格根據香港政府傷殘津貼計劃領取津貼,則你便可就他申索傷殘受養人免税額。 按該計劃,申索者必須經由衛生署署長或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或在極為特殊情況下由私家醫院的註冊醫生)證明其病患為嚴重殘疾及其嚴重殘疾情況將持續不少於六個月,才符合申領津貼的資格。 如欲申索「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税額」,受養人必須通常居住於香港。 因此,如受養人於該課税年度居於內地,你便沒有資格申索該項免税額。 任何已婚人士,不論是否香港居民,都可選擇用合併評税方式計算薪俸税。 最重要的是兩人在選擇合併評税的年度均曾賺取須繳納香港薪俸税的入息。

讀書免稅: 商品推薦

(d) 根據《教育條例》第9(1)條獲豁免而無需註冊的學校,包括政府學校、提供純屬宗教性質教育的學校及純粹提供《非本地高等及專業教育(規管)條例》所指的受規管課程的學校。 你可登入教育局網頁搜尋非本地高等及專業教育課程及主辦者資料。 讀書免稅2023 另外要留意,任何一名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只可由一名人士申索免稅額,如有兄弟姊妹一起供養他們,大家就要「傾掂數」協商好由誰提出申索。 留意,如有其他人士同一課稅年度都有就同一兄弟姊妹向稅務局申索這項兄弟姊妹免稅額的資格,便應先互相協議由誰提出申索,因若不能達成協議話是,是沒有人可獲得這項免稅額的。

  • 如果有意移居海外,開設虛擬銀行戶口通常較傳統銀行方便。
  • 在報税時,請細閱「個別人士報税表指南」,確認你符合申索供養父母免税額的資格,然後按你供養父母的情況,如實填妥報税表第 11.4 部。
  •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 在學徒訓練計劃下所簽訂的學徒合約,是學徒與僱主之間的僱傭合約。
  • 移居外地牽涉的資金不菲,將生活費從香港匯到外國時,可以考慮網上匯款專家 Wise。

如果你將父母二人同時填寫至報稅表內,你哥哥就不可以使用此「免稅額」。 如修讀課程的年度有別於付款的年度,你須在支付費用的課税年度申請扣除。 如你於2022年2月支付個人進修開支,但到2022年9月才上課,則應在2021/22不是2022/23課税年度申請扣除。

讀書免稅: 提供免稅服務的店家

除了課程性質,申請人亦要留意課程是由稅局指明教育提供者所提供的「訂明教育課程」。 現時稅局指明的教育提供者已包括大學、學院、工業學院、培訓中心、行業協會、專業協會及業務協會。 讀書免稅2023 不過求穩陣起見,申請前不妨先向院校查詢正修讀的課程是否符合扣稅要求。 例如有不少打工仔會以為考的士或貨車牌課程費用可以扣稅,但由於教車師傅或駕駛學校不屬於稅局指明的教育提供者,因此不符合扣稅資格。 舉一例,你和哥哥想申報父母免稅額,必須要一人填寫一個(父親/母親)。

  • 舉例說,納税人在2022年8月離婚,他/她在2022/23年便不會得到「單親免税額」,要到2023/24課税年度的評税才能提出申索「單親免税額」。
  • 你應帶同 IR56J 表格及離港年度的薪俸月結單親臨税務局清税;完税後,税務局會向庫務署發出釋款便箋。
  • 由於你的兒子已年滿 18 歲,而並非接受全日制教育,你不能申領他的子女免税額。
  • 較上個課稅年度增加$8,000,現最高扣除限額為$100,000。
  • 留意,如有其他人士同一課稅年度都有就同一兄弟姊妹向稅務局申索這項兄弟姊妹免稅額的資格,便應先互相協議由誰提出申索,因若不能達成協議話是,是沒有人可獲得這項免稅額的。

如果你的兒子修讀的是全日制課程,他亦即是接受全日制教育,你可申領他的子女免税額。 如果只是一些短期課程或部分時間制課程,他便不是接受全日制教育,你不能申領他的子女免税額。 無論你是否受僱於個別公司,只要在香港有應課稅收入就有報稅和繳稅的責任。 有很多人(例如大學生)因為未開始全職工作,所以從來都沒有報過稅/申報收入。

