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西洋菜南街50號2023詳解!(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西洋菜南街50號

醬香與算香濃郁的『芥藍炒牛肉』,看起來垂涎欲滴、吃起來微辣帶勁很開胃。 網路上推薦保安路二代店的文章、評論人數較多,但以Google分數來看一代店略勝一籌。 (2023.06更新)國華街是台南數一數二有名的美食街,光是熱門的牛肉湯店就好幾家,其中「阿村牛肉湯」(4.1分/1,142則)也是當中佼佼者。

製作碗粿最難的是調漿,由於每包米新舊層度不同,全靠手感和經驗創造柔嫩中帶點Q彈的口感。 已是濃稠醬油口味的”黑碗粿”也可加些許蒜泥、芥末醬與辣醬調味。 碗粿跟魚羹是兩相好,店家就賣兩個品項,以虱目魚和旗魚打成漿的魚羹新鮮彈牙,純白羹湯加點黑醋,酸甜入心。 新鮮的牛肉掌握好刀工,再淋上由牛大骨、水果、洋蔥、老薑等細細燉煮高湯就是簡單可口的『牛肉湯』、店家的『芥藍牛肉』份量夠口味佳。 台南中西區有兩家當紅小卷米粉,人氣不分軒輊,也各有擁護者,惟若以網路評比數來看,「邱家小卷米粉」(Google 4.0分/7,692則)較另一家「葉家小卷米粉」多了快一倍。 店家曾獲<食尚玩家>推薦,營業前半小時門口就已大排長龍,點餐時看到大盆裡剛起鍋的冰鎮小卷,還有大鍋中熱騰騰的現煮米粉,口水都快流著出來。

西洋菜南街50號: 西洋菜南街55號 位置地圖

路過發現門口擠滿了排隊人潮,意外插旗高人氣的50年老店「老曾羊肉」(4.1分/3,908則),二樓用餐區有冷氣。 『焙茶+抹茶金時白玉霜淇淋』焙茶初嚐芳醇後韻回甘,搭配紅豆泥與小湯圓與甜筒,一冰多吃變化豐富。 最棒的是霜淇淋可以兩茶雙拼,底部的抹茶濃郁夠味卻不苦澀,不用飛日本在台南也能享受純粹香濃的道地抹茶霜淇淋。 距離小西門商圈有點距離的「江水號」(4.4分/1,420則),即使隱身西門市場內依舊高朋滿座,據說是李安、郭泓志每次回鄉都要來吃一碗的懷念冰品。 一般冰店以樣多取勝,「江水號」80年來只賣八寶冰,牆上就掛著六個品項,價格$45-50。

西洋菜南街50號

佛心價的『肉燥飯』將炒好的帶皮肥肉放到大缸裡靜置熟成並以古早傳統做法慢滷,堅持用高成本的台灣蔥酥提味,香氣醇厚不嗆、溫順迷人。 還有旗魚丸、蝦丸、肉丸與貢丸全員到齊的『綜合丸湯』、一大片肥美的『虱目魚肚』、每桌必點的扁魚滷白菜與筍絲炒蛋,滿滿一桌台南式早午餐花不到兩百,吃好吃飽好滿足。 「阿明豬心」的『豬腳麵線』,豬腳顏色偏淡非醬滷的紅褐色,以腿節為主皮多肉不多,口感Q軟、富含膠質;飽吸精華湯汁的麵線軟硬適中。

西洋菜南街50號: 單位數目

炒鱔魚是代表台南的街頭美食之一,從斑駁老舊店門口一開店就擠滿引領期待的等候人潮,就知道「阿江炒鱔魚」(3.8分/4,182則)的高人氣,民宿主人以”用生命在炒鱔魚”來推崇「阿江炒鱔魚」,所以一定要來試試的啊。 Alice喜歡店家招牌『花紋牛肉湯』的牛肉筋性、咀嚼韌性,又因油花分佈均勻,細細品嘗滿口都是牛肉鮮味,鬍鬚忠的塊狀牛肉較其他店的牛肉片或牛肉條大得多,吃起來更過癮。 『芥藍牛肉』使用偏瘦的上等部位牛肉炒到七分熟,搭配精心挑過、清脆幼嫩的芥藍與蒜香逼人的大蒜等佐料,爽口不膩。

