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黎永滔身家2023詳細懶人包!(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黎永滔身家

現時商舖按揭一般為60%,年期10至15年,息率為最優惠利率(P)減2.5至2.6厘,或是同業拆息加0.8至1厘。 勤力、專心,很多人都可以仿效,但要學把握時機、捉路,則要經驗及功力。 黎永滔直言:「買商舖首重升值潛力,而非出租回報率;要在商舖價值未反映出來時購入。」正如02年他知悉砵蘭街會興建朗豪坊,便以1800萬元購入朗豪坊對面、上海街一個舖位,上址現時已升值逾3倍。

揀地舖原因是供應有限,升值潛力較佳;樓上舖因供應多,潛力稍遜。 黎永滔近年多番投資英倫物業,數月前他斥資約4,900萬鎊(約4.9億港元),購入英國倫敦華都街Wardour Street)151號1幢樓高6層的商廈物業,近日正式完成交易。 對於是次租金水平較數年前的意向價明顯回落,他表示滿意是次租金,又指近月零售氣氛已有所好轉,不少租戶也願意在旺區租舖。 是次舖位新買家為SUNSHINE PROSPECT LIMITED,其公司董事包括鷹君主席、董事總經理兼執行董事羅嘉瑞、總經理兼執行董事簡德光、執行董事羅俊謙,公司註冊處地址亦為鷹君集團總部。

黎永滔身家: 近年投資過度 再遇社運、疫情陷困境

截至2月初,滙豐銀行的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2.5厘計,實際利率高達4厘至4.5厘。 黎永滔形容,鄧成波為香港「最全面嘅舖王」,過去數十年建立的物業王國,幾乎涵蓋本地物業市場所有類別,包含舖位、工廈、地廠、酒店、住宅等。 不過,他認為鄧氏家族過去數年投資過度,在遇上2019年的社會事件疊加長達三年多的疫情,整個家族面臨重大難關。 回歸以來,香港物業價格飛升,當中舖位價格的升幅比住宅更「顛」,不少舖位投資者的身家幾何級數上漲,造就一位位座擁數以十億、百億計資產的「舖王」。 2021年疫情期間,本港「舖王」鄧成波離世,其家族後人及後不斷沽售物業。 同有「舖王」之稱的資深投資者黎永滔認為,「波叔」鄧成波為香港「最全面嘅舖王」,惟在最差「Timing」離世,令人相當難受。

黎永滔身家

由於是次以公司名義購買,料須繳付3成印花稅,涉稅款1.05億元。 他又透露,目前住宅市場暢旺,打算把套現所得的資金投放至住宅範疇,目標買入面積約5,000至6,000平方呎的市區中小型住宅地盤。 黎永滔又表示,今年自己已屆68歲,亦正準備接班事宜,現已安排大女兒及兒子在家族公司工作,女兒主要負責文書及會計工作,而擁建築專業背景的兒子則主力負責工程事項。 他預計,未來三至七年內未必會退休,但現時正培訓子女準備「接班」,又指自己過去使用的一套未必適合下一代,希望他們能平衡發展,慢慢摸索物業投資的方法。 黎永滔向來鍾情地舖,04年時,察覺到零售業經沙士洗禮後,開始復蘇,意識到市場對商場舖的需求會增加,於是決定由「地面」走「上樓」。 據悉,項目多年由Eltee Enterprise Limited持有,公司董事包括議員林健鋒及其家族成員,用作自用物業。

黎永滔身家: 投資者黎永滔3.5億購大潭道屋地 樓面呎價5.3萬元

目前該舖位由兩間食肆承租,其中1號舖由壽司店以每月約10.8萬元租用,而串燒店則以38萬元承租1A號舖,合共月租收入約48.8萬元。 上述由黎永滔持有的舖位,為中環德己立街德和大廈地下1及1A號舖,位處單邊、毗鄰蘭桂芳,早前以1.83億元成交。 黎永滔身家2023 黎永滔早於2010年5月以1.3918億元買入舖位,是次易手,帳面賺約4,382萬元或約31.5%。