讀書免稅: 傷殘受養人免稅額

這項計劃以學費減免的方式為合資格的家長提供資助,使其兒子能夠在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接受教育。 其實,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額外免稅額是提供予有供養全年連續同住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但無付出十足費用的人,雖然兩者的定義有少許差別,但其免稅額也是相同的。 由於他的婚姻未有註冊,你配偶的繼父不符合税務條例中父母的定義。 除非他們是在 1971 年 10 月 7 日婚姻法修改前依中國傳統習俗成婚,這樣才符合申索供養父母免税額的條件。 職業訓練局屬下訓練中心提供不同程度的課程,如一年及兩年全日制課程、職前的訓練課程和部分時間制課程供在職人士修讀。

讀書免稅

稅務局指出,納稅人或者其配偶在 2019 年 4 月 1 日起以保單持有人身分為自己或者指明親屬繳付自願醫保保單的合資格保費,就可申請扣稅。 如合符資格,第1名至第9名子女,每名可獲$120,000的子女免稅額;在每名子女出生的課稅年度(例如你的子女是在2019年4月1日或之後出生),子女免稅額便可額外增加$120,000。 基本免稅額是無須提出申索已可獲得的免稅額,每個人的基本免稅額為$132,000。 不過,不過,如為已婚人士並已使用了已婚人士免稅額,便不可以同時享有基本免稅額。 根據《税務條例》,「單親」的意思是指納税人全年屬單身、喪偶或分居,並且在該年度內曾獨力或主力撫養子女,才可獲得「單親免税額」。

讀書免稅: 免稅店是什麼?不管什麼商店都能免稅嗎?

此外,假如你並無在離港前作此選擇,你可在永久離港日期起計 讀書免稅2023 3 讀書免稅2023 個月內作出選擇。 在這情況下,離港日期將會設定為名義上行使認購權的日期,以計算利益。 税務局如未能在指定時間收到報税表,又或由於僱主的法定款項扣存期即將屆滿或納税人的離港日期逼近,未能有足夠時間發出報税表給納税人填寫,便會根據現有資料進行估計評税。 所作的估計評税可能會過高,而納税人可能會須要作出反對。 與其搞盡腦汁鑽空子扣減免稅額,不如從一些雙贏的方法入手吧! 若計盡免稅額後,仍需要交稅,那不如在其他可扣稅項目上動動腦筋。

讀書免稅

請參考該條例所列的大學、學院、院校資料及教育局網頁上所載提供本地專上課程的學院名單。 法例規定在納税人與配偶分居或離婚的那一個年度內,納税人不能享有「單親免税額」。 舉例說,納税人在2022年8月離婚,他/她在2022/23年便不會得到「單親免税額」,要到2023/24課税年度的評税才能提出申索「單親免税額」。

讀書免稅: 子女免稅額申領資格

如僱主已在僱主報税表內,把退還的 8,000元課程費用申報為你的入息,你應在個別人士報税表內申請扣除你所付出的總數,即 20,000元。 在今年3月29日落實新例,讓納稅人繳付合資格年金保費及作出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這兩個項目的供款都可於薪俸稅和個人入息稅獲扣除。 而兄弟姊妹的定義為在有關課稅年度未滿18歲 或 讀書免稅2023 年滿18歲但未滿25歲,且正在大學、學校或其他類似的教育機構接受全日制教育 或 年滿18歲,但因身體或精神問題無能力工作,即可申索供養兄弟姊妹的免稅額。

若你的配偶在2022/23課税年度沒有在香港收取任何應課薪俸税的入息和沒有就該年度選擇自行以個人入息課税方式評税,你可申索扣除已婚人士免税額,不用選擇合併評税。 可申索扣除的學費必須是納税人所修讀的「訂明教育課程」的有關費用,而「訂明教育課程」的其中一項規定是有關課程必須是納税人為取得或維持在受僱工作中需要的資格而修讀的課程。 讀書免稅2023 由於納税人沒有上課,故此不符合修讀的規定,他繳交的四萬元學費不能扣税。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