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2.5耳機線10大優點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2.5耳機線

3.5mm TRS:3 段式的 3.5mm TRS 是最常見的耳機插頭,從上到下依次序是左聲道、右聲道和接地,能兼容大部分手機和 DAP 使用。 3.5mm TRRS:設有線控功能的耳機,你會發現其插頭為 4 段式 TRRS,除了左聲道、右聲道、接地,還有一段可以傳送收音咪訊號。 第一批設有 4.4mm TRRRS 介面的自然是 Sony 一眾 Signature 系列(兩款 DAP、PHA-2A DAC-AMP、TA-ZH1ES 家用解碼耳擴),而現階段,除了 Sony 2.5耳機線2023 之外,即將發售的 Acoustic Research AR-M200、Sennheiser HDV820 耳擴等等,亦設有 4.4mm TRRRRS 輸出。

2.5耳機線

除了選對適用的線材與設備外,線材品質也是其中的影響因素,不論是傳輸的穩定度或是本身的耐用度,都可以是購買線材時的考慮因素,也才能讓搭配的產品有相應的效能表現。 2.5mm:即是平衡線,+/-極的地線獨立分開,理論上更少雜聲。 以日系品牌如onkyo、先鋒牌,還有韓系AK的PLAYER最常使用。

2.5耳機線: MY IEM 耳機專門店 FiiO RC-IE8B 聲海專用2.5mm平衡耳機線 適用於Sennheiser IE8

S/PDIF(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face Format)可同時傳輸兩軌音訊;ADAT 在取樣率為 48kHz 時可同時傳輸 8 軌音訊,在 96kHz 時為 4 軌,經常用於將多頻道與多個麥克風前級的訊號傳至介面中,兩者在錄音介面上都不難找到,是擴充輸入與輸出的常見方法。 數位訊號在傳輸時需要確認兩台設備間的格式與參數是同步的,否則在傳輸時容易產生錯誤。 ▉ Type-C:自 USB 3.1 傳輸規格推出時,連同出現了 Type-C 這個新的 USB 插孔規格。 目前越來越多設備將插孔改為好拔插且傳輸速度更高的 Type-C(但仍有 USB 2.0 版的 Type-C,傳輸規格是不同的;在購買、使用時需要先注意)。 最近剛推出的 Focusrite Scarlett 錄音介面第三代就採用了 USB Type-C 作為輸出孔。 只不過,耳機系統的平衡介面未能統一,甚至愈出愈多,令不少玩家感到頭痛,對廠家來說同樣構成麻煩。

在手機、平板等三環規格的裝置上,是可以使用部分 TRS 兩環的線材及裝置(像是耳機),但如果是反過來想在 TRS 兩環的裝置(像是錄音裝置、相機)上使用三環的裝置或線材時,就需要使用轉接線。 XLR 公頭通常會是輸入端,用於連接喇叭、將訊號輸入硬體;母頭通常是輸出端,用於連接麥克風,或從硬體輸出。 1.更換壞線:其實可換線耳機推出不過十多年,最早期原因就是舞台工作者方便在斷線時更換parts,不用整對拿起修理。 貓奴都應該感同身受,家中數百元不可換線耳機,總會被咬斷幾條,還送你一點貓口水。 2.耳機線是Player至耳機的橋樑,入面是裝載著analog訊號的電流,理論上線材愈粗流量就愈大、線材愈純資訊也愈少失真。 3.研究發現不同類物料,對高中低音頻量、音色會有影響,有人就利用這特性,用換線去改變耳機的聲底,至於點變,一般市面兩大線材是銅和銀。

