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大埔區中學2023詳細懶人包!(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大埔區中學

觀塘官立中學(Kwun Tong Government Secondary School,簡稱KTGSS、觀中、觀塘官中、觀官) 成立於1982年,位於香港觀塘區,佔地約4000平方米,毗鄰順利天主教中學,是一所官立男女子的英文中學。. 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Stewards Pooi Tun Secondary School,英文簡稱:SPTSS、Pooi Tun)為香港一所政府津貼男女文法中學。 根據小六升中一派位結果計算,該校屬Band1尾中學。.

該校是一所天主教中學,辦學團體為天主教香港教區,以大聖若瑟為主保聖人及學校校名,並以大聖若瑟的瞻禮日-3月19日為校慶。 該校於2011年1月由觀塘道遷至位於九龍東新清水灣道的平山新校舍,並於同年1月2日在前校舍舉行告別活動,結束了前校舍在聖若瑟英文中學的43年歷史任務。 2014年9月,校長楊少雄退休離任,由香港教區委派潘永強先生接任。. 學校在創校初期以私立實驗中學模式辦學,在1972年轉為按額資助學校。

大埔區中學: 香港紅卍字會大埔卍慈中學 (hkrsstpss)

南亞路德會沐恩中學(SALEM-Immanuel Lutheran College,簡稱沐恩中學、ILC、SALEM-ILC)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大元邨,於1983年由南亞路德會創立。 校名中「沐恩」的意思是「沐浴在主的恩典中」,英文校名中的「Immanuel」是聖經中的先知以賽亞及聖徒馬太等對耶穌基督的別稱,「Lutheran」就是路德教會的英文名稱。 前稱沐恩中學(Immanuel Lutheran College),成立法團校董會後,把辦學機構南亞路德會及其英文簡稱SALEM加入學校註冊名稱。.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ELCHK Lutheran Secondary 大埔區中學 School)是一所由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於1958年創立的男女中學。

大埔區中學

2009年再評定由2010年往後六年繼續為英文中學。 該校與屯門官立小學有聯繫,姊妹學校為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培愛學校及深圳市福田中學。 自麥麗瓊校長於2005年4月榮休後,由梁社旗擔任第六任校長,副校長分別為黃廣榮及馮翠珍,2009年至2010年學期後梁社旗校長正式榮休,而於同年黃廣榮副校長亦被調派長洲官立中學擔任校長。. 新生命教育協會平安福音中學(NLSI Peace Evangelical Secondary School,簡稱PESS)為香港一所基督教男女津貼中學,位於新界屯門第16區恆貴街3號(輕鐵豐景園站側)。 學校由新生命教育協會於1999年創辦,並由平安堂捐助大部份的創校經費。 應創辦機構邀請,平安堂在校內建立教會(南屯門堂)及提供校牧服務。

大埔區中學: 香港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

粉嶺官立中學(Fanling Government Secondary School,簡稱粉嶺官中)是位於香港新界粉嶺一鳴路27號的一所官立男女子中文學校,成立於1992年,前身為長沙灣官立中學(已於1996年8月結束),佔地7000平方米。 學校於1999–2000年度成立學校管理委員會以推行校本管理。. 賢會彭學高紀念中學(簡稱禮中、禮賢會或RCC,前稱禮賢會中學或RCPHKMC)是香港的一間中學,位於九龍九龍塘禧福道30號,旁為浸會大學道及喇沙利道,鄰近九龍仔的九龍仔公園以及浸會大學學生宿舍舊生樓,校舍後面為格仔山。 石籬天主教中學(Shek Lei Catholic Secondary School,簡稱石天)是位於香港新界葵涌的一所津貼中學,由天主教香港教區主辦,校址為新界葵涌安捷街23-31號,佔地6000平方米。 毗鄰東華三院伍若瑜夫人紀念中學及裘錦秋中學(葵涌),而天主教聖若望宗徒堂亦位於校內。. 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鄧兆棠中學(YLPMSAA Tang Siu Tong Secondary School,簡稱鄧中)是一所位於香港元朗區天水圍的band2津貼男女中學,由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於1999年創校,現任校長為潘詠儀女士。

