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烏蛟騰荔枝窩10大分析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烏蛟騰荔枝窩

荔枝窩位於新界東北部,是昔日新界東北群村最富庶的鄉村之一。 荔枝窩歷史悠久,村名始見於1573年的《粵大記》。 據1955年的紀錄,該村共有村民445名[1],全盛時期人口更達千人。 當然可以行回頭路返回 烏蛟騰 ,但是聽村民說有另一邊山路會快一點,所以嘗試從另一邊返回,不過因為這邊山路好斜,上山行得好辛苦!

烏蛟騰荔枝窩

沿公廁旁的山路上斜,經過荔枝窩村的外圍,上到那棵「通心」的百年秋楓樹,但大家不要攀爬進去,只可遠觀。 沿住鋪好木板的山徑,行到在二戰時差點被日軍砍掉的五指樟,之後落樓級,在路口轉右,往分水凹方向行。 荔枝窩是今次路線的中途退出點,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會有一班船在下午3時半由荔枝窩碼頭開往馬料水,如果打算在荔枝窩搭船的朋友,記得留意時間。 由烏蛟騰到三椏村再到荔枝窩,其實沒有很多上斜的路,但離開荔枝窩往谷埔就要上山。

烏蛟騰荔枝窩: 荔枝窩文化館

穿過榕樹凹廢村,經亞公坳下谷埔,再沿鳯坑、雞谷樹下出鹿頸,搭小巴回粉嶺。 今日的目標是鎖羅盆,走上路短一點,四人一組沿烏蛟騰郊遊徑上行,到岔口見路牌,走荔枝窩方向。 途經亞媽笏至分水凹,轉右走谷荔古道,經朱門田下荔枝窩。

他希望能重現祖先家園,於是找來各路英雄,包括前天文台長林超英,一齊研究復耕大計。 沙頭角慶春約有七條村,包括荔枝窩、梅子林、三椏、鎖羅盆、蛤塘、小灘及牛屎湖。 David 說荔枝窩全村只有兩大姓,黃氏及曾氏,而曾氏就佔大多數。 此村建於圍牆內,有擋煞氣和聚財功能,全村有200多間村屋,分為三條巷九條街,井然有序。

烏蛟騰荔枝窩: 荔枝窩 Lai Chi Wo

這條路線位於新界東北面,遠離市區的繁忙,走進寧靜的村落,途中可觀賞到不同昆蟲、植物、地質、小溪及河流,在荔枝窩更可看到具規模的客家村落、板根及全港最粗的白花魚藤。 可以乘小巴從烏蛟騰下車,經九擔租沿山路往三椏村、荔枝窩,離開荔枝窩往谷埔上山路段比較吃力,最後沿海邊步行至鹿頸乘小巴,沿途看到對岸深圳一帶。 由香港鄉郊基金舉辦的「村落深度遊 – 荔枝窩快艇往返三椏村導賞團」開始接受報名! 由2023年3月28日- 4月25日逢星期二開團,每次名額只限12人。

烏蛟騰荔枝窩

自然生態方面,近海邊有片香港最古老、面積最大的銀葉樹林,以及難得一見的巨型白花魚藤樹林。 Blogger媽媽搭東鐵去到大埔墟站,再坐小巴20R去 烏蛟騰 。 因為那天是星期日,太多行山人士等這小巴,班次又不算多,等了超過45分鐘,所以建議如果小巴多人,去烏蛟騰直接乘搭的士好了,免得浪費時間。

烏蛟騰荔枝窩: 路線1. 荔枝窩自然教育徑

臨近三椏村,路面變得美輪美奐,相信是近期維修過,之後接上石屎村路,行到一個十字路口,直行續往荔枝窩,左轉則可到今程第一間士多福利茶室。 遊客可乘搭港鐵東鐵綫到大學站,從B 出口步行15 分鐘至馬料水三號梯台乘搭街渡渡輪服務前往荔枝窩,航程約為1小時30分。 村內超過200間房子以三縱九橫形式以及風水格局排列,四周更有樸實的風水圍牆保護。 烏蛟騰荔枝窩2023 荔枝窩村成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一部分後,更成為遠足和生態遊的熱門勝地。

上下兩路皆可達三椏村,上路要上落山,較辛苦,而下路就緩緩向下為主,較輕鬆,所以今次路線就行右邊取下路。 這段路樹蔭多,十分舒服,經過上苗田及下苗田兩條荒廢村落。 烏蛟騰荔枝窩 路上需要橫過石澗,但澗道不闊,又多踏腳石,只要小心翼翼就過得到,難度不高。

