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甲狀腺復發2023詳盡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放射性碘治療:口服的放射線碘,會經由人體的吸收代謝,進入甲狀腺,這些帶有放射線的碘會破壞甲狀腺的組織,因此降低荷爾蒙的合成能力。 多數患者的症狀會在使用後幾個月內改善,過多的放射線碘則會從人體中代謝,但要花上幾個禮拜到幾個月的時間。 但副作用是某些人會因為甲狀腺不小心被破壞太多,反而產生甲狀腺低下,需要終生補充甲狀腺素。 甲狀腺癌一般生長速度比較慢,死亡率也很低, 十年內的存活率高達 95%。

甲狀腺復發

放射性碘不會為病人帶來長遠影響,女性患者將來也可以正常懷孕,不過在接受治療後首年內則不建議懷孕及餵哺母乳。 放射同位素碘治療多用於手術後用來清除殘餘的癌細胞,包括仍存在於甲狀腺內以及擴散至其他部位的癌細胞。 甲狀腺復發 甲狀腺復發2023 甲狀腺復發 由於正常的甲狀腺組織和甲狀腺以外部位的癌細胞能夠吸收碘物質,因此放射性物質可以快速消滅殘餘的癌細胞。 較為罕見的甲狀腺癌種類,屬於低分化癌的一種,即癌腫瘤的擴散速度十分快,因此治療難度亦較高。

甲狀腺復發: 甲狀腺癌的症狀

目前來說,除非是甲狀腺腫得過大或是懷疑有其他病變,才會進行切除。 副作用方面,使用Sorafenib的病友比較多出現手足皮膚綜合症,口腔潰爛;Lenvatinib則比較多高血壓、蛋白尿、疲倦、食慾不振等情况。 大部分高血壓問題都可以配合降血壓藥或調整標靶藥的劑量來控制。 Sorafenib是一種口服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抑制劑,可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和切斷腫瘤細胞的營養供應,從而控制腫瘤生長。 藥物測試分為四期,在第三期臨牀試驗中,Sorafenib組別的無惡化存活期為10.8個月,相比安慰劑對照組的5.8個月,高出5個月。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庫,2016年香港有889宗甲狀腺癌新症,當中692宗患者為女性。

甲狀腺復發

進行放射線治療時,醫師可能會用放射性碘破壞甲狀腺。 此療法適合21歲以上的患者,或21歲以下,但症狀無法受藥物控制的人。 醫師可以透過患者的病史、體檢報告,以及測量血液中的甲狀腺荷爾蒙濃度,來判斷患者的甲狀腺機能是否亢進。 醫師也有可能為患者進行甲狀腺掃描或超音波照射,以觀察甲狀腺的影像。 甲狀腺復發 手術活組織檢驗:如果幼針抽驗無法取得足夠的活組織,醫生便需要為病人進行手術來抽取活組織樣本。

甲狀腺復發: 常見問題

至於退行發育癌一律會被歸類為第4期,因為其癌細胞擴散速度快,即使癌腫瘤只生長在甲狀腺內,以及沒有擴散情況,都會被歸類為晚期,退行發育癌的預後發展亦會較差。 透過超聲波檢查,醫生可以於影像中查看頸部及甲狀腺硬塊,有助分辨硬塊屬於結節還是固體硬塊。 不過並非每種甲狀腺硬塊都能透過超聲波影像斷定其性質,如有需要的話,醫生有可能會安排進一步的診斷。 若居住環境長期受高度輻射性物質包圍,或幼年時曾經接受頭頸部X光檢查或放射治療,患上甲狀腺癌的風險較高。 甲狀腺是位於頸部下前方的內分泌組織,有人認為它的外形像蝴蝶、盾牌或盔甲,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狀腺素及副甲狀腺素,以調節身體代謝的機能。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19年的數據,甲狀腺癌在香港十大常見癌症中排行第九,單以女性計更位列第五大常見癌症,而新症數目為1,059宗,死亡數目為49宗,可見死亡率甚低。

