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觀音菩薩像12大好處2023!內含觀音菩薩像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觀音菩薩像

到了宋代密宗經典,如施護所翻譯的《佛說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教王經》與《一切祕密最上名義大教王儀軌》則譯名為白衣菩薩,菩薩就是大士這也是民間稱她為白衣大士之名的由來。 觀世音菩薩在藏文作སྤྱན་རས་གཟིགས་དབང་ཕྱུག(藏語拼音:Jänräsigwangchug),也是「觀自在」之意,與玄奘法師等譯師們譯意相同。 因為藏文「觀自在」總共有五個藏語的音節,所以藏文書面、口語通常略稱「Jairaisig(「觀」、「眼視」)」三個音節,而省略了「wangjug(「自在」)」兩個音節。

觀音菩薩像

漢地佛教自唐代開始主要是以蓮華部母白衣觀音為所有觀世音菩薩的本尊[1];在民間信仰中常被尊稱觀音佛祖、觀音大士、觀音娘娘、觀音媽、白衣大士。 在密教中,祂為蓮華部尊,在淨土宗則是西方淨土的大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分別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與地藏王菩薩分別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菩薩,並稱「娑婆三聖」,同時祂也是四大菩薩之一。 [14]所以才開始有女性尊,如大悲胎藏生曼荼羅就有許多女性佛菩薩。 閩南及台灣地區的民間信仰認為,觀世音菩薩以慈悲心著稱,面燃大士(大士爺)是觀世音菩薩的屬下(或化身),所以大士爺頭頂觀世音菩薩像,在中元節時,負責救渡、布施流浪在陽間的亡魂。 摩利支觀音,即摩利支天菩薩,梵文Marici,為「光線」之意,古稱「陽焰」,係日光的神格化。 相傳源於古印度民間所崇拜的豬面人身光明女神華拉希(英語:Varahi)(Varahi),後被佛教所吸收而成為黎明女神,並列於天部。

觀音菩薩像: 觀音圖像的種類

是漢傳佛教禪宗、淨土宗、天台宗等信奉的《般若波羅蜜心經》的人格化。 《法華經普門品》當中提到,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種化身,因應眾生的需要而現身說法。 《悲華經》敘述阿彌陀佛於過去生中曾為轉輪王無諍念,祂有一千個兒子,長子名「不眴」,祂出家之後,即號「觀世音」;在久遠的將來,阿彌陀佛涅槃後,觀世音菩薩將會成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 台灣靈鷲山多羅觀音,高12米青銅鑄造的黑面金身觀音矗立山頂,據說,多羅觀音是一位救世大菩薩,她坐在白色的蓮花座上,依其本誓,是觀世音菩薩因慈悲天下眾生,傷心時掉下眼淚的變化身。 廣東觀音山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崗岩觀世音聖像,聖像雄踞觀音山頂,端坐須彌蓮花座之上,頭戴寶冠,身著天衣,肩披帔帛,胸飾瓔珞,左手持凈瓶,右手結無畏金剛印,古樸典雅,栩栩如生。 浙江普陀山南海觀音,立像台座三層,總高33米,其中佛像18米。

觀音菩薩像

觀音菩薩梵名為Avalokite? 觀音菩薩像2023 Vara,又稱作觀世音、光世音、觀自在等。 《法華經•普門品》是觀音菩薩信仰的根本經典,對中國人來說觀音菩薩尋聲救苦,化現為三十三種不同的形貌,來度化眾生。

觀音菩薩像: 民間信仰造像

外現天女像,然並非天人,實際本地是大菩薩,《一切如來大祕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記載衪是從觀自在菩薩部所作的變化相。 密藏道開則認為摩利支觀音是準提觀音的化身[18],以摩利支天菩薩為本尊的修法,稱為「摩利支天法」,此法具有能夠隱身遁形與除難消災的神通力,密教中就是以摩利支天法為隱形法。 由於摩利支天菩薩具有不可思議的隱身法力,因此極受日本武士的信仰,並奉為守護神。

  • 根據與南海觀音相關的話本、寶卷,有一隻孝順的白色的小鸚鵡曾跟隨觀音去南海修行。
  • 觀世音菩薩即是其中之一,祂過去的佛號是正法明如來。
  • 閩南及台灣地區的民間信仰認為,觀世音菩薩以慈悲心著稱,面燃大士(大士爺)是觀世音菩薩的屬下(或化身),所以大士爺頭頂觀世音菩薩像,在中元節時,負責救渡、布施流浪在陽間的亡魂。
  • 藏傳佛教相信多羅觀音(度母、多羅菩薩)為觀世音菩薩之化身,如認為「綠度母」為觀世音菩薩右眼之淚滴所化,「白度母」為觀世音菩薩左眼之淚滴所化,而統稱「多羅觀音」。
  • 相傳源於古印度民間所崇拜的豬面人身光明女神華拉希(英語:Varahi)(Varahi),後被佛教所吸收而成為黎明女神,並列於天部。
  • 柔和親昵之氣溢於面目,人的美、神的儀和諧統一於一身,被譽為「美神」。

