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自由爵士音樂節11大優勢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自由爵士音樂節

自由空間細盒將會以線上科技跨越地域限制,《即興實驗室》由來自柏林、蒙特利爾、首爾和蘇黎世的音樂人與香港樂手及新媒體藝術家,在網上即興表演。 精采售票節目包括《張貝芝——Jazzical 自由爵士音樂節 Collection》,由鋼琴家張貝芝以爵士風格,改編多首耳熟能詳的古典樂曲,與十三人樂隊攜手重新演繹。 免費現場音樂演出亦包括《即興實驗室》,讓逾二十位風格迥異的香港音樂人,展開五場別開生面的即興偶遇實驗,挑戰樂手與觀眾的耳界,呈現香港鮮為人知的即興演奏流派。 近年上網自學樂器蔚然成風,她鼓勵年輕人先接受正統音樂訓練,打好一定音樂基礎,勤於與別人切磋,才能掌握爵士樂無定向風的音樂技巧。 龔志成提到,今年竹翠公園的《Jazzscapes》舞台將有不少令人期待的驚喜演出,其中之一便是《雷柏熹爵士大樂團 feat. MC仁》。 有「香港嘻哈教父」之稱的MC仁(陳廣仁),將聯乘雷柏熹爵士大樂團,演繹重新編排的1970年代香港功夫電影配樂。

自由爵士音樂節

2022年初,愛彼宣布集DJ、曲詞創作人及唱片製作人等多重身分的Mark Ronson成為品牌大使,同年雙方首度合作《Syncing Sounds》音樂電影系列,而這亦是一個長期合作的項目。 今年,愛彼邀請這位全能音樂人為7月15日舉行的蒙特勒爵士音樂節閉幕禮,策劃一場獨家的《Mark Ronson and his Favourite Band Ever》音樂會。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 國立台灣交響樂團(簡稱國台交)為了讓民眾有多元的音樂饗宴,今年繼續舉辦「霧峰音樂節」,從八月五日到九月三日,一共安排七場包括臺灣台語獨幕劇、交響曲、親子音樂會、室內樂、客家音樂等多元精彩節目,並在中部聲響效果首屈一指的國台交演奏廳演出。 【明報專訊】享受爵士樂,不必困於斗室,又不必囿於恍如歐美專利的爵士樂黑膠唱片。 香港一衆出色樂手本月聚首西九文化區竹翠公園,在「自由爵士音樂節:Jazzscapes」大顯身手。 其中香港新進音樂人朱肇階聯同多名樂手組成樂隊,更邀來歌手衛詩,為香港聽衆帶來爵士樂之夜。

自由爵士音樂節: 自由爵士音樂節

1992年生於加州洛杉磯,5歲開始學習鋼琴,20歲決定要當鋼琴家,在短時間內苦練完名師指定的所有經典,史坦威在美國的負責人聽過他彈奏的蕭邦,旋即邀他成為史坦威青年藝術家。 自由爵士音樂節2023 自由爵士音樂節 史坦威SPIRIO高解析度自動演奏鋼琴問世時,還收錄了他錄製的蕭邦《降A大調幻想波蘭舞曲》。 自由爵士音樂節 西九文化區將繼續努力,讓這項重要盛事躋身亞洲地區的頂尖爵士音樂節之列;來年的自由爵士音樂節定必籌備得更大型、更精彩。 第四屆「自由爵士音樂節」將於10月26日至30日(三至日)一連五日在西九文化區舉行,帶來由420多位音樂人參演的超過50場演出,是歷年規模之冠。