西洋菜南街50號

『小卷米粉』鋪著4、5塊色澤新鮮的小卷,每塊小卷都有厚度,咬起來爽脆Q彈又不會過韌;長短不一的粗米粉吸收了湯汁後也不軟爛,簡單卻回味無窮。 不似一般米粉湯的大骨湯與胡椒味,「葉家小卷米粉」透明如水的湯有著海鮮、芹菜的味道但喝起來有點太甜。 強力推薦「葉家小卷米粉」的『小卷蛋』,Alice超愛小卷蛋綿密但吃得到魚卵嗶嗶啵啵的口感,第一次看到霸氣滿滿一整盤好開心啊,新鮮扎實只灑點胡椒就好好吃,膽固醇什麼的先拋腦吧。

西洋菜南街50號: 西洋菜南街150號 近期成交

老闆堅持每天花5、6個鐘頭熬煮芋頭、紅豆、鳳梨等甜品,煮糖水、揉湯圓全都自己來,講究細節的職人精神,獲得不少日本客人青睞。 「江水號」的芋頭其實已化為芋泥,綿密柔滑充滿芋頭香氣,搭配溫潤的QQ湯圓,非常好吃。 台南特有的『番茄切盤』、消暑『水果冰』、繽紛『綜合拼盤』是人氣商品,奇異果、西瓜、鳳梨、蘋果、香瓜、哈密瓜每樣都很甜,果然都是一時之選。 在地經營40年的「冰鄉」,全年都能吃到招牌『八寶豆花』,滿滿一大碗只賣銅板價,C/P值高,難怪旺季假日動輒要等上兩小時,顧客依舊心甘情願。

「醇涎坊」的『鍋燒意麵』特色是會放兩塊炸料、麵包,吸滿湯汁的意麵濕潤不軟爛,相較安平鍋燒名店「松霖」,這裡價格平實多了,不過因為湯頭是台南甜XD,可能有些觀光客會吃不太習慣。 旺角警署北面為西洋菜北街,連接太子和石硤尾,以住宅和商住樓宇為主,環境較靜。 西洋菜南街50號2023 西洋菜北街再被分為兩段,互不相連,被白楊街至西洋菜里的一段大埔道所分隔。

西洋菜南街50號: 西洋菜南街256號附近學校

「阿明豬心」的兄弟店「阿文豬心」(4.0分/1,070則)因不在觀光客必去的保安路,反而成為台南人常造訪店家。 這裡鱔魚意麵的料理方式是單獨炒鱔魚,再另外拌入以高湯燙熟的台南意麵。 西洋菜南街50號 西洋菜南街50號2023 Alice喜歡不勾芡的『乾炒鱔魚意麵』,極需功夫及火候掌控的炒鱔魚清脆涮嘴、魚肉緊實彈性;採用雞蛋與麵粉製做再下油鍋炸的台南意麵,先燙熟後再浸潤在炒鱔魚醬汁中,入味不軟爛。

『羊大骨湯』可以用吸管嚐到新鮮的羊髓、骨頭附近有嚼感的筋和肉,像Alice一樣愛啃骨頭的朋友應該會很喜歡。 1、營業時間:台南小吃開店時段與眾不同,有些凌晨開賣、有些專賣午間、有些是午夜場…,大多也都有公休日(如牛肉湯店大多休星期二),請特別留意時間以免白跑一趟。 2、提早打烊:多數店家備料固定、賣完收工,如遇熱門假期提早關店是常有的事,早點去就對了。 3、用餐環境:台南榜上有名的小吃多是經營三五十年的老店,極少有冷氣再遇南部高溫夏季保證汗如雨下,建議秋冬去旅遊最舒適。 4、口味偏甜:餐點鹹中帶甜才是正港台南味,初次嘗試的民眾最好先有心理準備。

