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伊利沙伯體育館巴士10大分析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伊利沙伯體育館巴士

本線原是中西區和灣仔區來往西九龍的皇牌路線,作爲深水埗以北 (白田) 唯一一條來往港島的路線,可是自從904及905的出現,因取道西區海底隧道過海,取代了本線在西區的地位。 雖然如此,但本線的主要客源大多數集中在灣仔北及紅磡海底隧道 (因為只有本線來回程取道告士打道;115及182只限往香港島方向,該兩線回程途經灣仔道)。 在繁忙時間,紅磡海底隧道及灣仔北的入境事務大樓及灣仔訓練池的分站更大排長龍,使本線在繁忙時間需要增設大量特別班次(紅隧往中環/金鐘、灣仔往紅隧)來應付龐大的需求。 伊利沙伯體育館(新伊館)位於灣仔愛群道,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旗下的大型室內體育場館。 館內主要設施為位於體育館三樓的表演場,配備國際級的照明系統及計分儀器,可用作舉行大型比賽或體育表演,亦常用作文娛表演,如綜藝節目、演唱會、大型慶典等。 除表演場外,亦設有羽毛球場、壁球室及乒乓球場區等社區康體設施,是香港第一個文娛康體綜合場館。

伊利沙伯體育館是香港室內體育場館,位於香港島灣仔區摩理臣山道一帶,愛群道及皇后大道東之間。 伊利沙伯體育館由「女皇訪港紀念金幣」銷售、「女皇訪港紀念基金」及熱心人士和機構捐款資助興建,1977年12月21日由署理港督羅弼時爵士主持奠基,1980年8月27日由港督麥理浩爵士主持開幕。 伊利沙伯體育館落成啟用於1980年,由當時的港督麥理浩爵士主持開幕,初期由市政局管理(回歸後改組為臨時市政局)。 伊利沙伯體育館巴士 至2000年,因應政府架構重整,伊館改由新成立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轄。 伊館的主場館在紅館啟用前是本港最大型的綜藝表演場地,曾有多位著名歌手在此舉行個人演唱會,而時至今日依然是本港最主要的演藝場地之一。 市區重建局與香港遊樂場協會原擬合作將旺角麥花臣球場變身「超級運動城」的構思,礙於地政總署索取補地價過高,加上發展地底體育館的成本高昂,最終決定放棄,令有關發展計劃告吹。

伊利沙伯體育館巴士: 香港巴士大典

除了無法於2009年東亞運動會舉行前興建地底運動場館外,也令這個跨越10年的重建項目的時間表一拖再拖。 伊利沙伯體育館於1980年啟用,其表演場設有2,900個固定座位及最多600個流動座位,舞台面積達1,500平方尺,能提供當年較少有的「四面台」設計。 連同全面的舞台設備、接待室及多個更衣室,成為當時全港最大型的綜藝表演場地,曾有多位著名歌手在此舉行個人演唱會。 雖然場館重要性在可容納逾萬名觀眾的紅磡體育館啟用後有所下降,惟時至今日依然是本地娛樂界其中一個主要演出場地之一。

伊利沙伯體育館巴士

本線主要客源段都是以海底隧道至中環/入境事務大樓一帶,而九龍段的客量與海底隧道收費廣場客量造成很大對比。 東鐵綫於2022年5月15日延伸至金鐘站,乘客可直接改乘鐵路前往灣仔北 (該線設有會展站)及金鐘,屆時紅磡海底隧道的轉乘客將會大幅流失,由於本線與301都是以海底隧道的轉乘客為主,預期客量將會大幅下降,甚至有取消的隱憂(其中301線已在東鐵線過海段通車延伸至金鐘站後取消)。 伊利沙伯體育館巴士 因應客量明顯下跌,本線5月30日起分階段調整班次,5月30日首先減少短程特別班次,只保留早上澤安村往中環街市及紅磡往中環街市及告士打道往旺角各一個班次[12]。 及後再在同年6月20日除保留早上澤安村往中環街市的特別班次外,進一步取消紅磡往中環街市及告士打道往旺角的短程特別班次,意味下午繁忙時間再沒有短程班次[13]。