大埔區中學

2017年公布的香港中學排名中,景嶺書院在全港500多間中學的排名為45,西貢區內則排名第1。. 拔萃男書院(Diocesan Boys' 大埔區中學 School,簡稱男拔萃、男拔和DBS)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所設辦的一所學校,為著名的香港傳統名校之一。 學校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是全港第三大的中學,面積僅次於位於赤柱的聖士提反書院及北區的鳳溪第一中學。 拔萃男書院成立於1869年,設有中學部及小學部(於2004年建成,全稱為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轄下22所補助學校之一,位於九龍旺角加多利山,鄰近亞皆老街和嘉道理道,是一所全日制男生學校。.

大埔區中學: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二中學 HKTA The Yuen Yuen Institute No.2 Secondary School

於1991年獲教育署遷校到校現址小西灣道33號。 學校於1998年轉為母語教學,2010學年開始於中一改回主要以英語教學,初中每級有三班以全英語教學(彈性班),一班主要為母語教學(非彈性班)。. 青年會書院(全名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書院,Chinese YMCA College)由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主辦,為一間基督教中學,位於香港新界沙田馬鞍山恒安邨。

該校原本是位於中環的聖保羅英文下午校,直到1953年才改名為聖馬可中學,並遷校到筲箕灣道460號。 到2001年,便遷到現在位於愛秩序灣的新校舍。 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28位。. 聖公會李炳中學(SKH Li Ping Secondary School)是香港聖公會所主辦的一所基督教中學,創立於1984年,位於香港荃灣和宜合道450號。

大埔區中學: 一條龍學校(觀塘區)

聖若瑟書院(Saint Joseph's College,簡稱SJC)是香港現存首間羅馬天主教男子學校,創校於1875年,設有小學及中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所補助的22所傳統名校之一。 學校為香港著名學府,在學術、體育及音樂等方面均有卓越表現,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八位。 校舍位於中半山堅尼地道7號及堅尼地道26號。 建於1920年的校舍北座(教學樓或高錕教學樓)及西座(科學樓或教堂樓)被列為法定古蹟,而建於1935年的堅尼地道26號則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 (S.K.H. 大埔區中學2023 Lam Woo Memorial Secondary School,簡稱林護及LWMSS)是一所位於香港新界葵涌葵盛圍397號的英文津貼中學,佔地8400平方米,鄰近港鐵葵興站,為一所著名的英文中學。

大埔區中學

聖公會曾肇添中學(簡稱曾肇添,學生暱稱曾記,英文:Sheng Kung Hui Tsang Shiu Tim Secondary School,縮寫TST),座落於香港沙田禾輋邨,由香港聖公會港澳教區於1978年創辦,是沙田區一家知名中學。 學生歷年於公開考試均取得優良成績,良好校風亦聞名區內。 2018年,學校全港中學綜合排名較去年下跌一位,與拔萃男書院並列第十。. 聖公會聖西門呂明才中學(SKH St.,簡稱SKHSSLMC)是位於新界西屯門新墟的一所中學,鄰近西鐵綫屯門站。 1973年,香港聖公會為了推廣教育給居住在青山屯門的漁民兒童,於是在學校現址興辦中學,佔地約3000平方米。

大埔區中學: 香港18區媽媽會

該校於2007年8月開放,取代前紫荊學校(Bauhinia School)。. 東華三院徐展堂學校(TWGHs Tsui Tsin Tong School)是香港的一所特殊學校,位於香港華富邨瀑布灣道25號。. 葵青區(Kwai Tsing 大埔區中學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個行政區域之一,位於新界南部,是新界面積最小的一區,原本屬於荃灣區,於1985年4月1日從荃灣區中獨立,即現在的葵涌和青衣範圍。

