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將軍澳規劃圖2023必看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橙訊】原為臨時填料庫的將軍澳137區初步發展大綱圖曝光,建議在該區合共填海20公頃。 將軍澳規劃圖 當局在該區規劃共可興建五萬個房屋單位,公私營比例為7:3,共可讓13.5萬人入住。 首批約3.4萬人最快可於2030年遷入,涉及約1.26萬個單位,可作為短中期的其中一個主要房屋供應來源。 將軍澳新市鎮位於西貢區的南面,主要由填塞將軍澳灣,並在狹長海灣的兩旁闢拓平台而建成。 將軍澳自1988年開始讓居民遷入寶林村及翠林村後發展相當迅速,把一個一九六零年代的小漁村及造船業地區發展為大型新社區。

康城第12期則剛公布,由會得德豐地產獲發展權。 將軍澳規劃圖2023 其餘預計發展的13至14期,則暫未有充足細節。 LP6由南豐獨立發展,為整個康城區至今已推售的項目中(包括最新將推出的第7期MONTARA),擁有較多永久海景的項目。 LP6全盤多達2,392伙﹐戶型包括1房至4房戶,首批呎價約15,304元。 若論缺點,則是離港鐵站較遠,步行約需10分鐘。

將軍澳規劃圖: 主要道路

唯一一段地面露天路段,不過大部分路段被物業平台及隔音屏障遮擋。 康城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西面有新落成的將軍澳南海濱長廊,設有行人路及單車徑連接將軍澳市中心。 2019年8月4日:將軍澳首次舉行大規模遊行,屬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一部分,原本與港島西遊行同時舉行,惟最後只有將軍澳遊行獲批出不反對通知書,港島西改為集會。 遊行原定於7月28日舉行,但因應7月21日元朗襲擊事件,主辦方遂宣布改期以支持「光復元朗」遊行示威活動。 路線由寶林寶翠公園出發,途經寶林北路、坑口,以將軍澳單車公園為終點,並於該處舉行集會。

將軍澳規劃圖

港鐵將軍澳綫將軍澳路段在2002年8月18日通車,其中包括調景嶺站、將軍澳站、坑口站、寶琳站,與原有的觀塘綫和港島綫連成一體。 2009年7月26日,將軍澳綫更在日出康城附近增設康城站,現時全綫共設有8個車站,其中5個車站是位於將軍澳。 現時將軍澳大部份居民都會乘坐港鐵外出,如往九龍和香港島的會比較明顯。 明代刊行的地方誌一《粵大記》當中的廣東沿海圖已清楚標示「將軍澳」,故此,起碼在明代,將軍澳已經有居民定居。 1982年香港政府正式落實發展將軍澳為第三代新市鎮,發展計劃分三期進行。 簡略來說,第一期發展於1983年開始,涉及範圍包括了三個住宅區:翠林、寶林和坑口,以及兩個工業發展區域:小赤沙和大赤沙。

將軍澳規劃圖: 將軍澳137區規劃曝光 日出康城以南填海20公頃 料可建5萬伙住宅

免責聲明本頁中之相片並非於或自本發展項目期數實景拍攝,或非依據本發展項目期數製作,亦不反映本發展項目期數落成後的實際外觀、景觀或其周邊建築物、設施或環境。 所有庫存圖片並不構成亦不得被詮釋成賣方就本發展項目期數或其任何一部分作出任何不論明示或隱含之要約、承諾、陳述或保證。 康城第2期同由長實及南豐合作發展,提供多達4,272伙,同樣主打大戶型,包括3房至4房戶型,亦有多達5房設計的特色戶型。 將軍澳規劃圖2023 項目最大賣點,是基座由港鐵負責發展的大型商場「The 將軍澳規劃圖 LOHAS康城」,它屬康城區內首個大型商場,接連康城站,首階段於2020年8月23日開幕,較MONTARA預計於2021年的入伙期為先,屆時住戶入伙後,將有足夠的生活配套。 商場現時有一般商店、食肆、大型超市及市場在營業,稍後還會有室內溜冰場、室內主題樂園、戲院等陸續開業。

MARINI首批單位折實平均呎價14,997元,屬第6期LP6以後次高的開價水平。 MARINI與康城第8期 SEA TO SKY 將軍澳規劃圖2023 相同,屬於康城最臨海的項目之一,坐向偏南,望海景及將軍澳工業區景。 將軍澳規劃圖 為免密度過高,自從S/TKO/16計劃大綱圖,住宅用地(甲類)再分成六個支區,每一個支區都有不同的地積比率(由2倍至5.5倍住用地積比)、最高建築物高度(由35米至138米)及最大上蓋面積(50%)。 1982年,政府批准把將軍澳發展為第七個新市鎮。