伊利沙伯體育館巴士: 表演場

第一部分在麥花臣球場地底,興建一個可提供4,000個座位的體育館,體育館以上,將建一層高的體育展館,作為與運動有關的零售及展覽用途。 第二部分是在球場毗鄰的麥花臣室內場館,重建為一幢樓高27層的超級運動城,總樓面面積達67萬方呎,運動城低層作主題購物區,包括足球、游泳、滑浪、釣魚、獨木舟、攀石器材等體育用品,並附設訓練中心及體育名人館,中層將設空中花園,並撥作籃球場地,高層設保齡球、溜冰場、水療健身中心,以及符合國際比賽水平的室內泳池。 麥花臣室內場館於1952年10月30日由英國根德公爵太夫人主持奠基,用了已故伊莉莎白二世的部分嫁妝來興建,並於1953年9月7日落成,由港督葛量洪主持揭幕,場館建築為圓拱型,是九龍第一座室內體育場館,亦是當年亞洲區最先進體育場館。 麥花臣場館(英語:Macpherson Stadium),由香港遊樂場協會管理,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歷史悠久室內體育場館,在2008年拆除重建,並於2013年重新開放。 伊利沙伯體育館(英語:Queen 伊利沙伯體育館巴士 Elizabeth Stadium),簡稱伊館、新伊館,是香港室內體育場館,位於香港島灣仔區摩理臣山愛群道及皇后大道|皇后大道東之間。

伊利沙伯體育館巴士

觀眾席摺疊式座位的排列方式靈活多變,舞台設計亦可隨意改動,不論是古典音樂演奏會、娛樂節目、舞蹈表演、劇場製作、綜合表演、會議或是慶典,都適宜在此舉行。 舞台與觀眾席的近距離設計,有助於營造熱鬧和諧氣氛,讓表演者與觀眾打成一片,最適合舉行合家歡節目和互動表演。 表演場面積達580平方米,配備符合國際標準的照明系統和計分儀器,地面可以鋪上隨時裝拆的木地板或膠地蓆,正是舉行大型比賽和體育表演的理想地點。 表演場可容納3500名觀眾,更配備專業級設施,適合舉行各類大小規模的文娛表演、體育活動、會議、慶典等。 此站鄰近伊利沙伯體育館、麥理浩牙科中心(鄧肇堅學童牙科診所)、鄧志昂專科診療院及聖公會鄧肇堅中學,經行人隧道可達跑馬地馬場、香港賽馬博物館、香港灣仔帝盛酒店、麗悅酒店、新華通訊社等地。 現時九巴使用11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米(ATENU),均屬荔枝角車廠。

伊利沙伯體育館巴士: 服務時間及班次

「超級運動城」的主要阻力,來自補地價和地底運動場館的建造問題。 伊利沙伯體育館巴士2023 雖然麥花臣項目不涉及居民補償安置;但由於項目佔地由2.6萬呎倍增至5萬呎,故需要為新增樓面補「十足」地價,這令市建局預料更難找到夥伴投資。 此外,興建4,000多座位的地下運動場館成本及工程難度均很高。

  • 伊利沙伯體育館由「女皇訪港紀念金幣」銷售、「女皇訪港紀念基金」及熱心人士和機構捐款資助興建,1977年12月21日由署理港督羅弼時爵士主持奠基,1980年8月27日由港督麥理浩爵士主持開幕。
  • 此路線屬新巴較遲全空調化的過海路線,直至2000年2月前後仍有一班非空調班次,於平日早上約八時由海底隧道收費廣場開往中環街市,用車為來自3A線之利蘭珍寶(SF),直至後者加入更多空調巴士時此路線才正式全冷。
  • 為市民提供羽毛球散場租用服務,禮堂租用可作興趣班、各類型訓練課程及會議之用。
  • 不過市建局沒有理會環保觸覺的意見,最後項目由九龍建業奪得項目發展權,再交由李景勳、雷煥庭建築師事務所及IDA公司設計,協興工程有限公司承建,項目完成後將會提供全新的現代化室內運動場館(落成後重新命名為「麥花臣場館」)和青少年中心,以及約206,000平方呎的樓面面積,作為住宅和商業用途,命名為麥花臣匯[8]。
  • 值得一提的是,全港首輛出牌的ATE1/KX675於2003年甫投入服務便上掛此路線,直至2008年方調往279X。

白田開經:白雲街、偉智街、偉倫街、南昌街、窩仔街、大坑東道、界限街、勵德街、太子道西、彌敦道、加士居道、漆咸道南、康莊道、紅磡海底隧道、告士打道、內告士打道、分域街、軒尼詩道、金鐘道、德輔道中、域多利皇后街、皇后大道中、皇后大道西、卑路乍街、域多利道及西寧街。 除表演場外,伊館尚設有兩個大活動室、四個會議室、一個多用途練習場、一系列康體設施,供市民及團體租用,提供綵排練習及體育活動場地。 本店特設演唱會慶典果籃花籃系列,除提供專員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送貨服務外,更可安排代客查詢演出節目資料,花果禮籃的送貨時間通常是節目開始前1~3小時。 伊利沙伯體育館(Queen 伊利沙伯體育館巴士2023 Elizabeth Stadium,城巴地點代號為QES)巴士站,位於港島灣仔區摩理臣山皇后大道東東行伊利沙伯體育館對開,摩理臣山道及黃泥涌道交界處以西,乃一路邊中途站。

