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8大優點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選舉初期的民調,民建聯蔣麗芸及經民聯梁美芬雙雙遙遙領先其他名單,更一度令第二席也可當選。 本土派和泛民主派方面則有公民黨毛孟靜稍稍佔優,民主黨黃碧雲及普羅政治學苑黃毓民亦相對穩定,現任五人都在當選門檻中。 劉小麗、游蕙禎以及狄志遠則被預計要爭奪餘下一席,而民協譚國僑則遠遠落後。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 選前一週,黃毓民針對梁天琦支持游蕙禎開炮,並稱自己一票不能少,而熱普城系統亦於網上開始對毓民配票給游蕙禎的耳語進行消毒,甚至開炮攻擊本民前及青年新政。 選舉前一日,本土派以全民退保學者方案的倡議人鍾劍華針對劉小麗支持「免供退保」,並視自己為學者方案倡議人的反彈,對劉小麗開炮,迫得劉小麗宣佈道歉。

最終1096人確認為正式候選人,452個選區均多於1人參選,所有選民都需要投票。 而建制派於多區區議會大敗,當中包括不少具份量的候選人,如身兼行政會議、立法會及區議會的「三料」議員張國鈞、立法會超級區議員周浩鼎、工聯會副理事長麥美娟、身兼全國人大代表的田北辰、南昌北選區爭取連任的鄭泳舜和屯門樂翠選區競逐連任的何君堯。 由於大量建制雙料議員墜馬,令他們循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晉身立法會的機會減少,甚至能否提名2至3人也成問題。 泛民主派於區議會選舉取得大勝,也影響2020年立法會選舉及202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由於泛民主派在區議會取得大多數,預期可獲得由區議員互選的立法會區議會(第一)功能界別席位,以及117席分別由港九及新界區議會互選而成的特首選舉選委。 上屆基於建制派集中資源針對民主派,結果建制派首次在民選議席上多於因應人口增加民主派,其中東北葵涌一帶更只有一名民主派代表連任,建制派則全取青衣島11個議席(但是其中一個任期內轉投中間派)。 本屆增加兩席,一席位於葵聯邨、一席位於大白田附近,兩者皆由民主黨與民建聯對壘。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 票站調查爭議

澳門新聞局公布,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已順利舉行,投票程序經已完結,投票率42.38%,較上屆低14.84個百分點。 毛孟靜在2016年11月14日而正式退出公民黨,並以香港本土成員的身份擔任立法會議員,令公民黨在立法會的議席由六席,減至五席。 選舉民調,黃國健及謝偉俊長期處於安定狀態,公民黨、民主黨的民調比較反覆,但後來也進入第三、第四位,反而民建聯一度有墮馬危機,需與黃洋達爭最後一席。 選前兩日,工黨胡穗珊宣佈棄選,催化自決派和泛民主派的棄保效應。

事實上,選管會早前公布立法會選舉活動建議指引的公眾諮詢詳情,建議投票站主任可作岀安排,方便有需要的選民如70歲或以上長者,此安排或成為71歲以上選民在立法會選舉投票的新誘因,足以影響九月立會選戰的大局。 文章以2020年美國大選的66.8%投票率為例,指一個國家或地區遇到重大挑戰,面臨艱難抉擇,才會出現創紀錄的高投票率。 文章指,當社會發展平穩,選民對未來有較好預期,投票率不高反而表明選民對政府施政和現狀基本滿意。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 當局: 選舉「公平、公正」

然而,在全新遊戲規則下,此次選舉的全部候選人須通過新設立的「資格審查委員會」等多重審查,包括先取得選委會委員的提名,獲得政權認可他們是否擁護《基本法》,才能成功參選。 總議席由原本的70席增到90,但直選席位一下降至20席,其他70席均為間接選舉。 剛過去的週日(12月19日),香港迎來主權移交24年以來,首場全是由「愛國者」競爭的立法會選舉。 與民主派大勝的2016年立法會選舉、2019年區議會選舉相比,昨日各投票站人流冷清,市民排隊投票的場景不復再現。

