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大巃頂15大優勢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孝思亭即為大巃頂步道的起點,穿過竹林後視野遼闊,一大片綠油油的茶園映入眼簾,遠眺大尖山、二尖山連稜,青山環抱、遠山層疊,山嵐四起、雲霧翻騰,景觀多變,美不勝收。 2.國道3號下梅山交流道→往梅山方向→接162甲縣道(太平風景區)→至太平左轉產業道路(有指標至獨立山6K),循路即可抵達奉天岩。 在振峰製茶所新營地擔任管理員的潘逸塵,在嘉義市區經營一家老字號印刷廠,四十多歲受國外影集影響迷上露營,買了自走式露營車全台跑透透。 丈母娘見他克制不住愛往山上跑,便介紹他到梅山,沒想到在太平國小一露成主顧,現在每週末都來,幾乎成了半個梅山人。 大巃頂2023 ▲奉天岩過後,接下來會經過一段檳榔林,這好像是我們第一次穿越檳榔林的樣子,筆直的樹幹,跟人工林場茂密的柳杉林著截然不同的感覺。 ※必須於參觀日前30天到太平雲梯購票系統網站預約購票,每時段(每半小時)限130人,全票100元。

登山健行請妥善規劃行程及攜帶足夠裝備、糧食,建議應攜帶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及通訊裝備如:衛星電話、手機、無線電或有衛星定位功能之裝備如:個人定位追蹤器等,並應攜帶足夠使用之電池,以保障緊急通訊聯絡。 國道3號下竹崎交流道→接166縣道至竹崎→左轉嘉120縣道達松腳→經文光國小左轉產業道路→樟腦寮車站。 銀髮一起玩銀髮一起玩,50歲後最好的朋友! 提供雙北敬老卡旅遊資訊,讓您一卡在手輕鬆就出門,專屬銀髮資訊、跨出家門感受、銀髮分享回饋。 繼續往前走到往獨立山分岔路口轉右下太紅道路方向,走一段竹林及下坡石階,再由產業道路往右方行至雲之南步道東口。

大巃頂: △ 嘉義-梅山、竹崎 ≡ 經「大巃頂」(H 1176M)至「獨立山」(H 840M)O型走,山巒、茶園、鐵道,盡收眼底

步道中途有數處視野良好休息平臺,可遠眺樟腦寮聚落,步道兩旁的景觀也多有變化,鐵道橫陳、蜿蜒而行,柳杉與樟科植物夾道。 步道最高點有360度的無遮蔽視野,可眺望海拔816公尺的獨立山及嘉南平原的沃野平疇,山巒疊翠,也可以觀賞日出。 嘉義縣內群山連綿,唯有獨立山行單影孤,孑然而立,因而得名。 獨立山步道前身為獨立山古道,最早為先民運送山下日常必需物品至山區而闢的古道。

  • 其中築有吊橋跨越太平外環道,橋上回首眺覽,太平聚落、三元宮、二尖山起伏的蒼翠稜緣盡收於眼底。
  • 由於我當晚車宿於「太坪珍寶私房菜」的停車場,因此車輛自然是停放在營地裡頭,從車宿點距離老街也僅200公尺左右。
  • 可在此處休息,迎著清風徐徐吹來,欣賞群山與山嵐環繞的幽雅景緻。
  • 如果來到嘉義梅山的太平雲梯、太平老街一帶遊玩,那麼更建議再多停留一些時間,在附近的孝子路步道、雲之南道步道走一遍啊。
  • 香港有多座海拔超過500 公尺的高峰,其中最高的是位於新界的大帽山 —— 海拔957公尺高、屬於死火山區域。
  • 部分路段路況較差,坡度較陡,但具基本設施。
  • 來到獨立山二號吊橋,過吊橋後的階梯步道有點長且陡。

