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陰莖癌hpv7大著數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陰莖癌hpv

在美國,HPV引致的口咽癌比子宮頸癌還要多,奧斯卡影帝米高德格拉斯(Michael Douglas)就曾公開表示,他患上咽喉癌的原因是經口交感染HPV。 吸煙是包皮垢外重要的誘發陰莖癌因素,因血凝塊阻塞血管,血管閉塞,除陽痿外亦會癌變陰莖癌。 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把年齡介乎9至14歲、仍未性活躍的女童,列為HPV疫苗接種的主要目標羣組,以預防子宮頸癌。 在「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下,女童需接種共兩劑HPV疫苗,首劑會在小五接種,而第二劑會在小六接種。 另超過六成受訪醫生認為政府推行男孩接種HPV疫苗的最合適途徑,是納入衞生署學校注射計劃內。

陰莖癌hpv

有些类型的 HPV 感染会导致疣,有些则可能导致不同类型的癌症。 希愈腫瘤中心隸屬新風天域集團,秉持最新的臨床概念專注於癌症的診斷,治療和研究。 中心坐落於高端商務中心,為當地及跨區域的患者提供先進的,以人為核心,以實證為基礎的醫學治療與護理。 對於感染HPV會引致患上子宮頸癌,很多男士都抱有「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心態,但其實男士也要關注HPV致癌風險!

陰莖癌hpv: HPV 感染

但凡有過性經驗的人士,不分男女,無分年齡,終其一生至少有50%的機會可能感染HPV。 而近年有國際研究發現,美國男性罹患HPV的比例已經遠高於女性,感染機率甚至高達45.2%,亦即是接近每兩位就有一位感染HPV。 加上男性在感染HPV後,能自主產生抗體的比例低於10%,因此不止是女性需要注意,男士也要加緊防範感染HPV病毒。

為了檢查患者癌細胞有否轉移,早期醫生會使用淋巴管攝影,從足背淋巴管注入造影劑而作評估,卻會使患者有極大痛苦。 現在則進行胸部X光片,骨盆腔及腹部電腦斷層攝影,評估骨盆腔及後腹腔淋巴結腫大的程度[1]。 几乎所有宫颈癌均由 HPV 感染引起,但是在感染 陰莖癌hpv HPV 后可能需要 20 年或更长时间才会发展为宫颈癌。 「惡性」的意思是指腫瘤的癌細胞能從子宮頸的表面侵入到較深入的組織,並擴散至毗連的器官(例如陰道、神經、骨盆和腎)。

陰莖癌hpv: 接種疫苗減患癌風險

接種HPV疫苗的健康教育應從小學開始,相關機構與部門應加強家長及醫療保健人員對HPV的相關認知,並提供更多有關HPV病毒及其疫苗的網上資訊,尤其是專為男性而設的教材。 如果每次性行为从头到尾使用避孕套,都可能会降低您感染 HPV 或发展为 HPV 相关疾病的机会。 如果您年龄在 26 岁或以下,您可能需要考虑与您的医生讨论接种 HPV 疫苗的问题。 陰莖癌腫瘤容易切片,為免和幾種類似陰莖癌病徵的疾病混淆,通常先用血清學檢查或墨影抹片作鑑別診斷。 例如梅毒性下疳(Syphilitic chancre)會造成陰莖無痛性潰瘍、杜克雷嗜血桿菌(Haemophilus ducreyi)造成的類下疳則會產生較疼痛性的潰瘍[1]。 其實診斷陰莖癌並不困難,但是,由於腫瘤長在包皮內,15至50%的病人,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延遲就醫達一年之久。

