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10大分析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曾為不少家長提供升學顧問服務的他,直言自己今年收到不少15、20分也獲派第一線學校的喜訊,這些一線學校有在九龍塘、北角、深水埗等等。 總括而言,今年自行分配結果與往年相約,熱門和二線頭的學校保持超收或用盡學額,而近年學校情況穩定,就算家長填統一派位時,參考同區家長上一年的填法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每年九月教育局會公布每間小學的自行分配學額數字,這些學額是全部學位的 50%。

小編提醒各位參加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的申請兒童只能使用一張申請表向一所官立或資助學校遞交申請,如家長已取得一式三份的印刷版本申請表,則無須下載網上版本的申請表。 想增加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要事前好好了解整個小一入學申請,做好準備功夫方為上策! 小編整理了2022/23年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的資訊,讓家長可以容易地做好報讀前的準備。 小一入學申請表可於各幼稚園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中領取,家長亦可於各區民政事務處、教育局各區域教育服務處或學位分配組索取,或自行在香港教育局網頁下載3。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世襲生侵佔統一派位額?

這樣,該小學用完了「自行分配學位」全部 50 個學額,但還有 50 個學額供「統一派位」使用。 家長可由9月2日起至9月27日期間索取或於教育局網頁下載申請表格;或可向子女就讀的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民政事務處、教育局區域教育務處或學位分配組索取「小一入學申請表」、「填表須知」及「小一入學資料單張」。 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家長可按自己的喜好申請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學校會根據教育局制訂的準則分配學位。 孖生子女的家長只要在填寫各自的自行分配學位表格時,在「本人有超過一名子女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向同一間小學申請」一欄,填上另一子女的小一入學申請編號,教育局便會知悉並盡量安排學位。 如沒有填上,教育局便會按一般程序處理,子女就未必能同時入讀相同學校。 透過本方法分配學位,可自由在香港十八區中自行選擇兩所中學,並填寫於教育局於每年12月中向小六學生派發的申請表(俗稱「四聯」)及申請中學的申請表。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各區學校今日將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上載至學校網頁,TOPick記者翻查了逾百間各區熱門學校,發現大部分熱門學校仍有超收。 2022/23年度的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日期將於九月開始報名,適齡學童的家長必須留意,升學專家梁永樂表示,家長別以為尚有許多時間作準備,但原來七、八月份暑假為黃金時期,家長必須把握關鍵三大策略。 為了子女在統一派位能提高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很多父母不惜「孟母三遷」,搬入熱門的校網,如41網的九龍塘及12網的灣仔區等,始終大抽獎靠運氣,所以一般家長都會為子女報讀直資和私小做後備。 第一,父或母在該小學就職,而職位並無規限,所以不必為教師或校長,無論是文員、校工、資訊科技助理,只需是全職被僱用便可。 第二,申請學童的兄或姊於該小學就讀,例如在 2021 年申請 2022 年入學,兄或姊必須在 2022 年仍在該小學就讀。 我們製作了「2022 年度全港官津小學學額分佈」網頁,希望可以幫助家長了解每間小學以往的競爭形勢。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申請時間

連同較早前(2022 年 9 月)公布的自行分配學額數字,我們整理了這些數字及製作了以下列表,以便你了解及分析每間學校的競爭形勢。 請輸入校名或校網去篩選顯示的學校,例如輸入 SN62 後,只會顯示該校網的數據。 在2020年之前,即使學生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已獲取錄,亦不會在7月前獲得通知,而且亦要參與統一派位。 如果獲派中學是學生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和統一派位階段都有選擇,學生是不會知道派獲該中學是基於自行分配學位還是統一派位。

家長如希望子女入讀直資小學或私立小學,可自行向有關學校申請。 家長須留意,凡獲直資小學取錄的學生,在接受直資小學小一學位後,將不能透過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獲派小一學位。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2023 派位過程基本上是以家長的選擇為依歸,若個別學校的申請人數多於其小一學額,電腦會按申請兒童的「隨機編號」決定分配學位的優先次序,務求公允。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全港小學統一派位 2023 數據分析