將軍澳規劃圖: 港鐵路綫圖

一個四百呎兩房單位,最新高見800萬元,呎價約18,900元。 在2019年8月遞交項目發展藍圖,就提出更清晰的藍圖,建議把地皮發展為一座住宅,興建594個單位,容納人口1,670人。 將軍澳規劃圖2023 以地皮佔地45,209呎計算,,以最高6.65倍地積比率發展,最高可建樓面300,644呎。

  • 規劃區位於西貢區南部,面積約為1 718公頃。
  • 此外,工業用地和其他指定用途用地總面積的下降(71公頃),約等於道路用地和綠化地帶總面積的增長(75公頃)。
  • 小赤沙填海工程在1991年8月展開,1995年11月完工,原劃作工業用途,其後在1998年5月改劃為綜合發展區。
  • 直至2030年,137區首批居民才入伙,這等於「康城站」住戶起碼要多忍受七年以上塵土飛揚的日子。
  •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指,會善用附近的稔灣山頭作為屏障,確保有足夠緩衝地帶。
  • 唯一一段地面露天路段,不過大部分路段被物業平台及隔音屏障遮擋。
  • 一個400多呎單位居二價約422萬元,呎價9,770元,而500多呎則近500萬元,600呎單位則已經要五字過外。

而將軍澳綫則由現時北角站,另挖隧道連接天后站,再與港島綫西段合併。 天后站至炮台山站一段港島綫現有隧道將不再使用。 東涌西延綫:於現有港鐵東涌綫東涌站,西延1.5公里至東涌西站,當年建議於位於東涌逸東邨附近對出近海的地方,落成後將會取代東涌站成為東涌綫的終點站。 政府於2020年4月7日宣佈,東涌綫會加設三個站,東涌東、小蠔灣及東涌西。

將軍澳規劃圖: 日出康城 4期 晉海:1至4房戶均有

日出康城位於香港新界將軍澳小赤沙第86區,於處將軍澳創新園以北,港鐵康城站及將軍澳車廠上蓋,是一個包括住宅、商場、公園、海濱長廊的鐵路上蓋發展計劃,整個發展計劃將分為9至14期興建,原預計於2019年全部完成。 其中2009年的報道表示運動天地,以及海濱長廊,分別在2014年,以2015年建成。 2014年12月末,港鐵正式就日出康城的規劃改動入紙城規會,除了單位總數由原來批出21,500個增至25,500個外,亦調整項目的發展時間表,由原來分3期、預計2020年完成項目,改延遲3年,最快2023年完成。

將軍澳規劃圖

將軍澳新市鎮的發展可追溯至1980年代中期,人口在當時不足1萬,及後2011年迅速增加到超過40萬。 將軍澳規劃圖 隨著新市鎮的不斷發展,區內房屋、學校、社區、康樂設施及交通網絡亦漸趨完善。 地鐵(今港鐵)將軍澳綫通車後,將軍澳新市鎮的對外交通更為便捷,同時將軍澳工業邨亦為區內外居民提供大量就業機會。

將軍澳規劃圖: 項目背景

發言人承認,將軍澳南延線及將軍澳油塘隧道,都不會在首批居民入伙前已可投入服務,未來只會設交通交匯處等,由巴士、小巴接駁往返日出康城或將軍澳市中心,再轉駁鐵路。 將軍澳規劃圖2023 她建議政府研究增加將軍澳綫南延綫隧道的海底深度,免除20米闊、1公里長之鐵路保護層的填海,另把相關配套設施遷入岩洞或另覓遠離民居的選址,擴大137區發展面積,減低對原有社區及居民的影響,讓居民安居樂業。 跨灣連接路與將軍澳-藍田隧道連成一線,方便將軍澳南車輛直達東九龍,以至穿過東區海底隧道過海,而無需行經七號幹線的一段環保大道及將軍澳隧道,紓緩這些道路於繁忙時間的交通負荷。 跨灣連接路通車後首個工作天,九巴及新巴各開辦兩條繁忙時間路線途經該路直接往返市區及日出康城。 將軍澳工業邨與日出康城僅咫尺之遙,駛經環保大道的巴士路線298E及797M亦同時服務兩區,分別接駁坑口站及將軍澳站;礙於兩線班次疏落、服務時間有限等因素,故鮮有住客選乘。

將軍澳規劃圖

第二期發展於1987年開始,這期規劃主要是要發展將軍澳市中心。 此區大部份土地是把調景嶺東北部的海灣填海發展而成,主要有將軍澳中心、尚德邨、唐明苑、富康花園、寶盈花園和清水灣半島等。 尚德邨於1998年入伙,是區內最大的公共屋邨之一,也是此區最早建成的住宅,由於屋邨規模較大而且最早發展,早年連路牌亦清楚地標示了「市中心(尚德)」,故此,部份人或會將「將軍澳市中心」一詞與「尚德」交替使用。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