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土瓜灣家品店9大好處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老閣曾在多間不同的五星級酒店任職,故此出品都有酒店級的水準。 必試的甜品是Tiramisu梳乎厘班戟鬆餅,富有空氣感及香軟鬆甜,入口即溶,品嚐時可再淋上咖啡酒,值得一試的土瓜灣美食。 另外鹹食推介意粉如自家製喇沙海鮮扁意粉及忌廉野菌汁貓耳朵意粉。 土瓜灣cafe當中,以懷舊復古風作主調的呼吸星球,在Instagram成為打卡大熱,成為網紅們的周末好去處!

  • 你若迷戀舊物的質樸及美好,大可前來尋寶,這間香港家具店保證像穿越時空,使得你流連忘返。
  • 二次大戰之後的 年代,九龍城區的土瓜灣更被發展成為一個工業區。
  • 至於點心,則有多達數十款選擇,如燒賣、蝦餃、盅頭飯及腸粉等,非常豐富的土瓜灣美食。
  • 牛棚藝術村前身是建於1908年的「馬頭角牲畜檢疫站」,即是牛隻的中央屠宰中心,營運了近一個世紀直至1999年8月。
  • 在到處都是車房的地方,看到這幅優雅的壁畫,反而有一種有趣的違和感,吸引影迷去朝聖。

店舖主要售賣50至80年代美、日風的女裝服飾、帽、鞋、飾品和玩具等,件件手工細緻用心。 店主不時會拍片教大家襯衫,風格多樣,有型格男孩風、優雅甜美風、也有玩味風格。 所謂物極必返,經歷過物欲橫行、瘋狂消費的黃金時代,有股返樸歸真的潮流正在香港匯成力量。

土瓜灣家品店: 香港必去 vintage 小店

花甲湯是餐廳必食之選,花甲粒粒走沙,湯底鮮味又鮮甜! 此外,凡惠顧花甲湯/雞扒湯,出示全日制學生證或身穿校服,可免費送贈飲品,留意麵餐價錢是沒有優惠的。 「香港炸髀關注組」推介的生炸雞髀,雖然不是即叫即炸,但放在保溫櫃內,毫不影響原本的溫度和味道,能夠保持外皮脆口。 Lamees大廚Tarek大有來頭,在香港擁有25年的入廚經驗,更曾任半島君悅的廚師。 餐廳位置隱蔽,位於環海東岸的商場,因此小店並不多人認知,卻是一間價格平民的日本餐廳。

屯馬綫通車後,不妨找個假日與家人前往參觀石屋展覽區,欣賞上世紀4、50年代寮屋區的特色建築,並了解二次大戰後香港基層居民的生活環境。 屯馬綫宋皇臺及土瓜灣兩個新站正式啟用,相信會吸引不少市民前往九龍城區消遣,今次率先為大家介紹當區4個復古味濃的美食及尋寶景點,適合鍾情港式美食又喜歡打卡的你。 全部景點離鄰近港鐵站都只是數分鐘步行路程,非常方便。 位於九龍區優越地理位置-土瓜灣,鄰近旺角、佐敦、紅磡及尖沙咀等區,是購物、吃喝、本地探索及商務的集中地。 除了是夜晚跑步及放狗的好地方外,亦是不少電視劇的常見取景勝地。 土瓜灣家品店2023 鄰近的馬頭角碼頭因為中九龍幹線工程而暫時拆卸,將來會在原址重建。

土瓜灣家品店: 九龍城區化身 80年代藏寶庫 帶您發掘港式懷舊復古風貌|九龍城 X 土瓜灣文青一日遊

根據沙中線土瓜灣站的考古發掘,證實唐宋年間土瓜灣地區已經有村落和墟鎮,清朝起與紅磡、鶴園角創立「紅磡三約公所」。 土瓜灣家品店 相對紅磡、九龍城等地而言,土瓜灣早年發展較慢,村落至1920年代才隨市區的擴展而消失,同一時期拆卸的還有附近九龍寨的馬頭圍、馬頭角和二王殿村等。 二次大戰之後的 年代,九龍城區的土瓜灣更被發展成為一個工業區。 其中香港元興電機織染廠就是其中一例,另外是製造燈塔牌手電筒的香港捷和製造廠(1947)有限公司、專業漂染各種布匹的禎昌染布廠、製造火水燈的立泰製造廠有限公司和製造機器的新聯機器廠等等。