西洋菜南街50號: 西洋菜南街50-52號 50-52 Sai Yeung Choi Street South

乾杯集團推出最新力作「和牛47」,將於1月底於微風南山正式開幕,集團最頂級的肉品全都會聚集於此,以最擅長的燒肉結合日本傳統懷石料理概念,打造重磅級新品牌「和牛47 - 和牛燒肉懷石」,客單價大約在3000元至5000元之間。 大胖的『豬心湯』較阿明大碗所以價格也較高,是將新鮮豬心切薄片以滾沸高湯燙至七八分熟,豬心不只不老、不柴,還保留清脆又嫩彈的口感。 略為混濁的粉紅湯頭看起來沒有賣相,喝起來卻非常鮮甜,還有種溫補效果。 片狀的『清燙腰子』$220只淋上香噴噴的麻油與些許薑絲提味的腰子沒有腥味、口感嫩脆,簡單美味。 老闆每天凌晨3點半摸黑起床費心炊煮,看似不起眼的『碗粿』$30口味樸實、用料實在,內餡有瘦肉、香菇、火燒蝦及鹹鴨蛋,銅板價揪感心。

西洋菜南街50號

台南小吃中最經典、店家最多的大概就是牛肉湯了吧:P 保安路上的「阿村牛肉湯」是第二代開的店(3.8分/1,863則),也是網友會一併收集的台南牛肉湯店。 營業超過60年的老字號小吃「阿鳳浮水虱目魚羹」(4.3分/3,952則)傳說是浮水魚羹正牌創始店,營業時間長、早鳥夜貓都吃得到。 運用台南盛產地的虱目魚製成魚肉魚肚裹漿的『虱目魚羹』料多實在。 魚羹中吃得到魚肉是意外驚喜,紮實細嫩的雙重口感,不只廣受食客們喜愛,也是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台南味兒。

西洋菜南街50號: 台南美食推薦|2023台南中西區小吃60家地圖全攻略,在地人私房店家大公開(含米其林必比登平價指南名單)

以豆花起家的「冰鄉」,手工製作的豆花軟嫩香綿,搭配精心熬煮的八寶餡料,更豐富美味。 『牛肉湯』的牛肉份量不少但切比較小塊,屬於有咬勁的部位,相較其他牛肉湯店口感略ㄌㄨㄣˇ、湯頭聞起來很香,喝起來略帶點中藥材的甜味。 冬季限定的『草莓芋見你』浪漫夢幻大受歡迎,用挫冰為基底,酸甜Juicy的新鮮草莓鋪好鋪滿,淋上草莓奶及芋泥讓香甜滋味減低草莓酸口感,再來一顆復古味布丁、珍珠,口感層次豐富。 「清水堂」的商品經常推陳出新,下次去說不定又換新的吸睛品項上架了,想吃,手腳得快一點。 台南超人氣冰店「清水堂愛玉專賣店」(4.3分/1,767則),以獨家研發的視覺系浮誇冰品著稱,每次一有新冰上市立刻火速搶佔IG打卡版面。 搬到河樂廣場附近後,不只店內有冷氣、環境更舒適,灰色系簡約牆面搭配盆栽擺設,也是網美打卡牆。

  • 一般冰店以樣多取勝,「江水號」80年來只賣八寶冰,牆上就掛著六個品項,價格$45-50。
  • 運用台南盛產地的虱目魚製成魚肉魚肚裹漿的『虱目魚羹』料多實在。
  • 『芥藍牛肉』使用偏瘦的上等部位牛肉炒到七分熟,搭配精心挑過、清脆幼嫩的芥藍與蒜香逼人的大蒜等佐料,爽口不膩。
  • 「阿明豬心」的兄弟店「阿文豬心」(4.0分/1,070則)因不在觀光客必去的保安路,反而成為台南人常造訪店家。
  • 位於「無名羊肉湯-大菜市」旁的「小南碗粿」(4.3分/593則)也是老字號台南小吃,六十年來堅持純手工製作『碗粿』、『魚羹』兩樣商品,因廣受在地人喜愛,是少數推出”止餓外送服務”的小吃店。