觀世音菩薩(粵拼:gun1 sai3 jam1 pou4 saat3) ,簡稱觀音、觀音菩薩,係大乘佛教入面嘅神,彌陀三尊其中一位,係阿彌陀佛嘅左邊侍者。 [1] 觀音全名意思係「聆聽世界哭泣嘅人」,所以啲人睇觀音做慈悲救人嘅神靈。 觀音同時係道教敬拜嘅神仙,喺道教中叫慈航真人(ci4 hong4 zan1 jan4)。 此外,在龍華教、齊教、越南高台教中也都有信奉。 民間對觀世音菩薩有許多更親切的稱呼,例如觀音娘娘、觀音佛祖、觀音媽、觀音大士、白衣大士等。

觀音菩薩像: 北京 首都博物館 所藏品 - 菩薩像

像內部封存有傳說出松茲堅布教王從印度迎回佛陀時代留下的觀音聖像。 西藏自古,便以觀音菩薩為開國之祖。 而歷代國王,多信仰觀世音菩薩。

觀音菩薩像

有此千手千眼觀音像沒有千手,僅有四十臂。 佛教認為世界分為色界、欲界和無色界三種。 而在生死輪迴的迷界,又依不同的果報,分為二十五類。 而四十臂觀音的每隻手均可救渡二十五有界的眾生,故其為千手千眼觀音的另一種形式。

觀音菩薩像: 觀音

「面燃大士」是諸鬼之王,統領七月時在人間接受香火的諸家亡魂。 複教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觀音菩薩像 安岳毗盧洞紫竹觀音,以側身蹺足的姿勢瀟洒懸坐離地3米的蓮台,左手下撐,右足下蹺,纖纖裸足分別踏於蒲葉座和蓮花蕊,鳳眼下視。 柔和親昵之氣溢於面目,人的美、神的儀和諧統一於一身,被譽為「美神」。 山西平遙雙林寺千手觀音,結跏趺坐,儀容豐滿端莊,神態溫柔雋逸,手勢千變萬化,塑造得十分纖巧而富彈性,細細觀賞這尊千手觀音,會發現他的每一雙手臂,都在正常位置上,這種天衣無縫的造型設計,其藝術水平令人叫絕。 自萬曆十五年(1587)起,勒石頒賜天下各寺供奉瞻仰。

觀音信仰也深入其他宗教或派別,或言被其他宗教所吸收。 「觀世音菩薩」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聲音」的菩薩,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有無比大願力,度脫一切苦難眾生,深入民心,寺廟中的形象也非常多元,有送子觀音、魚籃觀音、水月觀音和千手千眼觀音。 吐蕃國王松贊干布亦被視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傳說他一出生則有三十二種相好,頭上更有一尊阿彌陀佛像。 他所迎娶的尼泊爾赤尊公主則被認為是白度母的化身,文成公主則為綠度母的化身。 觀世音菩薩信仰在七世紀也傳入西藏,在藏傳佛教中稱做「Chenrezigwangchug」,以四臂觀音的法相為主,達賴喇嘛被認為是其化身。

觀音菩薩像: 印度補怛洛伽山

福建晉江市安海鎮龍山寺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系一根巨木雕就,通高4.2米。 佛像頭戴花冠,冠上雕許多佛首。 佛臉豐盈慈祥,兩手胸前合十。 佛身兩側雕塑1008隻手,如兩扇羽翼,錯落有致,姿態各異。 河北正定隆興寺五彩觀音菩薩像,俗稱「倒坐觀音」。

可以說已成為中國人超越時空的心靈依靠,無論你在哪裡,你總能看到對觀世音菩薩發自內心的虔敬信仰。 圖為浙江普陀山大乘禪院水月觀音像,衣飾華麗、身姿優美,在觀音菩薩造像中首屈一指的精品。 又被稱為東方的蒙娜麗莎或東方維納斯。

觀音菩薩像: 形象

中國西藏的布達拉宮是座位於瑪布日山(紅山)上的達賴喇嘛宮殿。 周約一里,普通稱布達拉(亦音補陀洛)。 興建年代,大約在西曆五八一年,當時宮殿規模較小,至十七世紀末葉,達賴喇嘛在位時,有一執權僧人,名松格吉雅若,繪畫宮殿改建圖,於十八世紀建造成今日所見雄偉莊嚴的布達拉宮。 據說,布達拉宮佛殿之靈塔,金壁輝煌,上段安置純金的觀音聖像。

