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劉子健10大著數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檳城州立法議會議長拿督劉子健榮獲台灣教育部第二屆「全球留臺傑出校友獎」,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洪慧珠大使特別代表教育部恭賀劉議長的傑出表現。 劉子健2023 劉子健長年投身公共事務、積極提升華文教育權益,兩屆檳城州立法議會議長任內,推動多項改革,備獲各界肯定。 即使他因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友好而在美國受人攻擊,因長駐美國而在中國受人攻擊,先生照樣不改初心。

  • 生於民國八年,貴州人,美國匹茲堡大學博士,專治宋史、比較政治史,著有中英學術論述多篇。
  • 同時,在指導研究生的過程中,他也強調了在作出大判斷之前掌握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
  • 在斯坦福,由劉子健先生牽頭,啓動了一項極富遠見的學術計劃,該計劃不但促進了美台之間的學術及文化交流,而且令眾多“中國研究”領域的研究生們受惠。
  • 他回中國時,得知自己的三個兄弟於“文革”期間慘死的情形——周恩來都認為“太過分”。
  • 直至2013年起,他為一隊由「巨星幫」等歌手組成的籃球隊「VR1」作教練,當中隊員包括胡鴻鈞、吳業坤、馮允謙、李礎業及鄧佑剛。
  • 此外,他在擔任檳城州農業發展委員會主席期間,多次率團探討臺灣各地農業改良及轉型趨勢,並在日後務實推動檳城州農業改革。

劉子健除了是名甲一球員,還是多間私人球會的教練,於2012年與朋友開設了「香港”星”籃球精英訓練中心」,現擔任培訓發展總監。 直至2013年起,他為一隊由「巨星幫」等歌手組成的籃球隊「VR1」作教練,當中隊員包括胡鴻鈞、吳業坤、馮允謙、李礎業及鄧佑剛。 近年劉子健也開始嘗試雜誌拍攝、接受訪問等,曾參與馮允謙及江海迦的MV拍攝工作。

劉子健: 劉子健學術計劃

此外,該書充分利用了日本及中國學者最新的中國史研究成果,在這方面,它與當時一般的西文著作比起來,可謂着了先鞭,令人側目。 儘管後繼者不乏其人,但在中國史研究領域,劉子健先生始終是促進美日兩國學界交流的一座橋樑。 臺灣教育部為表彰留學臺灣之外籍人士優秀表現、強化國際交流並鼓勵在學國際生見賢思齊,自2018年起舉辦「全球留臺傑出校友獎」選拔,由海內外各界推薦全球來自學術、工商、政治、人文傳播等領域的傑出留臺校友,第一屆計有7位獲獎,第二屆則有5位優秀留臺校友得獎。 劉子健2023 馬來西亞留臺人數眾多且表現優異,鍾金鉤及李子松前於2018年獲選第一屆傑出留臺校友,本次劉子健更以全方位的表現榮獲第二屆「全球留臺傑出校友獎」,為本屆獲獎者中唯一政界代表,其他獲獎者包括來自馬紹爾、印尼、法國及比利時的代表 。

劉子健先生其後的一系列著作表明,他是全球宋史領域的頂尖專家之一。 對11世紀的重要詩人、學者、官員歐陽修,他尤為關注。 同樣是廣徵博引,劉子健先生在1963年出版的中文著作(香港新亞書院)及經改寫於1967年出版的英文著作(斯坦福大學出版社)中,對歐陽修的生平和多方面的志趣進行了描述。

劉子健: 劉子健 (學者)

劉議長曾在興大傑出校友專刊中寫道:「大學生活是每位校友人生中極為重要的一段過程,.....所獲得的不僅是難得的大學生活,更重要的是一個養人格、做學問、辨是非、知道理、長知識的地方」,這些風範及字句,都足堪作為年輕學子的典範及榜樣。 無論是在美國、日本、歐洲,還是在中國,他都當自己是個客人。 在涉獵某一學術領域或某一歷史時期的意義上,這個名字也挺合適:他是社會科學領域的半個客人,也是人文領域的半個客人。