伊利沙伯體育館巴士: 重建發展

不過市建局沒有理會環保觸覺的意見,最後項目由九龍建業奪得項目發展權,再交由李景勳、雷煥庭建築師事務所及IDA公司設計,協興工程有限公司承建,項目完成後將會提供全新的現代化室內運動場館(落成後重新命名為「麥花臣場館」)和青少年中心,以及約206,000平方呎的樓面面積,作為住宅和商業用途,命名為麥花臣匯[8]。 開線時已受到九巴及中巴重視,九巴率先引入首批嶄新雙層巴士「長牛」丹拿E型行走,但很快便加派嶄新的利蘭珍寶巴士,並於八十年代初以「雞車」利蘭勝利二型及「鴨車」丹尼士喝采型行走,八十年代初更以12米大型三軸巴士接力,型號是非空調丹尼士巨龍12米及利蘭奧林比安12米。 本線當時是中巴獨有型號11.45米「大白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一型(MB)時常出現路線。 提供場地租用予各機構及團體舉辦多元化活動,如多項球類公開比賽或練習、宗教活動、學校活動、動植物和文化藝術展覽、歌迷會活動等。 為市民提供羽毛球散場租用服務,禮堂租用可作興趣班、各類型訓練課程及會議之用。 前名伊利沙伯女皇二世青年遊樂場館(英語:Queen Elizabeth II Youth Centre),簡稱伊利沙伯青年館、伊館、九龍伊館、九伊或舊伊館,位於香港九龍旺角染布房街38號一樓,毗連麥花臣遊樂場。

  • 此站對面的西行站於2017年4月前,稱為「麗都酒店」(「Cosmopolitan」);該酒店於2016年10月29日易名為「香港灣仔帝盛酒店」(Dorsett Wanchai Hong Kong),但城巴未有更改站名;2017年4月初,站名更改為「伊利沙伯體育館」,即與此站相同,至2018年5月再改稱「錫克廟」。
  • 伊利沙伯體育館(Queen Elizabeth Stadium,城巴地點代號為QES)巴士站,位於港島灣仔區摩理臣山皇后大道東東行伊利沙伯體育館對開,摩理臣山道及黃泥涌道交界處以西,乃一路邊中途站。
  • 新巴方面,在該公司接辦此路線後,此路線用車初時仍為富豪奧林比安(VA),1999年加入丹尼士三叉戟12米(10XX-11XX、30XX)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50XX-51XX)行走。
  • 伊利沙伯體育館的表演場地,設有2,892個座位,另設有兩個健身室、3個壁球場、4個乒乓球場,以及一個多用途練習場(可以間隔為3個羽毛球場或一個籃球場或4個劍擊區)。
  • 現時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於2008年進行過外牆翻新工程,為2009年東亞運動會賽場之一。
  • 至2000年,因應政府架構重整,伊館改由新成立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轄。
  • 「麥花臣球場項目」位處旺角俗稱「波鞋街」的花園街附近,向來是「波友」的聚腳地。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伊利沙伯體育館巴士: 九巴

由於繁忙時間客量甚高,原有車隊不能應付本線的龐大需求,因此繁忙時間九巴方面會借調1A、2E、6C、18、27、81、934、935及948線用車,去應付此路線龐大的需求(特別是於海底隧道收費廣場及灣仔北入境事務大樓候車的人潮)。 伊利沙伯體育館巴士2023 九巴在2001年8月為此路線加入低地台巴士服務,用車為兩輛Neoplan Centroliner(AP131/KC2571、AP132/KC3551,被稱為「超時代巴士」,其車身上噴上了特製綠、紫幻變顏料,車身色彩會隨光線而變化,被稱為「綠悠悠巴士」)。 2002年,再換入五輛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其中3ASV297/KJ6128同樣被噴上上述獨特色彩,成為「綠悠悠巴士」)及兩輛Neoplan Centroliner。 2003年,此路線再由數輛剛投入服務的Enviro500 12米(ATE),取代餘下來的九巴非低地台巴士,令此路線正式全面低地台化。 值得一提的是,全港首輛出牌的ATE1/KX675於2003年甫投入服務便上掛此路線,直至2008年方調往279X。

伊利沙伯體育館巴士

新巴方面,在該公司接辦此路線後,此路線用車初時仍為富豪奧林比安(VA),1999年加入丹尼士三叉戟12米(10XX-11XX、30XX)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50XX-51XX)行走。 此路線屬新巴較遲全空調化的過海路線,直至2000年2月前後仍有一班非空調班次,於平日早上約八時由海底隧道收費廣場開往中環街市,用車為來自3A線之利蘭珍寶(SF),直至後者加入更多空調巴士時此路線才正式全冷。 [8][9]新巴於2008年起加入Enviro500 伊利沙伯體育館巴士 12米(55XX)行走此路線。 2015年起再加入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米(55XX-57XX)行走。 「麥花臣球場項目」位處旺角俗稱「波鞋街」的花園街附近,向來是「波友」的聚腳地。 該項目早在1993至1994年年度已納入前土地發展公司重建計劃,並於1995年及1997年先後獲城市規劃委員會和行政局批准,但當年的重建範圍只涉及遊樂場協會持有的室內場館,地盤面積約2.6萬平方呎,主要興建1幢250個單位的住宅物業、一個可容1,800個座位的5層高室內運動場。