  • 阮玲玉是30年代上海著名演員,演技出色,作品無數,可是在25歲時自尋短見,香消玉殞。
  • 原址活化後,石屋改營懷舊冰室、旅遊服務中心及文物探知中心。
  • 店舖主要售賣50至80年代美、日風的女裝服飾、帽、鞋、飾品和玩具等,件件手工細緻用心。
  • 這家土瓜灣美食餐廳的招牌Tirumisu梳乎厘班戟賣相吸睛,質感鬆軟有空氣感,表面灑上可可粉,淋上附送的朱古力醬及Expresso,味覺層次極豐富。
  • 商舖主要集中在土瓜灣道,工廠大廈和住宅式工場則於九龍城道與馬頭圍道,後因工業轉營,工廠慢慢搬遷,部份工廠大廈演變成現在內地旅行團購物的地方。
  • 必試的甜品是Tiramisu梳乎厘班戟鬆餅,富有空氣感及香軟鬆甜,入口即溶,品嚐時可再淋上咖啡酒,值得一試的土瓜灣美食。

譽麵坊絕對是土瓜灣人的集體回憶,因為是不少街坊由細吃到大的土瓜灣美食! 當中的鎮店名物就是南乳雞球米線,雖然米線湯底並不是坊間所流行的麻辣湯底,只是清湯。 但重點都落在即叫即炸的雞球,香脆可口的雞球啖啖肉,再蘸上南乳汁,香濃惹味,而且每一碗都份量超多,差不多有五至六塊,以為很貴嗎? 另外還有和風豬扒、椒鹽肉排等炸物也非常出色,想一次過試勻可以雙拼,感受雙重炸物的土瓜灣美食滋味。 由當年的海悅廣場二樓搬到地舖,再搬遷到現址,譽麵坊主打南乳雞球撈麵,性價比高。

土瓜灣家品店: 深水埗終極指南

馬頭角十三街由13條街道組成,當中有11條全直街道,街名字首分別以11隻寓意吉祥的瑞獸,龍、鳳、鹿、麒麟等命名。 十三街歷史悠久,這一帶的樓宇樓齡逾半世紀,龐大的唐樓群外表並不光鮮,但七彩顏色勝在夠特色。 樓上民居,樓下車房遍地,左右有茶記、小店,共冶一爐,湊成香港舊區獨有的味道。 隱身於馬頭角明倫街與忠信街交界一帶,走過一家又一家的車房,你會看到斑駁的牆上居然出現了一代影星阮玲玉的身影。

土瓜灣家品店: 商場及百貨公司

招牌必食、北海道製的鬆脆可樂餅有五種口味,包括洋蔥、紫芋甘粟、南瓜、芝士和牛肉。

土瓜灣家品店: 馬頭角十三街

不過近年不停重建下,不少老街坊被迫搬走,老店亦難敵昂貴租而結業。 近年區內亦多了不少自由行旅客,出現多間金舖及藥房。 相信不少人都有吃過位於佐敦的糖水名店佳佳甜品,更曾得到米芝蓮推介。 土瓜灣家品店 店主的妹妹二姐在土瓜灣另起爐灶開店,甫開業已備受區內街坊歡迎,成為土瓜灣美食代表之一。 人氣推介香滑芝麻糊、白果蕙米腐竹、補腦合桃露及蓮子紅豆沙等,香氣十足。 以工業風設計的HeysoNuts,主打多款不同的甜品及西餐,是必去的土瓜灣cafe。

土瓜灣家品店: 香港特色屋邨球場

至於點心,則有多達數十款選擇,如燒賣、蝦餃、盅頭飯及腸粉等,非常豐富的土瓜灣美食。 老開劉發強是深水埗人氣老字號劉森記老闆劉庭森的二子,以親自打製的麵條並人手擀麵為賣點,麵條出名彈牙爽滑。 招牌主打的南乳豬手麵,豬手以南乳醬炆至軟腍入味,就連骨頭也有香濃的南乳香氣,絕對是令人想一吃再吃的土瓜灣美食。