烏蛟騰荔枝窩: 荔枝窩一日遊|7大景點推介

由荔枝窩出發,坐船到三椏村碼頭,航行時間約15分鐘,然後由導賞員帶大家走訪三椏村約1小時,包括海上遠眺印洲塘景色、認識村內三個圍嘅歷史、欣賞粉紅色沉積岩海岸同紅樹林。 導賞完結後自由安排午餐和自由活動,回程可選擇坐返快艇或自己步行回荔枝窩。 經過約4小時的路程,終於去到荔枝窩,村內有不少古老建築,如協天宮、鶴山寺及小瀛學校舍等,不過更引人入勝的,是這裏的樹。 村民依照風水學說,在村後種植了風水林,樹林以半月形環抱村莊,配合周遭的環境,打造了「枕山、環水、面屏」的獨特景觀。

荔枝窩是著名的客家村落,有近400年歷史,居民以曾氏及黃氏為主。 烏蛟騰荔枝窩2023 沿海邊村路走,不久行到一個分岔口,轉左往梅子林及蛤塘,我們就轉右去荔枝窩村。 烏蛟騰荔枝窩2023 這段路屬於荔枝窩自然步道,其中一部分是「懸空棧道」,路旁常見資訊牌,跟大家介紹沿途的生態環境。 沿路繼續行,就來到一個廣場,廣場旁有涼亭,而在小瀛學校舊址前,會有村民售賣農產品及小食。 福利茶室除了有餐蛋麵、豆腐花等郊野士多常見食物外,還有炒粉炒飯、蒸炒海鮮、客家小菜,是很多行山人士午膳的地方。 通常由烏蛟騰行到三椏村都要兩小時,若果不想光顧福利茶室,可以在十字路口續往荔枝窩方向行,經過電話亭及公廁後,就行到合益蜂場,食物種類跟福利茶室差不多。

烏蛟騰荔枝窩: 荔枝窩一日遊|船期+交通

荔枝窩背山面水,由於昔日海盜猖獗,故村民於村前興建十多門大炮以作防禦,如今廣場前仍立著兩尊大炮。 荔枝窩的客家村落保存完好,當中九橫三直的排列、屋內左廁右廚的設計及其風水佈局等,都深受文化影響。 此外,荔枝窩亦提供了重要的生境,共錄得八個品種的真紅樹及全港覆蓋最廣的日本大葉藻床;而銀葉樹林、白花魚藤及空心樹都是極富特色的物種。 故此,荔枝窩是一個具傳統、文化、歷史及生態研究價值的地點。 因為這裡是是船灣郊野公園內多條郊遊路線的三個主要起訖點之一,路徑可通往三椏灞、荔枝窩、鎖羅盤、榕樹凹及谷埔等地。

在分水坳的路口向前下行往谷埔,於林蔭下沿石砌路蜿蜒下山。 接上水泥路,經過谷埔公廁後於路口左走,途中看到谷埔的大片田野和村屋,不久走至海旁。 沿海邊的水泥小徑左走往鳳坑,遠眺對岸深圳高峻的梧桐山,山下的高樓也成鶴立的雞群。 走過鳳坑的堤壩來到鳳坑村的路口,往右走一段後,踏上梯級上行至鳳坑郊遊點後下行,經過燒烤場後沿海岸走到士多的空地,接上右方的行車路走至新娘潭路,再右走往鹿頸路的小巴站完成行程。 一是,往荔枝窩的船只得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有,由馬料水三號梯台開出,由大學港鐵站步行往馬料水碼頭約 15 分鐘。 的前段行走的烏蛟騰郊遊徑的景色較為沉悶,其後的荔枝窩卻極富生態和歷史文化特色。

烏蛟騰荔枝窩: 荔枝窩‧山上行 - 行山遠足路線

此外,村落附近亦建有碼頭,假日亦有渡輪服務接載遊人往返荔枝窩及馬料水。 三椏村設有碼頭,走累了,可選擇坐舢舨直接到荔枝窩。 走到往三椏涌一段石路,會發現路面逐漸變成紅色,原來是岩石內的鐵質經過氧化,令石面變為紅色,加上風化侵蝕,形成表面有凹凸紋理的沙岩石層。 繼續前行景色愈見開揚,去到三椏灣一段時還有海景,更可看到在香港已日漸消失的紅樹林。 到達三椏灣,有大片淺灘,遠眺便是印洲塘海域,平靜的海面在山峰點綴下,成為不少攝影發燒友專程來獵影的美麗風景。

可在起步前,先向三椏涌方向行,只需步行20、30分鐘,便會發現10多棵拼排的楓樹,不需攀山涉水,亦不怕小朋友體力不支,輕輕鬆鬆即可看到滿滿的紅楓葉。 走入有400多年歷史的烏蛟騰村,映入眼中的是一棟棟的青、棕色瓦頂的兩層房子群立於農田之間,充滿鄉土氣息。 村口種有一棵高大的刺竹鎮守,原來客家人會在村落四周種刺竹作防禦,在以往農耕時代刺竹更是很好的燃料、建材。 另外,村內也種有不同的竹類,防止水土流失,處處反映出村民的自然生活智慧。 經過珠門田的路牌後,山路上斜,有凹凸不平的大石路,也有鋪了平坦石塊的古道,算是今次行程中攀升最辛苦的路段。

