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12大著數2023!內含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

獨特的降落方式和機場的特殊環境,讓啟德機場的13跑道世界知名。 在13跑道着陸對機師來說是與別不同及頗具挑戰性;而對乘客來說,這亦可算是頗為刺激的體驗。 由於香港的盛行風為東風年中使用13跑道降落的機會比31跑道為多。 13跑道的這段向東航程自1974年起設有儀錶導航系統輔助(Instrument Guidance System;和31跑道所設的仪表着陆系统類似,但不帶領至着陸)。 當飛機到達九龍仔格仔山附近,機師便要靠目測右轉47°,對準伸進海港的跑道着陸。 格仔山在九龍仔公園附近的小山崗上,塗以紅白兩色,晚間以燈光照明。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

由8月15日開始,機管局在主要出入口增設水馬,一號及四號停車場亦關閉。 有在場市民對有關安排表示鼓譟,批評「為何香港市民不能自由進入機場」。 而數十名示威者曾繼續留守機場內示威區,但最後亦被機管局職員以「涉遊蕩」、機場無劃出示威區和附例寫明「職員有權利阻止市民進入」為由,要求市民離開。 [114][115]此外,機管局也在所有港鐵東涌綫及機場快綫車站貼上客運大樓進出管制安排的告示。 海天客運碼頭現時由珠江船務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及信德中旅國際物流投資有限公司組成的香港國際機場碼頭服務有限公司營運,由珠江客運提供前往中山、深圳蛇口、東莞虎門(太平)、珠海九洲及由噴射飛航提供前往澳門及深圳福永的境外客輪服務。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 香港國際機場

基於新機場的價格昂貴,而且工程所需貸款無可避免會跨越1997年,即香港主權移交的年份,中國政府對興建新機場態度強硬,就此多次批評新機場工程將會對日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造成財政負擔。 實際上,於談判時期,臨時機場管理局已經於1990年4月成立,並且逐步批出新機場的工程合約。 旅客通過入境檢查、提領行李,並進入接機大堂後,即可經過通道到達機場快線往市區列車月台;或沿接機大堂的中央通道離開,前往第三層機場地面運輸中心。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2023 除客運外,貨運亦是啟德機場的另一主要用途,對香港的貿易及製造業帶來不少貢獻。 啟德機場設有兩個空運貨站,首個貨運站於1976年5月落成,第二期擴建在1984年4月落成;第二空運貨站則建於九龍灣,於1991年3月落成,全部由香港空運貨站有限公司經營,並在香港政府的專利協議下營運。

香港政府及後需要重新開啟原啟德機場的二號空運貨運站,有商人更直接將貨物調度到鄰近機場交收。 香港特區政府委任了胡國興法官及鄭維健博士成立獨立的新機場調查委員會,徹查事件[25],而立法會[26]及申訴專員公署[27]亦先後就事件進行調查及發表報告。 香港國際機場載客運輸數量位居全球機場前列,是來往歐美、亞洲及大洋洲航班的轉機點。 同時一直是東亞及東南亞國際客運及貨運的航空樞紐,亞洲第4位最繁忙的國際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連接全球約220個航點,超過100間航空公司在此營運,每天提供逾1100班航班。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 貨運設施

機場北面及東北面約10公里外的山高度達2,000英尺(600米);東面的山距離跑道更只有5公里。 機場南面是維多利亞港,而海港外不足10公里之處,則又是香港島上1,700英尺(520米)左右的高山。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 只有機場的西面、以及跑道東南方向對正的鯉魚門峽角沒有高山阻擋。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2023 港珠澳大橋2018年10月24日通車,是首個連接粵港澳三地的跨境運輸基建項目。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座落香港國際機場東北面對開人工島,口岸內建有四通八達的路段及連接道路,以便往來口岸以及北大嶼山和屯門。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

為求改善營運效率及加強航班吸引力,新渡輪在2002年4月12日把迂迴及乘客量低的東涌航班取消,並每日増設數個航班直接來往屯門及東涌。 因應拆卸赤鱲角碼頭的安排,12月7日起所有航班改為往返屯門和東涌的同時,用作接駁渡輪的穿梭巴士路線S53和S64,分別停辦及改道不入碼頭。 嶼巴B4線往返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與香港國際機場,而港珠澳大橋通車時,順朗路連接北大嶼山公路的西面支路尚未竣工,令嶼巴B6線暫時改經機場島上道路。 香港國際機場設有自助登機閘口, 為旅客帶來便捷的非接觸式登機體驗。 香港國際機場在興建時的大型填海造地工程破壞了原有的海洋生態,最為令人關注的是經常出沒於大嶼山北部海域的中華白海豚。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 停機坪上交通服務