土瓜灣家品店: 土瓜灣家品店

原來前身是建於1908年的牲畜檢疫站及中央屠宰中心,由2001年就改建成為藝術村,吸引不少藝術團體逐一進駐。 不時舉辦各式藝術展覽,亦因為極富特色的紅牆磚夠Igable,吸引不少電視劇、電影在此取景拍攝外,亦成為不少網紅、網美打卡的土瓜灣好去處。 離開土瓜灣,帶大家到九龍城一間舊建築活化成的冰室—石屋咖啡冰室。 冰室位於石屋家園內,是何家村的所在地,於1945至1949年間落成,後來為配合九龍城市區發展計劃得以復修,屬三級歷史建築。 原址活化後,石屋改營懷舊冰室、旅遊服務中心及文物探知中心。

土瓜灣家品店: 好去處

以下十家 vintage 小店個性十足,有的專攻古著,有的聚焦二手生活雜貨,有的放眼古道具,貨品件件獨一無二,可一不可再。 想了解更多個性小店,可瀏覽文具控必逛的香港文具店和香港七大特色書店。 土瓜灣保留了不少舊區特色,其中一個土瓜灣好去處「十三街」正是非常有舊情懷的特色景點。 土瓜灣十三街由13條街道組成,分別以寓意吉祥的瑞獸命名,例如龍、鳳、 鹿、麟、鷹等。 Living PLAZA by AEON 分店遍佈港九新界,是不少市民休閒時的購物熱點。 AEON今日(5/8)宣布再有新店進駐土瓜灣,是今年第四間開設的 Living PLAZA by AEON 新店。

土瓜灣家品店: 馬頭角煤氣鼓:集體回憶

店主還會改造舊物,例如將印刷商的字粒架改裝成書架,又把的士燈改成 LED 土瓜灣家品店 土瓜灣家品店 擺設。 這裏可說是「雜崩冷」什麽都有,保證你尋寶尋得樂而忘返。 由公園盡頭的「海心亭」可望到紅磡灣區域,遠至北角至鰂魚涌一帶,甚至九龍東及郵輪碼頭的海景一覽無遺,絕對值得一去的土瓜灣好去處。

土瓜灣家品店: 餐廳

阮玲玉是30年代上海著名演員,演技出色,作品無數,可是在25歲時自尋短見,香消玉殞。 香港導演關錦鵬1992年執導電影《阮玲玉》,將阮玲玉的生平事蹟拍攝成電影。 在到處都是車房的地方,看到這幅優雅的壁畫,反而有一種有趣的違和感,吸引影迷去朝聖。 紅燈山位於土瓜灣與何文田之間,算是整個九龍南的最高點。 從此處可以俯瞰整個土瓜灣的景色,更能遠眺九龍東、維港海景! 由土瓜灣出發,可以先從樂民新村和半山壹號之間的一條長樓梯往上走,經靠背壟道遊樂場一直向何文田方向走,抵達馬頭圍配水庫遊樂場後沿路上山即可到達何文田上配水庫,成功攻頂!

土瓜灣家品店: 香港旅遊優惠

店名取自魯迅的《朝花夕拾》,「夕拾」收藏了琳琅滿目的舊物,希望大家可以重拾美好的回憶。 原本在落戶於上環,後來搬遷至土瓜灣工廠大廈裏,走出舊式拉閘升降機,便是佔地超過3,000呎的古物店,小至各類印刷品、玩具公仔,大至二手電器、傢俬等,簡直是舊物收藏家的尋寶樂園。 土瓜灣保有舊區特色,最能體現舊香港情懷的必到景點就是牛棚對面的「十三街」! 而且,十三街的建築物基本上都是樓齡超過50年的舊樓群,每一棟的外型相類近,而且外牆顏色十分吸引,絕對有機會繼海山樓(怪獸大廈)成為另一IG打卡必到的大廈。

全程不到30分鐘,路面程況良好,亦有大片樹蔭,絕對是市區初級行山路線。 呼吸咖啡星球店由外在到內在都保留了香港舊式冰室的特色,冰室卡座、招牌和吊扇,再添上各樣店主的珍藏古董擺設,用餐環境極富懷舊氣息。 雖然環境極港式,但餐廳供應的茶式其實是日式家常菜,亦特別選用沖繩和牛入饌。 位於土瓜灣十三街附近的呼吸咖啡星球店,吸引不少人特地跨區到訪。 餐廳前身是白宮冰室,這間舊式冰室曾經是不少港產片的拍攝地,包括:杜琪峰的《復仇》、嚴浩的《浮城》、周顯揚的《大追捕》等等。