  • (星島日報報道)「自由爵士音樂節」匯聚頂尖樂手, 將於下月二十八日至三十一日於西九自由空間室內外及藝術公園上演。
  • 《Looppool——Game of Life》由新世代爵士作曲家李梓禾(Bowen Li)及其樂隊Looppool,以Jazz Fusion為音樂語言,部分更加入廣東話歌詞。
  • 【明報專訊】享受爵士樂,不必困於斗室,又不必囿於恍如歐美專利的爵士樂黑膠唱片。
  • 其音樂才華可謂出類拔萃,他為Amy Winehouse製作了一張奪得多座格林美獎項的專輯,而他與Bruno Mars合作的名曲《Uptown Funk》,同樣贏得格林美獎。
  • 第6場9月2日晚上7點30分,以客家主題推出「幸福个味緒」(幸福的滋味)客家主題管弦音樂會,由國內7位作曲家以客家元素進行創作,並由范楷西指揮國臺交演出;最後一場9月3日下午2點30分,由9位國人作曲家,以台灣風景為元素,創作9首樂曲,讓大家透過音樂欣賞美麗的台灣。
  • 有「香港嘻哈教父」之稱的MC仁(陳廣仁),將聯乘雷柏熹爵士大樂團,演繹重新編排的1970年代香港功夫電影配樂。

此腕表搭載5909自動上鏈機芯,時、分、秒顯示,新機芯特別移除日期顯示功能,與其前身的3120機芯相比,更見纖薄,振頻更高,並提供60小時動力儲存。

自由爵士音樂節: Related Events - BAND A LOID 樂隊音樂會

學生時期已對音樂有濃厚興趣, 尤其喜愛嘻哈(Hip Hop)音樂,16歲開始嘗試錄製混音帶及擔任DJ。 其音樂才華可謂出類拔萃,他為Amy Winehouse製作了一張奪得多座格林美獎項的專輯,而他與Bruno Mars合作的名曲《Uptown Funk》,同樣贏得格林美獎。 限量250枚的新表,巧妙地將靈感來自錄音室的元素注入其中,好像標誌性的「Tapisserie」格紋表面,就以取材自均衡器的設計圖案作為裝飾,當中的彩色格紋採用攝氏千度的超高溫陶瓷精製。 黑色陶瓷製的表殼、表圈與旋入式表冠,配襯鈦金屬打造的表帶接口、表冠護肩及針式帶扣,呈現出具型格的層次與質感。

自由爵士音樂節

(星島日報報道)「自由爵士音樂節」匯聚頂尖樂手, 將於下月二十八日至三十一日於西九自由空間室內外及藝術公園上演。 今年的音樂節目充分體現全球最受歡迎的音樂類型之一爵士樂的創新精神,展現意想不到的多元面貌,聚集香港頂尖音樂人才,結合不同音樂風格和流派,包括以爵士風格重新演繹古典樂曲、傳統大樂隊、實驗音樂、世界音樂等元素。 余林橞多方面展現活躍演奏家的一面,最近獲邀的委約作品及演出包括香港藝術中心及曼城Castlefield Gallery的跨地域演出,在杰曼.

自由爵士音樂節: M+最新展覽 「藝術先鋒」宋懷桂全球首展 由藝術到時裝時尚一生 引領視覺文化發展之路

國際高級品牌都熱衷於支持及推動藝術文化活動, Audemars Piguet(愛彼)也不例外,剛於日前圓滿結束的蒙特勒爵士音樂節(Montreux Jazz Festival),正是與品牌長期合作的音樂活動。 今年,愛彼再度與擔任品牌大使的著名音樂人Mark Ronson合作,為音樂節帶來一場精采的閉幕表演,完美詮釋愛彼與音樂的絕妙相遇。 臺中爵士音樂節(Taichung Jazz Festival)為臺中市政府每年10月舉辦兩個周末間的爵士樂系列活動,內容包含露天音樂會、講座、青少年樂團培訓、樂團比賽、美食攤位及創意市集等。 2003年為台中閃亮文化季下的活動之一[1];隨著參與人數逐年成長,2009年自文化季獨立舉辦,現已成為臺中熱門的節慶活動,每年吸引百萬人次參與[2]。 吹着柔和海風聽爵士樂,不一定要到外地,今年已踏入第四屆的《自由爵士音樂節》,將於10月26日(三)至30日(日)舉行,一連五日爵士樂韻飄揚西九海濱。 今年音樂節共帶來超過五十場精采演出,規模是歷屆之冠,繼去年以本地樂手掛帥,開啟了全新的本地爵士樂風潮後,今年再接再厲,以網上實時方式與外國好手即興Jam歌,勢必帶來連場火花,是今秋不容錯過的爵士文藝盛事。