假設家長於自行分配學位時以某天主教小學為目標,媽媽剛好在該校幼稚園任職老師( 20分),子女是適齡兒童(10分),又是首名出生子女(5分),加上全家多年來都是天主教徒(5分),就代表會有35分在手,入讀該校機會大增。 在小一「自行分配學位」,全港所有官津小學會各自把 50% 的學額作自行分配,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一間小學,但申請不受地區限制。 請記著,由於在「自行分配學位」時,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一間小學,因此不是每間小學的自行分配學位都會給用盡,剩餘的「自行分配學位」會留給「統一派位」用。 根據教育局於 2022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2023 年 9 月公布的官津小學自行分配學額數字,我們可以推算小一學位總額,因為在小學「自行分配學位」,所有官津小學會各自把 50% 的學位作為自行分配。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AfterSchool 是一個針對DSE而設的網上補習平台,課程涵蓋多個 DSE 科目,讓同學足不出戶就可以享有優質教學。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2023 註冊用戶人達 50,000 人,當中超過四分之一學生為應屆文憑試考生,是全港最大型網上補習平台。 有關產品資料不包括保單的完整條款,產品受相關計劃之條款及細則約束,有關上述產品特點、保障、及不保事項,請參閱富衛網站、相關產品小冊子及完整保單條款。 一份人壽保險能保障投保人若不幸身故後,為被其指定為其保險受益人的家庭成員提供一次性的身故賠償,讓他們毋須擔心痛失摯親後的生活開支,不但保障子女,亦是保障整個家庭。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方法

此外,學生如欲獲分配資助學校下年度九月的中一學位,可於五月初至八月底向教育局學位分配組申請,本局會把在統一派位後可供分配的學位分派給符合資格的申請人。 家長拿取申請表後,可用藍色或黑色原子筆,根據參閱「小一入學申請表」須知後填寫。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申請表格除了填寫個人資料外,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計分辦法準則」,有關計分準則可往下續閱。

  • 電腦首先會依據「隨機編號」次序審閱所有申請兒童在甲部填寫的第一選擇。
  • 若學校未有用盡「必收生」的學額,可將剩餘的名額分配給「計分生」,換言之,若該小學「必收生」人數愈少,「計分生」獲取錄的機會就愈大。
  • 有關產品資料不包括保單的完整條款,產品受相關計劃之條款及細則約束,有關上述產品特點、保障、及不保事項,請參閱富衛網站、相關產品小冊子及完整保單條款。
  • 如果家長有意為子女申請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記得留意以下分享的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流程、重要日期及計分方法等,讓各位家長為來年小一註冊做好準備。
  • 下圖簡介將於 2023 年升讀小一的學生會經歷的不同途徑及各個階段。
  • 如果有些學校著重操練成績,家長自己不想如此,那就可考慮不要報名了。
  • 現行的小一入學機制,教育局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兩個階段。

家長應依照意願,盡量將可供其選擇的小學排列先後次序,並填入選擇學校表格內。 2023年度超過260間學校有「世襲生」蠶食了統一階段學額,亦即在首階段自行收生已「超收」,合計涉逾1,800個學額。 而由於另有144間學校於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未收齊學生,令暫定統一派位學額合計較自行分配學位多出逾1,300個。 以九龍區名牌校網41校網為例,多間小學均有不少統一派位學額被「世襲生」佔用,包括喇沙小學估算有11個學位被佔用、拔萃小學6個學位已被佔用。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自行分配學位分為兩類,第一類為「供有兄/姊在該小學就讀或父/母在該小學就職的申請兒童的學位」,凡屬此類別的申請兒童必獲取錄,亦即坊間俗稱的「世襲制」,此類學位約佔學校小一學額的30%。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申請人數少導致比率上升 有15分成功入一線學校

另外,留意獲派人數最終不等於可供申請的「自行學位」總數,原因有二:一是有些學校會「超收」,即是動用了留作統一派位的學額來滿足「必收生」需求;二是有些學校會「收不足」,即是沒有足夠人數申請「自行學位」。 根據現行的小一入學統籌方法,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主要分為「必收類」和「計分類」。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不少直資及私立學校已經開展2023/24年度的小一入學申請,而有意選取官立和資助小學的家長,一般可在9月開始領取小一入學申請表。

除了「統一派位」外,近年愈來愈多學生經「自行分配學位」升讀心儀小學,人數更由2017年度約42%上升至2022年度約48%1、2。 如果家長有意為子女申請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記得留意以下分享的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流程、重要日期及計分方法等,讓各位家長為來年小一註冊做好準備。 至於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學生,包括新來港兒童及就讀於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小學的學生,可直接向心儀學校申請入學。 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官立、資助、按額津貼及直接資助計劃學校一般於每年一月份接受下年度的入學申請。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小學派位|2022年度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部分)---超收及有餘額學校