土瓜灣家品店: 玩具

牛棚附近有不少工廠大廈,其中的安樂工廠大廈有一間超隱世舊物店「夕拾」。 店名來自於魯迅名著《朝花夕拾》,意思是拾回一些已經過去,不屬於這個年代的東西。 2019年開業,佔地3600平方呎,收藏了不少舊物古董、二手傢俬,方便大家尋寶。 除了為舊物找新主人,店主亦會不定時舉辦展覽的感受和知識。 位於深水埗社區的一間舊舖看來平平無奇,卻收藏了許多奇珍異寶。

土瓜灣家品店: 九龍城碼頭:來回北角航線

「InBetween Shop」的店主喜愛四處遊歷,搜集世界各地60至80年代的舊物。 店內貨品種類包羅萬有——枱燈、酒瓶擺設、首飾、海報、手錶等,甚至連1980年莫斯科奧運吉祥物 Misha擺設都有。 正如店名「InBetween」,店主希望新舊融合,所以也有售賣一些本地工藝品如手繪陶瓷和項鏈。 在對面街道抬頭一看,就會望到「Little Dot」 搶眼的閃亮霓虹燈。 走進店裏,更會看到橘紅色的牆壁和七彩擺設,格調活潑復古。 店主以前曾在時裝連鎖店打工,覺得香港缺乏女生古着店,所以決定創業。

近年不少荷里活電影在土瓜灣取景,其中《世紀戰疫》、《變形金剛4》、《斯諾登風暴》等在益豐大廈取景。 而啟明街、美景街及十三街附近的工廠大廈曾為香港電視劇集取景地,如《大時代》拍攝美景街的甘露甜品店和鄭保瑞的《狗咬狗》。 自1998年啟德機場關閉後,有不少新私人屋苑在土瓜灣落成,也有不少工業租戶陸續遷往九龍東之新蒲崗、九龍灣、觀塘和油塘等。

土瓜灣家品店: 馬頭角十三街

前身是由60多年歷史的白宮冰室及呼吸咖啡改建,昔日的卡位及牆磚都有逐一保留,店內還有不少特色擺設,每個位置都值得被拍下來。 食物方面,主打日式料理,如石垣島和牛,比起坊間不少Cafe更講究! 推介清高湯慢煮8小時A4石垣和牛蓋碗定食及自家製燒汁手打和牛漢堡水煮定食。 ▲ ELLE.com.hk土瓜灣有一間約3,600呎名為「夕拾」的二手傢俬店,密密麻麻的二手舊物鋪滿整個空間:玩具、鐘錶、相機、玻璃工藝、梳化、行李箱甚至連舊式理髮店的電髮器亦有。 你若迷戀舊物的質樸及美好,大可前來尋寶,保證像穿越時空,使得你流連忘返。 小店創辦人阿Wing對古物有著瘋狂熱忱,在累積藏品之餘,亦不斷發掘新類型的舊物。

土瓜灣家品店: 香港必去 vintage 小店

土瓜灣十三街由80多幢50-60多年樓齡的唐樓群組成,外型整齊有序,外牆顏色七彩繽紛,是吸引不少人打卡的土瓜灣好去處。 唐樓群上居下鋪,附近多為車房、茶記、小店,充滿香港舊區風味。 土瓜灣牛棚藝術村前身是建於1908年的「馬頭角牲畜檢疫站」,即是牛隻的中央屠宰中心,營運了近一個世紀直至1999年8月。 現時活化成藝術空間,並進駐了十多個藝術團體,外圍對公眾開放,後方的牛棚藝術公園亦是近年才開放。 看似平平無奇的土瓜灣舊區一直不太受遊客歡迎,下文介紹9個土瓜灣好去處,包括舊區特色景點、馳名土瓜灣美食,甚至隱世多國菜餐廳! 立即看下去土瓜灣好去處推薦,今個週末探索土瓜灣景點。