近年乳頭狀癌的發病率有所上升,相比濾泡狀癌,乳頭狀癌擴散至淋巴腺的可能性較大,不過預後較好,治癒率亦較高,為最普遍的甲狀腺癌。 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症狀包括緊張、流汗、疲倦,以及心跳快速、停頓,或心房顫動等其他跳動規律不正常的現象。 其他可能的症狀包括眼睛敏感、體重下降、受不了炎熱,以及排便次數或腹瀉頻繁。 甲狀腺復發2023 罹患格雷氏病(Graves’s disease,或葛瑞夫茲氏病)的人,會有眼睛甲狀腺腫大和眼球凸出的現象,故又稱突眼甲狀腺腫。 一般甲狀腺癌擴散的患者會接受放射性碘治療,但其中三分之二患者會演變為放射性碘難治性甲狀腺癌(RAI refractory thyroid cancer,RR-DTC)。

甲狀腺復發: 甲狀腺腫瘤放射碘治療

淋巴擴散風險雖比乳頭狀癌較低,但擴散至肺部及骨骼的風險則較高。 同時輔助針刺耳穴,以及頭皮針來使甲狀腺細胞不再增生腫大,有程序地促使異常增大的甲狀腺細胞自然逐漸凋亡。 至於針對有大脖子問題的患者,則通常會用美容針圍刺在甲狀腺腫大的範圍上,輔助達到使腫大結節縮小的目的。 周宗翰中醫師表示,隨著夏天腳步的到來,持續的高溫酷暑,不但會使人大汗淋漓、新陳代謝旺盛,體內的水分和營養更容易因此流失;且人體在外在環境悶熱影響下,也容易變得浮躁、情緒不穩。 中醫認為,若此時民眾沒有適度留意、調節,在外在壓力及自身情緒雙重夾擊裡,很容易造成身心抑鬱不安、肝氣鬱結。

  • 大部分高血壓問題都可以配合降血壓藥或調整標靶藥的劑量來控制。
  • 患者需充分理解治療可能出現的情況才決定接受放射治療。
  • 醫師可以透過患者的病史、體檢報告,以及測量血液中的甲狀腺荷爾蒙濃度,來判斷患者的甲狀腺機能是否亢進。
  • 家族有甲狀腺癌病史,特別是有親人患上甲狀腺髓質癌的話,家屬亦有較高患癌風險。
  • 周宗翰中醫師強調,在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中,有高達90%以上屬於「瀰漫性甲狀腺腫伴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但是,一旦其機體出現有聲音嘶啞、嗆咳、憋氣、咳血或關節疼痛等症狀時,此時往往提示患者的復發癌疾病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 甲狀腺復發 在接受治療後四至五天內,體內的放射性物質會隨尿液、血液、唾液及汗液等排走,因此這段期間要在醫院接受隔離,避免接觸其他人,待輻射量降至安全水平便可出院,大約需時數天。 甲狀腺癌的早期徵狀並不明顯,且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 如有懷疑,應及早求醫接受適當的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醫師會先以抽血的方式評估甲狀腺素的濃度,有必要時,可能會做超音波、甚至是超音波的穿刺,以及核子醫學的檢查,來確定甲狀腺的狀況。 探訪者應根據醫護人員的指示站在鉛板後面及盡量縮短探訪時間。

甲狀腺復發: 甲狀腺癌的病人如何妥善照顧自己?

服用4星期後,陳女士覺得後背疼痛減少;3個月後,電腦掃描顯示肺部腫瘤縮小。 病情穩定下來,她和家人心情也放鬆不少,並準備9月去美國旅遊。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顯示,2017年香港有884宗甲狀腺癌新症,當中703宗患者為女性。 甲狀腺癌在過去20年一直有上升的趨勢,預計會持續上升。 大部分甲狀腺癌發現時屬早期,治癒率高,唯約7%至23%患者會復發,而其中三分之二更會演變為「放射性碘難治性甲狀腺癌」,存活率大大降低。

相對不常見的長期期副作用包括: 唾液分泌減少,增加蛀牙和牙肉發炎的機會。 如有需要,醫生會處方類固醇,以減低這副作用出現的可能性。 若果手術不能完全清除所有癌細胞,醫生也會考慮採用體外放射治療(電療),療程一般約為六至七星期,透過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MRT), 以減低電療的副作用。 甲狀腺癌有復發風險,不過只要病人定期進行抽血、臨床檢查,偵察甲狀腺球蛋白水平,都有助及早發現甲狀腺癌是否有復發跡象,繼而進行相應的治療。 甲狀腺切除手術通常是甲狀腺癌的第一線治療方案,盡早切除帶有癌細胞的甲狀腺組織,能夠提高患者的痊癒機會。

甲狀腺復發: 放射同位素碘治療會增加患其他癌症的風險嗎?