伊利沙伯體育館巴士: 巴士站位數目

此後,九巴亦將餘下數輛富豪超級奧林比安調離此路線,令此路線的九巴時段除了各個特別班次的柯打用車外,全面直梯化,同年加派斯堪尼亞K310UD(ASU,已撤離)。 2009年加派富豪B9TL 12米行走(AVBE、AVBW、AVBWU,已全數撤離)。 2014年4月加入配歐盟四/五型環保引擎的Enviro500 12米(ATEU),同年12月加入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及Enviro500 MMC Hybrid 12米(ATENU、ATH)行走。 市建局及香港遊樂場協會於2008年推出麥花臣室內場館項目招標[6],環保團體環保觸覺指出若麥花臣遊樂場建成高樓,將造成一定的屏風效應,令本來空氣污染嚴重的旺角區的空氣質素變得更差,擔心重建計劃發展成商業項目對空氣質素帶來影響。 該會主席譚凱邦指麥花臣遊樂場為旺角區保留了視覺空間和通風地帶,讓自然風可吹進亞皆老街[7]。 市區重建局成立之後,建議將麥花臣球場與毗鄰的麥花臣室內場館合併成5萬呎用地,重建一幢暫名「Sports City」(運動城),規模媲美同區朗豪坊。

2008年10月2日香港籃球總會及香港遊樂場協會在拆卸前最後一夜合辦「告別九伊」籃球邀請賽,一班昔日名將包括吳柱業、宋方、唐幗婷、梁月明等「重出江湖」進行名宿邀請賽,隨後上演香港籃球代表隊對中山隊的「九伊盃」[2]。 伊利莎伯大廈(英語:Elizabeth House),是香港港島灣仔區銅鑼灣的消費娛樂場所地標、香港商場及屋苑之一。 伊利莎伯大廈前身是煙草貨倉及辦公室,於1978年由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亨隆地產投資有限公司、周大福企業有限公司及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聯手合作發展(45年樓齡),共分為A、B、C三座,樓高28層,設468伙住宅,實用面積由540至906方呎不等。 乘客於6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連續乘搭本線及指定專線小巴路線/指定專線小巴路線及本線,第二程將享有車費優惠。 此站對面的西行站於2017年4月前,稱為「麗都酒店」(「Cosmopolitan」);該酒店於2016年10月29日易名為「香港灣仔帝盛酒店」(Dorsett Wanchai Hong Kong),但城巴未有更改站名;2017年4月初,站名更改為「伊利沙伯體育館」,即與此站相同,至2018年5月再改稱「錫克廟」。 此站於1980年12月13日配合堅拿道天橋擴建部分局部通車而實施的新交通安排而啟用,曾為城巴5S線停辦前東行班次之「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終點。

伊利沙伯體育館巴士: 設施

雖然上述計劃未能落實,但市建局及香港遊樂場協會未放棄把該地重建,正研究其他可行的發展計劃,同時亦可採用早於1997年獲批出的發展計劃。 伊利沙伯體育館以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命名,並由「女皇訪港紀念金幣」銷售、「女皇訪港紀念基金」及熱心人士和機構捐款資助興建,1977年12月21日由署理港督羅弼時爵士主持奠基,1980年8月27日由港督麥理浩爵士主持開幕。 現時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於2008年進行過外牆翻新工程,為2009年東亞運動會賽場之一。 2007年,四輛Neoplan Centroliner12米(AP)因全面撤離九巴荔枝角車廠而絕跡於此路線。

伊利沙伯體育館巴士

乘搭此線往港島方向之乘客於登車後150分鐘內在海底隧道收費廣場轉乘以下路線,第二程成人票價便可減收$3.5,小童/長者票價減收$1.8,乘客必須在150分鐘內轉車。 過海隧道巴士到港島隧道出口,乘客南望第一座建築物就是伊利莎伯大廈。 伊利沙伯體育館巴士 伊利沙伯體育館的表演場地,設有2,892個座位,另設有兩個健身室、3個壁球場、4個乒乓球場,以及一個多用途練習場(可以間隔為3個羽毛球場或一個籃球場或4個劍擊區)。 體育館設有多個無障礙設施,包括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及所有高低不平的地方設有斜道,而斜道較為平坦,輪椅人士可輕易上落。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