陰莖癌hpv

因為感染HPV除了會引致患上子宮頸癌,也會引致患上其他癌症。 不少研究報告指出,子宮頸癌若能在早期發現,治癒率極高,但若發現時已發展成侵襲性子宮頸癌,便只有少於20%的患者能存活超過五年。 HPV感染率高、無醫可治、而且還是多種癌症的頭號元兇,與其在感染HPV後才想方設法治理,倒不如趁現在及早接種疫苗,實行防範於未然。 除了接種疫苗外,也不要忘記定期進行抹片檢查、進行安全性的行為,才能對HPV作出最完整的防範。 在美国,大多数性活跃的人在他们一生中的某个时候都会感染 HPV。 这些类型可以感染男性的生殖器区域,包括阴茎或肛门周围的皮肤。

陰莖癌hpv: 子宮頸癌疫苗接種

一个人可能会感染 陰莖癌hpv2023 HPV 多年,然后才会被发现或导致健康问题。 因此,无法知道您的伴侣是否给了您 HPV,或者您是否将 HPV 给了您的伴侣。 不应将 HPV 视为您或您的伴侣在关系之外发生性行为的迹象。

陰莖癌hpv

美國的醫學資料顯示陰莖癌只佔全部男性癌症個案千分之四,即每一千多名癌症男士中只有4人患上[3][4][5]。 而陰莖癌之年發生率,一向小於每十萬人1人,屬於罕見的癌症[6][1]。 陰莖癌hpv HPV(人類乳頭瘤病毒)可分為「低風險病毒類型」及「高風險病毒類型」。

陰莖癌hpv: 接種 HPV 疫苗後可能出現甚麼反應?

長期患上陰莖癌的人,若有嚴重局部感染或出血,偶而會發生貧血或白血球增高的現象。 而其五分之一患者,甚至會在無骨骼轉移下出現血鈣升高現象[1]。 但腫瘤一旦超過15cm,則常向淋巴結轉移,這時候癌細胞可能穿破巴克氏筋膜侵入海綿體,不常見,但並非不可能[18]。 由于早期宫颈癌不会引起症状,因此女性定期进行筛检,检测可能导致癌症的癌前病变,这一点至关重要。 现行指南建议 21 至 29 陰莖癌hpv 岁的女性每三年做一次巴氏涂片检查。 但某些类型的生殖器 HPV 可能导致连接阴道的子宫下部(宫颈)出现癌症。

陰莖癌hpv

後來陳先生向泌尿科專科醫生求醫,抽取組織化驗後,確診感染HPV及患上陰莖癌,屬高風險癌症,他其後接受了可保留陰莖的腫瘤切除手術、皮膚移植重建手術,以及前哨淋巴活檢手術,確保癌細胞沒有擴散。 「低風險病毒類型」的人類乳頭瘤病毒,可引致性病―疣,經皮膚感染的HPV病毒會導致身體如手、腳等出現皮膚疣,但並不影響健康。 可是,經性傳播感染的HPV病毒會感染患者的生殖器和肛門,這些HPV病毒又稱為「生殖器HPV病毒」(俗稱性病椰菜花)。 人類乳頭瘤病毒(又稱 陰莖癌hpv2023 HPV)是一組包括 150 陰莖癌hpv 多種類型的病毒,其中約 40 種會感染人類的生殖器官。 HPV 可引致子宮頸、陰道、外陰及肛門的癌前病變及癌症。 HPV感染,主要是透過體液或性接觸傳播,已知的HPV感染種類高達逾200種,除了子宮頸癌之外,還可以引致生殖器官濕疣(俗稱「椰菜花」)、外陰癌及陰道癌。

陰莖癌hpv: 男女皆施打疫苗,保護才能更全面。

由於HPV感染主要是性行為引起的,最理想的接種疫苗時間就是在初次性行為前,最早可接種子宮頸疫苗的年齡是九歲。 香港較少人會在這個年紀就接種,但外國因女性初次性行為的時間普遍比香港人早,所以較常見在較早的紀接種,不過一般來說,都建議九歲後應盡早接種。 HPV即人類乳頭狀瘤病毒,超過99%的子宮頸癌都是由HPV感染引起。

