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砵蘭街休憩花園9大好處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設計將以香港盛行的「搭檯」傳統為主題,場內會設置一張約12米長、3米闊的巨型大檯,歡迎大家「搭檯」。 翻新後的砵蘭街休憩花園,有一部分會保留原有的布局作設施翻新,優化照明設施和座位;而另外一部分設計則帶現代感,加入創新的設計和藝術元素,包括地面、休憩設施和植物等以簡約的單色調呈現。 四個項目的設計團隊由來自不同領域原有的18 位學員組成,與導師緊密合作,探索指定公共空間。 康文署今日(22日)宣布,油尖旺區砵蘭街休憩花園已完成翻新工程,明日(23日)中午12時起重新開放給公眾使用。 「未.共研社」是信言設計大使的長遠旗艦計劃,旨在使現代設計和生產文化中的過程和作用顯現出來。

康文署表示有關公園設施翻新工程目的是「為人流眾多的公共空間注入創新設計和藝術元素」,並且可以「在改善花園環境的同時,鼓勵使用者互相交流,讓花園變成凝聚社區的聚腳點」。 惟這些休憩用地過往多為非法聚賭及流鶯夜燕流連黑點,單靠修置設施及進行翻新就能改善社區風氣的前設實在存疑。 砵蘭街休憩花園面積約376平方米,現時提供設施包括公園座椅、避雨亭、棋桌及摸讀平面圖,於賽馬日和繁忙時間有座位不足的情況,因此工程擬議設置特色座椅、翻新地台、改善燈光與園景設計以及加設閉路電視系統。 「半新半舊」的設計概念希望以較少改動,改善花園環境之餘也為居民注入新的「能量」。

砵蘭街休憩花園: 工程

設計概念最大化利用山道天橋底高度,考慮到社區用者需求提供一個創新和共融公園。 砵蘭街休憩花園2023 通過引入新的空間設計,設計團隊旨在為現有的使用者群體創造更多的開放性和多樣化的用途。 另外,康文署正在中西區的山道天橋休憩處及即將在油尖旺區的咸美頓街休憩花園進行相關翻新工程,目的是為人流眾多的小型戶外康樂場地注入創新設計和藝術元素,改善舊有的公共空間。 砵蘭街休憩花園 砵蘭街休憩花園2023 署方又指,正在中西區的山道天橋休憩處,以及即將在油尖旺區的咸美頓街休憩花園進行相關的翻新工程,目的是為人流眾多的小型戶外康樂場地注入創新設計及藝術元素,改善舊有的公共空間。

「未.共研社」由信言設計大使聯合創辦人及執行總監姚嘉珊(Marisa Yiu)推動及構思。 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協助導師和設計師學員團隊探索不同材料的運用、製作及如何能夠改善香港的設計資產,進一步將設計的正面價值推廣至香港、大灣區及世界各地有關公共空間、公共/私人資產等重要議題。 首屆計劃於 2017 年推出,主題為《SMALL 砵蘭街休憩花園2023 砵蘭街休憩花園2023 IS MEANINGFUL》(「細小」的威力)」,探索香港一些於細小空間中發生的正面互動,並探究「細小」的威力。

砵蘭街休憩花園: 砵蘭街休憩花園明日重新開放

另外,康文署正在中西區的山道天橋休憩處,及即將在油尖旺區的咸美頓街休憩花園進行相關的翻新工程,目的是為人流眾多的小型戶外康樂場地注入創新設計和藝術元素,改善舊有的公共空間。 康文署聯同建築署、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及信言設計大使的年輕設計師為砵蘭街休憩花園進行設施翻新工程,旨在改善花園環境的同時,鼓勵使用者互相交流。 砵蘭街休憩花園2023 康文署又指,正在中西區的山道天橋休憩處及即將在油尖旺區的咸美頓街休憩花園進行相關的翻新工程,目的是為人流眾多的小型戶外康樂場地注入創新設計和藝術元素,改善舊有的公共空間。 另外,康文署正在中西區的山道天橋休憩處及即將在油尖旺區的咸美頓街休憩花園進行相關的翻新工程,目的是為人流眾多的小型戶外康樂場地注入創新設計和藝術元素,改善舊有的公共空間。 經翻新的二陂坊遊樂場以「社區客廳」為設計主題,透過增設和改善共融兒童遊樂設施、長者健體設施、特色蔭棚及座椅和優化園景設計等,令公園變成鄰近樓宇的家居客廳延伸,讓居民透過享用在該處設施,凝聚社區連結。