2.5耳機線: 耳機升級線 高品 SONY MDR-1A 100AP 1000XM2 SR5 MSR7 2.5mm平衡耳機線

Jaben Hong Kong 負責人 Derek 一向積極與不同品牌直接聯絡,交流產品及市場資訊,他認為 4.4mm TRRRS 的普及速度,雖然比當年 2.5mm TRRS 面世時稍慢,不過現時情況是正而的,能否能更多玩家接受,在於有多少 DAP 設有這款介面。 隨了方才提到的 4-pin XLR 與 2.5mm TRRS,現時市面上看得到的介面還有兩組 3-pin XLR、兩組 3.5mm TRS、4pin mini-XLR 等等,還有 ALO Audio 等品牌推出的介面。 ▉ Thunderbolt 3 : Thunderbolt 是蘋果推出的傳輸方式,在 Thunderbolt 3 中增加了傳輸流量、傳輸電量以及速度,並且選用了 Type-C 作為接孔(所以兩者是真的長得一樣的)。 Thunderbolt 3 支援 USB 3.1 但 USB 3.1 並不支援 Thunderbolt 3,在購買線材與裝置時,必須確認購線材的規格,或是確認裝置是否有支援 Thunderbolt 3。 另外,常在設備上看到 In/Out/Thru,使用 Thru 串連 2 至 3 台裝置能夠確保 MIDI 訊號不會因為經過 Out 而受到其中一台設備的影響,產生不同步延遲的問題。 RODE 的 smartlav+ 的接頭就是三環,因應在手機上使用的需求,所以做成符合手機規格的三環 TRRS 。

BNC 線是同軸線的一種,通常在錄音室中較為常見,用於同步多個裝置的內部時鐘,維持取樣的同步及避免錯誤與雜訊。 光纖線(Toslink/Optical規格):經單條線材透過數位訊號傳輸多軌音訊,用來傳輸 S/PDIF 訊號以及 ADAT 訊號。 常見的 6.3 接頭分為 TRS(Tip-Ring-Sleeve) 及 TS(Tip-Sleeve)兩種,前者為平衡線後者為非平衡線;在外型分辨上,TRS 在接頭上有三環而 TS 則是兩環。 只是可否結束制式戰,成為最多品牌應用的平衡介面,仍然存在巨大阻力。

2.5耳機線: 【耳機修理】3.5mm 變 2.5mm 平衡插頭 30 分鐘完成升級

而數位線材則是傳輸 1 和 0 的編碼(binary code),像是 MIDI 、 S/PDIF 或是經由 USB 傳輸的都是數位訊號。 R'Studio 負責人 Oscar 以 ezone.hk 小編提供的 Sennheiser IE80 升級線作示範。 檢測升級線後,Oscar 確認記者提供的線材是採用 4 芯線傳輸。 Oscar 提醒用戶,若要自行更換插頭,需準備齊全的換頭工具,也要對焊接熟悉。 若功夫不熟練,最好還是請耳機維修店代辦,以免損壞線材或耳機。 一般而言,店舖的「手術費」約 $80~ $100 左右,插頭另計,一般由 $160 起。

2.5耳機線

世上又會否像《幪面超人Build》一樣,可以組合出best match? 雖然老土講句,最終你還是要去耳機店親身試,耳仔收貨,但看畢本文,你最少有個入門概念。 音響、音樂、耳機、電影、奇幻文學、汽車、鐘錶、葡萄酒...男人喜歡的玩物,幾乎全部上癮,奈何物慾無窮而金錢有限,只好努力工作、再工作、還是要工作...

2.5耳機線: 耳機插頭的種類 你又知多少?

當然,耳機線並非愈粗壯、導體直徑愈大、線芯愈多就等於愈好,但除了能夠容納更大的線徑,焊接位置遠比 2.5mm TRRS 為大,令焊接更輕鬆,導體與插頭接點的接觸面積更大,對聲音的影響就十分正面。 同軸電纜是電線、訊號傳輸線的一種,由絕緣線包著中央銅導體的電纜線,傳輸數位訊號,常常在家用電視、無線設備或是家用影音設備上。 Player上使用的耳機插都分好多款,除了座台機才會用的4-pin、6.3mm,手提音響一般有以下選擇。 2.5耳機線 而高要求的廠商,更會用炭纖、木、金屬頭,認為會帶出不同的音色、或卸途器材的震動。 另外,機線的焊錫物料也很講究,高級耳機線都採用無鉛焊錫焊接,有些甚至混入黃金,師傅的手功好,也會幫助傳導,且更耐用。