不同於多數台南牛肉湯,「六千牛肉湯」只賣湯類、不賣熱炒,菜單很簡單就是牛肉/牛腩湯、牛心/牛肝/骨髓等內臟湯、白飯,五款湯頭都一樣、店家建議可加米酒增添風味。 「石頭鄉燜烤香味玉米」(4.2分/1,386則)是台南頗負盛名的”燒番麥”專賣店,因為在「阿明豬心」附近,可分頭排隊同時插旗兩家網紅小吃店。 曾登上日本雜誌封面的國華街,是旅客必訪、必吃的台南小吃老街,本區店家午後、傍晚就打烊收攤者多,早上來最合適。 西洋菜南街50號 2018年5月24日,油尖旺區議會討論由經民聯議員提出的取消旺角行人專用區動議,結果以15票贊成、1票反對、1票棄權,獲大比數通過。 西洋菜南街50號 [12][13][14]亦有不少當地的表演者表示,問題主要是出於近年才出現在行人專用區的大媽[15]。

西洋菜南街50號: 西洋菜南街55號 近期成交

位於「無名羊肉湯-大菜市」旁的「小南碗粿」(4.3分/593則)也是老字號台南小吃,六十年來堅持純手工製作『碗粿』、『魚羹』兩樣商品,因廣受在地人喜愛,是少數推出”止餓外送服務”的小吃店。 油尖旺區的旺角@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8,85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50,565人。 主要街道包括通菜街(旺角段)、花園街(旺角段)、廣東道(旺角段)、上海街(旺角段)、新填地街(旺角段)、彌敦道(旺角段)、砵蘭街(旺角段)、亞皆老街(旺角段)、渡船街(旺角段)、西洋菜南街(旺角段)、洗衣街(旺角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仁安大廈,順景大廈,鴻都大廈,麥花臣匯,翠園大樓。 西洋菜南街50號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7,500,年齡中位數為 45.3歲。

西洋菜南街50號

到2000年代末期及2010年代初期,旺角行人專用區亦成為不少政黨及政治組織的宣傳根據地,包括在該處舉行座談會。 旺角行人專用區之設立除了達至原先效益外,亦為附近居民帶來嚴重噪音污染,而且易拉架阻礙街道等問題亦難以解決。 此外,民政事務處亦委託香港樹仁大學於同時段在旺角行人專用區街頭訪問[4]了600名途人,54%滿意旺角行人專用區情況,40%人同意縮減開放日數,62%表示可以維持現狀。 西洋菜街(英語:Sai Yeung Choi Street,坊間常簡稱為菜街)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條著名街道,位於彌敦道及長沙灣道以東,通菜街(女人街)以西;南至登打士街開始,北至石硤尾聖方濟各天主堂及小學。 座落在標高180公尺、位於47樓的「和牛47」為全台灣最高的燒肉餐廳,擁有眺望台北地標101大樓的絕佳位置。 座位共有92席,店內以日本明治、經歷大正至昭和時代,象徵新時代的文化創新時期為設計風格,將日本傳統文化經過幕末維新的西洋文化洗禮,相互交融昇華成獨樹一格的「日西合璧」浪漫情懷。

西洋菜南街50號: 西洋菜南街256號的交通站點

夢幻誘人的『哈密瓜冰』獲得愛玩客、食尚玩家等美食節目大推,創意將哈密瓜剖半去籽做為冰品容器,填入水果冰沙、上頭再堆疊自製的2種水果口味冰淇淋,根本是為了IG打卡而生的視覺系冰品。 期間限定的『哈密瓜冰』人氣爆棚,果肉甜蜜、檸檬冰沙清爽、草莓與奇異果義式冰淇淋酸甜,不只外表色彩美麗好拍、口味層次豐富消暑可口也很好吃。 獲CNN推薦的台南碗粿老店「富盛號」(4.1分/5,531則),第3代正式接手後,排隊觀光客依舊絡繹不絕。 把來自善化的牛肉利用高湯燙熟,『牛肉湯』剛上桌時半生熟呈現粉紅色澤、嫩中帶點咬勁的牛肉,是最佳賞味時刻。 略帶血色的湯頭採用牛大骨、高麗菜和洋蔥熬製而成,因邊肉和脂肪會先被剃除,因此湯頭上少見油脂,清澈見底,微薑味湯頭清爽甘甜不腥羶。