当病毒一般通过您皮肤上的伤口、擦伤或小裂口进入到体内时,便会出现 HPV 感染。 一般而言,25 至 64 歲而曾有性經驗的婦女,都應該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 陰莖也會長癌嗎﹖HEHO君光想像起來就覺得這是一幅很可怕的景像。

陰莖癌hpv: 陰莖癌

3月4日是世界HPV關注日,研究顯示,大約75%有性生活的人在一生中會受到HPV病毒感染。 HPV是最常見透過性接觸傳播的病毒,超過 150種不同基因型,可引發不同的病症,大致可分為高危險度及低危險度兩類,前者是導致逾90%子宮頸癌的元兇;後者主要引發性病疣如椰菜花或輕度細胞病變。 受HPV感染影響的子宮頸,通常是子宮頸細胞受病毒破壞,發生持續、嚴重的細胞病變,才會導致子宮頸癌,這個過程可能需時9至15年。

陰莖癌hpv

另一方面,如患者於康復後再度出現與陰莖癌相關的風險因素,包括繼續吸煙、再次感染HPV病毒或愛滋病等,也有機會引致陰莖癌復發,因此患者接受治療後,仍須時常保持良好衞生及護理。 愉悅的性生活是浪漫關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原來一些房事習慣卻可能與癌症聯上關係?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發現,近年人類乳頭瘤病毒(HPV)相關的口腔癌及口咽癌有增加趨勢,背後原因除與長期吸煙有關,亦推測可經由口交廣泛傳播所致。

陰莖癌hpv: 健康管理

由於缺乏症狀,許多人染上HPV亦不自知;但亦有人受感染後,病毒一直處於「休眠」狀態,即使「中招」亦無法即時被檢驗出來,更有可能延至數以十年後才突然被激活。 無論如何,病毒在被免疫系統清除之前仍具危險性,不論男女皆有需要提防。 據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於2016年的研究數據,香港平均每5名口咽癌求診個案就有1人感染HPV,足證HPV是極具威脅的幕後黑手。 吸菸是包皮垢外重要的誘發陰莖癌因素,因血凝塊阻塞血管,血管閉塞,除陽痿外亦會癌變陰莖癌。 男士濫交、沒進行割包皮手術(割禮)、牛皮癬、人類乳突病毒、曾患或已患上性病疣(椰菜花)、愛滋病等其他性病,均是罹患「陰莖癌」的高危因素[1][11][12][13][14][15]。 我有位男病人,口腔潰瘍持續不癒,最初以為生痱滋,後來做了活檢才確診是HPV引發的口咽癌。

而本港私人市場在2006年已推出HPV疫苗,由2020年開始「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為女童接種HPV疫苗,首劑在小五免費接種;第二劑在小六,有望能幫助降低本港子宮頸癌發病率。 希望政府能加大力度推廣至所有適齡男女學童,提升市民對HPV的認知及接種疫苗的重要性,把握黃金時期預防由HPV病毒引起的各種疾病。 不論感染哪一種HPV,依照目前的醫療技術,均無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 不過大部分HPV病毒感染都是一次性的,除非免疫能力低下,否則大部分HPV都可以被人體自身的免疫力逐漸清除。 但要留意的是,雖然HPV可以在短期內自行消失,但並不代表不能夠重覆感染,同樣地,即使由病毒引發的病變(如:生殖器疣、子宮頸病變、子宮頸癌等)可以治癒,但病毒亦有可能留在人體內,繼續感染您的性伴侶。 人體乳頭瘤病毒(HPV)早前已被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列為最常見的性病之一。

陰莖癌hpv: 陰莖癌預防方法

因此,建議至少每3年(每年一次更好)進行一次子宮頸癌篩查,以排除出現子宮頸病變或監測早期子宮頸病變,以在病情演變成癌症前處理。 「高風險病毒類型」的HPV是子宮頸癌的主要成因,有研究指出,超過99%的子宮頸癌個案都是因為病毒引致的。 女士一旦持續感染「高風險病毒類型」的HPV,引致子宮頸癌的機會高出最少30倍。 陰莖癌hpv 一旦發現,可能已出現了癌症症狀,甚至到了難以治癒的癌症階段。