  •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第四屆立法會選舉,於2008年9月7日舉行。
  • 投票站由衛生局和市政署人員負責,有嚴格的防疫措施,工作人員會穿上防護裝備接待和管理投票站,投票人士在投票期間包括全程配戴口罩和使用即棄手套。
  • 在一般投票站方面,將增設特別排隊隊伍(年滿70歲,孕婦、殘疾人士及行動不便人士優先使用)、使用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派發選票(加快派選票流程及防止重覆投票),以及選票在投入票箱時,正面向下及無需對摺選票的注意事項。
  • 漁農界此界別出現了「民建聯內鬥」的情況,現任議員何俊賢上屆從前任議員黃容根手上接棒。
  • 選戰中途,王國興與張超雄的民調一直低落,後來二人急起直追,曾壓倒陳偉業,但李永達及周梁淑怡的民調亦有下滑的現象。

上屆選舉,民主派只有民主黨保住四席,當中重奪半山東,但失去了水街選區。 建制派方面,民建聯奪下水街後得6席,聯同自由黨等其他建制派人士控制中西區區議會,不過至少有七個由民主派與建制派直接對撼的選區,差距不超過三百票。 至2017年尾的中西區兩區補選,民主黨伍凱欣由民建聯手上重奪東華選區,兩黨議席於是平起平坐。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2023 屯門社區網絡:派出5名代表參選;其後與屯結新墟創辦人張可森、曾為公民黨黨員的獨立民主派人士巫堃泰等6位屯門區議會初次參選的候選人組成屯門十一素人團隊,參選屯門11個選區。 香港特别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亦曾表示,若票站被圍封等情况發生,不排除以其他方案應對,包括押後選舉、取消該區選舉,甚至是取消所屬區議會所有選舉,以保選舉公平公正。 兩年前的香港區議會選舉是在「反送中」示威背景下進行的,投票率達到破紀錄的7成以上,民主派獲壓倒性勝利,在452個選區中獲得超過380席,外界把這場選舉視為選民對政府投下不信任票。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 香港支聯會通過解散,《國安法》下又一「陣亡」的民主派團體

林鄭月娥評論初選時,警告所謂初選的目的,如果是達致35+選舉結果,目標去阻撓政府的政策,可能屬違反港版國安法中顛覆政權罪行。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於7月10日表示,任何人以非法手段嚴重干擾特區政權機關履行職能以及顛覆國家政權,即屬犯罪。 當選或取得5%選票的候選名單,均可獲政府財政資助,每張得票15港元或實際開支之50%,以較低者為準。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2023 2021年5月,政府修訂《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指出選舉期間藉公開活動煽惑不投票或投白票等行為均屬違法。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

目前亦沒有白票及廢票的統計數字,而參考地區直選臨時累積投票人數為1,350,680,有效票數則為1,323,185,可推算出無效票數約為27,495,佔比約2.04%。 立法會「A4聯盟」議員張欣宇、林素蔚、梁文廣聯同選委會界別議員洪雯,今天1(21日)組織金融、創科、工商等專業人士到深圳龍崗進行考察交流。 一行人參觀過南嶺村黨群服務中心,了解基層治理創新情況;隨後到天安雲谷,考察智慧城市、智慧園區、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產業的發展,並在創投大廈,聽取大運深港科教城規劃。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 初選成效和目的

前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彥爆接受性招待醜聞請辭,議員王世堅20日表示,雖然陳宗彥面對爆料態度好、很快就請辭,但這件事還是太扯「違反江湖規矩跟社會道理」,認為社會上大家在請客,哪有在請性招待的,只有不合法的關說跟特種行業才會這樣。 同日國務院港澳辦、澳門中聯辦分別發聲明:澳門終審法院的裁決具有堅實的法律和事實基礎,中方對此表示堅決支持。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2023 聲明又強調,堅持愛國者治澳是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根本保證。 2021年9月23日,行政長官賀一誠公佈七名委任議員名單。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

本來在2000年選舉後,民主派一度士氣低落,董建華可以放心施政。 但因多項施政失誤及倉卒推行基本法23條立法,激起市民不滿,使民主派再次得勢,但民主派並未像預期般取得更多議席。 澳門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唐曉峰稱,投票率低主要與疫情有關,身處外地的澳門選民不便回澳,而天氣原因也影響選民投票的意願,「其他可能都不是主因」。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 選舉焦點