大巃頂,海拔1150公尺,山頂無基石,放眼望去是一片綠油油的茶園,視野遼闊,放眼望去山巒疊翠,360度的展望極佳,可眺望阿里山山脈、瑞里大崩壁、四大天王山、大坑山等,日落及雲海更是令人驚艷。 營地所在的太平村舊名「大坪」,為梅山與草嶺中繼的山區平地,是清末即有墾山紀錄的古老山村,日治時期成為熱鬧聚落。 老街可見不同年代的古厝,民宿、食堂、畫廊,還有可愛的無人圖書屋、藝術家王文志的前衛金屬雕塑。 入口的馬賽克彩繪牆取材自小說《閹雞》與《夜猿》,紀念梅山出生的日治時代文學家張文環。 愛好攝影的潘逸塵熟悉山徑步道,是個找點高手,常開著四輪傳動休旅車帶露友看美景。

大巃頂: 大巃頂步道附近景點美食

步道向下會與阿里山鐵道交會三次,如果運氣好下山在第一個交會點遇到第一次火車,走快一點到第二、三交會點,還會遇到第二、三次喔,因為阿里山鐵道在獨立山是繞圈圈上山的。 交通資訊:可直接以google搜尋"樟腦寮車站",由竹崎沿嘉120道路至文光英語村後左轉上山,之後路幅縮減又有陡坡,請小心駕駛。 在樟腦寮鐵路平交道前的路邊可免費停車,但假日很快停滿,不過樟腦寮車站附近還有數座民間停車場。

  •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提供您更優質的個人化服務。
  • 早期梅山鄉太平村(舊稱大坪)到竹崎鄉紅南坑村沒有道路相通,都是透過此大巃頂古道交通往來。
  • 走到老街上,商店整齊的林立在左右兩邊,中間的街道是很舒適的空間,不至於在假日人潮多的時候感到擁擠,而是可以自在地走入店家挑選喜歡的伴手禮,或是坐在店內享用一頓美味午餐。
  • 大帽山山頂最矚目的,是一座白色球狀建築物,它是香港天文台於1999年裝置的天氣雷達,也是大帽山道的最高點,海拔約950公尺。
  • 也許是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這趟路程讓我們覺得跟之前的爬山有著很不一樣的感覺。
  • 離開扶輪公園後,沿大帽山道往前走,便來到了位於左手邊的遊客中心。

而大老遠上到太平,除了太平雲梯吊橋要走一趟,太平週邊的景點或步道,也值得遊走一番喔! 布魯整理了太平附近的景點及步道,提供大家參考,大家可以衡量可以利用的時間順道一遊,增加這一趟太平之旅的價值。 大巃頂2023 雲嘉七連峰的O型路線是基本上是從太平老街切開的兩個小O的組合,一個O是雲嘉五峰稜線加上踢馬路回程,另一個O是大巃頂與獨立山稜線加上踢馬路。

大巃頂: 嘉義竹崎》阿拔泉山稜線步道展望遼闊雲端浪漫似仙境

遇上天朗氣清的晚上,甚至有機會拍出銀河星海。 台西客運7106線:斗南~華山,於華山站下車,沿149縣道徒步4.5公里,可抵達10-5步道口,每日往返七班次。 台西客運7129線:斗六~苦苓腳,於苦苓腳站下車,沿雲212鄉道接149縣道,徒步約2.5公里,可抵達10-5步道口,平日六班次、假日五班次。

大巃頂

他補充,老街上有柑仔店與小農菜攤,季節鮮筍與野菜是名物,健行孝子路步道可順便採購當晚野炊食材;當然若是只想「簡單露」或「方便露」,老街上也有各式風味食肆與便利超商,不怕餓著。 短短兩、三百公尺的太平老街,剛剛好的熱鬧與便利性,成了營區的補給中心。 獨立山步道分為兩個不同路段,從竹崎鄉緞繻村松腳經樟腦寮到紅南坑,是早期即有的古道;另一段為嘉義林區管理處於1997年開闢,從紅南坑到獨立山頂的環狀新建步道。 這段鐵道有阿里山火車行駛,也是禁止行人通行,樟腦寮車站右側有路可以往上走接步道。 來到獨立山二號吊橋,過吊橋後的階梯步道有點長且陡。 我們這天的行程是從太平國小對面的竹林茶坊,開始走孝子路步道,接續雲之南道步道。