上址為旺角亞皆老街67至71號全幢舊樓,其中67及69號地鋪曾由老鳳祥承租多年,屬於旺角「鋪王」,黎氏表示,該舊樓地盤逾3000方呎,將合併重建商住項目,總投資額逾15億。 落成後將拆售住宅他續說落成後總樓面約2.8萬方呎,地下至2樓為鋪位,每層約3000方呎,合共9000方呎,樓上提供35個住宅,主打面積200多至300方呎單位,落成後將拆售住宅,鋪位則持有長綫收租。 早前出席了一個頗有趣的聚會,聚會中有數十位物業投資者,當中有持貨超過100項,擁有數十項投資物業的也不在小數,其中包括人稱「長勝將軍」的黎永滔,其身家數以十億元計。 與黎氏閒談間,對方指若站在自私角度,最希望是樓價急挫五成,可讓他和其他資金充裕的投資者,能夠大撿便宜貨。 黎永滔身家 說到投資心得,黎永滔稱只要有實力和夠耐性的話,買入傳統豪宅區的獨立屋,以及整幢商業大廈,將來必然大賺。 他解釋道,全港真正豪宅地段的獨立屋,只有百餘間,而已在香港或將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隨時有二千多間,如每一間在港上市的內地公司的領導人,只要每人來港買一間獨立屋,已是遠遠供不應求。

黎永滔身家: 英國舖位佔投資組合30% 續租錄兩成加幅

大公網4月23日訊(記者 林惠芳)向來擅長投資本港商舖物業的資深投資者黎永滔,近年積極擴大投資領域,繼九年前涉足英國房地產項目後,新近豪擲3.5億元購入本港大潭道10A至10C號海景豪宅屋地,每呎樓面地價逾5.3萬元。 市場消息透露,由資深投資者黎永滔持有並於2017年完成重建的銅鑼灣景隆街全幢舖位,經歷長達四年的交吉狀態後,近日終首度租出,新租戶為本地零售商,每月租金約80萬元,較四年前意向價約150萬元低47%。 過去他亦有涉獵海外物業,黎永滔透露,數年前開始投資英國舖位,目前在當地的物業已佔個人投資組合約30%,又指雖然全球陷疫情,但其位於英國的物業續租時仍普遍錄得超過20%的加幅。 資深商舖投資者黎永滔以約4.9億元,購入英倫全幢物業,連同早年入市,現持有近30億元倫敦商舖及商廈。 該項目由3個複式單位組成,地盤面積約8,792平方呎,若按地積比率0.75倍發展,可建樓面約6,594平方呎,以成交價計算,呎價約5.3萬元。 新買家為Sure Profit Corporate Limited,公司董事為黎永滔及其太太楊小燕。

  • 「沒有升值能力的貨,再平都無用!」因此,長期唔升值或回報欠佳的舖位,他寧可出售,套現再找新機會。
  • 舖市租務方面,黎氏指,消費市道有所好轉,不少藥房及化妝品等商戶開始在旺區一線地段租舖,旗下銅鑼灣羅素街單邊舖也正獲買家洽租,不過該舖目前由短租戶使用,租期至明年年中,故不急於尋找新租戶。
  • 去年6月份,黎永滔將舖位叫租降至100萬元,至今年4月份再降低至80萬元,最終在物業落成後四年才成功租出。
  • 原業主為Eltee Enterprise Limited(誠興企業有限公司),公司董事為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及其家族成員林建勳及陳林家驥,其中林建勳登記地址為上址。
  • 有天王美譽,黎永滔戰績自然彪炳,早年專炒地舖,回報以倍數計,近年慣用手法是買價值未被發現的商場,改則翻新拆細出售,得意傑作是銅鑼灣銅鑼坊,一鋪賺超過兩億。
  • 該項目由3個複式單位組成,地盤面積約8,792平方呎,若按地積比率0.75倍發展,可建樓面約6,594平方呎,以成交價計算,呎價約5.3萬元。