自由爵士音樂節

第6場9月2日晚上7點30分,以客家主題推出「幸福个味緒」(幸福的滋味)客家主題管弦音樂會,由國內7位作曲家以客家元素進行創作,並由范楷西指揮國臺交演出;最後一場9月3日下午2點30分,由9位國人作曲家,以台灣風景為元素,創作9首樂曲,讓大家透過音樂欣賞美麗的台灣。 這次除音樂會,特別安排關懷台語劇團的台語獨幕劇,台語的語言非常美,如果大家仔細欣賞,可發現它的抑揚頓挫,跟音樂的表現一樣,帶有獨特的美感;另外安排國際青少年管弦樂營,甄選出71名優秀青年學子,經集訓後進行精采的演出;另外,也安排適合學齡前欣賞的親子音樂會,讓小朋友有機會從小接觸表演藝術。 自由爵士音樂節 國台交團長劉玄詠表示,今年「霧峰音樂節」,從規畫開始,就希望讓更多的鄉親有機會進到國台交演奏廳,這個演奏廳從聲音的殘響到整體設計,都非常適合音樂表現,尤其屬於中型音樂廳,可細緻地將每個聲音穿透到大家的耳朵中。 今年音樂節的節目,從交響樂團到室內樂,都會在這個廳內演出,是一種非常享受的體驗。 在自由爵士音樂節,涵蓋多種音樂類型的售票及免費活動相輔相成,其中不少提供劇場視形傳譯和手語翻譯;所有場地均方便輪椅進入,通達大使即場協助殘疾人士,藝術公園亦有公共交通配套,加上考慮到大眾的口味、年齡和消費習慣,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無障礙、人人都可以享受的節目。 自由爵士音樂節2023 蒙特勒(Montreux)位於瑞士日內瓦湖畔,是當地的度假勝地,向有「瑞士的裡維艾拉」之稱。

自由爵士音樂節: 爵士是一種態度

最近的新作就是為暑假檔期上映的《Barbie芭比》真人版電影同步發行的《Barbie The Album》專輯擔任執行製作人,並與Andrew Wyatt及兼任此片編劇、導演、製作的Greta Gerwig共同創作片中的音樂。 第五場八月廿七日,「點點音樂派對」以繪本動畫與說書人互動的音樂會;第六場九月二日,推出「幸福个味緒(幸福的滋味)」客家主題管弦音樂會;最後一場九月三日下午,由九位國人作曲家,以台灣風景為元素,創作九首樂曲。 「部分進場觀眾甚至是非爵士樂迷,他們可能有所聽聞,或受到戶外環境和氣氛吸引,或有朋友邀請,試試享受其中。」當周遭有美好音樂響奏,「一定會影響到你,潛移默化很重要。」誠如阿龔所說,音樂也像空氣,人們不自覺受到影響。 除了3首原創新曲,亦有衛詩唱出兩首爵士樂經典:Erykah Badu的Back in the Day和Jill Scott的A Long Walk。 Daniel Chu指Jill Scott的A Long Walk是衛詩(Jill)介紹給他聽的。

自由爵士音樂節

這個大騷的舞台設計出自創意總監Daphnée Lanternier手筆,而來自英倫的導演Lauren Luxenberg就負責全程記錄長達數月的音樂會創作及籌備過程,並製作成《Syncing Sounds現場演唱會》(Syncing Sounds-Live)影片,大家可在愛彼官方綫上平台及媒體頻道觀賞此影片。 到了2019年,品牌更進一步成為蒙特勒爵士音樂節的全球合作夥伴,藉着啟動愛彼音樂贊助計畫,透過不同的合作,推動及支持樂壇新人的創作及發展, 此舉不單止培育人才,同時也促成音樂家們之間的互學互動,從中得到更豐富的啟發,又可與音樂愛好者分享獨特的體驗。 翌年,愛彼推出了《180》音樂影集系列,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樂壇新秀攜手進行自由創作,在三天內創作並錄製一首原創音樂作品,而每集影片都是由不同的導演掌鏡拍攝。