大巃頂: 路線評論

大帽山山頂最矚目的,是一座白色球狀建築物,它是香港天文台於1999年裝置的天氣雷達,也是大帽山道的最高點,海拔約950公尺。 雷達站下的一段髮夾彎路兩旁也長有不少芒草,日出日落之時,一片金黃,令人難忘。 沿大帽山道往山頂走,沿路群山與城市景色交錯。 在秋天,有「香港薰衣草」美譽的紫花香薷在這裡大量生長,其猶如牙刷般的獨特形狀,令人稱奇。 大帽山觀景台附近還有一塊約兩公尺高的巨石,秋冬時節,附近長有不少芒草,黃昏餘暉映照時,金燦燦的芒草隨風搖曳,美不勝收。

大巃頂

步道石階從兩旁立的孟宗竹林向山丘延伸, 翠林綠竹,曲徑通幽。 其中築有吊橋跨越太平外環道,橋上回首眺覽,太平聚落、三元宮、二尖山起伏的蒼翠稜緣盡收於眼底。 若是走完太平雲梯以後,可以接續走雲之南道步道、孝子路步道,然後從太平國小出來,再順路走回太平老街逛一逛。 向當地人打聽後得知確切的走法,我們來到孝子路步道入口,這裡有一座窯,好像是窯烤PIZZA爐,說不定價日有開店,今天非假日沒有開。

大巃頂: 旅行是回憶

相比於直衝老街與雲梯的目標式旅行,長日慢度的露營旅行更是認識一座山的最好方法。 下次,別再熱鬧一番就匆匆下山,就待下來與大自然深度交往吧。 而位在高海拔的嘉義縣梅山鄉,是高山茶最早開墾的區域,有少數老字號製茶廠把閒置的曬茶場規劃為露營地,那在露友的心中有如「限量席次」般珍貴。 追雲海、日出最快的捷徑就是住進阿里山的風景裡,加上太平老街在一旁,附近步道任選,還能收集小百岳,這趟露營絕不無聊。 相較於中北部露營地的發達,阿里山區因為大部分是國有地,加上山上平坦腹地的面積小,使得具規模的露營地並不多。

:由樟腦寮車站起登,先走0.75K小產道,再接1.45K的阿拔泉稜線步道至山頂三角點,合計單程約2.2K,來回純步程約需1.5~2小時。 地利上的優勢加上不同節氣的變化,讓太平雲梯不管是春夏秋冬,晴天雨天,都有屬於自己美麗的風景。 晴天時,從太平雲梯可以看見整片嘉南平原、甚至台灣海峽也可以一鏡到底。 到了冬天時,阿里山最有名的雲海與雲瀑,這裡就是最壯闊驚人的觀景點。 大巃頂 山上的氣候變化多端,遇到多雲與水氣豐沛的天氣時,也可以體驗被薄霧包圍的仙氣感。 香港有多座海拔超過500 大巃頂2023 公尺的高峰,其中最高的是位於新界的大帽山 —— 海拔957公尺高、屬於死火山區域。

大巃頂: 竹林茶坊

原本申請上是想單日往返奇萊主峰,但申請上只排上候補,最後也沒過。 大巃頂2023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提供您更優質的個人化服務。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 離開扶輪公園後,沿大帽山道往前走,便來到了位於左手邊的遊客中心。

今天的步道算是好走,來活動筋骨的山友也非常的多,可見「大巃頂步道」應該也算是雲嘉地區熱門的踩踏路線。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大巃頂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大巃頂: 景點介紹

奉天岩是樟腦寮、獨立山地區的信仰中心,香火頂盛,假日廟前廣場變成自助辦桌大會,各路山友齊聚一埕十分熱鬧。 嘉義縣7315公車:於嘉義火車站搭乘,至太平站下車,於太平老街口循獨立山指標約170公尺,即可抵達孝子路步道登山口。 大巃頂位於竹崎鄉與梅山鄉交界,為獨立山至大巃頂步道,又名「紅南坑森林古道」,是昔日竹崎紅南坑山區至梅山太平村的聯絡要道,亦是獨立山古道群中最長的一段。