  • 「南都石頭烤玉米」(4.6分/1,342則)可謂台南中西區數一數二的烤玉米名店,曾因商標到期未展延被告侵權,還好周潤發的<賭神2>在南都戲院取景時該攤位曾入鏡而打贏官司,因此網路戲稱:賭神加持烤玉米XD。
  • 不同於多數台南牛肉湯,「六千牛肉湯」只賣湯類、不賣熱炒,菜單很簡單就是牛肉/牛腩湯、牛心/牛肝/骨髓等內臟湯、白飯,五款湯頭都一樣、店家建議可加米酒增添風味。
  • 把來自善化的牛肉利用高湯燙熟,『牛肉湯』剛上桌時半生熟呈現粉紅色澤、嫩中帶點咬勁的牛肉,是最佳賞味時刻。
  • 乾杯集團推出最新力作「和牛47」,將於1月底於微風南山正式開幕,集團最頂級的肉品全都會聚集於此,以最擅長的燒肉結合日本傳統懷石料理概念,打造重磅級新品牌「和牛47 - 和牛燒肉懷石」,客單價大約在3000元至5000元之間。
  • 營業超過60年的老字號小吃「阿鳳浮水虱目魚羹」(4.3分/3,952則)傳說是浮水魚羹正牌創始店,營業時間長、早鳥夜貓都吃得到。

由於這條道路的位置,本來是種植西洋菜的田地,所以就被命名為西洋菜街。 西洋菜南街50號 約在1980年代,西洋菜街一分為二,以太子站附近的旺角警署為界。 因晚上6點後排隊人潮眾多,至少需等候30分鐘以上,建議先來點餐,然後到附近民族路口的「鬍鬚牛肉湯」、「阿江鱔魚」嗑碗牛肉湯或炒鱔魚,再來外帶回民宿續攤。 「康宇家手作抹茶」(4.2分/341則)因<食尚玩家>台南鑽石級小吃單元推薦過而聲名大噪,特色商品是使用日本170年傳統的京都宇治「森半公司」生產頂級抹茶與台農牧場鮮奶的霜淇淋。

西洋菜南街50號: 西洋菜街

採傳統烤玉米費工步驟,將當天現採現賣的上等玉米以小黑石加水燜熟再放在架上以木炭火烤,並不斷刷上獨家調配配燒烤醬。 Alice總是被醬汁與玉米交融的美味與香噴噴的碳烤醬香吸引而難以自拔。 60年歷史的「林家白糖粿」(4.4分/2,544則)是國華街、友愛街的傳統古早味點心,據說在地人都吃這一攤。 開業超過半世紀的「福生小食店」(4.0分/2,184則)曾獲Daily View網路溫度計票選:網友最愛魯肉飯第二名!

油尖旺區的太子@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4,526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39,055人。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8,000,年齡中位數為 43.8歲。 店家招牌的『當歸羊肉湯』和『清湯羊肉』都是將現宰生羊肉片以熱湯川燙,加入些許薑絲、酸菜提味,湯頭清甜回甘、做法類似台南牛肉湯。

西洋菜南街50號: 西洋菜南街256號附近醫院

若沒遇上時令限定的兩樣冰品,只能像我們一樣吃部怎麼厲害的西瓜冰了。 來台南當然要吃長青不敗、忠於原味的『擔仔意麵』與『擔仔米粉』,叫上滿滿一桌的『滷丸』、『章魚』、『魚卵』、『豬腳』、『燙青菜』等小菜,於用料實在且好吃不貴的「小公園擔仔麵」,是能充分感受台南純樸風味的庶民美食。 「潘家牛肉湯」(4.0分/781則)老闆娘的先生是台南溫體牛肉的派送員,所以標榜每天都提供客人最新鮮的牛肉。 (2023.06更新)曾入選台南百家好店及府城十大美食、被CNN列為台南必吃小吃美食之一的「修安扁擔豆花」(4.0分/2,750則)是台南知名冰店,來中西區當然不能錯過。

