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蔡瀾書法12大著數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蔡瀾書法

可惜當日接近黃昏才進場參觀,未能見到蔡生本尊,聽聽他分享寫書法的心得。 跟蔡瀾聊天,兩大藝術種類不能不談,一是書法,二是電影。 前者是他的興趣後變成賺錢事業,後者是他早年職業,今天變成興趣。

教材是王羲之的《聖教序》,它是雜字,以不同的篇章取字組成,「因此連貫性本來比較差,所以老師把它寫一次給我,我再天天描着來寫。」蔡瀾說這是一條快一點的路,馮老當年說,不要花太多時間在自己不喜歡的事上。 2010年,蔡瀾接受新加坡電臺UFM 100.3節目《梭哈一整天》中林安娜的訪問,稱“新加坡獅城美食”有形無味,新加坡人“小氣”、“怕輸”、“不能接受批評”,“吉隆坡食物比新加坡好”,引起爭議和质疑[6]。 一個偌大的「緣」字放於展場中央,那是蔡瀾一生所追求卻不強求的座右銘。

蔡瀾書法: 蔡瀾書法派對

除了英文新書外,蔡瀾亦繼續在寫《邵逸夫傳》,並定期將部份內容連載報刊,希望這本著作能很快與大家見面。 蔡瀾表示,寫書法是一件能讓人身心舒暢的事情,不必背負使命感與特定目的地親近書法,是最紓壓的樂趣;因此是次展覽的草書內容,他選擇了一些大家熟悉的文句,包括《活在當下》、《別管我》、《過癮》等。 蔡瀾書法2023 那是說,3月27日至4月3日在榮寶齋的「蔡瀾蘇美璐書畫聯展」,蔡瀾仍得靠鋅架緩步而行,出席酒會,與到來展覽嘉賓打招呼。 蔡瀾書法 在周伯林看來,蔡瀾就是介乎在專業書法家與藝術家之間。

蔡瀾書法

整年無法外出,蔡瀾現在最想去的地方是馬來西亞,他答應那邊開書法展,希望稍後有機會去吉隆坡、檳城和新加坡巡迴策展,好好珍惜每一次外訪旅程。 館舉行,展覽期間蔡瀾更會即席揮亳,又會在10月28日(星期六)於北京榮寶齋大講堂,舉行「馮康侯老師教導的書法與篆刻」演講,分享他的書法故事、以及對書法的體驗。 蔡瀾講飲講食聞名,他的書法大家又了解多少? 蔡瀾應北京榮寶齋邀請,將於本月底在北京榮寶齋書法館,舉辦他首個行草展 蔡瀾書法 ——《草草不工 - 蔡瀾行草展》,除首次展示蔡瀾50幅行草書作品外,亦會展出蔡瀾御用插畫師蘇美璐的10幅插圖。 在「緣」字前面,設了數張桌子,原來是讓來賓抄寫《心經》,據聞蔡瀾先生在展期間(9月17至26日)每天早上11時至下午1時更會親臨現場教大家抄《心經》呢!

蔡瀾書法: 才子封号

遊人看字看畫,一時技癢還可以在會場買套書法套裝即興抄《心經》,「若沒有這種耐性,可以寫『用心』二字。」蔡瀾說。 2014年,蔡瀾再批新加坡美食,稱新加坡華人美食沒有以前味道,甚至還指「獅城華人美食已不存在」[7]。 2010年,蔡瀾接受新加坡電臺UFM 100.3節目《梭哈一整天》中林安娜的訪問,稱「新加坡獅城美食」有形無味,新加坡人「小氣」、「怕輸」、「不能接受批評」,「吉隆坡食物比新加坡好」,引起爭議和質疑[6]。

與金庸、倪匡、黃霑一道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倪匡在2022年7月離世後,蔡瀾成為這4人中唯一在世者。 著名「生活家」蔡瀾,40歲開始寫書法,足足寫了半輩子。 蔡瀾書法2023 疫情下鎖於香港,重新以書法自誤和抒發情感,一次過拿200多張作品出來展出分享。

蔡瀾書法: 儘管蔡瀾說自己不是「書法家」,而是「書法愛好者」,他的率性而為個性,讓他的書法有着活潑況味,那正是他對人生的一種透視。

期間住過西班牙、南斯拉夫、泰國和澳洲,這樣一晃又是20年。 後來發現電影為群體製作,少有突出個人的例子,令蔡瀾逐漸感到無味,遂拿起筆桿子寫稿。 蔡瀾書法2023 蔡瀾(英語:Chua Lam,1941年8月18日—),籍貫廣東潮州,生於新加坡,留學日本,後移居香港作多方面發展,其後成為澳門永久性居民,曾任電影製片人、作家,主持多個飲食節目,是香港著名美食評論家,交遊甚廣。 與金庸、倪匡、黄霑一道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倪匡在2022年7月離世後,蔡瀾成為这4人中唯一在世者。

  • 與金庸、倪匡、黃霑一道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倪匡在2022年7月離世後,蔡瀾成為這4人中唯一在世者。
  • 蔡瀾自言由40歲開始寫書法,如今已76歲了。
  • 期間住過西班牙、南斯拉夫、泰國和澳洲,這樣一晃又是20年。
  • 他說:「以前細細個就見到爸爸寫書法,所以到閒時想執起筆,寫書法。我很感謝爸爸給我『種子』。」如今,蔡瀾依然筆不離手,幾乎每天都寫書法,「每日一早起身就想寫了。如果不寫,都會睇字帖。」他說。
  •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 他謂:「他的創作過程非常寫意,表達了他的性情,有種特別打動觀眾的力量。」兩人相識一年多,在周伯林心目中,蔡瀾具文人骨氣卻又不失幽默。

展場環境舒適,中間掛着一幅偌大的「緣」字書法,展現所有人與事都是基於一個「緣」字。

蔡瀾書法: 內容標籤

他的回答令全場嘉賓驚訝,亦引來網民爭議[5],因为之前他给网红火锅店做过代言并且亲自题词[來源請求]。 他的回答令全場嘉賓驚訝,亦引來網民爭議[5],因為之前他給網紅火鍋店做過代言並且親自題詞[來源請求]。 蔡瀾在綜藝節目《天天向上》中被問:「如果你有特權讓世界上一道菜消失,你認為應該是哪一道菜?」,蔡瀾回答說:「讓火鍋消失吧」,並解釋因為火鍋沒有什麼文化,因為食物切好了就被扔進鍋裏。 蔡瀾於1941年8月18日生於新加坡,祖籍廣東潮州,是電影監製、美食家、專欄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其書法師從馮康侯先生。 蔡瀾日前於灣仔一間書店舉行揮春展,在場內為書迷即席揮毫題字,期間幽默講笑話,為現場增添氣氛。 蔡瀾表示早前因為推出新書時,有人提議開揮春展,於是一口答應,「寫書法的人,寫這些好容易,隨心就寫,不過準備作品就花了一、兩個月時間」。

蔡瀾書法

他說:「以前細細個就見到爸爸寫書法,所以到閒時想執起筆,寫書法。我很感謝爸爸給我『種子』。」如今,蔡瀾依然筆不離手,幾乎每天都寫書法,「每日一早起身就想寫了。如果不寫,都會睇字帖。」他說。 蔡瀾書法2023 蔡瀾書法2023 不斷重複,再快還是會枯燥,「我當時學的是基礎,中國藝術總有基礎階段,它最枯燥,但沒有經過它你不會感到快樂。枯燥階段鍛鍊人的心機,我們練字,都是一刀一刀的買紙來寫,寫完又丟,垃圾一大堆,好忘我。」所謂一刀紙,是買宣紙,每一刀500張。 2014年,蔡澜再批新加坡美食,称新加坡华人美食没有以前味道,甚至还指“獅城华人美食已不存在”[7]。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蔡生是次的書法展名為「蔡瀾書法派對」,名稱與蔡生的風格十分匹配,貫徹其一貫的「最緊要好玩」心態。

蔡瀾書法: 香港文匯網

蔡生就積極研究食品,寫書法,寫揮春(可賣到錢的呀! ),拍YouTube飲食節目,寫專欄……充實到不得了,笑看人生中渡過每一天。 周伯林笑稱沒想到原來蔡瀾的書法寫得這麼好,「我之前聽說他是個美食家,卻沒想到他連書法都寫得那麼好。」在今次展出的作品中,周伯林表示有幾幅作品特別打動他。 例如其中一幅《一笑置之》,是他十分喜歡的。 提起《滄海一聲笑》、《獅子山下》、《問我》......這些耳熟能詳,又令香港人倍感親切的廣東歌歌詞,都可在今次書法展中看到。

蔡瀾書法

展覽要有名字,「最緊要好玩」的蔡瀾不想書法展太老餅,於是改名為「蔡瀾書法派對」,純粹玩樂。 展期每天他會到場鼓勵人、陪大家寫字,因為他心中有個理想,向年輕人撒下一顆藝術種子。 蔡瀾書法2023 蔡瀾在綜藝節目《天天向上》中被問:「如果你有特權讓世界上一道菜消失,你認為應該是哪一道菜?」,蔡瀾回答說:「讓火鍋消失吧」,並解釋因為火鍋沒有什麼文化,因為食物切好了就被扔進鍋裡。

蔡瀾書法: 才子封號

此外,字句如「狠狠過每一日」、「快活人」、「了不起」都有展出。 原來,蔡瀾上年在北京榮寶齋舉辦展覽時,其作品非常暢銷,所以他今次展出的作品都是新創作的。 由於今次在香港辦展,他特意創作了不少更加貼地的題材,讓本港觀眾更有親切感。 蔡瀾書法 父親蔡文玄早年從潮安县的照門蔡村移居至南洋,是一位詩人,後來在邵氏片場的一個分行做幹事。

2006年,他宣佈於中環開辦「蔡瀾旅遊」旅行社和精品店「一樂也」。 2007年主持《蔡瀾逛菜欄》飲食節目及出版《蔡瀾的生活方式》。 蔡瀾書法2023 2011年擔任亞洲電視旅遊節目《蔡瀾亞洲一樂也》主持。 2012年担任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 2012年擔任中央電視台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 蔡瀾在父親影響下,看書甚多,在14歲時已在《南洋商報》發表第一篇文章,他原希望到法國學畫,但18歲時決定前往日本留學,在日本大學藝術學部攻讀電影科編導系,亦半工讀為邵氏電影公司工作,擔任駐日本經理及翻譯。

蔡瀾書法: 儘管蔡瀾說自己不是「書法家」,而是「書法愛好者」,他的率性而為個性,讓他的書法有着活潑況味,那正是他對人生的一種透視。

他謂:「他的創作過程非常寫意,表達了他的性情,有種特別打動觀眾的力量。」兩人相識一年多,在周伯林心目中,蔡瀾具文人骨氣卻又不失幽默。 「他是非常隨和幽默的人,心情特別開朗。他也很清高,文人骨氣非常強,但作品就體現出非常幽默的一面。他是非常有個性的藝術家,如果把他定位成書法家,反而倒把他規限了。」周伯林如是說。 蔡瀾自言由40歲開始寫書法,如今已76歲了。 「我寫了36年啦!」雖然40歲才開始寫書法,但其實蔡瀾自小便與書法結下緣分。

蔡瀾書法

蔡瀾時常來臺灣追尋辦桌美食,並能使用閩南話,甚至有一次借用別人婚宴,順便辦桌請客,「辦順風桌」[3]。 疫情下,愛好旅行的蔡瀾只能留在香港,食肆又有限聚令晚上禁堂食,但他仍然會想法子在生活中尋樂,例如在家中精研煮食,有時煮餸做便當帶出外食,也能樂在其中。 多年來蔡瀾都只是寫中文書,近年他開始寫一本英文書,正積極籌備出版。 英文新書的思路風格與過往中文書不同,希望這本著作能讓更多非中文讀者朋友能看到他的著作。

蔡瀾書法: 內容標籤

他指自己已享受寫書法的過程,得到了快樂,即使疫情下限聚令影響粉絲到場見面,亦覺得不緊要,也沒有想太多,因不會怕蝕底而放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蔡瀾笑說今天書法又好玩又能賺錢,他最喜歡,但實際上他更賺錢的兼職是替食肆寫招牌、寫字。 因為他美食家的名氣更大,替食肆這麼一寫多年,這些字不是每幅計,而是每字計算,現在公價是十萬一字。 對於書法,蔡瀾自小便嚮往,但沒有時間,但他更早醉心的是篆刻。 蔡瀾書法 「一直忙着其他事情,就沒有進去這個世界。」四十歲那年,他找上馮老師想學篆刻,老師不肯教,要他先從頭學書法。 蔡瀾的書法展選定與榮寶齋合作原來有因,蔡瀾的父親收藏不少榮寶齋出品的珍品,因此蔡瀾自小對榮寶齋的書畫印象,就是造工精美,尤其木板浮水印畫,與真跡無異,因此榮寶齋向他提出邀時,一拍即定,他亦希望其作品的價格可讓大眾能負擔得起。

蔡瀾書法

而是次展覽,榮寶齋亦把他其中兩件書法作品:《心經》及《用心》,製作了限量版的榮寶齋木版水印,供大眾有機會作留念。 喜歡飲食的他亦不時把其他地區的美食帶來香港,2018年把在墨爾本的「勇記」越南牛肉粉帶來了香港中環[2]。 亦曾於中環開設蔡瀾河粉店,吸引諸多市民及遊客品嘗。 2020年開設自己的YouTube頻道「蔡瀾花花世界」。 父親蔡文玄早年從潮安縣的照門蔡村移居至南洋,是一位詩人,後來在邵氏片場的一個分行做幹事。

蔡瀾書法: 香港文匯網

1990年代中,蔡瀾開始進軍飲食業,曾推出過「暴暴茶」、「暴暴飯焦」、「鹹魚醬」、「潮州辣椒油」和解酒用的「太白大醉飲」等食品,亦曾在香港參與開設食肆,包括「粗菜館」及「豬油撈飯」。 1997年主持無綫電視製作的清談節目《蔡瀾人生真好玩》,次年主持由國泰航空贊助的旅遊飲食節目《蔡瀾嘆世界》。 蔡瀾亦曾任日本富士電視台美食節目《料理鐵人》的評審。 近年在香港黃埔花園、澳門議事亭前地、深圳中信地鐵商場及廣州恆寶廣場開設蔡瀾美食坊,以及與中山市三鄉鎮的酒家「水鄉居」合作推出「蔡瀾月餅」。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