  • 妙法寺劉金龍中學(Madam Lau Kam Lung Secondary School of MFBM),是位於香港屯門區的一所佛教女子中學,位於新界屯門青山公路藍地段22號,1973年成立。.
  • 香港培道中學重建工程現已完成,並已於2009年3月18日遷回原址。.
  • 樂善堂梁植偉紀念中學(Lok Sin Tong Leung Chik Wai Memorial School,簡稱梁中),是位於香港葵青區青衣長康邨第五期的一所津貼中學,由九龍樂善堂主辦,學校佔地約5000平方米。
  • 基督教崇真中學(Tsung Tsin Christian Academy),是一所座落於香港九龍荔枝角荔康街8號的直資英文中學,由香港崇真會深水埗堂主辦。
  • 書院是香港的傳統名校之一,位於般咸道的校舍以紅磚建成,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官立書院校舍,目前除新翼外的整座英皇書院般咸道校舍已被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法定古蹟。

2000年獲教統局(現教育局)撥款4000萬港元,在停車場增建新翼校舍,並於2005年落成啟用,新內新增多個特別室,包括學生活動中心、電腦輔助學習室和語言實驗室。 大埔區中學 因校風純樸,師質優良,深受家長和學生信賴。. 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二十六。 在屯門區中有同屬順德聯誼總會的學校包括順德聯誼總會譚伯羽中學、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順德聯誼總會何日東小學及順德聯誼總會梁李秀娛幼稚園,分別位於屯門友愛邨及安定邨。 大埔區中學 梁銶琚中學首任校長麥兆明已於2007年8月31日退休。

大埔區中學: 香港教師會李興貴中學 (hktalhk)

盧榮業堂捐款興辦人才,因此便以此命名,以紀念盧幹庭先生。 禮堂名稱為盧幹庭紀念堂,校內也設有很多設施,英語角、圖書館丶家政室、音樂室等。.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HKSYCIA Wong Tai Shan Memorial College),位於香港九龍石硤尾南昌街250號,於1975年成立,是一間在深水埗區由政府資助全日制英文男女文法中學。 學校的辦學宗旨是「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校訓是「忠、恕、勤、敏」,是一所全日制男女校和深水埗區地區名校之一。 首任校長為鄭成業(後曾轉任香港培正中學校長),第二任校長為羅錦有(後期為深水埗區議會委任區議員),現任校長為黃振聲。

現任校長為戴明基,副校長為英佩詞,助理校長則為謝活之。 大埔區中學 於2008年,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中學與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的梁銶琚職業高中及順德第一中學結為姐妹學校。. 聖公會蔡功譜中學(S.K.H Tsoi Kung Po Secondary School;簡稱「蔡功譜」和「TKP」)為政府津貼文法男女中學之一。

大埔區中學: 大埔中學1.迦密柏雨中學

現任校長為詹燕珠女士,以往一直擔任副校長,於2014年接替黃何燕雯女士。 糧堂怡文中學(簡稱怡中,英文:Ling Liang Church E Wun Secondary School)位於香港大嶼山東涌文東路37號,為一所基督教政府資助男女文法中文中學,於2002年開辦,辦學團體為香港靈糧堂,現任校長為羅偉文先生。. 聖母書院(Our Lady's College) 是一所由香港天主教母佑會所創辦的津貼女子中學,於1952年創校,並附設直屬小學聖母小學(Our Lady's Primary School)。 校訓為「純潔仁愛:純樸廉潔律己、仁厚關愛待人」(Puritas Et 大埔區中學2023 Caritas)。 而校徽內,代表「純潔」和「仁愛」的象徵物分別是百合花和玫瑰花。

  • 該校中文科曾為校本課程的先導,科主任曾榮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在 年度獲頒關愛校園優異獎。.
  • 廖寶珊紀念書院(Liu Po Shan Memorial College,簡稱:LPSMC),是一所座落於香港荃灣區的中學,由廖寶珊教育基金有限公司主辦。
  • 中華基金中學(The Chinese Foundation Secondary School,簡稱CFSS),位於香港柴灣小西灣富欣道9號。
  • 英華書院復校後之校舍,曾設立在九龍塘牛津道,到2003年遷至西九龍填海區。
  •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是香港一所政府津貼中學,建立於1969年。