8度餐廳是酒店8度海逸酒店內的餐廳,主要提供自助餐、下午茶,下午茶最近的主題為芒果,而自助餐選擇也很多。 2016年6月市建局宣佈在土瓜灣推出3個以小區重建發展概念的項目,涉及鴻福街、銀漢街、啟明街及榮光街合共97個街號。 地盤總面積約8840平方米,樓齡逾50年,估計發展成本需100億港元。 預計2025/26年完成後,會提供1360個中小型單位,設12,200多平方米商業/零售樓面面積,市建局聲稱日後不會引入大型商場,將以小店為主,同時優化區內交通。 當中最為街坊不捨的是有20年歷史被稱為「街坊食堂」 的潮汕美食。 有得選擇飲茶或者湯,每日供應不同款式的老火湯,非常滋補。

土瓜灣家品店: 玩具

之後就改建並分拆成多個單位租給本地藝術工作者和藝術團體做工作室,慢慢演變成牛棚藝術村。 土瓜灣家品店 1950年代初土瓜灣仍較為荒蕪,區內主要為工廠,直至六十年代才漸漸發展起來。 商舖主要集中在土瓜灣道,工廠大廈和住宅式工場則於九龍城道與馬頭圍道,後因工業轉營,工廠慢慢搬遷,部份工廠大廈演變成現在內地旅行團購物的地方。 不少人因為鮮粟米忌廉湯通粉慕名而來的土瓜灣美食,皆因粟米湯每日清晨開始製作,以新鮮粟米逐條刨粒,再加入鮮奶、忌廉、牛油等煲煮,奉客之前,還會加入煎至焦香的午餐肉粒,非常惹味。 另外蛋包飯有四款醬汁自選兩款,推介日式咖哩及芝士汁,滑蛋富有香濃蛋香味,配飯一流。 鄰近十三街唐樓一帶的牛棚藝術村,以紅磚牆成為人氣標記。

「只要夠錢交租,剩下的錢我便用來四處尋求心愛舊物。對別人來說,這就等於毒癮一般。」 阿Wing的瘋狂儲物經驗,讓他成為了所有舊物發燒友的代言人及中間人。 別人有舊物捨不得丟,想它有個新主人的話,必然想到他。 香港二手店芸芸,土瓜灣則有一間約3,600呎名為「夕拾」的二手家俬店,密密麻麻的二手舊物鋪滿整個空間:玩具、鐘錶、相機、玻璃工藝、梳化、行李箱甚至連舊式理髮店的電髮器亦有。

不過隨着工廠北移中國,昔日的工廠已經陸續清拆重建。 雞蛋仔推介|港式小吃雞蛋仔承載了不少港人的童年回憶,不過,時移世易,雞蛋仔的蹤跡已經從街頭小攤檔轉到店舖內,而口味也從單一的味道發展成各種新奇的款式。 繼串燒雞蛋仔、星星雞蛋仔之後,近日就有網民發現土瓜灣一間小店新推了心形雞蛋仔,造型相當可愛,而且只售$12港元。 土瓜灣家品店 相片被分享至Facebook「香港茶餐廳及美食關注組」後獲不少網民大讚:「心形好靚,好特別」、「每啖都有愛」、「良心價」,更有人即刻到小店捧場,買了幾份心形雞蛋仔。 不少香港人以往去台灣、韓國、日本旅行總喜歡到當地的藝術村參觀遊覽,其實近在土瓜灣已經有一個非常有特色的藝術空間,還可以免費入場! 牛棚藝術村前身是建於1908年的「馬頭角牲畜檢疫站」,即是牛隻的中央屠宰中心,營運了近一個世紀直至1999年8月。

可惜最後於2012年結束營業,之後白宮冰室數度易手,最後搖身一變翻新成復古咖啡店。 夕拾的主理人為馮永權(阿 Wing),香港的舊物愛好者必然聽過這名字,老師傅的partner黎小楓(Sylvia),負責看管店舖的日常運作。 「夕拾這店名來自於魯迅名著《朝花夕拾》,本店正是做着夕拾這個行為,拾回一些已經過去,不屬於這個年代的東西。」Sylvia解釋。 在上環寧靜的街道上有一間別緻小店,復古的藍色櫥窗十分雅緻,擺放着各種精美珍品。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