翻新砵蘭街休憩花園及咸美頓街休憩花園所需工程費用初步預計分別為450 萬元及 320 萬元,有關開支由政府支付。 砵蘭街休憩花園2023 信言設計大使為一個成立於 2014 年的專案資助平台,由 2007 年創立的本地註冊非牟利慈善團體「香港設計大使」創辦。 信言設計大使旨於支持香港及大灣區的設計專案,推動專業知識、設計研究議題和創意項目,涉及多個設計領域,從平面設計、媒體、建築至生活空間。 信言設計大使旨於積極鼓勵創意研究、設計及別具意義的計劃發展,藉此提倡設計的正面價值。 就以今次砵蘭街花園的翻新工程為例,設計團隊聲稱為了因應過去有人在花槽內便溺的問題而刻意將花槽建得更高和在周邊加設座位令人難以進入其中,可是他們會否因為這些設施停止其不衛生的行為? 相比之下,加建一個公廁或添設流動廁所對解決上述問題似乎更為務實,並且更為有效地改善地區風氣和帶來轉變。

砵蘭街休憩花園: 砵蘭街休憩花園翻新完成 明午12時重開 (12:

而砵蘭街休憩花園的另一部分則保留原有布局,並優化多項公共設施如照明設施和座位等,旨在鼓勵使用者互相交流,凝聚社區街坊。 翻新後的休憩花園以粉紅色為主調,引起網民熱烈討論,潮流達人徐濠縈昨日(21日)亦在花園內打卡。 有網民笑言「設計師一定係Anson Lo神徒」,亦有人形容「唔講以為係啲咩乳癌基金會開」,也有人指「個色啱呀」、「地區特色」。 砵蘭街休憩花園 砵蘭街休憩花園 前區議員邱汶珊、前區議員梁柏堅及前立法會議員鄭松泰今日均在facebook轉載消息,其中邱汶珊形容休憩花園為「傻豹色教主花園」,指公園翻新後感覺「醒神」,「再幻想吓响棋盤捉棋嘅街坊俾個韓式心心你嘅畫面」。 翻查兩個已完成的改善工程的造價,二陂坊遊樂場佔地930平方米,造價為1,318萬元,平均每平方呎動用超過14,000元,而砵蘭街休憩花園則為376平方米,翻新工程費用約450萬元,平均每平方呎更新需用接近1.2萬元。

砵蘭街休憩花園

翻新後的花園接近一半面積以桃紅色作為主色調,檯、坐椅、棋盤以及場地告示牌均塗上了同一種顏色,而該花園同時亦是康文署轄下現時少數未禁煙的公眾休憩場所。 地圖上標示鄰近社區獨特的鋼銅器具及鉆板木材等手工製作商鋪,而為進一步彰顯社區的手工製作文化,休憩花園的不同角落也會運用鋼、銅及鉆板等物料。 翻新後的休憩花園將提供不同款式的座位,有些圍繞大檯,有些散落其他位置,以鼓勵使用者互相交流。 至於咸美頓街休憩花園位處香港人口密度高的地區,面積只約 243 平方米,工程擬議重新佈置場地設施、設置特色大檯、設置不同款式的座椅、加設燈光、翻新地台、改善園景設計及加設閉路電視系統。

砵蘭街休憩花園: 砵蘭街休憩花園完成翻新 保留部分原有布局

休憩花園設計總監解釋指,粉紅色在心理學上可以改變人的心情,提升喜悅及令人平靜,希望為市民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是次工程最特別的地方,是整個休憩花園的一部份位置,如石檯、石椅,柱子,甚至石檯上的象棋盤也塗上桃紅色,設計充滿時代感,令人耳目一新。 朗豪坊建成前,中段的砵蘭街已是人流極旺之區段,文華戲院亦在此區段內,俗稱雀仔街的康樂街也在彼鄰。 香港政府並沒有更新圍繞着朗豪坊的舊區,而橫跨數街截斷原區居民通道的朗豪坊,並不像初期宣傳般為該地段改頭換面,卻使附近舊區店舖租金值上升,原在此段紅燈「街」的性工作者遷至上海街和新填地街等舊路段。 家住北區的吳太專程到來參觀,她指油麻地區殘舊,以往路經花園都見有不少老人家吸煙、睡覺,如今翻新後予人「精神、活力、有生氣」的感覺。 吳太認為粉色紅設計帶來突破,雖然意念或令人想入非非:「但係啲嘢會變架嘛,呢區第日都未必再係咁多娛樂場所啦」。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今日(九月二十二日)宣布,油尖旺區砵蘭街休憩花園已完成翻新工程,明日(九月二十三日)中午十二時起重新開放給公眾使用。 砵蘭街休憩花園由一個跨設計領域的學員團隊設計而成,成員包括洪錦輝(建築與景觀)、曾首彥(工業及產品設計)、吳然(建築與景觀)和黎偉傑(平面與品牌設計),並由國際設計導師Sam Jacob指導完成。 從位於油麻地人口稠密的地區,設計團隊發現到提升居民休憩空間質素並為社區帶來產生積極影響的需要, 因此設計團隊與非政府機構、持份者、設計師和社區居民通力合作,設計了一個煥然一新的公園,營造充滿活力的視覺形象並讓居民享受自然舒適的綠化環境。 文件指,花園會以「半新半舊」設計呈現,場地一部分會保留整體外貌,只作部分設施翻新,為老用家保留一點情意結。 整個花園包括地面、休憩設施和植物等都會以簡約的單色調呈現,該顏色能成為社區的一個活力的點綴,並且會對使用者有正面的心理影響。 翻新後的休憩花園一部分會保留原有的布局作設施翻新,優化照明設施和座位,而另外一部分設計則帶現代感,加入創新的設計和藝術元素。