自由爵士音樂節: 自由爵士音樂節|一連五日露天爵士音樂節 雲集頂級爵士好手 Jam盡本地及世界名曲

自1967年起的每年夏季,這座城市都會舉辦持續超過兩星期的蒙特勒爵士音樂節,多位國際知名的爵士歌手與音樂單位都會應邀參與表演,每天舉行的音樂會,從白天到夜幕低垂,無間斷的放送觸動樂迷的妙韻,據指每年都吸引多達20多萬人前來捧場。 蒙特勒爵士音樂節是世界第二大的爵士音樂節,規模僅次於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爵士音樂節(Montreal International Jazz 自由爵士音樂節2023 Festival)。 正如愛彼執行總裁François-Henry Bennahmias所言,音樂能引起獨特的情感共鳴,凝聚人心。 據悉品牌早於2006年曾為了重現19世紀懷表的報時聲音,特別聯同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及一群專家,展開了為期八年的聲學研究計畫。 2010年,愛彼開始與Claude Nobs基金會,以及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創新研究中心等單位,攜手贊助蒙特勒爵士音樂節數位典藏計畫。 此計畫旨在修復音樂節的所有錄音及錄影資料,並進行數位化處理,將這批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的無價寶妥善保存。

克瑞普於維伍德畫廊的個展Screenplay中演出的三部聲音演出、香港創樂團 Sonic Ecology 網上研討會的委託創作及西九龍文化區自由空間的創作:舞・樂互碰。 對跨媒介和即興演出感興趣的余氏,最近於鄧慧中及周耀輝的多媒體劇場作品《從甚麼時候開始》 (2023)、許敖山的裝置/歌劇/迷睡作品《Somnium》(2022)和梁基爵的沉浸式劇場作品《仍...息在零地》(2021)中為主要表演者。 從2021年起,熱衷於表演文化研究的她與不加鎖舞踴館的創意團隊密切合作,進行樂譜和記譜法作為跨媒介合作中的創作語言的研究項目。

自由爵士音樂節: 台灣口琴音樂節 7/28起連3天新竹縣登場

自由爵士(英語:free jazz)是爵士樂的一種,最早見於1950年代至1960年代。 自由爵士音樂節2023 當時樂手們極盡所能去改變、延展、解離爵士樂的音樂傳統,變更固定的和弦變化(英語:chord change)方式或節拍速度。 儘管自由爵士樂各有不同,但大部分都在表達著1940年代至1950年代期間發展出的咆勃爵士樂、硬博普樂和莫達爾爵士樂的不滿。 此外,自由爵士樂常常被認為是前衛運動的一部分,試圖去探索爵士樂最本質、通常帶有一絲宗教色彩的根源,並強調集體的即興演奏。 首場演出在8月5日晚上7點30分登場,由關懷台語劇團帶來「台灣台語獨幕劇《阿媽ê話》」;第2場8月12日晚上7點30分,由台灣青年指揮家廖元宏與國台交合作,演出貝多芬《英雄》交響曲等多首經典作品。

自由爵士音樂節

嘻哈聯乘爵士演出,在香港樂壇本已屬罕見,再遇上懷舊功夫配樂,是令人期待的多重聯乘新嘗試。 另外才華洋溢的爵士鋼琴家朱肇階(Daniel Chu),將率領本地頂尖樂手組成的超級樂隊《Daniel Chu Supergroup》,以爵士及R&B作主軸,引領觀眾投身音樂派對。 素來以HiFi發燒天碟靚聲征服樂迷的爵士歌手尚羚(Sherine Wong),將以磁性聲綫與好友演繹其專輯《Two for the Road》多首歌曲。 余林橞畢業於加拿大蒙特利爾麥基爾大學,在 Aiyun Huang 教授及 Fabrice Marandola 教授的指導下獲得她的音樂學士和碩士學位。 除了專注於當代古典敲擊樂演出,她亦擁有六年演奏傳統樂器如印度塔布拉鼓的豐富經驗。 這場獨一無二的音樂會,並非Mark Ronson的個人大騷,他特別為此邀請了多位對其音樂生涯帶來深遠影響的樂手一起參與,更將自己提拔的新秀,包括Lucky Daye、Yebba等帶上舞台一同表演,力撐樂壇新一代。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