根據現行的小一入學制度,在自行收生階段,學校至少提供50%學額,當中30%預留予世襲生,包括教職員子女、在讀學生弟妹等。 若自行派位超收人數愈多,大抽獎學額就會減少,所以是家長報名統一派位的重要參考指標。 賽馬會體藝中學是香港唯一可以 100% 自行分配學位的津貼中學,而且收生不受區網限制,全港校網的學生都可以申請報讀。 而且體藝中學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中獲優先收正取生,即是說學生若獲體藝中學正式取錄,便不會被獲派其餘兩所自行分配階段中學[1]。 申請賽馬會體藝中學無需使用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而是只需要使用賽馬會體藝中學的中一入學申請表。 中學在收到學生申請表後,會將學生的申請分為3個類別:正取、備取和不獲接受。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教育局指,今年約有49,749名學童提出申請,當中約46.45%(23,107名)學童在此階段獲派學位,比去年微升約2%。 有升學專家指,雖成功獲派比率創近十年新高,很多家長聽到消息後都十分開心,但忽略了最關鍵的原因,便是申請人數的下降。 中學學位分配辦法是為符合資格並就讀於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小學的小六學生,分配資助中一學位的機制,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兩個階段。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4大注意事項

如果申請了兩間中學,兩間中學都將學生列為「正取」,則學生會派獲第一選擇的學校,「不獲接受」即是中學拒絕自行分配學位的申請,如果兩間中學都拒絕提供學位,申請者將會進入統一派位程序分配中學學位。 而「備取」的意思為中學如有自行分配學位的空缺,由「備取」名單內的學生依次遞補。 《明校網》為「明報」専為家長而設的學校資訊網,提供全面的入學資訊及選校分析,助家長選取合適的學校讓子女入讀。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申請時段多在一月份,小六學生可於此時直接向中學報名。 於統一派位階段,小六學生將透過小學於五月初遞交學校選擇予教育局,以獲分配中學學位。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2023 另一類自行分配學位則根據「計分辦法準則」分配學位,教育局規定此類學額佔學校小一學額不少於20%,若申請兒童的數目超出其學位數目時,學校須按照下列「計分辦法準則」甄選學生。 家長要注意,申請兒童只能在第(一)至第(五)項中選一項填報;而在第(六)至第(七)項中,亦只能申報其中一項。 家長可能會擔心,如果心儀小學太受歡迎,符合「世襲制」資格的申請超出30%學額,小學會依照何等準則決定收生?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自行分配學額

在解釋如何閱讀個別學校的競爭形勢之前,先舉幾個例子,確保你明白以上說明。 假定一間小學有 100 個小一學額,按規定「自行分配學位」便有 50 個,而「統一派位」有 50 個,以下有三個實際例子。 什麼是「計分類」:學校小一學額的 20% 至 50%,會根據「計分辦法準則」所計得的分數,去決定派位的優先次序,簡單來說,分數愈高,被取錄的機會愈大,用這個方法錄取的學生,叫「計分類」。 由於教育局會在優先處理甲部所有的派位後,才開始處理乙部的派位,家長們若只有一所心儀小學,想提升成功的機會,在填寫甲部表格時,便應只填第一格,留空第二及第三格,然後在乙部時把該心儀小學填寫在第一格。 如您在甲部的第二、第三格填上一些次選學校,便有機會因在甲部已獲派往次選學校,而喪失了在乙部再次抽籤的機會4。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按教育局規定,小學必須取錄所有此類「世襲制」學生,所以當人數多於30%學額,小學須用統一派位的名額,此情況亦即俗稱「超收」。 反之如果「世襲制」學生不足,未能用盡30%學額,小學便可把剩餘學額撥予「計分辦法準則」自行分配,亦即所謂的「計分制」學生。 家長可以自行選擇一間不限地區的心儀官立或資助小學遞交申請表,並於本月20至27日期間,將申請表直接交回希望申請的學校。 申請學童必須合符以下資格,於2022年9月入學時年滿5歲8個月,(即2016年12日31日或以前出生)的本港居民尚未入讀小學及從未獲派小一學位方可參加。 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再度蟬聯年度「超收王」,小一總收生人數76人於自行分配階段已收生70人,只餘下6個學額統一派位。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資助小學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是小一派位的第一階段,全港官津小學會各自拿出一半學位給「自行申請」,而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一間小學。 由此可見,表面上是 53,678 人競爭 24,273 個「自行學位」,但這些學位有約一半是留給「必收生」的。 扣除這些學額,每名申請者實際成功率可能少於 30%,如果加上按「計分準則」所得的分數不及同校競爭者高,成功機會更是微乎其微!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因為若是父母的母校,在學位計分方面可獲加10分,總分至少20分,增加獲分配學位機會。 在例子三裡,由於申請「自行分配學位」少於原本供應的,「計分類」申請者就算只有 10 分,也會被取錄。 而且,剩下的「自行分配學位」會留給「統一派位」用,這大大減少了申請的激烈率。 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之主要目的是為消除進入較受歡迎小學的激烈競爭對幼童帶來的壓力,及對幼稚園教育所造成的不良影響。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