  • 其他与 HPV 感染有关的癌症类型包括肛门癌、阴茎癌、阴道癌、外阴癌和咽喉后部的癌症(口咽癌)。
  • 據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於2016年的研究數據,香港平均每5名口咽癌求診個案就有1人感染HPV,足證HPV是極具威脅的幕後黑手。
  • 如未有性經驗者接種,保護效果相對會是最佳,而且越早接種,所產生的抗體水平也會越高。
  • 最常見為女性持續感染其中一種致癌或高風險類型的 HPV,可導致子宮頸出現不正常的細胞病變,部分更可能會在數年間發展成為子宮頸癌,腫瘤的癌細胞能從子宮頸的表面侵入到較深入的組織,並擴散至毗連的器官。
  • 例如梅毒性下疳(Syphilitic chancre)會造成陰莖無痛性潰瘍、杜克雷嗜血桿菌(Haemophilus ducreyi)造成的類下疳則會產生較疼痛性的潰瘍[1]。
  • 除了接種疫苗外,也不要忘記定期進行抹片檢查、進行安全性的行為,才能對HPV作出最完整的防範。
  • 陰莖癌大多是「鱗狀上皮癌」,通常發生於中年以後男性被包皮蓋著的龜頭或包皮內面,目前認為它的發生和龜頭或包皮的慢性炎性刺激有關。
  • 在「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下,女童需接種共兩劑HPV疫苗,首劑會在小五接種,而第二劑會在小六接種。

如癌細胞於確診時還未開始擴散,患者的5年存活率可高達82%;如癌細胞已擴散至周邊組織、器官或淋巴結,5年存活率則跌至約50%;如癌細胞已蔓延到遠距離的器官,5年存活率更只得12%左右。 剛開始的時候,陰莖癌形狀是表面潰瘍,也可能像是菜花,常發生的位置是龜頭及龜頭後面的冠狀溝。 但是並不是所有陰莖的潰瘍或突出物皆是陰莖癌,如梅毒、疹、過大的菜花、黑色素瘤,甚至是轉移來的癌細胞皆有可能,因此,陰莖癌的診斷必須經過病理切片檢查才能確定診斷。 另外,過去有研究分析了陰莖癌發生率較高的地方,研究指出這些地區女人得子宮頸癌的比例也相當高,推測包皮內的病毒,像是HPV等,可能與這兩種癌症的致病機轉有關。

陰莖癌hpv: 接受陰莖癌治療會否影響性功能?

有研究指出,九價HPV疫苗所覆蓋的九種HPV類型,已包括90%至95%引致肛門癌的HPV。 坊間有傳接種HPV疫苗有機會出現嚴重副作用,令部分人因而卻步,其實HPV疫苗最常見的副作用主要只是打針的位置發痛及紅腫、頭痛、發燒,這些徵狀一般都會自行消退,甚少人會出現嚴重敏感。 「低風險病毒類型」HPV能引發性病,俗稱生「椰菜花」的患者的生殖器官或附近皮膚上會生又硬又腫的濕疣。 細So偷食事件全城轟動,由老公出軌背叛到引發性病恐慌,代入感重的女性讀者無不邊看邊驚。 只要是9歲或以上的人士,無分男女其實皆可接種HPV疫苗。 如未有性經驗者接種,保護效果相對會是最佳,而且越早接種,所產生的抗體水平也會越高。