這個阻力來自韓國品牌,他們很大機會沿用 2.5mm TRRS,而 4.4mm TRRRRS 陣營將會集中在日本與歐美品牌。 銀線:跟銅相反,音色傾向冷而清脆,高音延伸好,低音一下一下不會拖泥帶水,可聽出更多背景細節,適合聽背景音樂豐富的歌曲,古典樂。 另外,有理論認為純銀線會產生「集膚效應」令音質變差,多數用鍍銀銅線代替。 最後,每一股線內又是由大量幼細線芯(可多達幾十條),線材織法也可以抵消訊號干擾。 4.4mm:更新的平衡線制式,原理跟2.5mm相近,插頭接面大,失真少。 買了喜歡的耳機和DAP,同好還會毒害你再配升級線,市面上又銀又銅,一千幾百至一萬幾千都有,究竟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耳機線?

2.5耳機線: 品牌旗艦

雖然 2.5mm還是主流的平衡介面,不過他認為 4.4mm 在多個方面優於前者,第一項當然是插頭強度,以往 2.5mm 最常見的問題是因折彎而出現接觸不良,Derek 稱 4.4mm 則少面對同一問題。 至於以線材去改變耳機特性,Cato認同是有效的,但新手會有點難控制,究竟A機配B線出來效果是好是壞,都無法空口說出來、要試。 「日系耳機公司過去很保守,認為由單元到線材,他們已提供最好的調音組合,都不想你換,但近年都軟化了。有些歐美耳機廠則會主動跟相熟的線廠合作,甚至自己都有品牌做線,開發一些風格接近的升級線推介給用家,就比較易玩。」如果想自己自由配搭,還是那一句:以聽為實,去試玩一下吧。 USB Type-C:部分 Android 手機與 iPhone 7 一樣,開始刪減了 3.5mm 2.5耳機線 耳機接口,需要透過 USB 2.5耳機線2023 Type-C 接口以數碼方式輸出音頻訊號,目前已經相當多手機採用了這種設計。 Derek 表示,雖然 DAP 方面暫時只有 Sony 兩款型號設有 4.4mm TRRRS 輸出,不過 Acoustic Research 亦會推出相關產品,所以他對於這款介面感到樂觀,只是韓國品牌積極跟進的機會不大。 另一優點是 4.4mm 可以比 2.5mm 甚至 3.5mm 插頭,容納更粗的線材。

  • 五極之中,除了左、右聲道的五、負極之外,還有一個所謂的地極(Ground),只不過,這個接點不一定用作接地,也可以用來安裝線控、收音咪,情況就像 3.5mm TRRS。
  • ▉ TRRS :除了分別傳輸左、右聲道以外還有麥克風的訊號,兩者都常在連接手機、電腦周邊產品以及領夾式麥克風上看到,像是 iPhone 耳機就是 TRRS 接頭。
  • 要真正普及,仍需要更多品牌推出擁有這款介面的 DAP,不過現階段來說,4.4mm 平衡介面的前景是樂觀的。
  • 雖然 2.5mm還是主流的平衡介面,不過他認為 4.4mm 在多個方面優於前者,第一項當然是插頭強度,以往 2.5mm 最常見的問題是因折彎而出現接觸不良,Derek 稱 4.4mm 則少面對同一問題。
  • 2.5mm TRRS:部分 DAP 設有平衡輸出插口,放大線路可以左右獨立處理,增益輸出非常充足,不僅令耳機更容易推動,更可降低由電流影響的雜訊,令音樂更加清晰動聽。
  • 銀線:跟銅相反,音色傾向冷而清脆,高音延伸好,低音一下一下不會拖泥帶水,可聽出更多背景細節,適合聽背景音樂豐富的歌曲,古典樂。