烏蛟騰荔枝窩: 交通

荔枝窩村的原居民在 2013 年與港大嘉道理研究所、香港鄉郊基金、綠田園基金及長春社,開展「永續荔枝窩」計劃。 於70年代的移民潮中,荔枝窩村不少人都離開了往英國去,留下不少破房子、廢農田。 「永續荔枝窩」計劃目的要讓古村重新興旺,宜居宜耕,令小社區重生。 此計劃更於2020年獲得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的「可持續發展特殊貢獻獎」。

烏蛟騰荔枝窩

那裡士多還可代客召船往西貢黃石或者馬料水碼頭;或步行5.5公里(約2小時)往烏蛟騰,坐小巴或的士返市區。 輕鬆版路線:烏蛟騰郊遊徑,連接烏蛟騰至新娘潭路的降下坳,郊遊徑全長2.4公里,由田心村起,上升至山火瞭望台後,再下降至新娘潭路。 山火瞭望台能眺望整個沙頭角海,包括鹽灶下、鴉洲鷺鳥林,以及鹿頸沿岸的紅樹林、魚塘及田園,包覽船灣郊野公園東北山巒的景致。

烏蛟騰荔枝窩: 荔枝窩.古鄉及生態之旅

另有一棵高約25公尺的「五指樟」,原有像五隻手指的樹幹,但日佔時被日軍砍掉「一指」,幸得村民奮力保護才存活下來。 雖然村莊幾乎荒棄,但經修復的協天宮、鶴山寺和村落牆壁,重現了一些特色和昔日的活力。 不要錯過這個村莊的兩處自然景點 —— 烏蛟騰荔枝窩2023 在戰時被村民們所拯救的「五指樟」,以及樹齡過百的「空心樹王」。 離開鳳坑,沿山徑上樓級,登上一個小山崗,之後再落山,沿海而走,行到雞谷樹下村,沿村路出去,接上馬路,那裏又有一間士多。

半月形風水林內有不少百年古樹,包括樹身有逾十個空心洞、被譽為「空心樹王」的秋楓樹,「五指樟」,以及「絞殺榕」。 漫步海岸公園,眺望如鏡的水面,觀賞獨特的岩岸,寧靜優美。 遊走自然步道,細味各種天然作品;探遊古老村落,瞭解當地的歷史文化,確是值得讓人回味數次的好地方。 於十字路口往荔枝窩方向前走,及後踏上平整的石舖路。 進入林蔭路段後緩緩上行,途中看到幾間古舊的破屋。

烏蛟騰荔枝窩: 荔枝窩有農墟 每月第一個禮拜六有市集

到達 烏蛟騰 ,要向右邊方向的九担租開始行,才會見到自然環境生態及靚景,如果行左邊直接去荔枝窩,只有好斜的山路樹境,境色天淵之別。 沿路也有小溪流水,過程中還會看到不少芒草,啱哂秋天同小朋友去打卡! 從烏蛟騰走到三椏村可以跟指示路牌去,全程只需約1.5小時,三椏村附近有營地也有士多,走到累了也可以前往福利茶室或合益蜂場次餐廳享用客家小菜,不想停留也可直去荔枝窩。

  • 沿路也有小溪流水,過程中還會看到不少芒草,啱哂秋天同小朋友去打卡!
  • 欣賞完傳統村落後,先向東穿過蔥翠的山谷,再踏上遍佈鵝卵石的苗三古道,向海邊走。
  • 網頁介紹了香港44條各具特色的遠足路線,除了文字介紹,亦製作了縮時短片,可以令大家對有關路線有個基本認識。
  • 沿海邊山路行,有些位置會有粗繩,讓行山人士扶手;路上會見到地質公園的遊覽的守則及長凳,放眼望出去的是三椏灣的海景。
  • 突然山路走出叢林,景色豁然開朗,目前的是荔枝窩灣。
  • 他希望能重現祖先家園,於是找來各路英雄,包括前天文台長林超英,一齊研究復耕大計。
  • 遊客可乘搭港鐵東鐵綫到大學站,從B 出口步行15 分鐘至馬料水三號梯台乘搭街渡渡輪服務前往荔枝窩,航程約為1小時30分。

離開三椏灣後走太約四十分鐘便會到荔枝窩海邊,全程約用2小時30分。 由此處出發前往荔枝窩,可以經亞笏及分水凹路線,或沿苗田及三椏村前往,行山初哥會偏好苗田路段,勝在路途好走兼景色多變。 荔枝窩是新界東北地區歷史最悠久、最具規模及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圍村之一,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現在村落還保留211間村屋,而且大多維持著三縱九橫的客家建築風格。 村莊四周的自然環境得到良好保護,環境優美,生態環境類型豐富,而且生物多樣性極高。