觀音菩薩「菩提為因,大悲為本」,作為完美慈悲的化身,隨類應化,救度有情。 觀音菩薩像2023 觀世音菩薩在大乘佛教的信仰中,稱祂是阿彌陀佛西方淨土中的大菩薩,如《無量壽經》記載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淨土中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菩薩。 觀音菩薩像2023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之神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慈願力,安樂眾生故,現作菩薩。」在過去中,釋迦牟尼佛還是觀音菩薩的弟子,當時觀音菩薩是正法明如來。 南北朝時期,我國即有觀世音菩薩應驗記的編纂。 宋代以來,與觀音有關的文學作品,如筆記小說、戲曲傳奇、偽經寶卷等更層出不窮,觀音已成為我國佛教文學中的主角。

觀音菩薩像: 化身其他神靈

「騎龍觀音」即慈航觀音的一種,《騎龍觀音像》攝影作品是指1959年八七水災之後流傳於台灣民間,供佛教、道教、儒教、齋教、一貫道、臺灣民間信仰等宗教信徒膜拜用之觀世音菩薩攝影顯像。 在臺灣,觀世音菩薩的形像普遍運用在神龕、佛龕之背景,俗稱「觀音聯」、「觀音彩」、「佛祖彩」等,有觀世音菩薩位於最上,脅侍善財龍女,其下有道教神明天上聖母、關聖帝君、福德正神、灶神等,亦有獨尊觀世音菩薩者。 其形像普遍為頭頂梳髻,身着白衣,長髮,頂戴阿彌陀佛像,頭披白紗,胸配瓔珞,一手持楊柳,一手持淨瓶,或是手持念珠、經書、法輪、蓮花、如意、明珠、玉缽等,或者雙手合十,或者指打手印,趺坐蓮座之上。 觀音菩薩像2023 大隨求觀音,乃觀世音菩薩之化身,略稱「大隨求菩薩」,密號「與願金剛」,是以滿足眾生心願為特色的菩薩。 其真言「大隨求陀羅尼」在唐代極為盛行。

  • 潮音洞位在沙岩之中,高約數丈,洞內怪石磷磷,海水湧入,其聲如雷,遊客僅可立於天窗外俯視,不能入內。
  • 在所有的中國大觀音中,南海觀音最為大家所熟悉。
  • 觀音同時係道教敬拜嘅神仙,喺道教中叫慈航真人(ci4 hong4 zan1 jan4)。
  • 一般來說,作為西方三聖之一,觀世音菩薩頭戴寶冠,冠上有阿彌陀佛像,其它形象及衣物、瓔珞裝飾則與別的菩薩像沒有顯著差別。
  • 其形像普遍為頭頂梳髻,身着白衣,長髮,頂戴阿彌陀佛像,頭披白紗,胸配瓔珞,一手持楊柳,一手持淨瓶,或是手持念珠、經書、法輪、蓮花、如意、明珠、玉缽等,或者雙手合十,或者指打手印,趺坐蓮座之上。

除了遵循印度的圖像傳統,中國人也創造出許多印度、西域所不見的觀音菩薩圖像。 南北朝時期出現的「楊柳觀音」,他一手持楊柳枝,另一手持淨瓶。 其經典依據《請觀音經》,是在中國出現的觀音造像。

觀音菩薩像: 世界上著名的24尊觀音雕像簡介

在早期的佛經中,多譯自梵語「Avalokitasvara」,為「闚音」、「現音聲」,竺法護和尚譯為「光世音菩薩」,南北朝姚秦時的鳩摩羅什法師譯為「觀世音菩薩」。 日本東京灣觀音菩薩像,面向東京灣入口,高達56米,是由木材商人宇佐美政衛捐資,為了祈禱世界和平和追悼戰歿者而於1961年建成的。 峨眉山大佛禪院四面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這尊世界上最獨特塑像通高15.6米,由烏木雕刻並飾以花金彩繪,造像慈悲安祥、莊嚴偉岸,與烏木之厚重沉著、靈性神秘珠聯璧合、相得益彰,令人嘆為觀止。 觀音菩薩像 廣東佛山西樵山南海觀音,於1998年建成,通高61.9米,是世界上最高的觀音坐像。 聖像雙足交盤趺坐在蓮花座上,頭戴寶珠天冠,身披天衣,著羅裙,彎眉朱唇,眼似雙星,面部親切慈祥,俯視南海大地,祝願人間安樂祥和。 河北正定隆興寺大悲閣觀音菩薩銅像,高21.3米,擁有42隻手。

觀音菩薩像

觀音像頂現彌陀,左手托法輪,右手施無畏印,妙狀、慈祥,體現了觀世音菩薩「慧眼視眾生,弘誓深如海之法身」。 觀音菩薩像 千手千眼觀音(台北故宮收藏)一手中有一眼,共千手,故有千眼,手中各有不同持物,日月、劍戟、淨瓶、楊柳等等。 觀音菩薩頂上有三十二個佛頭,下方護法(天龍八部)。