砵蘭街休憩花園: 砵蘭街休憩花園——信言設計大使「未.共研社 」之首個油尖旺區先導微型公園於2021年9月23日開幕

康文署表示,是次聯同建築署、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及信言設計大使的年輕設計師為砵蘭街休憩花園進行設施翻新工程,在改善花園環境的同時,鼓勵使用者互相交流,讓花園變成凝聚社區的聚腳點。 另外,康文署亦會陸續在中西區的山道天橋休憩處、油尖旺區的砵蘭街休憩花園和咸美頓街休憩花園進行相關的翻新工程,目的是為人流眾多的小型戶外康樂場地注入創新設計和藝術元素,改善舊有的公共空間。 概念設計團隊包括主策展人姚嘉珊(「信言設計大使」聯合創辦人及執行總監),導師張智強(EDGE Design 創辦人)設計師學員陳芷瑤(建築與景觀)、傅李程(新媒體與科技)、曾偉俊(建築與景觀)和鄭雋(建築與景觀)。

  • 設計概念最大化利用山道天橋底高度,考慮到社區用者需求提供一個創新和共融公園。
  • 概念設計團隊還包括國際導師Sam Jacob Studio主設計師Sam Jacob和設計師學員吳然(建築與景觀)。
  • 而砵蘭街休憩花園的另一部分則保留原有布局,並優化多項公共設施如照明設施和座位等,旨在鼓勵使用者互相交流,凝聚社區街坊。
  • 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協助導師和設計師學員團隊探索不同材料的運用、製作及如何能夠改善香港的設計資產,進一步將設計的正面價值推廣至香港、大灣區及世界各地有關公共空間、公共/私人資產等重要議題。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今日(22日)宣布,油尖旺區砵蘭街休憩花園已完成翻新工程,明日中午十二時起重新開放給公眾使用。
  • 有當區老街坊指砵蘭街是煙花之地,粉紅色令人有不同感覺,也有市民認為迷人pink令人想入非非,但同時予人精神、活力、有生氣。

特區政府為有關工程項目提供資助,除此之外卻無直接參與項目當中任何工作,反映政府可能沒有積極地審計及控制成本。 姚又指,翻新前花園內只有16張凳,有長者要席地而坐,如今加到81個坐位,枱凳又可以隨意移用,方便市民圍坐,營造一個舒適的閒談花園。

砵蘭街休憩花園: 公共空間的轉型迷思

至於即將在油尖旺區的咸美頓街休憩花園佔地243平方米,康文署估計造價為320萬,平均每平方呎改造價超過1.3萬元。 有關翻新工程擬議範圍主要聚焦於重新佈置場地設施、翻新地台、優化燈光及園景設計、加設閉路電視系統,而二陂坊遊樂場翻新工程則另外添設了共融兒童遊樂設施及長者健體設施。 在相關工程被放進區議會討論時,議員曾經詢問工程造價,惟當時在會議上有關問題並未得到康文署回應。 油麻地砵蘭街休憩花園翻新後今日(23日)中午12時重開,以鮮豔奪目粉紅色為主色調的公園未開先惹熱議,今日更吸引不少市民參觀與打卡。 有當區老街坊指砵蘭街是煙花之地,粉紅色令人有不同感覺,也有市民認為迷人pink令人想入非非,但同時予人精神、活力、有生氣。 待設計落實後,上述翻新工程初步預計於 2020 年初展開,並於 2020 年尾完成。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