陰莖癌hpv

雖然約80%的HPV感染都可以在兩年內自行痊,但假若持續感染高危HPV病毒,則有可能導致子宮頸癌、肛門癌、外陰癌、陰道癌、陰莖癌、口咽癌等多項男女癌症,而目前醫學界已證實,幾乎99.7%的子宮頸癌皆由HPV病毒引起。 由於大部分子宮頸癌的元兇是HPV,讓很多人誤以為HPV是女性的「專利」。 事實上,男女都有機會經由性接觸甚至皮膚接觸而感染HPV,可導致的癌症包括子宮頸癌、肛門癌、口咽癌、外陰癌、陰道癌及陰莖癌等。

陰莖癌hpv: 子宮頸癌元兇 HPV感染多無症狀

Gardasil 9 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 HPV 疫苗,男性和女性均可接种,用于预防宫颈癌和生殖器疣。 如果您已怀孕并患有伴生殖器疣的 HPV 感染,有可能您的宝宝会被感染。 极少数情况下,感染可能导致婴儿的声匣(喉)出现非癌性增生。 生殖器 HPV 感染通过性交、肛交和生殖器区域的其他皮肤间接触而发生。 一些导致口腔或上呼吸道病变的 HPV 感染是通过口交传播产生的。 陰莖癌hpv2023 進一步調查未施打前三名,主因都是「不知道男性也可以接種HPV疫苗」、「不清楚諮詢科別」,「認為自己不會罹癌,不需要接種疫苗」,顯見不少男性對HPV預防知識仍相當不足。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建议所有 11 到 12 岁的孩子接种两剂 HPV 疫苗,中间相隔至少六个月。 9 到 10 岁儿童和 13 到 14 岁的青少年也可按照更新版两剂方案接种疫苗。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建议对年龄为 11 到 12 岁的男孩和女孩进行例行 HPV 疫苗接种,但是接种时间可以提前到 9 岁。 協會統計指,美國確診陰莖癌的男性平均年齡為68歲;換個方式計算,當地大約8成確診個案都年屆55歲。 兩項數據均反映,隨著年紀增加,患上陰莖癌的機率也會因而上升。 患有生殖器疣可能很难应对,但它们不会对您的健康构成威胁。

小朋友的免疫能力一般較強,所以世界衛生組織亦建議9至13歲的女孩應接種HPV疫苗注射。 本港的衛生署,已於2019至2020年度起,為小五及小六女童安排接種九價HPV疫苗。 以香港子宮頸癌的HPV分型報告來看,68%港人的子宮頸癌是由16及18型HPV引起,另有16%則是由50及58型引致。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将过去的生殖器疣诊断告知未来的性伴侣是否有任何健康益处,因为不知道在疣消失后一个人会传染多久。 如果在每次性行为中使用,男用乳胶避孕套可能会降低您通过生殖器疣的机会。 但是 HPV 可以感染避孕套未覆盖的区域,因此避孕套可能无法完全抵御 HPV。

因為HPV病毒的潛伏期可以很長,病徵又不易察覺,即使使用安全套亦不能百分百預防,因此只要有過性經驗,即使只有一個或固定的性伴侶,也有機會感染到HPV病毒。 陰莖癌hpv 包莖、包皮太緊而沒有接受手術、包皮不能向上翻起,或衛生習慣不良的人,如果包皮垢長期刺激陰莖導致發炎[7],可能增加陰莖癌的風險[8]。 根據統計,一出生即10天內接受包皮環切術的猶太人,得陰莖癌的比例近乎是零[2]。

其他与 HPV 感染有关的癌症类型包括肛门癌、阴茎癌、阴道癌、外阴癌和咽喉后部的癌症(口咽癌)。 關於陰莖癌的治療,如果是初期,只要經由包皮切除及雷射燒除即可完全痊癒;中期就必須做放射線治療,部分陰莖切除;如果再晚發現,就必須做全部陰莖切除,出現轉移的話還須加上放射線治療及化學藥物治療。 如果您的伴侣患有生殖器疣,在疣消失或移除之前,您应该避免发生性行为。 此外,您可能需要接受医疗保健提供者的生殖器疣和其他性传播疾病 (STD) 的检查。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