大巃頂

阿拔泉山步道是今年才做好的崖邊步道,就像二延平步道一樣,西邊可以把嘉南平原看得一清二楚! 大巃頂2023 我在這步道上就可以遠遠地看到常常跑步的仁義潭和嘉義公園的射日塔。 奉天岩,廟內供奉觀音,超過200年的歷史,廟埕廣場擺了滿滿桌子,遊客正在自己煮食享用餐點,很有意思的一座廟宇,廟方提供免費茶具及炊具供民眾使用,十分窩心,還可以寄放餐具物品。

大巃頂: 嘉義梅山一日遊|走訪全台最高太平雲梯吊橋,順遊周邊超療育自然景點

如果來到嘉義梅山的太平雲梯、太平老街一帶遊玩,那麼更建議再多停留一些時間,在附近的孝子路步道、雲之南道步道走一遍啊。 通常走上太平雲梯的遊客們,都會在過橋後選擇左轉回遊客中心一帶再前往老街;也有很多遊客會繼續往上爬到雲之南道步道,回到馬路後再前往老街。 噢,走完雲之南道步道,其實還可以繼續接著走孝子路步道唷。

大巃頂: 健行筆記

由於本網站受到「即時上傳內容」運作方式所規範,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內容,若讀者發現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對比太平老街附近熱門的「雲之南道」及「二尖山步道」,目前這條「大巃頂步道」算是相當清幽的秘境點,茶園主人也不吝惜地將這片美景分享給大家。 路線:三元宮-太平山-梨子腳山-馬鞍山-龍興宮-二尖山-大尖山-二尖山-興龍宮-太平老街(午餐)-大巃頂-奉天岩-獨立山-太平老街。 特色 雲嘉地區著名的縱走路線,七座山峰稜脈連成一氣,沿途竹林、茶園、鐵道、山巒、隧道、火車等,景觀變化多端,一路走來精彩萬分。 嘉義縣公車7313、7321:自嘉義火車站搭乘,於文光國小站下車。

大巃頂: 嘉義梅山景點∥ 孝子路步道 穿越孟宗竹林 滿盈青翠鮮綠的舒服步道推薦_近太平老街/太平國小/太平雲梯/雲之南道步道

布魯續行往觀音石山,這段屬原始陡峭土徑,穿梭在亂竹林及原始林間,雨後可能十分濕滑,需更小心,平時則小心即可通過,沿途沒有指標,順著登山布條就可以到達觀音石山,但最好下載離線地圖或GPX路徑參考。 大巃頂2023 大巃頂 至觀音石山頂後轉往太紅公路(太平~紅南坑),再轉進大巃頂步道。 阿拔泉山稜線步道資訊:由樟腦寮車站起登,先走0.75K小產道,再接1.45K的阿拔泉稜線步道至山頂三角點,合計單程約2.2K,來回純步程約需1.5~2小時。

前一天在嘉義火車站買好阿里山森林鐵路嘉義往返樟腦寮的車票,若只要登獨立山而不走全程步道,則可以選擇搭到獨立山站。 由樟腦寮站出發走獨立山國家步道去登獨立山,到達奉天岩時,因還有時間,故走到大巃頂去看茶園風光,運氣不錯還有雲海可賞,全程7.11公里,我的GPX軌跡。 中華黃頁網路電話簿刊登資訊如有錯誤或不刊登,請洽本公司客服信箱,我們將提供相關協助資訊、儘速確認更正。 大巃頂2023 座落於山谷間的梅山鄉太平社區,四周有許多美麗的自然步道,如親民的「雲之南道」、抹茶山的「二尖山步道」等。

大巃頂: 行程路線

由奉天宮起登至大巃頂,木棧與土徑交錯的小徑,蜿蜒於高聳的檳榔樹與孟宗竹林、闊葉次生林之間,農作的單軌鐵道與步道併行,十分有趣。 為阿里山森林鐵道的中繼站,也被譽為南台灣的九份。 火車站下方有一條老街,仍維持窄窄、短短的樣貌,兩旁都是低矮的木造建築,多數至今仍保持昔日風貌。 頂笨仔位於阿里山奮起湖下方約5公里處,近年發展「五星」生態旅遊,包括夜空的星星、飛舞的星星─螢火蟲、地上的星星─螢光菇、樹上的星星─雙眼發亮的飛鼠、水中的星星─銀色身軀的鯝魚。 獨立山步道以海拔543公尺的樟腦寮車站為起點,此區曾經是日治時代重要的樟腦產地,使得樟腦寮附近的樟樹全部砍伐殆盡。 日本人於1904年開始修建阿里山鐵路,鋪設至樟腦寮後需要繞過獨立山,但由於腹地不夠,使得工程受阻。

