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醫生紙正本2023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醫生紙正本

加上遙距診症成為趨勢,病人在視像診症後,透過手機使用「HA Go」App做可以有電子病假紙,比起再親身到醫院或診所領取,打工仔申報有薪病假就更加方便。 西醫戴港盛在疫情期間,涉濫發3,000張俗稱「免針紙」的新冠疫苗接種醫學豁免證明書,從而收取1200萬元報酬。 他被控3項不誠實取用電腦罪,案件今(13日)在九龍城法院再提訊,裁判官應控方要求,將案件押後至8月22日,以待敲定法律意見。 根據香港法例第138章《藥劑業及毒藥條例》,藥物主要分為三大類:處方藥物、監督售賣藥物及非處方藥物。 醫生紙正本2023 處方藥物例子包括高血壓藥物、糖尿病藥物、降膽固醇藥物及抗生素。 如果屬於處方藥物,藥物包裝上會印有「Prescription Drug 處方藥物」的字眼。

醫生紙正本

如使用外部雲端儲存提供商儲存數據,應格外小心以確保機密性並遵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第 486 章)(“PDPO”),因為有可能會存在安全漏洞。 理論上符合條件是可以獲賠,但還是要視乎保單保障額是否足以向你作出賠償。 控罪指,被告戴港盛(76歲,醫生)於2022年6月1日至同年9月20日之間,首尾兩日包括在內,在油麻地彌敦道335號高怡醫務中心8樓,不誠實地意圖欺騙而取用電腦,即經由兩部電腦進入醫務衛生局醫健通系統。 按連續性合約受僱的僱員在受僱的首12個月內,每工作滿1個月便可累積2天有薪病假;在受僱滿12個月後,僱員每工作滿1個月,便可累積4天有薪病假;最多可累積 120日有薪病假。 醫生紙正本2023 Workstem為香港餐飲業、零售業、建築業等提供數碼化人力資源管理解決方案,簡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流程,降低人力資源成本。 僱員按連續性合約受僱,在最初受僱的12個月內每服務滿1個月,便可累積2天有薪病假;之後每服務滿1個月可累積4天。

醫生紙正本: 勞工保險索償流程

76歲油麻地註冊男西醫戴港盛涉於去年6月至9月之間,向至少3000名病人發出俗稱「免針紙」的「新冠疫苗接種醫學豁免證明書」,涉款1200萬元,戴被控3項不誠實取用電腦罪。 醫生紙正本 案件今日於九龍城裁判法院再訊,被告暫毋須答辯,裁判官葉啓亮押後至8月22日再訊,以待控方敲定法律意見。 被告一度申請更改保釋條件,望可短暫離港但被拒,期間續准以現金10萬元保釋。 西醫戴港盛涉於去年向至少3000名病人發出俗稱「免針紙」的「新冠疫苗接種醫學豁免證明書」,涉款1200萬元,被控3項不誠實取用電腦罪。

疾病津貼的每日款額相等於僱員在病假當天或病假首天(如病假日數連續多於一天)前12個月內所賺取的每日平均工資的五分之四。 不過勞工處則回覆,表示有薪年假和疾病津貼是分別訂定了不同的申領資格,但如果員工符合申請連續4日或以上有薪病假的條件,老闆卻非法扣除工資或在無合理辯解下不支付疾病津貼給員工,是可被檢控。 廉署早前落案起訴一名民政事務總署前活動推廣助理,涉嫌違反《防止賄賂條例》,使用有虛假資料的醫生證明書,誤導民政署她曾獲醫生建議放病假。 被告在屯門裁判法院應訊,暫時無需答辯,獲准保釋,裁判官將案件押後至6月28日再訊。

醫生紙正本: 使用電子病假紙的好處

法例要求藥房在按處方配藥後,須保留處方及備存相關記錄,為期兩年。 即使由3月6日起,醫管局會發出電子病假紙,不過醫管局表示,推出電子病假紙後初期,仍會同時發出實體紙本醫生紙,往後才逐步淘汰醫生紙,以電子病假紙取代。 另外,除了法例規定的有薪病假外,每一間公司對病假的處理手法也不相同,最好的做法是在入職前先了解僱傭合約上的條款,如發現在病假條款上有不清楚的地方,都可以詢問僱主了解清楚。

EO 醫生紙正本 醫生紙正本2023 第 49A 條要求雇主無論何時均須備存及保存一份紀錄,列明每名僱員在過去12個月僱傭期內的工資及僱傭歷史。 由2023年3月6日起,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發出的醫生證明書(俗稱病假紙)會採用電子簽署及設有電子版本,取代傳統的人手簽署紙本證明書。 如僱員在工作期間遇到工傷意外,應盡快向僱主報告,並往註冊西醫或政府公立醫院治理,取回正本醫生收據及病假紙。 僱員若在受僱工作期間,因工遭遇意外以致受傷或死亡,僱主在一般情況下須負起《僱員補償條例》下的補償責任。 如你是因工受傷僱員,本文介紹處理申索補償的貼士;如你是受傷僱員的僱主,本文亦提供履行法律責任的指引。

醫生紙正本: 電子病假紙|3月6日起拎醫生紙新安排 HA Go醫管局全新電子病假紙點用?