在吳敏兒於新界西初選未能出線後,工黨執委會通過身兼該黨副主席的東區區議會區議員麥德正參選區議會(第一)功能界別議席,以期望爭取工黨逃過失去立法會議席的危機。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2023 2019年6月逃犯條例修訂的爭議及市民對政府的不滿開始發酵,最終形成相繼不絕的大遊行及警民衝突。 同時大量政治素人落區,積極進行地區工作,務求阻止建制派自動當選。 投票率創香港史上新高下,泛民主派在452個直選議席奪得389席,當中一些政治素人亦成功當選。 算上当然议席,除了離島區議會外,泛民主派於17區取得過半議席,其中大埔區議會和黃大仙區議會直選議席,全由泛民主派取得。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

通常包括政治派別自我認同上的傳統親共左派、工商界、鄉事派,以及近年冒起的激進建制派。 在2019年舉行的區議會選舉,親建制陣營遭遇空前慘敗,导致需要重新協調名單。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楊岳橋認為,從朱凱迪、岑敖暉和黃之鋒3人的情況來看,選舉主任對是否撤銷參選人資格沒有準則,提問旨在迫參選人表態,尤其質疑黃並非「真心」不提倡以港獨為自決選項,為黃度身訂造,以圖合理化撤銷黃參選人資格的所謂法律理據。 黃在連繫國際社會工作上的聲望、地位、成績有目共睹,北京為免黃進入體制後有更大殺傷力才扭盡六壬。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 政府官員回應

由於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持續,建制派普遍從強調民生工程,轉為打「政治牌」帶動輿論,把本次選舉定性為一場「民意取向」投票,呼籲市民用選票「向暴力說不」。 同樣地,民主派亦呼籲曾上街支持反修例的港人積極投票,讓本次選舉成為「變相的全民公投」,藉助選票來爭取「五大訴求」。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2023 但新選舉制度減少了地區議席、改變了選舉委員會組成以及加入候選人的審查機制,增加了民主派參選的難度,被批評是香港民主的倒退。

原新界西選區分拆成新界西南選區、新界西北選區、新界北選區及香港島西選區,新界西北選區由屯門區及元朗區南部(元朗新市鎮、十八鄉、錦田、八鄉、洪水橋及屏山南部)組成。 原香港島選區分拆成香港島東選區及香港島西選區,香港島西選區由中西區及南區,加上原屬新界西選區的離島區組成。 另外,廉政公署亦首次動員800名工作人員駐守票站,負責即時處理投訴及監察點票程序。 同時會就「誤導訊息」、「企圖煽動他人杯葛選舉」、「故意阻礙他人投票」的言論作出澄清及呼籲。 廉政公署廉潔選舉事務統籌趙汝達表示若有人犯法會有相應行動進行執法。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 民建聯陳學鋒涉嫌違規拉票

是屆李華光競逐連任,對手是西貢鄉民譚爾培,由於譚參加戴耀廷的風雲計劃,被建制派媒体文匯報稱為「港獨」分子。 譚爾培並無政黨背景,卻很集中關注連結社區,改善交通擠塞,與及提倡可持續發展環境生態等議題。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2023 最後譚爾培以2730票擊敗獲1964票的李華光當選,令泛民主派首次在該區取得議席。 上屆區選民建聯巫成鋒以410票之差擊敗連任逾20年的民主黨陳樹英而當選,今屆選舉為上屆翻盤,為二人第三度在區選之中爭奪同一議席。

選舉結果,民主派於東區取得129,227票,建制派取得99,979票,建制派在東區幾近全軍覆沒;在太古城以東廿五個選區包括太古、西灣河、筲箕灣、「柴小杏」(即柴灣、小西灣、杏花邨),民主派全數勝出;泛民政黨十二名候選人全數勝出。 立法會選舉投票率2023 而建制派則只能在過往陣地北角和鰂魚涌保住三席,其中工聯會只得立法會議員郭偉强於和富區險勝,由25比10大逆轉形成3比32(建制派佔不足一成)。 在新一屆的區議會,民主黨、公民黨、工黨、社民連分別佔了四席、五席、兩席和一席;民建聯、工聯會、自由黨各得一席;其他議席均為獨立民主派人士。 上屆選舉,民主派議席「翻一番」,除了力保原有五席,更有另外五人擊敗建制派,其中傘兵徐子見更於漁灣選區拉倒任該區區議員超過廿年,時任立法會議員民建聯鍾樹根,成為該屆選舉一大焦點。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