大巃頂: 嘉義梅山一日遊|三元宮

除了經營民宿外,茶園周邊空地還提供露營及車宿,同時開放這處室內空間,供露友用餐或好友聚會之用,相當方便呢。 瑞里慢步雲端民宿 ⊙~慢步雲端,春螢舞姿,花因茶香,茶因花濃~⊙ 一片煙雲靜山間,輕霧戲風舞天邊 悠靜的嘉義瑞里,是文人和旅人流連駐足的翠綠山林。 連綿的山巒茶園,茶樹釋放原林的清新空氣,豐富的動植物景觀生態,自成不受文明干擾的天然 … 在同一門牌範圍內從事麵包、麵條、豆腐、糖果之製造零售者,亦歸入本細類。 海拔1,170公尺的大巃頂,鄰近四周幾乎沒有更高的山勢,視野極其遼闊,能在這裡夜宿想必是露友的夢幻之地吧。 國道3號下梅山交流道→往梅山方向→接162甲縣道(太平風景區)→至太平左轉產業道路(有指標至獨立山6K),循路即可抵達奉天岩。

大巃頂: 嘉義梅山_大巃頂觀光茶園休閒民宿7大著數

泉山、觀音石山,後轉往大巃頂,再下紅南坑奉天岩,最後走獨立山國家步道下山返回樟腦寮,O形總計約10.8K,含拍照小休息共費時3小時18分,總爬升及下降764公尺。 獨立山至大巃頂步道又名紅南坑森林古道,步道起點為紅南坑的奉天岩(H874m)到大巃頂山頂的大巃頂休閒民宿附近,步道長約1550公尺左右,沿途會經過檳榔園、孟宗竹林,單程約需一小時的步程。 獨立山國家步道 日治時期為取得阿里山蘊藏豐富的林產,日人遂修建阿里山鐵路,因地形關係在獨立山建造環繞三次而達山頂的「螺旋狀三迴旋」登山鐵道,獨特的建築工法造就了世界上少見的景象,開拓鐵路史上的新頁。 獨立山步道遂倚獨立山山坡以自然工法打造,為全台獨一無二與鐵道相依的登山步道,鐵道、山巒、隧道、火車、清霧忽左忽右的出現,景觀變化多端,最特殊的莫過於可從不同的方向和角度三次俯瞰樟腦寮村莊,感受著名的獨立山螺旋狀三迴旋。 登上獨立山頂擁看360度的視野,最後由清朝先民開闢的獨立山古道下山,這是一趟豐富的人文鐵道生態之旅。 現在這一區又有一條新路線了,那就是嘉義縣政府新修築的阿拔泉山稜線步道,同樣由樟腦寮出發,走上往阿拔泉山的稜線,可以由不同角度俯瞰嘉義平原的壯麗景觀。

提供Hikingbook的紀錄給各位參考,若補上出發前忘了開APP紀錄的20分鐘,整趟行程大約花費兩小時,來回距離約3公里左右,海拔最高處則是「大籠頂」茶園的1,170公尺。 大巃頂,位於梅山與竹崎的交界,海拔1150公尺,山頂無基石,有大巃頂觀光茶園,可在此休憩賞景,360度的無敵展望,讓人忘卻煩惱。 而入夜後萬家燈火逐漸亮起,整個雲嘉平原密佈熠熠星光,使人眼界胸襟開闊之餘,又多了許多感動。 尚未推出、已先轟動的嘉義梅山太平雲梯,現在終於接近完工階段了。 這座單跨景觀吊橋橫越太平山與龜山之間的三原彩虹瀑布溪谷,全長達281公尺、橋面寬2.1公尺,長度超越屏東山川琉璃吊橋,成為全台最長吊橋。 獨立山古道規劃為獨立山國家步道,難易度低,適合親子共遊。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