烏蛟騰荔枝窩: 荔枝窩一日遊|景點4. 風水林空心樹

在三椏涌這兩間士多午膳後,繼續往荔枝窩方向行,沿路指示清楚,路面皆是石屎村路,先上一個大約40米高的山坳,之後徐徐向下,伴河邊路而走。 烏蛟騰荔枝窩 突然山路走出叢林,景色豁然開朗,目前的是荔枝窩灣。 沿海邊山路行,有些位置會有粗繩,讓行山人士扶手;路上會見到地質公園的遊覽的守則及長凳,放眼望出去的是三椏灣的海景。

小瀛學校旁有鶴山寺及協天宮,而在古樹後就有公廁。 由三椏村大概行了45分鐘就來到荔枝窩村,村內有士多,菜式選擇較三椏村那邊少,但都有雞粥、菜脯煎蛋飯、餐蛋麵、豆腐花及涼茶等。 由起點計,行了約個半小時,就到三椏涌,這裏有個新建的涼亭。 踏大石過河,跟隨指示牌往三椏村方向行,漸漸地,你會發現路旁的植物變成紅樹林,快將行到海邊。 搭小巴的話可以在祠心路路口落車,行到烏蛟騰路盡頭,而巴士的總站就在烏蛟騰路的盡頭。 下車後,可以在印洲塘郊遊徑的涼亭整理行裝,例如搽防曬及開行山杖。

烏蛟騰荔枝窩: 大埔烏蛟騰|全平路舒服行山

到了三椏涌,你會看見路面漸變紅色,這其實是岩石內的鐵質經氧化而造成的。 三椏灣有大片紅樹林,你可在泥灘近觀螃蟹、彈塗魚等小生物。 步行至十字路口,向左走為三椏村,在此用餐並稍事歇息;向右走到三椏村碼頭,可遠眺印洲塘灣岸景色。 來到烏蛟騰,彷彿回到400 多年前,在這裡可以看到傳統的客家建築,屋頂有瓦,四周有竹林。 欣賞完傳統村落後,先向東穿過蔥翠的山谷,再踏上遍佈鵝卵石的苗三古道,向海邊走。 在三椏灣休息一下,欣賞印洲塘灣岸寧靜的風景 —— 也許還能瞥見螃蟹在紅樹林中匆匆路過。

而假日除了小巴外,還可以坐275R巴士從大埔火車站前往烏蛟騰,約15至20分鐘一班。 烏蛟騰位於新界東北部,靠近船灣郊野公園,但不屬於郊野公園的範圍,是新界東北多條遠足路線的起點,路徑可通往三椏涌、吊燈籠、犁頭石、荔枝窩、鎖羅盤、榕樹凹、谷埔及鹿頸等地。 由馬料水碼頭往荔枝窩,經過黃竹角咀的邊緣,可見到受風化侵蝕的「鬼手岩」,它的形狀似一個緊握的拳頭,五指明顯,乃黃竹角咀的地標。 離開黃竹角海會進入紅石門往印洲塘,紅石門的石呈現紅色,是很久以前因氣溫太高,空氣氧化岩石中的鐵質所致,估計有上億年歷史。 客家人是香港原居民大族,新界631個原住民村落中,客家人佔341個,而荔枝窩村就是舊時最大的客家村,人口約2,000 人。

荔枝窩因盛產荔枝而得名,16世紀時已有黃氏及曾氏村民定居,為香港少有的雙姓村落。 村落保留九條橫巷和三條直巷的傳統佈局,正門有「風水牆」,村後更種有風水林,以半月形環抱村落,村民相信這些風水格局有背山靠水的吉祥寓意,能為他們聚財擋煞,亦可減低自然災害影響。 在船灣郊野公園度過遠離喧囂城市的一天 —— 從圍牆環繞的傳統村落到迷人的海岸風光,再到「風水林」和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欣賞令人驚嘆的地質奇觀。

三椏村距離荔枝窩村約四十分鐘步程,如果從烏蛟騰步行至荔枝窩邊便會經過此景點。 三椏灣的奇特地質也吸引不少人前往,例如海邊的暗紅色岩石、紅樹林間木棧道。 烏蛟騰荔枝窩 環繞荔枝窩村修建的自然步道長約1.2公里,包含多個生態景點,貫穿風水林、田野、溪流、白花魚藤林和紅樹林等多種生態環境。 由碼頭登岸,沿著岸邊小路前行,不久便見到荔枝窩村的牌坊,再穿過一片綠蔭,即來到荔枝窩廣場。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