觀音菩薩像: 密教觀音

在所有的中國大觀音中,南海觀音最為大家所熟悉。 根據與南海觀音相關的話本、寶卷,有一隻孝順的白色的小鸚鵡曾跟隨觀音去南海修行。 又言,善財、龍女都是觀音的弟子,所以在明代以來的南海觀音的造像裡,時常可以發現鸚鵡和善財、龍女的出現。 觀世音菩薩有3個生日,分別是農曆2月19日、6月19日和9月19日,而其中2月19日是為觀世音菩薩誕辰,6月19日則是得道升天日,而9月19日則是出家日,因此想向觀世音菩薩祝壽,以農曆2月19日最為適合。

觀音菩薩像

普陀山最著名的山洞,是潮音洞,及梵音洞。 潮音洞位在沙岩之中,高約數丈,洞內怪石磷磷,海水湧入,其聲如雷,遊客僅可立於天窗外俯視,不能入內。 梵音洞在青鼓山下,高數十丈,洞底崩石累累,海水接踵而來,水花飛濺,聲如龍吟虎嘯,誠心朝山進香的有緣人,能見觀世音菩薩於洞中現身。 「面燃大士」的起源,說法有數個:一是祂是觀音大士的化身,故稱「大士爺」。 二是祂原為諸鬼的首領,因受觀音大士教化而皈依其門下,從此被稱作「大士爺」,成為護持盂蘭節普渡事項的護法神。 相傳觀音菩薩為了避免世人中毒,將惡魔噴出之毒液吞食,故其頸部發青,而惡魔也因此改邪歸正。

觀音菩薩像: 中國西藏布達拉宮

觀音大悲,為救度眾生,化身千萬,所以他不但可化為女,也可化為男,甚至於化為動物、昆蟲。 應「以何身得度,既以何身示眾生前」。 舊題元代伊世珍的《琅嬛記》言道:「一人問應元曰:觀音大士女子乎?答曰:女子也。又一人問:經雲觀音菩薩,勇猛丈夫,何也?答曰:男子也。又一人曰:觀音一人,而子一男子一女子者,非矛盾乎?答曰:非也。 農曆七月中元普渡時,民間都先祭拜「面燃大士」,道教稱「面燃大士羽林監齋普渡真君」,俗稱「大士爺」或「普渡公」。

常示現於山間,以樹葉為衣裙,故稱葉衣菩薩,是能除疫疾、飢饉、賊寇、刀兵、水旱等。 釋迦牟尼佛在宣講《法華經.普門品》時廣說觀世音菩薩之功德,令無盡意菩薩以寶珠瓔珞供奉座中觀世音菩薩,時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經釋迦牟尼佛勸說之下後接受供養了,並將珠寶分作二份,一份奉釋迦牟尼佛,一份奉多寶佛塔[8]。 另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釋迦牟尼佛廣說地藏菩薩之功德,會中觀世音菩薩亦發言稱讚。 [9]足見釋迦牟尼佛在娑婆演說佛法時,觀世音菩薩則從旁協助教化。

其中,兩手在胸前合十,左、右兩側各有20隻手側舉。 觀音菩薩像2023 在側舉的40隻手中,分別拿著日、月、凈瓶、金剛杵、乾坤帶等法器,象徵著觀音菩薩擁有極大的法力,可以為廣大眾生解除各種各樣的苦難。 河北承德普寧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高27.21米,腰圍15米,重量為110噸,僅頭部重就達5.4噸。 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木雕佛像,已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海南三亞南山海上觀音聖像,高108米,巍峨壯觀,莊嚴慈悲,凌波佇立在直徑120米的海上金剛洲(觀音島)上。 是世界上最高的海上觀音像。

觀音菩薩像: 觀音

佛教認為與觀音菩薩所有的化身,本質皆是相同。 有些人將〈大悲咒〉前面發願的「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知一切法;……」這個發願文作為觀自在菩薩的代表本願,其實這個發願文是〈大悲咒〉的啟請發願,不是觀自在菩薩的代表本願。 應該是以《無量印法門經》、《悲華經》與《華嚴經》等記載的誓願,作為觀自在菩薩的代表本願。 印度婆羅門教知名的三相神濕婆神常被認為觀世音菩薩的起源之一,一般認為觀世音菩薩的青頸觀音化身與濕婆神有關。 唐代馬頭觀音(現憤怒相,象徵觀音菩薩慈悲幫助眾生去貪等三毒煩惱,去除苦難、災厄)。 除了斧頭、棍棒等持物外,馬頭觀音菩薩手中的念珠、蓮花、淨瓶等,都是顯教觀音手中時常執拿的器物。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