離境大堂上一層設有多家食肆,當中美心集團經營美心閣酒樓及弁慶壽司,另設有「世界之窗」自助快餐店。 1998年機場搬遷後易名富豪啟德酒店,後又改名為富豪東方酒店。 [16]1984年,二號貨運站正式啟用,每年可處理達150萬公噸空運貨物量。 1928年,啟德土地的海旁建造了一條混凝土斜道,供水上飛機上岸或下海,機場的基本工程在1930年完成。

建議旅客提早到達機場,以便有充足時間接受護照及保安檢查。 故此,由3月28日起,現時的15至22號閘口,號碼將順序改為5至12號。 於2020「天際走廊」啟用後,現時位於北衛星客運廊的501至510閘口,亦會順序改為13至22號閘口。 當飛機向鯉魚門方向滑行至跑道末掉頭準備起飛時,機師眼前只有前方數以千計的高樓大廈和海拔1,300英尺(400米)高的獅子山和筆架山。 飛機剛起飛的時候,機師便要將爬升不久的飛機轉向西飛,以免直撞山。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 機場快綫車站

維修設施位於機場北面近新蒲崗,即今工業貿易大樓及在建新稅務大樓的位置。 1962年新客運大樓及停車場落成,並於1965年拆卸舊客運大樓。 香港空運及客運增長迅速,啟德機場在1990年代的設計乘客量為每年2,400萬,但它關閉前的實際客量卻達到2,800萬,再加上150萬公噸貨物,以國際客運量屬全球第3,貨運更達全球第1。

  • 新機場歷經6年建成,並且與新界西區的另一工程大欖隧道一併於1998年啟用,於1998年7月2日由時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兼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主持開幕儀式,7月6日正式啟用。
  • 香港國際機場第一航廈為香港國際機場首座航廈,在1998年7月6日正式啟用,承建商是BCJ聯營公司(由英國的艾銘建築及保富集團、中國建築、以及日本的熊谷組及前田建設組成),造價逾101億港元。
  • 由於此計劃需時15年及其複雜性、需要廣大的研究和試驗才能正式使用新科技。
  • 為了補償所造成的破壞,機場管理局自1996年起一直資助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並且於2006年在機場南端東岸路設立古窯公園,當中介紹古窯歷史和展示10多個當地出土的元代鑄爐。
  • 在2017年6月的下一階段計劃推廣至值勤主任使用[131]。
  • 啟德機場位處九龍市區地帶,與九龍城住宅區僅一街之隔,多年來飛機升降對居民造成了極大噪音污染。

2010年起,其貨運流量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1位,客運流量則排名世界第8位,國際客運流量排名世界第3位[9]。 2018年,總客運量達7,468萬人次,總航空貨運量共512萬噸。 2019年,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頒發全球首個IATA CEIV Fresh認可予香港國際機場,成為合作夥伴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為香港國際機場首座客運大樓,在1998年7月6日正式啟用,承建商是BCJ聯營公司(由英國的艾銘建築及保富集團、中國建築、以及日本的熊谷組及前田建設組成),造價逾101億港元。 大樓佔地57萬平方米,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場客運大樓建築的世界紀錄保持者,有關紀錄於2008年被面積達98萬平方米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三號航站樓打破。 機場客運廊(即登機閘1-80及 )也位於一號客運大樓的建築內。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 一號客運大樓

消防事務由香港消防處機場消防隊負責,救護事務由救護總區負責。 由於機場消防隊的佈局、裝備以及水準,達致香港國際機場符合「十級機場」國際標準,即消防車輛可以於2分鐘之內抵達跑道上任何範圍,或者於3分鐘之內抵達其他的飛機活動區。 客運大樓下層為接機大堂,大堂設有麥當勞快餐店及找換店等設施,並有通道通往南面大樓外的有蓋的士站及機場巴士站。