一般情況下,癌症會分為四個期數,期數越前,代表癌症的嚴重程度越低,擴散機會越小,期數越後則代表癌細胞擴散機會增加,惡化機會較高。 雖然出現以上症狀不一定代表患上甲狀腺癌,但越早發現甲狀腺癌,治癒的機會越高,因此如持續出現以上症狀,宜及早求醫接受檢查。 他說,當然有些患者手術相當成功,割得剛剛好,沒有後遺症,但甲狀腺的部位包著4個小小的副甲狀腺,同時喉返神經等都在附近,少數的患者手術後問題多。 遺傳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特別是格雷氏病的致病風險因素,且女性患病的機率會比男性還高。

RR-DTC患者的平均存活率為3至6年,10年存活率大約10%;相反攝碘良好的患者,10年存活率是95%。 周宗翰中醫師強調,在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中,有高達90%以上屬於「瀰漫性甲狀腺腫伴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導致這類甲狀腺亢進發生的根本原因不是碘過剩,而是自身存在的免疫功能紊亂。 ●一旦甲狀腺癌症狀復發了,這樣不但不好治療,而且二次治療也很難治癒。 此外,甲狀腺癌術後是否復發或轉移,與手術切除的範圍有明顯關係。 甲狀腺放射性同位素掃描︰醫護人員會將小量放射性碘注射入患者的血管,以測量甲狀腺的放射量。

甲狀腺復發: 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如果手術後仍有癌細胞殘留於頸部、或無法以手術移除癌腫瘤,醫生會考慮採用體外放射治療。 患甲狀腺癌的較高風險人士(包括在嬰孩期曾接受頭頸部放射治療,或有「家族性甲狀腺癌」或「第二型多發性內分泌腫瘤」家族史),應考慮諮詢醫生,以決定是否需要及如何進行篩查。 甲狀腺復發2023 甲狀腺切除手術可分為部分甲狀腺切除及全甲狀腺切除,前者多數適用於初期乳頭狀癌或濾泡狀癌患者,讓患者能夠保留部分甲狀腺組織。 不過更多情況下,醫生都會建議進行全甲狀腺切除手術,一次過切除整個甲狀腺部分以及附近受擴散影響的組織,以減低將來的復發風險。 標靶治療也有副作用,並非所有RR-DTC病人也要接受標靶藥。 一般來說,如果病情穩定,進展緩慢,且沒有出現病徵或併發症,可以先作觀察。

甲狀腺復發

在進行放射性碘治療/放射性碘全身掃描昤,由於患者需服用少量放射性碘,因此在治療前,醫生可能會要求患者奉行低碘飲食,因為含碘量高的食物會影響治療效果。 在接受放射性碘治療前約四星期,患者需停止服用甲狀腺荷爾蒙,因為甲狀腺荷爾蒙會阻礙吸收放射性碘而令其失去療效。 患者或可改用注射人體甲狀腺刺激荷爾蒙(rhTSH),以避免因停服甲狀腺荷爾蒙而引起的問題。 此外,在治療前約兩星期,患者需開始停止進食碘含量高的食物,例如海鮮、加碘的食鹽、咳嗽藥等,也要避免吃蛋、芝士或飲用牛奶等,以免影響療效。 口服抗甲狀腺藥物:這類藥物是藉由「抑制甲狀腺荷爾蒙合成」,進而達到改善甲狀腺亢進症狀的效果。

甲狀腺復發: 如何與甲狀腺機能亢進共處? 醫師的生活飲食3叮嚀

現時尚未有明顯數據指出,甲亢或甲減會增加患甲狀腺癌的風險。 甲亢及甲減是因為甲狀腺素分泌過多或過少,導致調節身體機能方面出現問題,屬於內分泌疾病;而甲狀腺癌則是因為細胞分裂過程中出現異常,引致癌細胞的產生,屬於腫瘤科疾病。 只要甲亢及甲減患者遵照醫生建議,積極進行治療,調整甲狀腺功能及分泌,便無須過於擔心。 甲狀腺有吸收碘的特質,因此使用放射性碘可破壞殘餘的甲狀腺組織和癌細胞,以達致治療效果。 另外,在治療前約兩星期,病人應開始停止進食含碘量高的食物,例如海鮮、加碘的食鹽、止咳藥等,也要避免吃蛋、芝士或飲用牛奶等,以免影響療效。 定期覆診及跟進檢查對偵察癌症復發是很重要的,即使甲狀腺已被切除,也一樣有復發機會。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