▉ TRRS :除了分別傳輸左、右聲道以外還有麥克風的訊號,兩者都常在連接手機、電腦周邊產品以及領夾式麥克風上看到,像是 iPhone 耳機就是 TRRS 接頭。 由於佔用的面積較多,一般情況下,只在家用音響器材上使用,常見於兩聲道擴音機、大耳牛、Karaoke 咪等等。 4-pin XLR:出現在大耳牛或家用耳擴身上,是一款平衡插頭,左右聲道的正負完全分開,不過接地共用,能夠達到平衡傳輸。 五極之中,除了左、右聲道的五、負極之外,還有一個所謂的地極(Ground),只不過,這個接點不一定用作接地,也可以用來安裝線控、收音咪,情況就像 3.5mm TRRS。 可見 JEITA 在推廣 4.4mm TRRRS 之前,不但考慮到插頭強度、家用及便攜系統的使用應要之外,亦同時照顧到音樂播放以外的應用需要,以便將來擴展這種插頭制式的應用範圍。 直到去年,JEITA 2.5耳機線2023 提出 4.4mm TRRRS 平衡耳機介面,同時兼顧家用和便攜需要,亦解決了插頭強度問題,而且,由產業協會級的組織去推廣,令不少玩家們期待這個新制式可以結構平衡介面戰爭。

2.5耳機線: 耳機線選購必學字:耳機插針

2.5mm TRRS:部分 DAP 設有平衡輸出插口,放大線路可以左右獨立處理,增益輸出非常充足,不僅令耳機更容易推動,更可降低由電流影響的雜訊,令音樂更加清晰動聽。 2.5mm TRRS 平衡插頭屬 2.5耳機線2023 4 段式的結構,左右聲道的正負訊號是分開傳輸而且擁有接地線。 4.4mm:日本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協會(JEITA)公佈的耳機定義標準「RC-8141C」,選擇了以 4.4mm 的 5 段式作為平衡耳機插頭標準,除了左右聲道的正負極之外,接地亦各自獨立。 4.4mm 的平衡插頭及插口,現時已經成為平衡耳機連接的主流端子之一。

2.5耳機線

RCA 線和 TS 線的構造相似,為美國無線電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簡稱 RCA)在 1930 年代生產的收音機中大量使用的接頭,又稱 phono connector 或梅花頭。 經常用於 CDJ 的連接與唱盤和 DJ 混音器的連接,在插孔上常見 Line 2.5耳機線2023 或是 Phono 的標示;加上黃色的端子頭便可作為 AV 端子使用,可傳輸複合視訊。 ▉ 非平衡線(Unbalanced):內部僅有一條傳導線及地線,有比較大的機會傳輸雜音或是因為線材長度而訊號衰減,非平衡線的長度都不會太長,大部分在 1.8 公尺以內。 ▉ 平衡線(Balanced):如果將一條平衡線撥開,總共有三條線,分別為正、負及地線;正極和負極線都各自傳輸相同的訊號(互為相反面),在最後合併時會將正負極的雜訊一併抵銷,所以不會因為線材長度而有訊號衰減或是易有雜訊的問題,為消除電流聲、雜音設計。 在這篇文章中將會介紹多種線材與常見的接頭種類差異、常見的用途介紹。

2.5耳機線: 耳機達人 Cato Mak:「初學者買線,唔好使多過耳機價50%」

新介面能否統一市場仍屬未知之數,不過實際應用上的優點,令其他介面制式難以媲美。 各種線材所要傳輸的訊號內容及用途各有不同,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影響聲音的傳輸品質,注意各個設備之間的插孔及輸出訊號規格,可以避免許多後續的問題。 如果想將非平衡轉換到平衡訊號,則需要使用 DI box(Direct Injection Box),通常用於錄音或是現場演出,將較小的訊號轉換至相應音量的訊號大小。 例如吉他、貝斯等樂器為非平衡輸出,需要經過 DI box 轉換訊號才能傳輸至混音器或 2.5耳機線 PA 系統,能夠降低噪音、增加傳輸距離。

2.5耳機線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