有別於一般的芥蘭牛肉,「圓環牛肉湯」的『炒牛肉』青菜選用高麗菜,除了鮮脆也多了多了蔬菜甜味,再因店家加了醋所以帶點微微酸香,更開胃。 之前因為魚皮鹹粥、魚肚鹹粥從180元漲至200元,引起熱議、被網友洗負評,但也有網友力挺,身為台南最早開始賣無刺虱目魚肚粥的開創者之一的「阿堂鹹粥」因為真材實料所以成本較高。 的確,『綜合鹹粥』滿滿一碗都是虱目魚皮、土魠魚肉、蚵仔…,料多澎湃、海產鮮甜吃得滿意又過癮。 西洋菜南街50號2023 將帶有葉子的生玉米覆蓋滾燙的小黑石,加水後燜熟鎖住玉米甜味,再把燜熟的玉米放在架上以木炭火烤,並刷上獨門配方燒烤醬,過程相對繁複。 熱騰騰的烤玉米撲鼻盡是醬料、玉米、炭火的綜合香氣,入口是鮮甜有嚼勁、帶有糯米口感的台灣珍珠玉米,吮指回味、想到就忍不住流口水。 許多老台南人早餐首選的「醇涎坊」(4.2分/4,888則),是網友投票”台南最受歡迎的鍋燒意麵”第3名。

主食中,最熱門非『綜合鹹粥』莫屬,湯頭油蔥味濃,有虱目魚柳、蚵仔、土魠魚等海鮮;想試試台南特色的火燒蝦『蝦仁飯』這裡也有賣。 在「悅津鹹粥」不只吃得飽也吃得巧,五花八門的豐富佳餚都可以單點來加菜。 喝起來有著淡淡的牛肉甜味的湯頭鮮而不腥,清澈無過多雜質也很不錯,推薦可加點米酒提味更棒。 台南的牛肉湯各有擁護者,營業40年以上的「石精臼牛肉湯」(3.9分/1,813則)分早鳥、夜貓兩個場次,只賣『牛肉湯』配白飯、肉燥飯,很執著專精。 從牆上掛滿的明星藝人造訪照片,可知「石精臼牛肉湯」在台南牛肉湯界有不容缺席的重要地位。 香氣十足的『乾炒鱔魚』使用洋蔥爆炒,新鮮鱔魚非常彈脆且無腥味,尤其鱔魚份量給得很大方,吃起來十分過癮。

西洋菜南街50號: 旺角 @中原樓市片區

『小卷米粉』、『小卷湯』可選Q彈鮮甜的小卷、扎實飽滿的小卷卵或雙拼綜合,配上自然鮮甜的純粹小卷清湯,份量足又美味。 Alice實在太愛台南的牛肉湯了,所以每次都會請老饕朋友推薦新店家嚐鮮插旗XD,位於海安路與尊王路交叉口的「阿棠牛肉湯」(4.3分/2,084則)網路擁有破千高好評,安平也有分店。 府前路上有兩家在地人很愛的老店,「無名羊肉湯-大菜市」(Google 4.5分/1,566則)是傳承原隱藏在國華街大菜市裡的拒訪羊肉湯,因無招牌、無店名而得名。 十年前隨著老闆娘離去,50多年的老牌羊肉湯熄燈,讓許多在地台南人扼腕不已,後來由蔡老闆承接伯母秘訣扛下招牌,不斷調整到現在做出好口碑。 『牛腩湯』採用當日現宰台灣本產溫體牛肉,筋肉軟嫩充滿膠質、由牛骨和牛雜熬煮的湯頭肉味十足,肉嫩湯鮮的確好吃,雖然沒吃到網路狂推的第一鍋『牛肉湯』,也已滿足。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