校方在同年10月24日舉行「大圍校舍啟用典禮」;當時,校方亦指會繼續爭取位於觀塘安泰邨的新建中學校舍。 而由於該擬建校舍已批予另一所中學,此校預期將會於2019年停辦。 而在遷址以後,原校舍業主張至誠置業有限公司將該物業以3億港元售予一財團,後獲證實為香港浸信會聯會。. 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SKH Holy Trinity 大埔區中學 Church Secondary School;簡稱「聖三一」或「HTCSS」)為香港政府津貼男女中文中學,由香港聖公會於1978年創辦。 學校的辦學宗旨是藉著基督教的辦學理念,教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使學生能自立自愛,愛主愛人。

大埔區中學: 東華三院鄺錫坤伉儷中學

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裘錦秋中學(葵涌)(Ju Ching Chu Secondary School (Kwai Chung))是香港葵青區內一所津貼中學。 於1966年由邱德根創辦,前身為裘錦秋英文書院,原位於荃灣青山道遠東發展大廈,於1980年代初期遷往葵涌安捷街1號至11號。 前任校長為劉明偉先生,現任校長為岑小瑩女士。. 衞理中學(The Methodist Church Hong Kong Wesley College)為一間由香港循道衞理聯合教會在1977年開辦的學校,始於北角,是政府津貼全日制男女校。

余振強紀念中學的校訓是「愛主樂群」 學界連續11年於第一組別作賽,亦為全港學界室內划艇5連冠。 學校已得到教育局的批准,於2013年9月轉為男女校。.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是一間位於香港沙田區城河東沙角邨的中學,創校於1981年,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之第八間中學,位於新界沙田沙角村,沙田區第一間佛教團體主辦之政府資助中學。 學校同時舉辦多項活動,例如:教視障人仕做運動、探訪老人院、晚大掃除、探訪獨居長者。.

大埔區中學: 香港培英中學

,第二任校長為廖小蓮女士(2017年9月1日-)。.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心誠中學(Fanling Lutheran Secondary School,簡稱:FLSS),是位於香港新界東北區粉嶺粉嶺圍的一間基督教直資中學。 由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創辦,並由教會內的學校教育部統籌管理。

於1989年5月,該校遷校至青衣島的青衣邨二期,學校佔地面積約4275平方米。 其後為配合課程改革於2001年1月1日改名為明愛聖若瑟中學,提供完整的中學的課程。. 漢基國際學校(Chinese International School)是香港一間私立國際學校,於1983年創立,辦校宗旨是激勵學生終生愛好學習及追求知識。 校址位於北角寶馬山校園徑1號,設有幼稚園、小學及中學部,提供12年制的中小學教育。 全校共有14個班級,共有約1300名學生及和200位教職員。

大埔區中學: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

學校座落於新界屯門兆康苑北面,鄰近西鐵綫及輕鐵兆康站。 創校時曾借用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作課室之用。 邱田元和邱子田是親戚,同期第九間中學是沙田區的東華三院邱金元中學。. 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TWGHs Wong Fung Ling College,簡稱WFL)是香港一所津貼男女校,校舍位於馬鞍山馬鞍山路208號,由東華三院於1977年創辦,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李求恩紀念中學(Lee Kau Yan Memorial School)是一所位於香港九龍新蒲崗的津貼男女中文中學,由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於1964年創校,以紀念校祖聖公會港澳教區首位華人會吏長李求恩博士對社會及教會的重大貢獻。 恩主教書院(Valtorta College),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培賢里,創辦1976年,為政府津貼英文男女中學,亦是區內唯一一間天主教中學。.

位於香港西營盤第三街179號,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 大埔區中學 於1864年創立,1927年由天主教鮑思高慈幼會接辦,目前隸屬鮑思高慈幼會中華會省。. 聖芳濟書院(St.)是一所位於油尖旺區的傳統天主教男子中學。 1891年(光緖十七年),聖母昆仲會修士到訪大清,並於1893年(光緒十九年)獲邀到上海聖芳濟書院教學。 他們其後於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來英屬香港,在聖馬丁書院執教,從此展開了教育的使命。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