傳統病假紙需要由醫生親筆簽署,病人需要保管醫生紙紙本,甚至再以影相或掃瞄方式上載至公司系統。 不過現時,這個繁複過種可以用「電子病假紙」取代,因為醫管局推出電子化的醫生紙系統,只要用醫管局手機App 「HA Go」便可以接收及保存電子病假紙,一樣可以申請有薪病假。 醫生紙正本 雖然不是所有老闆與公司都會跟員工「計到盡」,但如要做個精明的打工仔,最好還是了解多一點相關細節。 醫生紙正本 另外,由於每個事例所含的細節都有不同,所以如打工仔遇有疑惑,建議應向勞工處查詢,並交由處方作出判斷。 在《僱傭條例》內,沒有明文禁止以年假去抵銷病假這種做法,但如果病假已經符合《僱傭條例》內的「疾病津貼」條件,僱主必須根據《僱傭條例》去支付「疾病津貼」給予員工。

  • 2)如證實雙方有僱傭關係,任何僱傭合約的條款,如有終止或減少《僱傭條例》所賦予僱員的權利、利益或保障的含意,即屬無效。
  • 簡單點來說,只要員工工作滿一個月,而病假是符合《僱傭條例》內的「疾病津貼」條件,僱主必須根據員工所累積的「有薪病假」去計算支付多少「疾病津貼」給予員工。
  • 目前,這些電子醫生證明書只能由醫管局簽發,並非由私人診所或醫生簽發,因為會有二維碼認證系統,所以偽造或假冒的風險有限。
  • 根據香港法例第138章《藥劑業及毒藥條例》,藥物主要分為三大類:處方藥物、監督售賣藥物及非處方藥物。
  • 疾病津貼的每日款額相等於僱員在病假當天或病假首天(如病假日數連續多於一天)前12個月內所賺取的每日平均工資的五分之四。
  • 由醫管局發出的醫生證明書都印有經加密的二維碼,令雇主可核實有關電子證明書。

有薪病假可在整個受僱期間持續累積,但在任何時間不得超過120天。 醫生紙正本2023 「原廠藥」:是最初研發該藥的藥廠註冊的品牌名稱,常見的例子就是「Panadol必理痛」,這個是藥物的品牌名 ,實際上該藥物的學名是「Paracetamol 撲熱息痛」。 當藥物專利一過,其他藥廠就可以製造含有該有效成份(Active Pharmaceutical 醫生紙正本 Ingredient)的藥物。 在香港,新註冊的「副廠藥」一般都會向衛生署遞交生相關化驗報告,以證明其藥效及藥物動力學會與原廠有同等效果。

醫生紙正本: 病假紙正本

與傳統紙本醫生紙相若,電子病假紙一樣會列明病人姓名及有關的診症資料,例如診斷出的病症、病假日數等。 因為每份電子病假紙上列有加密二維碼(QR Code),核實者只要透過掃描二維碼及輸入病人姓名及病假日期,便可以,核實有關電子醫生證明書。 目前,這些電子醫生證明書只能由醫管局簽發,並非由私人診所或醫生簽發,因為會有二維碼認證系統,所以偽造或假冒的風險有限。 雇主應注重熟習二維碼系統,使人力資源部門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並輸入僱員的姓名和病假日期來驗證電子病假紙的真實性。 根據《僱員補償條例》第40條,不論合約期或工作時數長短、全職或兼職,所有僱主必須投購僱員補償保險,以承擔僱主在法律(包括普通法)之下的責任,否則不得僱用僱員從事任何工作。 根據紀錄,醫管局現時每月發出約15萬張醫生紙,所以將醫生紙電子化,節省人力成本及紙本處理過程都有一定需要。

醫生紙正本

醫院管理局本月(2月13日)宣布,醫管局由下月(3月6日)起,將會採用電子醫生證明書(簡稱「電子病假紙」),新版本的電子病假紙中,採用醫生的電子簽署,其電子簽署與傳統的手寫簽名法律效力一樣。 勞工法沒有相關規定解釋,雙方協商,另保險個邊需要交正本claim錢後都可以要求拿回相關資料正本,不過需要的時間較長。 簡單點來說,如果在有薪病假期間解僱僱員,僱主必須給予比「疾病津貼」更多的金額予該僱員,不然就是違法,所以在有薪病假期間解僱僱員對僱主更不化算,所以一般沒有公司會這樣做。 根據《僱傭條例》,原來病假要達成某個條件,法例上才會迫使公司去為僱員提供有薪病假,而這個基本條件就是病假要連續 4 天或以上,再加上醫生紙,這就是《僱傭條例》內的「疾病津貼」條件。 《僱傭條例》中所指的病假紙乃是醫生證明書,而醫生證明書指明僱員不適宜工作的日數,及導致該僱員不適宜工作的疾病或損傷性質。 4天以內的病假並非在《僱傭條例》強制規定的有薪假之列,即使有醫生紙,僱主不支付疾病津貼也是合法的。

醫生紙正本: 香港法例第57章《僱傭條例》

被告張倩瑜、26歲,被控兩項代理人意圖欺騙其主事人而使用文件罪名。 被告案發時獲民政署以非公務員合約條款聘用,派駐元朗民政事務處,每月享有3天有薪病假。 被告涉嫌使用兩張看來由一名政府醫生和一名私家醫生於當日發出的病假紙,誤導民政署兩名醫生建議她放病假。 廉署接獲投訴後展開調查,發現被告起初只提交一張看來由該政府醫生發出的病假紙副本予民政署。

醫生紙正本

其實給予單日有薪病假是公司的福利之一,只要員工出示醫生紙,公司都會給予有薪病假,有些福利更好的公司,只要求員工為連續 2 天或以上的病假出示醫生紙證明。 如果僱員符合有薪病假的條件,僱主不可以遲於正常發薪日向僱員支付疾病津貼,或將領取疾病津貼日數,從僱員所累積的有薪病假總日數中扣除。 根據香港法例,藥物主要分為三大類,分別是處方藥物、監督售賣藥物及其他非處方藥物。 不同類別的藥物,會有不同的銷售限制,詳情可參考香港衛生署網頁。 以下是一些有關配藥的常見問題,如有任何查詢,歡迎向醫護行者藥劑師查詢。

其他文章推薦: