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台灣流行歌曲7大好處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回憶的聖誕節》是JS兄妹出道10週年的紀念歌曲,這首歌描繪了一個人在時間推移下的轉變與感受,即使我們過去都獨自經歷著各自的故事與眼淚,但現在因為有對方的陪伴而感到幸福快樂;而聖誕歌曲也會是彼此的主題曲一直唱和下去。 當時《桃花泣血記》的主唱人為純純小姐(本名為劉清香),她原是歌仔戲班的藝人,竟因此曲而成了台語流行歌壇第一位歌星。 純純小姐後來又主唱了《望春風》、《雨夜花》、《月夜愁》等膾炙人口的歌曲,一時間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當然,被劃在論述範圍之外的東西,也可能是本來就不存在的東西。 比如,陳培豐只聚焦在台語流行歌曲如何折射台灣人集體精神結構,是因為他所論述的時期並不存在「客語流行歌曲工業」和「原住民流行歌曲工業」。 然而,如果這樣的「缺席」能在其論述中「在場」,那麼此一論述可能會翻出不同面貌,或者可以像陳培豐前作《想像和界限》裡日治時代「殖民地混成語」那樣細緻複雜。

的流行音樂,為中文流行音樂的子類別之一,也是以中文為載體的流行音樂中第一個成形的子類別。 目前主要流行於臺灣、香港、澳門、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等華人地區。 當時台語歌的製作幾乎掌握於日及資本家手中,錄音及唱片製作技術也都受日本唱片公司掌控。 台灣流行歌曲起源於1930年代,是在殖民宗主國日本的文化與傳統中國文化交會之下,受逐漸成熟之唱片工業、西洋音樂風格影響,演變出初始的樣貌。

台灣流行歌曲: 樂團時代

於新加坡「第八屆 Freshmusic Awards」獲得「年度最佳 EP」與「年度十大單曲(〈我們苦難的馬戲班〉)」兩大獎項。 整個七八十年代,臺北保持並發展了其華語流行音樂的工業中心地位。 70年代初,隨著青春校園電影及瓊瑤「三廳電影」熱潮,以電影主題曲姿態出現的國語時代曲亦獲得空前成功。 當中劉家昌的創作班底獨領風騷,劉更憑藉培育或引薦多位日後叱吒七八十年代臺灣華語樂壇流行巨星,尤雅、鄧麗君、費玉清、甄妮、劉文正、鳳飛飛、黃鶯鶯等,成為不爭的七十年代華語樂壇教父。 其時,華語流行音樂的影響力遠遍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印尼, 而鄧麗君的歌聲亦傳至中國大陸。 在當時高度政治敏感下,鄧麗君的歌曲一度被中國大陸政府視爲(資產階級)的“靡靡之音”,引起了當時「白天聼老鄧,晚上聼小鄧」的說法。

  • 而在香港,许冠杰也掀起唱粤语歌风潮,原本靠唱国语歌或英文歌的罗文,徐小凤,温拿乐队等纷纷开始唱粤语歌。
  • 成軍已有十多年的滅火器擅長用真摯唱腔的台語親切地唱出台灣人心中的話,給大家滿滿的力量。
  • 原創歌手,民謠歌手,如薛之謙、李健、宋冬野、陳粒和毛不易等歌手靠著這些綜藝節目走紅,網路上也出現很多歌紅人不紅的局面。
  • 1935年台灣歌謠創作達到顛峰,詞曲大多悲傷淒涼,反映了殖民時代文化心靈底層的某種失落,後因為戰爭的關係而結束。

Elva近年因病閉關休養許久,睽違六年,帶來最新專輯《Naked Truth赤裸真相》回歸,天后風采依舊。 而方大同也在00年代中后期崛起,为不少歌手谱写不少歌曲,成为又一个炙手可热的华语唱作歌手。 1976年公佈的《廣電法》中規定:「方言歌曲,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宜少播放」,媒體依此一天只能播送2首台語歌,多數詞曲創作者、唱片公司、歌星也因此失去表演機會。 直到1981年以後,洪榮宏的〈一支小雨傘〉、江蕙的〈風醉雨也醉〉、李茂山的〈今夜又擱塊落雨〉等,才再度掀起風潮,而台語歌真正沉寂的時間約為1977─1981年,約有四、五年的時間。 所幸現今臺灣社會已走出戒嚴的陰影,而昔年經典傳唱的曲目,今時今日得以風華再現,傳承著臺灣流行歌曲的歷史。 至 1949 年全臺戒嚴後,〈戒嚴令〉第 3 條更是明訂〈臺灣省戒嚴期間新聞雜誌圖書管理辦法〉,提及「凡詆毀政府或首長,記載違背三民主義,挑撥政府與人感情,散布失敗投機之言論及失實之報導,意圖惑亂人民視聽,妨害戡亂軍事進行,及影響社會人心秩序者,均在查列之列」。

台灣流行歌曲: 大陸熱歌|2022 Youtube百萬點播歌曲(不定期更新)

她的經典作品如《傷痕》《至少還有你》《為你我受冷風吹》等在兩岸三地都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是大融合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天后級女歌手。 進入1990年代後,隨著冷戰的結束以及新科技的發展,包括兩岸地區的大中華地區乃至亞洲甚至全世界的經濟與文化聯係都日益緊密。 這不僅促進了包括華語流行音樂在內的各種流行音樂在世界各地的傳播,更對流行音樂工業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1990年代後期,CD的出現和廣泛流傳不僅逐漸結束了磁帶的時代,也使華語流行音樂獲得了傳播上的更大便利。 八十年代末起世界各大唱片公司紛紛成立香港和台灣分公司搶攻華語音樂市場,香港樂壇、臺灣樂壇影響力擴展到全球華語音樂圈。

台灣流行歌曲

林俊傑、蕭敬騰、蔡依林、孫燕姿、張惠妹、FIR飛兒樂團、蕭亞軒、戴佩妮.. 「留級玩家 2020新春圍爐特別節目」,本次特別邀請到歌手HUSH、網紅那那大師、又仁、音樂人左光平、吹音樂主編陳冠哼等,在知名火鍋店詹記陪大家一起圍爐並且回味90年代的好音樂。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2021金鐘獎頒獎典禮完美落幕,本屆視帝視后分別為薛仕凌、鍾欣凌,薛仕凌成功從歌手轉型為演員,個人獎項中一次抱回戲劇節目男主角獎和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配角獎,實力備受評審肯定。 台灣流行歌曲 戲劇節目部分,獲得網友好評的《天橋上的魔術師》,風光拿下六大獎,其次《做工的人》獲得四大獎緊追在後。

台灣流行歌曲: 熱門新聞

輕晨電樂團屬於地下樂團,由主唱隋玲、吉他手兼團長劉以豪、合成器余英吉、貝斯李孟書、鼓手夏達開于2009年成立。 提到輕晨電就一定會想到獨立樂團的集散地“街聲Street Voice”,因為他們就是把創作放上街聲而成功開創知名度,作品廣受聽眾的喜愛。 單曲《Fine》、《在那之後的海岸》在街聲電音類、搖滾類排行榜蟬聯數月的周冠軍,他們秉持著即使在一片搖滾呐喊的衝撞裡也應該要有一些輕輕的聲音重量,所以創作不只帶了電子、後搖、流行,還多了很多另類及不同的感覺。 去年(2020)出版的《我們的搖滾樂》,作者熊一蘋爬梳了從戰後1970年代的熱門音樂史,講述戰後嬰兒潮在高壓政治社會底下,如何以美援西洋流行歌曲對黨國體制進行了哪怕是最低限的反抗,而沉迷搖滾的也不只外省青年。 全書給人一種印象:從這些台語流行歌曲聽起來,多數的、甚至是全體的本省人,在戰後再殖民史裡,一直都是反國民黨、追求台灣主體性的。

台灣流行歌曲

00年代中期開始選秀熱潮興起,其中湖南衛視的第二屆超級女聲大獲成功,李宇春獲得冠軍,更成為當年最紅的內地女明星,但選票方式惹起官方,內地樂評人及音樂人極大爭議,而後引起中央電視台與廣電總局聯合打壓。 台灣流行歌曲2023 但這熱潮也影響到台灣的07年超級星光大道,其中蕭敬騰、林宥嘉更成為唱片公司青睞的新晉歌手。 受到網路科技,P2P、MP3等新技術下載的影響,包括華語流行音樂在內的各種音樂工業在2000年代既獲得了新的發展良機,同時又不同程度地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根據統計,2006年後,台灣流行音樂總體國內產值已遽減為每年平均不到50億元,遂相關從業人員紛紛前往中國尋覓新的商機。 除了王菲外,同時期香港還湧現出了許多突破地域限制、享譽華語樂壇的女歌手,比如林憶蓮。 林憶蓮不僅在香港取得過不俗的成績,更是曾轉戰台灣並大獲成功。

台灣流行歌曲: 臺灣最暢銷專輯列表

《薰衣草》可以說是當年開啟台灣戲劇風潮的首部偶像劇,當時許紹洋和陳怡蓉的淒美愛情故事讓許多人視為經典,而主題曲〈花香〉也讓大家不斷重新回味。 台灣流行歌曲2023 黃裕元,〈日治時期台灣唱片流行歌之研究:兼論1930年代流行文化與社會〉,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從〈雨夜花〉這首歌曲在不同時期的轉變,吾人可看出時代的遞嬗對歌曲的影響,也從中看出政治力在文化領域的權力展現,而高壓的政策除了壓制了反映社會現實的曲目,同時也扼殺了詞曲創作者的自由發展,並對他們的生活造成負面影響。 戰後,國民政府為了確保統治權力,在政治上施行高壓手段,積極剷除日本統治時期殘存的遺影,並為了貫徹反共國策,強制改造臺灣文化,無論文學、音樂、藝術等範疇皆須配合國家政策。

  • 在創作歌手的蓬勃發展之外,同一時間移植日式偶像操作的小虎隊更是席捲全台,掀起全新的偶像熱潮。
  • 也許大家對陳小雲這個歌手不是很熟悉,但《愛情恰恰》一定有聽過!
  • 而中国大陆也通过中国有嘻哈等节目,挖掘了如Gai等新生代嘻哈歌手。
  • 『亞洲時尚舞后』Elva蕭亞軒在1999年11月17日發行首張專輯正式出道。

另兩個改名就過關的例子是〈向日葵〉(查禁原因是當時向日葵被誤會為中國共產黨的「國花」)和〈今天不回家〉(查禁原因是傳遞了「不健康」的訊息),後來分別改名為〈金黃色的花蕊〉和〈今天要回家〉就得以重新發行。 演唱〈今天不回家〉的是姚蘇蓉,她後來的遭遇就沒那麼容易解決了。 台灣流行歌曲 台灣流行歌曲2023 台灣流行歌曲2023 〈收酒矸〉的情況有如日治時期歌曲〈街頭的流浪〉,因刻劃出台灣過於淒涼貧困的情景而被禁止。

台灣流行歌曲: 華語熱門鈴聲

樂團於2007年初組成並以台北為活動中心,成員包括主唱兼吉他手Josh Ba、吉他手Roger Hsu、貝斯手Fish Liu及鼓手Eric Fang。 同年五月發行第一張單曲《What Should I Goes to Be》 ,並在2010年四月發行第二張單曲《Cheer》,受邀登上英國BBC廣播電台專訪。 迄今參與過各大音樂祭活動;曲風以英式搖滾為基底,融合古典樂的聲響結構,音樂在暴躁狂熱與陰鬱優雅的兩種面相中反差著。 2011年秋天推出首張專輯《Yes,I Am》,入圍該年度金曲獎「最佳樂團」與金音獎「最佳搖滾專輯」提名。 台灣獨立搖滾團體“那我懂你意思了” 成軍於2007年,現任成員由主唱兼吉他手陳修澤(修澤)、貝斯手李迪權(小雞)、鼓手陸浩釗(大爆)組成。 2011年以〈所以我停下來〉DEMO曲登上StreetVoice 街頭音樂榜長達47周,同年正式版收錄於合輯《StreetVoice 冬季選集》中,發表後截至2015年1月,已累計380萬次以上播放次數。

台灣流行歌曲

而另一首靳鐵章詞曲的《漁唱》,則是創作者對天地寄情的悠然感懷,編曲巧妙地在歌曲開始前加入水聲的音效,更加添了空間的想像感。 創作歌手周杰倫的作品強烈彰顯華人文化特質,此曲用搖滾結合饒舌將眾所皆知的武器「雙截棍」以故事方式呈現,強勁的力道與創新的手法讓此曲成為他自身代表作, 還曾發行國際版單曲,讓非本地樂迷一同感受作品魅力。 台灣流行歌曲 70 年代不僅有民歌,台灣亦進入影視蓬勃發展時期,瓊瑤的愛情電影票房長紅,捧紅秦漢、林青霞等人成為一代巨星,連帶使得搭配電影的主題曲一起膾炙人口。 如鳳飛飛演唱的〈我是一片雲〉、〈一顆紅豆〉、蕭孋珠的〈一簾幽夢〉與江蕾與高凌風唱的〈在水一方〉等,動人的旋律隨著刻骨銘心的浪漫電影深植在影迷心中久久不曾散去。 儘管政治迫害與過去白色恐怖的年代相較已經寬鬆許多,但1980 年代的知名創作歌手羅大佑仍遭遇到諸多審查的問題。

台灣流行歌曲: 日治時期到1950 年代

第32屆金曲獎頒獎典禮,今年表演陣容堅強,開場由阿爆(阿仍仍)以充滿力量的表演獲得滿堂彩,榮獲本屆最佳新人獎的壞特? 華語流行音樂專輯TOP 5更是廝殺激烈,全球串流收聽次數最多的冠軍是G.E.M.鄧紫棋的《摩天動物園》,其次是高爾宣 OSN 的 《#osnrap》 和周興哲的《終於了解自由 》。 或許部分出於對審查制度的挫折感,他在1983 年經由香港前往中國,使他成為國民黨眼中的叛徒。 侯德健那首作為電影《搭錯車》配樂而走紅的歌曲〈酒矸倘賣嘸〉,原本將收錄於蘇芮1983 年的專輯,卻因他的「叛逃」被抽走。

雖然樂迷的保守主義可能有許多理由,但一個最顯著的原因可能是這幾十年下來的審查制度留下病入膏肓的遺毒,多數的台灣聽眾在某種意義上已經被規訓成為偏好狹隘和抒情的曲風。 台灣流行歌曲 在台灣流行音樂史很長一段時間裡,詞曲創作人及歌手都曾經面臨歌曲審查制度。 這樣的審查制度有著多種不同的管制形式,並且由多種不同的機構執行評審。 這些機構不一定是政府部門,其結果也各有不同──包括強迫改寫歌曲、禁止公開播放和禁止公開演唱,甚至是完全禁止發行。 台灣流行歌曲 草東沒有派對成立於2015年,團員包括巫堵(林耕佑)、築築(詹為築)、凡凡(蔡憶凡)及世暄(楊世暄)。 他們于2016年3月發行了第一張專輯《醜奴兒》,並成為台灣這一兩年來最爆紅的獨立樂團。

台灣流行歌曲: 年代之後:審查制度的終結與自我審查

如演出一票難求的搖滾新秀草東沒有派對、自太陽花學運後知名度大增並跨足日本發展的龐克樂團滅火器、以及成功從 LIVE HOUSE 躍上主流舞台的創作歌手黃玠等許多獨立創作人綻放光芒,其強盛的音樂能量吸引廣大樂迷追隨,並廣獲樂評讚揚,作品模糊了獨立與主流的界線。 同時,每年都備受注目的金曲獎持續舉辦,近期更首度將數位發行的作品納入參賽資格中,放寬發行限制促進作品誕生,不管是入圍名單或得獎歌手都反映出時下樂壇脈動,除了台灣本地歌手外,海外華語歌手亦將金曲獎視為重要指標。 台灣樂壇的兼容並蓄彰顯在在地作品中土地的親切與情感的炙熱,是本土流行音樂讓人愛不釋手的一大主因。

整個1980 年代,專輯上的歌曲都標記有當期通過審查會議的編號(如「審148 次」或「審178次」)。 至1988 年為止,320 場的會議中審查了超過兩萬首歌,其中約有六分之一未通過審查,超過九百首歌通過發行審查卻未過廣播審查。 1980 年代中期,絕大多數的歌曲似乎可以輕易地通過審查,但部分原因是詞曲作者的自我審查和發行商及唱片公司對於題材的自我設限的結果。 當電視成為比收音機更重要的流行音樂媒體時,政府亦使用其作為推廣國語的工具,並壓抑河洛話、客家話與各種原住民話等地方語言。 非國語歌曲能夠被播放的機會極為有限,以至於河洛話流行音樂產業在1960 年代末期急遽地下滑,如洪一峰得赴日才能繼續其歌唱事業。

台灣流行歌曲: 歌詞

因參加 MTV 選秀會脫穎而出,在 1999 年發行首張專輯《1019》。 早期以甜美的少女偶像姿態走紅,中期曲風以舞曲見長,歌曲影響力與傳唱度都大幅竄升,進而成為台灣當紅女歌手。 無論時尚造型或現場演出都被廣泛討論,近年屢屢推出新作都蔚為風潮,曾多次在國際舞台上以精湛演出為人所驚艷。 2021年度所發行的新歌,抖音相關歌曲依舊受到大家喜愛、台灣樂團茄子蛋、動力火車等逆勢衝出好成績,其他熱門歌手Eric 周興哲、頑童MJ116、玖壹壹、G.E.M.

台灣流行歌曲: 代:新技術的挑戰與流行音樂 台灣華語流行音樂輝煌10年 大陆流行音乐萌芽

國內知識份子傾向於聽、唱西洋歌曲,排斥本土流行音樂一直到 70 年代後期,批評國內的流行音樂為經 常被批評為靡靡之音(當時連「月亮代表我的心」都被排斥,可見有多深的偏見)。 1966、1967年時,台視由慎芝製作的《群星會》節目開播,成為國內流行音樂濫觴,培育出無數華人音樂巨星及膾炙人口的歌曲,比如謝雷與張琪的「傻瓜與野丫頭」,青山與婉曲的「杏花溪之戀」,尤雅的「往事只能回味」等。 此時, 台灣流行樂壇開始走向巨星風格主導的時期,比如唱紅「小城故事」、「甜蜜蜜」紅遍兩岸三地的鄧麗君,「三月裡的小雨」的劉文正, 及「愛神」的崔苔菁,以及最早產生草根粉思集團的鳳飛飛(當時的「鳳迷」在戒嚴時期可謂之奇觀)。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