劉子健

學生們難忘師恩,不僅因為得到他的悉心培養,也是因為他總是樂意給予睿智的建議與幫助。 在斯坦福,由劉子健先生牽頭,啓動了一項極富遠見的學術計劃,該計劃不但促進了美台之間的學術及文化交流,而且令眾多“中國研究”領域的研究生們受惠。 劉子健 在劉子健等先生的努力下,這一計劃最終發展成台北的“美國各大學聯合研習所”(譯者按:1997年後改稱“台大國際華語研習所”)。 1959年,憑藉一本名為《宋代中國的變法》的小書,劉子健先生一躍成為宋史界的領軍人物。 這本書是日後極有影響的“哈佛東亞研究叢書”的第三種。 劉子健先生研究的對象是帝國晚期最具爭議性的題目之一,他徵引了極廣泛的史料,運用其自稱為“截面研究法”的手段,對這一複雜的時期進行了頗有説服力的記述。

劉子健: 劉子健

他回中國時,得知自己的三個兄弟於“文革”期間慘死的情形——周恩來都認為“太過分”。 劉子健 最後,也最重要的是,他作為“半賓”,當然也意味着,在所有他感興趣、研究過的領域中,他同樣會有半個“主人”的感覺。 劉子健2023 劉子健2023 劉子健 而他以普林斯頓大學為歸宿,與吾等盤桓,竟達二十五年之久,何其幸也。

劉子健

拿督劉子健議長畢業於中興大學法商學院,2018年亦榮獲興大傑出校友,除了是活躍及務實的政治代表,也是熱心華教的人士,自從跨入政治領域後持續關注華文教育權益,他認為,為華文教育爭取更公平合理的對待與地位,是馬來西亞華裔政治人物的義務與責任,更是留臺校友的使命。 此外,他在擔任檳城州農業發展委員會主席期間,多次率團探討臺灣各地農業改良及轉型趨勢,並在日後務實推動檳城州農業改革。 劉子健2023 劉子健 除了長期投身馬來西亞政壇,劉議長也積極推動台馬兩地經貿及教育合作,曾多次訪台推動雙邊各式交流 。 劉議長表示:「非常榮幸獲選臺灣教育部「全球留臺傑出校友獎」,個人投入政治與公共事務領域多年,一路走來受到很多支持與愛護,在臺灣學習期間打下的扎實經驗與能力是重要的基礎,而所結識的臺灣友人及夥伴,更是珍貴難得!

劉子健: 【籃球】疫市下首次創業 劉子健開辦健身中心創新出路

劉子健先生身邊的同事、弟子意識到,先生對各種政治事件、歷史材料知之甚詳,因此要想理解20世紀的中國,向他請教準沒錯;在一個混亂時期,先生到中國探訪過。 同樣,他對11世紀、12世紀的深入瞭解簡直讓人以為他曾到宋朝當過遊客。 先生本人的書法就是宋徽宗的“瘦金體”,即可印證此説。 生於民國八年,貴州人,美國匹茲堡大學博士,專治宋史、比較政治史,著有中英學術論述多篇。

劉子健

這部關於歐陽修的著作,從另一個角度體現了劉子健先生作為中西史學津樑的作用。 正如鄧廣銘在《劉子健博士頌壽紀念宋史研究論集》(出版於日本京都,收文章40篇)的前言(譯者按:該文後收入《鄧廣銘全集》卷十二)中所云,劉子健先生在中國大陸的多次講座和會議上都強調,路子應該寬一點,爭取打破學科藩籬,以矯正有時顯得狹隘、瑣細、教條的大陸學術訓練體制。 同時,在指導研究生的過程中,他也強調了在作出大判斷之前掌握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

劉子健: 劉子健文章解析

為什麼到了9世紀馬球就不受歡迎了,童蒙書《三字經》發生過哪些變動,對這些問題,劉子健先生都做了入情入理的引申。 他提出了一些全新的概念,如“新傳統時代”及“包容政治”。 他還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解釋,其中持論最力的莫過於12世紀初“中國轉向內在”説(哈佛,1988)。 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觀點,一個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他熱切盼望能成為另一座連接古代中國、當代中國以及未來中國的橋樑(對連接未來,他總心嚮往之)。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