「沒有升值能力的貨,再平都無用!」因此,長期唔升值或回報欠佳的舖位,他寧可出售,套現再找新機會。 黎永滔身家2023 黎永滔身家 在黎永滔的投資組合中,百分百是商舖,即使近年股市大旺,他亦沒有半點心動。 「投資商舖成敗靠自己,可以控制的範疇較大,成功的話,滿足感極大。」相反,股市升跌,外圍因素極多,而且只是數字遊戲,所以十多年來,都只是一心一意投資地舖。

黎永滔身家: 榮智健富豪榜排第幾 香港隱形富豪排行榜 榮智健排第一 / …

黎永滔回覆《香港01》表示,數年前曾放售此舖,叫價2.5億元,最新降價27%至1.83億元沽出,但由於舖位在早年買入,是次易手仍有可觀升幅。 他認為,近月零售氣氛有所好轉,加上預期通關在即,投資者也把握機會入市。 上個月跟Michael做訪問,他說在新稅下,短炒根本無利可圖,所以預計交投會少。 黎永滔身家2023 不過,上星期他卻夥拍投資者入市,購入旺角百寶利商業中心3層樓上舖樓面,隨即展開拆售。

他認為未來需要調整投資組合,趨向多元化,或會加插其他類型的物業,如住宅及工廈,甚至是金融產品,以減低風險。 近年整體投資物業市場走勢向下,黎永滔預計,未來一至兩年息口仍有機會攀升,並在高位維持一段時間,故個人未有打算入市。 他又指,目前投資非住宅物業的利息成本相當重,若購買工商舖,向銀行承做按揭普遍採用H加1.5厘、或H加2厘。

黎永滔身家: 黎永滔身家 香港告別“超低息”時代,“四大家族”之郭氏家族轉戰英

他認為,息口在未來一至兩年內仍會上升,短期傾向採保守態度,不打算入市,又指未來擬調整投資組合,或加插其他物業,以減風險。 翻查資料,該項目去年九月以公開招標方式放售,當時市場估值6億元。 物業建於1982年,現由3個複式單位,以及地下露天停車位組成。 項目地盤面積約8792方呎,規劃為住宅(丙類)用途,地積比率0.75倍,可重建為三層高住宅連一層開敞式停車間,可重建總樓面約6594方呎。

黎永滔身家

黎永滔回覆《香港01》時表示,打算把套現所得資金轉投至住宅市場。 此外,他又指,收購多年的亞皆老街67至71號全幢舊樓,最快在今年年中展開重建,成商住項目。 該項目地盤面積逾3,000平方呎,重建後總樓面約2.8萬平方呎,地下3層將作零售商舖,樓上則為住宅,提供30伙,實用面積200至300平方呎,傾向出售。 本港零售舖市經歷近三年寒冬,有「百億舖王」之稱的投資者黎永滔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其個人投資組合過去一直「清一色」為舖位物業,疫情直接拖累其投資組合的市值由高位大挫約30%。

黎永滔身家: 旺角老鳳祥舊址「鋪王」 每月30萬短租跌83%

作為「長情業主」的他又透露,自己持貨最耐的舖位為灣仔軒尼詩道420號地舖,該舖位早在1991年買入,為其展開舖位投資生涯第一個買入的舖位,即至今已持有三十一年,目前仍用作收租。 原業主為Eltee Enterprise Limited(誠興企業有限公司),公司董事為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及其家族成員林建勳及陳林家驥,其中林建勳登記地址為上址。 經常留心租金走勢,跌市往往也是入市良機,如沙士期間,他以4000萬元低價購入亞皆老街地舖,其後迅速升值。 由於息口高企,黎永滔近期一直按兵不動,未有入市,又指不會設下入市預算,避免出現「為買而買」情況,反而希望增加現時手頭上的資金。