2019年更拿下全球首個IATA CEIV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2023 Fresh認可合作夥伴機場,表示香港國際機場擁有嚴格的溫控貨運流程中提供高效的專業設施及服務,在運送及處理鮮活貨物方面達到國際認可標準的卓越能力。 新機場的選址位於大嶼山以北的一座人工島上,面積12.55平方公里,包括赤鱲角、欖洲及填海所得來的土地。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2023 根據初期的設計,原定的機場地形會是一個跟東涌北部連在一起的半島,即是東涌灣會被填平,後來經過重新設計,成為一個獨立的機場島。 建造工程於1992年正式啟動,初期計劃原定於1997年年中完成,時任香港總督彭定康曾經表示希望在香港主權移交後能夠從新機場離開香港,不過最終在香港主權移交前五個月(即1997年2月10日)才完成第一次校飛,並於過後一年的1998年才完工。 新機場歷經6年建成,並且與新界西區的另一工程大欖隧道一併於1998年啟用,於1998年7月2日由時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兼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主持開幕儀式,7月6日正式啟用。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 連同其他相連基礎建設,造價約為90億美元,佔《香港機場核心計劃》中成本的40%[20]。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 機場酒店

另外,為配合通宵機場巴士路線「NA」線投入服務,機管局委托營辦商營運機場員工接駁巴士,深宵免費接載機場員工由後勤區各處前往國泰城或地面運輸中心轉乘各條NA線。 多年來,香港機場管理局進行了多項改善工程,擴建及提升機場設施,以應付日益增加的航空交通需求。 機管局於2001年提出《香港國際機場2020發展藍圖》,發展航天城為機場提供商業配套設施,滿足市場對機場商業區的需求[32][33]。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2023 第一期項目包括二號客運大樓、亞洲國際博覽館及海天客運碼頭等設施,已於2008年先後落成啟用。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

為了應付鉅額工程開支,機管局現時向所有從機場離港的旅客徵收「機場建設費」。 國泰集團以及同屬太古集團的港機工程(HAECO)有為其員工提供員工巴士來往市區各處及國泰集團於機場島上各辦公設施和港機維修庫,該員工巴士服務由冠忠巴士負責營運,國泰及港機員工需要先向冠忠登記其八達通卡方可使用該服務。 此外,國泰亦委托香港機場地勤服務有限公司(HAS)營運來往國泰城、國泰港龍大廈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 / 中航大廈及客運大樓的員工穿梭巴士服務。 HAS亦同時提供機員巴士服務,負責接載國泰航空及香港華民航空之機組人員於簽到後前往停機坪執勤。 在8月12日下午,近萬名示威者因爆眼少女案響應集會前往機場,接機和離港大堂未能承受人潮。 往返機場交通不勝負荷,更一度完全癱瘓,部份示威者及旅客選擇徒步進入機場,至於限制進出離境大堂的措施則繼續生效。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 啟德機場

機場隧道內設有一個通往機場的出口,連接宋皇臺道及世運道,再通往客運大樓。 上層為離境大堂,設有航空公司登記櫃枱及多塊自動翻牌式航班顯示板;禁區內則設有入境處出境櫃位,保安檢查設施及免稅品店。 離境大堂中央部份有一條通往上層瞭望台的樓梯,該處成為不少團體出發前拍攝團體照片之地。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

整個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原訂預算耗資逾二千億港元,這個由港英當局單方面提出異常龐大的建設計劃,而且超越1997香港主權移交,令到中國政府感到十分震驚,憂慮興建新機場會耗盡本港財政儲備,及為日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留下巨額債務。 中英雙方最終同意削減新機場計劃開支至1,582億港元,1997年後特區政府府負債不會超過230億港元,以及承諾留給特區政府不少於250億港元儲備等條件[9],不少基建項更需要縮減規模[10]。 香港國際機場按照美國國土安全部的規定,就前往美國的旅客所攜帶的電子器材實施額外保安措施。 每部電動代步車每充電4小時可以行駛3小時,為了配合於客運大樓內使用,車輛被改裝成為每小時限制速度至最高8公里,行駛期間會發出聲響以提示途人。 員工在操作前必須接受相關的訓練及考核,包括筆試及路試,以保障員工及公眾的安全。 在2017年6月的下一階段計劃推廣至值勤主任使用[131]。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 跑道、滑行道及停機坪

飛機升降方向分別為136°及316°,所以名為「13跑道」及「31跑道」。 機場快綫五個車站設計達世界級水平,為旅客提供一流設施和便捷服務,竭誠為你提供舒適愉快、暢通無阻的乘車體驗。 營辦商在一號客運大樓接機大堂B商業服務櫃檯B18設置查詢處,並安排專人帶領乘客到一號停車場旅遊車總站候車室等候登車。 香港機場停機坪平面圖2023 1984年12月19日,中國總理和英國首相在北京簽署《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