黎永滔身家

翻查資料,黎永滔早於2012年零售高峰期,以約3.68億元買入上址全幢,前身為商廈顯輝中心,當時全幢大廈租金約50萬元,租金回報僅約1.6厘。 當時黎氏認為該租金水平「回報被低估」,未能反映物業潛在價值及消費市道暢旺情況,故即使要縮六成樓面,當時黎氏亦決定全幢拆卸,重建成巨型商舖。 上述舖位為景隆街7號全幢舖位,總面積約4,400平方呎,對面為總統戲院,對角則為商廈TOWER 535。 資深投資者黎永滔回覆《香港01》確認上述租務,又表示是次租務除涉及舖位面積外,還包括物業外牆廣告位,新租戶為本地的零售商,惟不便透露詳情。 被問及近年舖市出現大幅回落,對旗下物業有多大影響,黎永滔表示,旗下投資組合一直「清一色」為舖位,佔比高達99%,不過近年遇上疫情,整體市值由高位滑落30%。

黎永滔身家: 九十年代初買入第一個舖 持有至今

數到黎永滔最矚目的海外買賣,算是2018年以1.525億鎊(約15億港元)買入英國倫敦西區老邦德街2至5號(2-5 Old Bond Street)的零售辦公大樓Standbrook House,全幢面積約2.33萬平方呎。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大潭道10A至10C號上月底以3.5億元易手,新買家為Sure Profit Corporate Limited(瑞洪有限公司),公司董事為黎永滔及其妻楊小燕。 投資者強項當然是搵機會,最近舖位投資者黃海明(Michael)轉攻旺角樓上舖,話既然利潤可達3至4成,便不怕雙倍印花稅(DSD)。 黎永滔說,從未投資過商舖的新手,最好先由二、三線地區(如中上環、灣仔及荃灣等)、千餘萬元的商舖入手,當中又以地舖為首選。

黎永滔身家

有天王美譽,黎永滔戰績自然彪炳,早年專炒地舖,回報以倍數計,近年慣用手法是買價值未被發現的商場,改則翻新拆細出售,得意傑作是銅鑼灣銅鑼坊,一鋪賺超過兩億。 總結他的致勝之道有三大重點,這3招除了炒舖用得,其實任何投資都可行。 據悉,物業在2017年已經完成重建,並推出招租,意向月租約150萬元,惟過去四年一直未獲承租,維持交吉。 去年6月份,黎永滔將舖位叫租降至100萬元,至今年4月份再降低至80萬元,最終在物業落成後四年才成功租出。 舖市租務方面,黎氏指,消費市道有所好轉,不少藥房及化妝品等商戶開始在旺區一線地段租舖,旗下銅鑼灣羅素街單邊舖也正獲買家洽租,不過該舖目前由短租戶使用,租期至明年年中,故不急於尋找新租戶。 他說,一個開價逾300萬元的樓上舖,銀行一般只估到200餘萬元,投資成本相對較高。

黎永滔身家: 黎永滔身家 香港告別“超低息”時代,“四大家族”之郭氏家族轉戰英

另外,來港上市的內地公司,大多希望擁有全幢物業作為香港的總部,所以極為看好該類物業的前景。 黎永滔又指出,今年或稍後樓市的表現,額外印花稅的影響並非最重要,而是銀行是否願意「放水」,並指現時就算真正用家,要換樓也不容易,因按揭成數低,令到賣了自住物業後,也未必足夠支付要換樓的首期。 他又笑言,若特首參選人梁振英當選香港特首,恒指隨時跌夠一萬點,而香港樓價也有可能暴瀉一半。 疫情緩和,有資深投資者沽出舖位畠同時,亦有老牌家族連環入市。 黎永滔身家 市場消息指出,由資深投資者黎永滔持有的銅鑼灣景隆街全幢鋪位,於交吉約四年後,以約80萬獲本地零售商承租,以項目總樓面約4400方呎,呎租約181元。 由資深投資者黎永滔持有的中環德己立街地舖,新近獲鷹君集團(0041)斥資1.83億元買入。

黎永滔身家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